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 第94章 真的死定了吗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第94章 真的死定了吗

作者:木屋城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16:27

第94章 真的死定了吗

第94章 真的死定了吗

府内在哭,府外在挡,刘据进府门时因为功利心挡了挡,出后堂时又因为恻隐之心挡了挡。

未曾想!刘据这个‘变数’一挡再挡,可就挡来了变故!什么变故?张汤即将自尽时,一个夹着公鸭嗓、说着熟悉腔调的变故:“诶呦,御史大夫也要体谅体谅陛下的苦衷呀!”

宦者令端着手,立于张府后堂,作悲天悯人状,“那日在未央宫单独问对,陛下给过你机会,可你……”

“嗐!”

老太监摇摇头,“看在太子殿下求情的份上,陛下再给御史一次机会,莫要执迷不悟~”

话音一落。

堂内众人又惊又疑。

疑的是刚刚随宦者令一同返回后堂的刘据,惊的,可就是张贺、张安世兄弟俩。

惊讶过后,便是大喜!张贺抹了一把眼泪,紧忙从地上站起,眼神直直地盯住张汤,张安世更是直接急呼出声:

“父亲!?”

如果先前张贺的那一声,是不舍与悲痛,那现在张安世的这一声,便是催促和疑惑。

他们不知陛下以前给过什么机会,但现在的机会,他们听懂了,只要自己父亲抓住。

就能活!而被众人焦点凝视的张汤,这一刻身子晃了晃,看向案几上那杯毒酒的目光,一阵眩晕。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

而张汤,刚刚便经历过一次。

以前他说他不怕死,可真当死亡来临时,张汤才发现,自己并不是那么的坚不可摧,他仍有牵挂……

“呼~”

见张汤视线投来,宦者令伸了伸手,从身后一个小黄门手里接过一卷文书。

“呐,之前那份记载罪名的簿籍,咱家又带来了,御史看着办吧,要是不认呢,咱家转身就走。”

他走,催命的使臣就要进,也意味着,张汤该死还是得死……

看到这儿,问题就来了。

老太监此刻,到底在打什么哑谜?竟能左右张汤的生死!?

且说。

刘据在给张汤下‘死定了’的定论时,其实有一个事件的先后顺序。

先有的朝野汹汹,后有的‘死定了’。

但在朝野弹劾奏疏雪花一样的飘进未央宫之前,也就是朱买臣状告张汤的当日,皇帝曾召见过张汤!

那日。

皇帝说:“朕的诏令还没告知臣子,商人们却先知晓,恐怕有人泄露了朕的想法。”

十数年兢兢业业,皇帝念了情分。

并没有一上来就喊打喊杀,把张汤单独叫进宫,就是在给机会、在暗示他……

朕说的某人,指的是你!

认罪吧。

张汤这个大酷吏位居三公,确实太显眼,安然退走不可能,所以皇帝要让他背着罪名、以更显眼的方式!

下去……

张汤的回复是什么呢?他沉默一阵,并未认罪,只说:“陛下圣明,想必确有其事。”

张汤装聋作哑了。

他听懂了弦外之音,但他不想下,还想争,他把皇帝的情分幻想的太多、过多了。

而皇帝很冷酷,不认罪,就只能死!张汤离开未央宫后。

事情急转直下,弹劾被留中不发,奏疏雪花般的来,使臣也踏进了张汤府门。

皇帝亲自暗示,尚有活路可言,等到使臣暗示,便注定要步李蔡后尘,随即,‘死定了’的定论出现了……

理清了事件的发展顺序,再回头看。

皇帝的目的是杀张汤吗?不是。

杀人不是目的,让张汤承担下以往种种罪责才是!

皇帝放了汲黯,自然是念旧情的,只不过,张汤与汲黯不同,他离开之前,得先背一口‘锅’。

认了罪。

皇帝再高抬一手,放伱走,既把以前种种盖棺定论了,又凸显皇帝宽容大度,赢麻了……

但张汤当初的心有不甘与心存幻想,打破了皇帝想‘双赢’的局面。

那么。

皇帝只能使臣一波接一波的去‘请’他认下,不愿活着背,那便死了扣上去!此时此刻。

张府后堂的峰回路转,正如宦者令先前所说:“看在太子殿下求情的份上,陛下再给御史一次机会……”

一次选择认不认罪的机会。

愿不愿意活的机会。

“笃,笃。”

张汤面露挣扎时,堂外响起了手杖杵地的声音,先前离开的张母被人搀扶着,走进大堂,边走边道:

“老妇一早就猜到我儿难得善终,这些年,死在他手里的人不计其数,会有今日,也是罪有应得。”

“但是……”

“笃笃!”

张母在上首站定,重重敲了敲地面,干瘪的嘴唇不住抖动,朝张汤怒目道:“是你的罪,你就认,该你认。”

“不是你的,宁可死!”

“也绝不准认!”

听得此言,张汤眼中挣扎尽去,脸上再无犹豫与彷徨,就在案几后,正对自己母亲,庄严叩首。

“儿,不孝!”

话音落下,张母花白一片的头发微微颤动,手杖沉重地敲击地面,决绝与泪花在妇人眼中打转。

她知道。

自己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一旁的张贺、张安世见状,悲痛再次浮现脸上,但他们没有劝父亲认罪求活,只是跪地俯首,泪流不止。此情此景。

刘据看不下去了。

早在老妇人开口时,他便将宦者令拉去了中庭,瞅着老太监,质问道:“你还看的下去?”

“你看过戏剧吗?”

宦者令张了张嘴,不等他说话,刘据就拍着手,急道:“今日若是一场戏,你就是丑角你知道吗!”

“人家张汤母子要气节的有气节,要骨气的有骨气,你呢?”

“你有什么?”

刘据上下将这阉人比划了一通,宦者令本能的夹了夹腿,顿时恼怒,挑眉瞪眼,他正要张嘴,刘据再次打断道:

“你只有一道口谕鸡毛当令箭,却要逼死一个坦荡之臣,成了今日人家母子气节里的陪衬、坏人!”

“你代表的谁?”

“你代表的是我父皇,坏人是你当了吗?是我父皇当了!这盆脏水泼给他之前,你有问过我父皇的意见吗?”

刘据连珠炮似的,直往宦者令心窝里戳。

老太监怔了怔,眼中露出慌乱。

他们这些当奴婢的,可以谁都不怕,独独扯上主子时,得思之慎之,再思再慎!“这……”

宦者令只开了个腔,刘据一把拿过他手里的罪名文书,搭眼一扫,怒道:“你自己瞅瞅。”

“什么淮阴侯之志,捕风捉影的东西也能拿来定罪?诬陷,**裸的诬陷!”

“你让张汤怎么认?”

宦者令脸上慌乱更甚,“那……”

刘据白了他一眼,弹了弹文书,“八项罪状,假的太多,你没听老妇人刚才讲吗,该认的才认。”

“八条里总有真的吧?让张汤不用全认,从里面挑一条。”

自顾自说完。

刘据一偏头,望向愣愣看着自己的宦者令,气道:“你看着孤干嘛?孤能做主还是你能做主?”

“快上报啊!”

“啊?是是。”老太监被太子的连珠炮蹦得又恼、又慌、又急,不及多想,转身便吩咐人去请示陛下。

等小黄门急匆匆出了张府,宦者令回过头来,却看见先前还一脸急色的太子,此刻气定神闲。

老太监不傻。

片刻间就反应过来,“嘿,殿下你……”

“安啦。”

刘据再一次对老太监说出他的专属口头禅,“孤这是善意的哄骗你,瞧着吧,父皇肯定准许你的请求。”

“说不定还会夸你办事妥当。”

“呐,不用感谢孤。”

刘据摆摆手,入了后堂,劝张汤先别急着死,等一等,或有转机……

他没有胡诌,确实有转机。

两刻钟不到,当小黄门再次返回时,那张公文上的罪责,只剩下一条。

能证明是张汤做下的种种酷烈案件、而且确实是他的罪责、他不得不认的一条。

可还记得‘堂下何人状告本官’的故事?

在以往张汤既当被告,又当审判官的时候,那些原告,没一个能有好下场。

有些是罪有应得,有些,却是被张汤手下之人,随便网罗了罪名,置于死地。

此类事。

现在被人翻了出来,张汤当初也是默许的,栽赃陷害、手段酷烈,那便是切切实实的罪过!

走过鬼门关在前,又有母亲训斥在后,张汤再不执着于封侯之念……

默然一阵,他,认了。

“呼!”

在他点头的那一刻,张贺兄弟二人长松一口气,如蒙大赦,张母紧绷的脸色也陡然舒缓下来,差点软倒在地。

很显然。

在这一刻,她并不像外表展现出来的那么刚强……

“好。”宦者令笑道:“既然御史大夫认了罪,那咱家不多留,府外使臣,咱家也一并带走。”

“御史大夫近些天不用上朝了,过些日子,就有罢免诏令下来。”

听罢。

张安世立即朝老太监拱手,拜道:“陛下大恩大德,我张氏铭记于心!”

张汤也紧跟行礼:“臣,谢陛下!”

嗯~宦者令满意的点了点头,带着一群跟班,回宫向皇帝复命去了,等他走后……

扑通!张贺安顿好祖母,径直朝刘据跪下,神情恳切、肃穆,眼珠通红,“殿下救父之恩,臣此生唯有以死相报!”

嘭!说完,便是一个头磕在地上。

刘据还没去扶这位,刚刚坐定的张母居然也有大拜的架势,唬得他赶忙去搀那位。

“不可不可,万万不可。”

张母此时竟泪眼婆娑,握住刘据的双手,头不住地往下低,“老妇,谢殿下!”

张汤、张安世父子也在旁郑重行礼,今日有如此局面,他们知道是太子相助的结果……

“哎。”

刘据实在拗不过,一边扶住老人,一边道:“万不可如此,孤仅仅是做了点力所能及的小事。”

“有如今局面,全赖天子仁德,孤断不敢居功啊!”

“快快请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