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从正一道童肝成万法天师 > 第99章 石制神龛

从正一道童肝成万法天师 第99章 石制神龛

作者:今日不早八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0-28 22:18:33

第99章 石制神龛

第99章 石制神龛

到了南山脚下,果然跟老村长说的那样,一过十二点,南山上的云雾开始稀薄,很快露出了南山的本来面目。

站在山脚下,陆萍呆呆的望着本来凝成实质的云雾转瞬散去,山势渐渐显出青幽。

龚齐本是陪着陆萍探险,从来不信鬼神之说,可当如此奇景就在眼前,搜肠刮肚好久,也没能想出一个科学的解释。

这南山封锁能挡住外地好奇游客,却挡不住赵紫瑶这个本地人,她带着陆萍和龚齐从一条无人僻静的小山路往上。

南山不陡,其山势险峻也远远比不上峨眉青城之流,但对于疏于锻炼的陆萍和龚齐来说还是要了老命。

一路上静的出奇,山雾过后,这林中一点鸟兽声都没有了,只有林叶簌簌,万籁俱寂,让三人都有点发毛。

“紫瑶,这山上好多柳树啊,我还只在北方看过这么多柳树。”心中隐隐有些不安,陆萍只好一边爬山一边和两人聊天。

“不知道啊,我也挺奇怪的,这柳树一般都是长在公路和水边的,没想到在这长这么好?”

赵紫瑶也知道这南山的奇怪,垂柳生长习性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潮湿深厚地区,较耐寒,一般都是栽培来作为绿化树种,哪有这样一长长了半片山的?“那你拜的干娘是哪一棵啊,不过柳树寿命最多就三十年吗?师妹你现在都已经二十了?”

龚齐向赵紫瑶询问道,自从早上一起来,陆萍就没怎么搭理过他,龚齐碰了几次壁,也就不再自讨没趣。

“我干娘可是这座山上最老的柳树,不在这边,那棵树在我爸爸小时候就有了。”

陆萍对于此次南山之行可是做足了功课,在一旁帮赵紫瑶解释道:“不是所有的柳树都只能活三十年,也有极个别树种可以存活一百年以上的。”

三人一边聊天一边翻林跃涧,赵紫瑶还好,陆萍和龚齐到了后边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脸色苍白的跟着赵紫瑶。

那山雾一收不知道收到哪里去了,此时的山中再也看不到半点云气。

终于沿着一处山涧往上,赵紫瑶欢喜的叫了一声:“我们到了!”

陆萍抬起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喘着粗气看向面前的景观。

山涧之上,是一座青苔斑斑的石桥,桥下流水清澈见底。

在桥的对面,是一座倒塌荒废的石制神龛。

神龛的匾额被岁月侵蚀,看不出本来面目,赵紫瑶在桥的这面张望许久,突然惊疑一声,跑到对岸去了。

陆萍和龚齐咬牙跟上,也过了石桥。

到了近处,两人才发现,在荒废的神龛前面,有一墩黑炭木桩,木桩很大,足可以容纳五六个人合抱。

“我靠,我妈怎么没了!!”

赵紫瑶懵懵的蹲下身,差点哭了出来。

陆萍在赵紫瑶的哭泣的语调才了解到,这墩黑炭木桩,就是赵紫瑶小时候认的干娘。

赵紫瑶双眼通红,语调呜咽,这株老柳树可以说是怕陪伴了她的整个童年。

陆萍稍微宽慰了几句,就迫不及待得进入了石头屋里。

龚齐连忙跟了进去,奇怪的看着陆萍在神龛旁边猎奇的四处翻找,掀起大量灰尘。

他忙捂住口鼻,面上有些嫌弃:“陆萍,你要找的就是这些东西吗?这里能有什么有价值的,就是小山村搞的一破庙。”

陆萍不答,只是自顾自的翻找着,眸子中露出急切的光芒。陆萍此时心中惴惴,她不知道什么是仙缘,什么物件可能是那种东西,只好对神龛里的每一样积满灰尘的物件都事无巨细一一的检查。

越找,陆萍心中越是交集忐忑,南山异象,这神龛又是南山上面唯一跟玄学神秘相关的东西,按照那个大人物所说,这神龛里面应该有仙缘才是啊?!

看着陆萍眸子里的癫狂,龚齐只好收敛情绪,帮着陆萍用树枝将神龛里面的蛛网垃圾清理干净,而后目光打量着整个神龛。

这个神龛以前香火应该以为旺盛,龚齐发现了很多供奉用的器具,供桌前香炉堆叠的香灰已经冒出尖来。

随后他的目光停留在神龛供桌的正中央。

神龛的中央,那个原本应该摆放神像的地方空无一物,只余前面一盘积满灰尘的酥饼。

他看不出这神龛供奉的是哪尊神,出来神龛,神龛的刻匾被风化的有些模糊,龚齐端详许久,终于读出了几个字体。

“五……通庙?”

“五通神吗?这是什么神?这种山村不是应该供奉土地公灶神之类的东西吗?”

龚齐有些奇怪,突然听到外面赵紫瑶有些惊异的声音:

“昊子,伱怎么也在这里?”

龚齐顺着蹲在地上的赵紫瑶方向看去,在山涧的石桥上,一个戴着眼镜的高中生正腼腆的望着他们。

周遭古树森森,遮盖住了所有阳光。

山涧,神龛,黑炭树桩连着石桥上的陈昊全部被阴影覆盖。

“赵姐,你的朋友是在找这个吗?”

陈昊站在石桥上晃了晃手中的事物,龚齐扶了扶眼睛,终于看到了陈昊手中的物件。

那是一尊高约三十公分的石头神像,神像有五头,看着诡谲神秘,以龚齐的视力望不清神像的表情。

当陈昊一边笑着一边过桥朝神龛走近时,龚齐的身上没由来的生出一股凉意……——李阳在老叔公家里,饶有兴致翻开了村志。

南溪村以前确实不叫南溪村,叫做五通村。

五通村这个名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农村改革,五通村这名字犯了忌讳,被上面人大笔一挥改成了南溪村。

李阳一路翻看下去,别看五通村现在现代化的一匹,五步一楼,十步一墅的,这其实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百年古镇,在明清时期一度曾因水运与盐业而兴,人声鼎沸数百年。

古代的商业一兴盛,难免就会信奉一些有的没的东西,曾经的五通村就是。

李阳微微咂舌,村志上浓墨重彩的记录了一位被当地人信奉数百年的神明,五通神。

五通村古时盐业兴盛,号称“煤进盐出”,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村志记载,古时这里的盐商最怕闹的就是牛瘟,而古时候的五通神在民间传说中主要管理瘟疫,因此当地的村民和过往盐商对于五通神很是崇拜。

村志记载,明清时的五通村凡家有通商者,无一不拜五通神,村中最大的五通神供奉点在南山的山腰上,名叫五通庙,五通庙前还有五通桥,都是有着数百年的历史。

李阳之所以咂舌,并不是微词这种拜神传统,而是在道教的历史传说中,这位五通神,可不是一个善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