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华娱之女明星请自重 > 第222章 投名状?不愿拍,就滚!(13)

第222章 投名状?不愿拍,就滚!(13)

第222章 投名状?不愿拍,就滚!(13)

刺马案,指的是清末张汶祥刺杀两江总督马新贻的历史事件。

马新贻被刺后,立即有“刺马案”戏文上演。

之所以称之为晚晴四大案,是因为此案疑雾重重,广为流传。

沈三通读完之后,问:“谁来弄?”

这个案子其实不复杂,真正复杂的是央、地之间的矛盾。

清朝为了镇压太平天国,允许地方大办团练,给了地方松绑,曾国藩的湘军势力不断壮大。

太平军荡平之后,清廷把曾国藩调离江宁,派马新贻任两江总督,迅速裁撤湘军。

之后就是张汶详刺杀马新贻,在警卫森严的督署重地一扑而中。

马新贻被刺后,立即有“刺马案”戏文上演,而且正值乡试。

安徽学政殷兆镛出试题,寓其讥讽,乔松年也来凑热闹,写了一首歪诗作证,湘军将领给张汶详立碑等等。

刺马案是一件有计划、有组织的谋杀事件。

从案件的实施,到舆论的有力配合,以及对审案的精心策划和对结案的精明设计,都说明它出自高人之手。

结果是张汶祥被凌迟处死,曾国藩回莅江宁坐镇。

标志着清朝中央彻底完全的颜面扫地,对两江再也无法节制。

很多人以为清廷失去地方控制,是在1900年八国联军时的东南互保。

其实在三十年前,1870年,刺马案发生的时候,地方就不可控制。

韩三瓶道:“陈克辛也想弄古装大片。”

沈三通爱说实话:“这部戏弄的话,国内票房不可能好,我指的是哪怕我来拍,你不主动干预,这部戏不可能过两亿。”

“这件事本质是地方形成了独立王国,任何有控制力的朝代,对曾国藩,肯定诛灭九族,以儆效尤。”

“从观众朴素的情感来说,是厌恶地方水泼不进、针扎不入的,因为历史告诉我们,地方失控,就是战乱的前奏。”

“但这是清末,是满清,民族情绪来说,乐看清廷和慈禧吃瘪。”

“感性的情绪,和理智的个人利弊,就出现了撕裂。”

“当然最关键的,这是清末,本质上是近代史苦痛的一部分,有些观众甚至会从满清入关作为一切的开端。”

“也就是说,无论站在哪一方,以何种视角来阐述,都是痛苦。”

“近代史本身就是痛苦,是一个伤疤,触动这个伤疤就提醒观众一个事实。”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近代史没有结束啊!”

“弯岛距离我们,比太阳还要远。”

“从商业化角度来说,这个选题,就不可能成功,国内票房肯定不理想。”

“国外的话,也不可能有票房。《无极》之后,海外片商,会掐断古装大片的版权渠道。”

原版投名状,拍成了港岛一贯的江湖兄弟情。

玩嫂子,加了点人性、背叛。

港岛导演不理解历史,也不愿意理解。

沈三通记得票房不够主演片酬的,李莲杰拿走了一个亿,刘德化一千五百万,金城武和徐晶蕾都突破了新高。

李莲杰一个亿对外宣称还是友情价.李莲杰海外没有票房号召力,只有走好看武打风的碟片能卖的出销量。

一部黑暗风的功夫片,卖不动碟片的片子。

陈克辛和李莲杰,一个敢导,一个敢演,都很敢开口。

把投资人当冤大头。

国内票房两个亿才能收回成本,中影为了不亏的过于厉害,主动干预,让陈克辛高呼不可思议。

韩三瓶:“.”

听完沈三通的分析,韩三瓶心都凉了:“国内你说的有道理,但国外你就笃定,是抽梯子?”

这个问题他早就想问了,干脆说开:“如果按照伱采访说这个逻辑来推理,李铵的《卧虎藏龙》是一切的开端。”

“《卧虎藏龙》获奥斯卡奖,米国票房过亿美元之后。”

“港岛有人趁热请《卧虎藏龙》的部分演员赶拍类似的电影。”

“张一谋以《卧》片的模式,接连推出《英雄》和《十面埋伏》。”

“中国电影进入了‘后《卧虎藏龙》时代’。”

“从此掀起古装动作大片的热潮,直到现在。”

“《卧虎藏龙》之后,中式古装动作大片在海外一度很有市场。”

“《英雄》在北美的票房五千多万美元,北美和欧洲地区发行权据说也卖了两千万美元。”

要是真按照沈三通的说法,那不就是xx亡我之心不死了吗?韩三瓶内心拒绝这个说法。

这种说法,在当下的体系内,不受欢迎。

但是理智告诉他,是有可能的。

米国人为什么捧《卧虎藏龙》,为什么捧古装片?就像大豆一样,先给甜头,然后一刀捅下来,流程都一样。

沈三通摇了摇头:“从卧虎藏龙开始未免过于阴谋论,可能是顺势而为。”

“不过事实就是,当年斥资2100万美元购买《英雄》海外版权的韦恩斯坦公司,在《无极》项目上,交了订金后,毁约了。”

“韦恩斯坦的老总,哈维韦恩斯坦是拉链夫妇的密友,是绿党在好莱坞代言人。”

从后世来的他,很清楚哈维到底是什么背景。

媒体采访的时候,沈三通没有提及拉链夫妇。

当下,哎。

不只是舆论,还有很多领域。

提了前米国大统领对他不好。

韩三瓶也是经过各种风浪的人,问:“张一谋的新片,和冯晓刚的戏,肯定卖不出了?”

沈三通道:“你可以当做一个观察,它们想赢得海外片商的信任,卖个好价钱。”

“肯定会站出来与《无极》划清界限,说明自己的电影如何与《无极》不同,”

“冯晓刚不是很重要,他没有古装大片成功经验。”

“张导是有成功经验的,按照好莱坞惯例,会追逐有成功经验的导演。”

“如果不追逐了,那就是说明,不是市场问题,就是搞掉古装大片。”

韩三瓶手头的消息,比沈三通要灵的多,张一谋的新片也不是很好卖的样子,骂道:“这帮鬼子就没变过!”

感慨道:“还好有你啊,要不然要被他们得逞了。”

古装大片路断了,对韩三瓶的大片计划,是有一定影响的。

不过好在他有虎将沈三通。

沈三通是他捧出来的。

虽然是项目、投资都弄好之后,找他只是挂名,但是外面都以为是他提携出来的。

而且当时沈三通和华夷闹矛盾的时候,他老韩也是支持了沈三通,否则不可能逼着当时的华夷低头。

韩三瓶手里有牌,心中就不慌:“那陈克辛的《刺马案》你觉得不该拍?”

沈三通道:“能拍为什么不拍?只是成本不能高,还要有大明星,成本控制在三四千万。”

韩三瓶问:“有大明星,还要控制在三四千万,可能吗?”

沈三通道:“今时不同往日,古装大片路断了,海外票房无法盈利,那些港岛明星,本来票房号召力就存疑。”

“他们敢要片酬不就是有海外号召力吗,现在好莱坞巨头掐断了海外版权,那就降薪呗。”

韩三瓶倒吸一口凉气,沈三通心真大:“他们愿意降薪吗?”

沈三通笑了笑:“不愿意降薪就不拍好了,没有工作就退休好了。正好给新人机会。”

“当然他们要找到冤大头愿意投钱,那就玩呗。海外给他们,你要走大陆票房收益就行。”

《投名状》拍不成,就怕不成。

沈三通很不喜欢《投名状》。

听听这名字,《投名状》。

什么意思?北上拍戏的投名状?

还有那句“我一生如履薄冰,你说能走到对岸吗?”

“对岸”这个词更有意思。

刺马案本质是央、地之间的矛盾,东南某地本质上叛乱地方。

前世沈三通读不出来,今生自己就是导演,很清楚每一句话都有所指。

谁逼着你了?

那么大的怨气!

不愿拍,就滚!

东大不是梁山泊。

而且要说投名状,你陈克辛也不配啊,算什么玩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