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打服“帝国之花”
丧心病狂的上岛中佐下令联队炮不断炮击守军阵地,完全不顾误伤自己人,这给守军带来了不少的伤亡。
“通信兵,给山顶发信号,让他们向鬼子开炮!”
要炸就一起炸,不就是拼命嘛,谁怕谁?
山顶接到主阵地的信号后也没有犹豫,对着鬼子集中的区域就是一通猛轰,偶尔有炮弹落入自家阵地上造成误伤也是有的。
机枪手的枪管都打红了,甚至都没有时间更换射击阵地,一直到被鬼子的步兵炮摧毁。
而鬼子的步兵炮只要一冒头,就会受到炮兵大队2门迫击炮的重点打击,双方几乎使出了所有的手段。
远程火力根本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部署在第一道阵地上的一个连很快就被鬼子群湮没。
接着鬼子就冲向了第二道战壕,史松已经将艾建的警告抛到脑后,端起冲锋枪大吼一声道:
“弟兄们,冲啊,杀鬼子!”
还没等他打出第二个点射,数以百计的将士已经超过了他,与冲上来的鬼子狠狠地撞在了一起。
双方展开了残酷的白刃战,之前还严禁跟鬼子拼刺刀的艾建也带着营部警卫排增援了上去;
在后面待机的第三大队见主力跟鬼子干上了,不等营长的命令,直接带着弟兄们排山倒海的冲了下来。
几百生力军的加入让混战中的战士们士气大振,很快就将鬼子在左路的攻势遏制住;
与此同时右翼的第二大队也跟鬼子爆发了混战,双方在阵地上打成了一锅粥,伤亡在飙升!
起初上岛中佐以为双方的白刃战会出现一边倒的局面,毕竟他们是号称帝国之花的关东军。
另外他们平时后勤保障是整个东方最好的,士兵都是矮壮敦实,受武士道薰陶多年,战斗意志顽强,配上专业的刺杀战术,正常他们一个小组可以完胜华夏一个班。
“八嘎呀路,怎么会这样?”
“八嘎呀路,这还是关东军吗?”
“陛下的脸都被你们丢尽了!”
八嘎呀路……”
他们同样是三个人一组,两个步枪手用刺刀护着两翼,中间的组长就用手枪或冲锋枪给鬼子点名。
特别是“盒子炮”,一个弹夹很轻松就能消灭鬼子的一个刺杀小组,而鬼子的三八大盖在近战中开枪很不方便,容易造成误伤;
再加上守军在体质上也很强壮,完美的压制了鬼子,杀得鬼子节节败退。
这场混战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数以千计的人倒下,有鬼子,也就守军,最终以鬼子的溃败告一段落;
补充支队用鬼子擅长的方式打败了鬼子,而且还是战斗力最强悍他关东军,就是上岛中佐也输得心服口服,并没有实施无差别炮击。
鬼子残兵潮水般的退去时,守军也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停下来默默的抢救伤员,顺便给满地的鬼子伤兵补刀。
艾建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并且派人将鬼子的尸体扔到了阵地外面。
15联队被打疼了,他们在收完了所有尸体后向守军深深鞠了一躬,然后离去,自始至终都没敢耍花样。
当天晚上,鬼子将所有尸体全部火化,焦臭味弥漫了整个山头,让人闻之欲呕。
之所以同意让他们收尸,主要是考虑到已经是六月初了,天气炎热,大量尸体扔在阵地上不处理容易腐烂,引发传染病。
1营也可以将战死兄弟的遗体掩埋,伤员后送,各取所需。
战斗打到这个程度,1营已经伤亡过半,其中牺牲的兄弟就超过了500人,另外还有轻重伤员700多人;
双方停战期间,二营将伤亡近半的一营替换了下来,同时又将被炮火摧毁的阵地恢复的七七八八,然后就等着鬼子继续进攻。
“将军阁下,上岛联队已经伤亡过半,战死的勇士超过了1200人,第一、第二大队加起来只剩下700余人;
守军至少还有3千人,我收回之前对游击纵队的评价,这的确是一支不输于关东军的强军。”
事实上华中方面军的第三师团、第九师团甚至第六师团都没占到便宜。
跟游击纵队作战不用太在意伤亡,我这里还有800多名补充兵,之前给50联队补充了一批,这已经是最后的了,我都给你们。
大牛角岭必须要攻下,明日继续发起进攻,皇军伤亡大,游击纵队同样伤亡大,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上岛大佐早就收起了自己的狂妄,向酒井少将鞠了一躬后问道:
可否等远山君到位后再同时发起进攻?”
“上岛君,最迟明日正午到位,上午由15联队发起猛烈进攻,将华夏人的防守力量全部吸引到正面阵地来;
待到守军饥肠辘辘、精疲力竭之时,远山君就会在侧翼发起致命一击,一举歼灭大牛角岭之敌!”
上岛中佐算是听明白了,这是让15联队当炮灰,来成就50联队,替他人作嫁衣裳;
酒井少将的算盘珠子都快崩到他脸上了,他也不傻,表面装的很激动,满口应承了下来,实则心里早就有了主意。
“将军阁下,上岛君离开时眼神闪烁,似乎有别的想法,会不会影响到阁下侧翼决胜的大计?”
酒井隆摆了摆手道:
15联队的进攻已经给了守军足够的压力,只要他们在正面发起猛烈进攻,就算是虚张声势华夏人也不敢等闲视之。
只要重炮联队的火力准备足够有诚意,守军就不敢大意,待到50联队迂回到位就是守军的末日!”
有传言师团长土肥原贤二要高升,酒井隆只要击败游击纵队,占领开封,头功就跑不掉了,顺势上位14师团长也就顺理成章了。
面对鬼子的重炮洗地,守军只能默默地承受,不时有防炮洞被直接命中,一个班或者半个排的将士被炮火吞没,很多甚至被活活震死。
好不容易扛到了炮火延伸,鬼子的步兵又发起了进攻,还真是炮兵轰完步兵冲,连一点创新都没有;
鬼子的战术虽然很简单,但非常实用,就像“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一样,最实用的战术往往也是最简单的。
当鬼子发起步兵集团冲锋时,山顶上的炮营就会向鬼子群倾泄弹雨,能给鬼子放多少血就放多少。
邓竹修发现猫腻后也叫停了大部分的重火力,只用轻机枪和步枪陪鬼子慢慢玩。
鬼子不使命的冲,守军就陪他们慢慢玩,邓竹修虽然不知道鬼子耍什么花枪,但他还是以自我为主,也没有使出全力,防着鬼子放大招。
上岛中佐还是选择了保存实力,再打下去他就成光杆联队长了,既然酒井支队长把希望放在了迂回部队身手,那他就磨洋工,牵制住守军就行。
南线,三营伏击阵地
由于鬼子有一个联队,他们只有不到两千人,敌我兵力相差太过悬殊,想要一口吞下是不可能的。
宋云汉在考虑再三之后决定先敲鬼子先头部队一冷棍,再梯次阻击,最后退守小牛角岭,死死护住大牛角岭侧翼;
为了达成此战役意图,他将第1、第2步兵大队摆在正面阻击鬼子,炮兵大队部署在左翼的无名高地,由第3大队护卫。
他们选择的伏击点野狼谷是通往小牛角岭的必经之地,两峰夹一谷,左高右低,山谷正面宽度约300至800米,纵深约5公里。
对于此次迂回作战,步兵50联队长远山大佐寄予了厚望,自从在大牛角岭被1营歼灭了先锋大队之后,他一直憋着一股劲要找回场子。
现在大牛角岭的守军已经被步兵15联队牵制住,他只需要迂回到大牛角岭的侧翼,攻占小牛角岭,大牛角岭的守军就将陷入两面夹击的困境中;
为了完成此项迂回作战任务,他带领已经补充齐整的远山联队3千余人,快速穿插至此,根本地图显示,前方就是野狼谷,过了野狼谷就是小牛角岭。
“联队长阁下,野狼谷两山夹一谷,地形险要,要不要派出小股部队沿途搜索,以防被华夏人伏击?”
如果我们只要一个大队是有这种可能的,游击纵队的主力都被牵制在大牛角岭,他们抽不出上万部队打伏击;
况且野狼谷两侧光秃秃的山岭藏不下几千人,为了以防万一,可派出一个大队沿右侧相对平稳的山脊行军,主力护卫辎重走山谷。”
远山大佐没有选择走左侧山梁,太过陡峭不平,不方便行军。
他们只要控制右侧山脊,就算左侧高地有伏兵他们也可以从容应对,不得不说老鬼子还是有一套的,游击纵队确实没有实力在野狼谷吞掉一个野战联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