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华娱之女明星请自重 > 第444章 全方位发力!(23)

第444章 全方位发力!(23)

第444章 全方位发力!(23)

随后。

沈三通召集深海文化开会。

早做准备的好处,显露无疑。

沈三通很早有意识的培养会营销、炒作,利用互联网媒介的人才。

整合集团平台,发力偶像剧,沈三通要加强艺人和粉丝群体的管理。

05年湖南卫视选秀节目《超级女声》,让“粉丝”作为一种流行时尚元素走入了大众的视野。

几年时间过去,粉丝群体发展为一股强大力量。

沈三通道:“选秀会吸引粉丝,偶像剧会吸引粉丝,韩剧,还有棒子偶像会吸引粉丝。”

“我们要做偶像剧,自然旗下的艺人也会吸引大量粉丝,做好粉丝管理之前,首先做好艺人管理。”

“偶像剧演技要求低,回报大,又是弯岛、棒子的盘中餐,想吃到不容易。”

“我们会遇到全方位的审视,深海文化的艺人,尤其是小生和小花,谁弄出丑闻,我丑化说在前头,影视圈没有他容身之地。”

“同样的,负责的经纪人,主管领导,也给我卷铺盖滚蛋。”

沈三通做偶像剧,避免大陆新生代小生、小花在抗战剧、年代剧里蹉跎。

有给予,当然可以对他们高要求。

以后做偶像节目,或者选秀之类的,把这个规矩延续下去。

不仅是艺人,对艺人管理者,沈三通一样高要求。

他愿意分钱给员工,理所应当对员工高要求。

客观的说。

科班演员,尤其是三大出身,相比选秀偶像、港台艺人,还有棒子偶像,素质水平普遍还是比较高的。

无论是道德水平,还是文化水平,遥遥领先。

不过后世各种粉圈乱象,沈三通自然引以为戒,一开始把规矩定下来。

深海文化一众领导和经纪人代表,纷纷心头一寒,又随即狂喜。

早期,集团公司各方面不完善的时候,沈三通有意培养经纪人,经纪业务领导可以直接得他召见。

随着集团发展,艺人经纪渐渐沦落到集团公司的边缘。

相比电影、游戏、彩铃、网络平台业务的高营收,艺人经纪只是小卡拉米。

公司越做越大,深海文化子公司,和沈三通隔的层级也越来越多。

很少再有直接召见机会。

跨层级面见沈三通,是个明显信号。

经纪业务提级了。

能参与这次会议的,大多是最早加入公司的老人。

消息灵敏的,听到上午沈三通会议的风声,更是浮想联翩。

终于论到经纪业务!

好日子来嘞。

彩铃业务、电影业务,再到网络平台、游戏业务,每一次集团重点发力,不知道多少人吃到了肉,实现了财富自由。

深海文化负责人表态道:“我们一定执行好公司战略。”

“是不是,以后经济业务,也能成为集团的支柱业务之一了?”

沈三通习惯性画饼:“随着经济发展,娱乐行业繁荣,演员收入自然也会随之提高。”

“我曾经做过一个判断,未来大明星的营收不弱于大公司,每一个明星就是一个公司。”

“围绕着明星会形成类似公司的生态,像李兵兵、范兵兵的工作室,就是雏形。”

“时机成熟,公司会打造明星品牌,帮助明星建立个人工作室,到时候,你们这批人懂运营的,就是工作室负责人。”

随手画饼,几乎成为了沈三通的习惯。

沈三通说回这次会议重点:“我们最近两年在原有艺人基础上,推出小生、小花。”

“要经营好、利用好他们的粉丝群体。”

沈三通主要还是想白嫖粉丝。

数据女工如果粉棒子,那自然是脑子有问题。

但如果是粉他旗下的艺人,沈三通就不得不承认对方有眼光。

宣发,不砸钱一定不行。

但光靠撒钱也不行。

尤其是随着互联网发展,互联网营销越来越重要。

需要很多志愿者,心甘情愿的点赞,转发,评论,打榜,控评。

当下粉圈还不算复杂,越往后粉圈利益越大。

沈三通早入手,别人什么玩法他不管,三通集团还是要注意吃相的。

继续开会。

和电视剧部门开会。沈三通道:“《骄傲的少年》成功,涉案剧年初进一步严格限制。”

“以后电视剧市场,偶像剧大有可为,我打算立项两部现代偶像剧,一部古偶。”

“我对男女主的要求是,用大陆知名女演员搭配不知名小生,或者知名男演员搭配不知名小花。”

“非我们公司给我们带新人,火车头公司电影资源我们会给他们倾斜。”

全链条、全方位发力!

随着历史大片系列做出来,沈三通有太多筹码可以交易。

现偶成本低,两部成本也就是一部古偶的。

古偶交给于证。

他有组局能力,工作室签约了深海文化,和范兵兵合作了一部《胭脂雪》,开始主控。

他的剧集问题重重,但当下是解决有无问题,沈三通也没精力去弄电视剧。

捧出来大陆小生、小花,就是一种胜利。

现偶交给简川訸、李木戈来导演。

两人在《骄傲的少年》跟着孔笙学的差不多,也在电影剧组历练过。

只是没有组局能力,需要深海文化出面进行组局。

沈三通道:“我们当下是模仿,向有成功经验的学习。”

一开始都是模仿,慢慢的走出风格。

于证很认同:“致敬,来活快。”

沈三通想起后世他的各种争议,告诫道:“不能原版照抄,不能抄袭。”

继续开会。

主攻偶像剧,不代表精品剧不做。

每年还是要做一部精品剧,代表品牌形象。

偶像剧沈三通把握方向就行,精品剧就需要他亲自过问细节。

《潜伏》快开机,女主没决定。

沈三通和姜维,以及东阳青雨方面的出品人张静,确定的主演孙洪雷,再加上深海文化的制片人。

一块谈谈《潜伏》女主问题。

姜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考了北电导演系硕士,毕业后留校。

《潜伏》这部戏,深海文化和东阳青雨联合出品,

沈三通06年就买了原著小说,作者龙一,原著小说篇幅不足两万字。

东阳青雨加入,是因为这家公司和姜维合作很久,沈三通同意联合出品,不过版权归深海文化。

姜维花了10个月将两万字原著改编为30集电视剧剧本。

在《潜伏》这部戏里,姜维写作之初就有一个要求,里面很多积极向上的东西,不要让它露出来。

年轻人对说教往往比较反感,所以尽量让说教更含蓄一些,更突出娱乐化的元素。

为了让人物结构更加丰富,姜维在改编过程中将原著拆分。

比如原著中的马队长被拆成马奎、李涯、陆乔山三人,他们以不同的方式给余则成制造着麻烦。

原著中的一个女人也变成了三个女人,一个是文静的革命青年左蓝,一个是知书达理的富家小姐晚秋,一个是直肠子的农村妇女翠平。

人物多了,戏剧冲突也比小说中更加强烈。

《潜伏》能成功,关键在于姜维,沈三通很尊重对方。

沈三通发现,不是母校本科的,只上了研究生,都还挺能打。

他记得曲阜师范考研很厉害,后世能达到九成以上。

沈三通还上过姜维的课,出门相迎道:“姜老师,好久不见。”

对孙洪雷道:“有你加盟,这部戏稳了。”

孙洪雷很客气:“沈导,当年错过《超市》我是真后悔啊!”

寒暄过后,沈三通对姜维道::“姜老师,我有话直说,我不想干预你的创作。”

“翠平这个角色需要乡土气息重一点的来演,并且最好不要那么漂亮。”

“你觉得宋嘉、高鹿、杨蓉、杨鱈几个怎么样?”

“科蓝也行,你要谁,我都给你找来。”

“范兵兵也在可选范围。”

潜伏女主,看了一圈真就是姚辰最合适,和孙红雷能撑起对手戏,演起来有股张力。

要不是恶之花,我也不用费劲思考找谁替代。

太费劲了。强迫症。

随便选一个,我又不愿意。

能大火的剧集,男女主一定有眼缘,必然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