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 第235章 孤不怕得罪人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第235章 孤不怕得罪人

作者:木屋城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16:27

第235章 孤不怕得罪人

你敢放手,我就敢接。

——太子座右铭。

皇帝让太子放手干,刘据察觉到自己老爹的用意后,也一点不含糊,你敢问,我就敢答。

可能连皇帝本人都没有预料到,一场起于敲打御史大夫的奏对,会演变成一场朝局的革新……

当然。

并不是此时此刻。

刘据简单阐述了想法后,皇帝越听越对味,不过并未多做评价,只是命太子递交一份详细的章程上来。

心性归心性,能力归能力……

是夜。

太子宫。

正殿中,庄青翟、金日磾、苏武、张贺、蔡成、虞初、东方朔、诸贺等人,尽数在座。

蚂蚁搬家般倒腾了几年,太子宫麾下也算是有模有样。

“今日宴请大家,一来,是让大家熟悉熟悉,二来,孤领了个差事,顺便让大家来参谋参谋。”

主位上,刘据温言笑道。

听到这话,左右众人互相拱手见礼了一番,其中属东方朔最惹人注目,又属金日磾最令人侧目。

前者很好理解。

像虞初、张贺等人,看向东方朔的眼神都在传达一个意思:“你小子终于不装了?”

没错,东方朔摊牌了,不装了,要论投效太子宫的时间,他也是元老级人物好吧。

朝中猜到东方朔和太子宫‘暧昧’的人不少,但今天他光明正大的参与太子宫属臣宴会,方才算‘官宣’。

说完前者。

后者金日磾……

他那个养马的职位,还有匈奴人的身份,让他在一群舍人、门客、朝堂大员之间,确实很引人侧目。

有的人知道金日磾身份不一般,有的人不知道,但无论如何,太子既然让他在座,那必然是看重之人。

互相见礼是必须的。

金日磾虽不像东方朔那般左右逢源、大笑回应,显得沉默寡言了些,却也一一拱手,没有失了礼数。

待他们寒暄完。

主位上的太子抬手压了压,殿内随即静下来,刘据重提旧事,也是今日的第二件正事。

“这活计……”

孰料,刘据告知了皇帝交代的差事后,他的幕僚们没有第一时间出谋划策,东方朔还龇牙咧嘴的。

“有何不妥?”刘据疑道。

众人互相看了看,还是资历、身份最高的庄青翟捋着胡须,凝声道:“殿下,你可是要借着设立监管机构的时机,清算李广利一党?”

闻言。

刘据怔然片刻,当即摇头笑道:“诶,并非如此,李广利是李广利,旁人是旁人,孤还不至于穷追猛打。”

话是这么说没错。

可若非李夫人刚刚薨逝不久,像骑郎将上官桀、谏议大夫蒲沧之流,刘据真就不介意收拾一通。

但没办法。

倾国倾城的美人刚刚香消玉损,还是要照顾一下皇帝可能会出现的追思情节,毕竟有王夫人的前车之鉴……

自从李广利失势后,上官桀等人也很识趣,立马蔫了,朝会上、官署里,能不引人瞩目就不引人瞩目。

我看不见你、你看不见我。

他们识趣,刘据也就抬了一手,来日方长嘛。

“想制定任官回避的成文法令,有何难处?凡是千石以上官职,一律不准本郡人士担任!”

“不止如此。”

谈起正题,对法家制度了解颇多的张贺出言道:“凡郡县中有该官员的姻亲者,也当回避。”

有道理。

大汉太守、郡丞一类的高官,大多数都是本郡望族,与邻郡、旁郡联姻的不在少数。

众人点头之际,也迅速进入谋臣的角色,刘据一边听着,一边命内侍在旁记录。

苏武道:“姻亲回避,亲属是不是也得避?”

“自然!”

作为张汤的儿子,自幼受法家思想熏陶,张贺理所当然道:“凡在一地担任高官者,其子孙最好禁止同郡任职。”

“会不会太苛刻?”虞初问道。

“不,孤以为很合适。”刘据摇了摇头。

“喔,那如果甲郡人在乙地任职,乙郡人也当回避甲地?”闷声少语的蔡成紧跟着问道。

“诶,蔡兄说的不错!”东方朔一拍手,很是认可。

有了太子划出的基调,众人此时心中有了数,对任官回避制度商议的也更加深刻。

从本人到姻亲,再到亲属、相互,之后又提了两条关于监察回避、举主回避。

监察回避。

即,地方大员的亲属,不得担任中央监察官和谏官,反之亦然,这一条依旧是张贺提出。

而举主回避,是指举荐者与被举荐者,不能同在一郡任职。

关于任官回避制度,正如东方朔所说,真想制定,并不难,无非是考虑要限制到什么程度。

就比如桓帝时期的‘三互法’,主要限制的对象就是本人、姻亲,以及籍贯相互任职的情况。

今天太子宫商议的事项,因为有刘据的话打底,反而比‘三互法’的回避方面更详细……

且说。

此刻殿内的气氛,相较于一开始是极为热烈的,甚至可以说有些隐隐的亢奋。

其中又以东方朔表现的最明显。

他激动的都从案几后站起,走到大殿中央慷慨陈词、唾沫横飞,参与讨论的热情不要太积极。

嗐。

东方朔心里又愤又痒啊!

个人有个人的念头,东方曼倩因为能一展抱负而激动,张贺、虞初等人,则是因为眼下这幅相似的情景激动。

太子宫此情此景,难道与皇帝陛下的内朝不相似吗?

除了举行地点不同、主事人不同,形势一模一样好不好,再一联想,将来陛下百年之后,殿下登基,他们在座的可就……

咳咳。

大不敬了,打住打住。

“至于殿下在朝堂上提出的地方监察机构,臣也有几分见解。”东方朔意犹未尽,提起另一件事。

刘据伸手示意对方畅所欲言。

“既然是监察地方,可在郡太守之下,再设立一个官职,专……”东方朔尚未说完,便见主位上摆手。

“殿下?”

刘据正色道:“地方监察制度,父皇那儿是有些想法的,小打小闹不行。”张贺皱眉道:“敢问陛下想如何做?”

“天下直属郡国太多,朝廷不便管,即便在各郡专门设置一个监察官员,依旧没有起到减负的效果。”

“父皇的意思,是新立一个层级。”

一听这话,在座众人神情微凛,庄青翟坐起身子,“陛下是想在郡之上,再设一个行政划分?”

须知。

汉袭秦制,地方郡、县两级划分施行已久,倘若突然改变,那绝非一件小事。

好在,刘据轻笑道:“并非是新设一个行政层级,仅仅是单独设立一个监察层级,位于郡之上。”

“但只有监察权,没有行政权。”

“监察、监察,叫什么名字、什么层级,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监管哪些事情。”

“不错!”

刘据颔首道:“这正是父皇要让孤拿捏的。”

事关重大,庄青翟一时没有直接言语,老成持重的还在思考,年轻有冲劲的可两眼放光了。

商讨的国事越大、越有成就感好不好?倘若自己的见解能推行天下、沿袭百年,那更是人生幸事好不好?

“殿下!”东方朔拱手一礼,朗声道:“既然要监察郡县,又不能掌握行政权力,监察者秩俸就不能过高。”

“否则极易出现监察者借监察之便,行夺权之事!”

话音刚落。

“有理,应在千石以下为好。”张贺接道:“同时,监察一方的首要任务,就是打击地方官吏的不法行为。”

“使两者严重对立,防止官官勾结!”

他这么一说,彻底打开了众人的话匣子,虞初、诸贺相继开口,最后就连相对寡言的苏武、金日磾也开口建言。

我一句:严查郡县大员以权谋私!

他又来一句:严格执行以法治国,坚决杜绝郡守、县令率性而为,执法不公者,重罚!

好吧……

后面那一条的法家味道太明显,张贺说完,立刻惹得殿内某位道家大佬蹙眉。

不过庄青翟还是忍住了,因为他看见太子在点头……

但之后的一句,庄青翟终究没能忍住,只听金日磾沉声道:“地方大员的子弟时常仗着家世,胡作非为。”

“致死、致伤的案件频发,也当监察。”

“有……”东方朔的有道理尚挂在嘴边,另一头庄青翟的打断声便传了过来。

“不妥!”

众人循声望去,看见是庄公开口,碍于他前少傅的身份,旁人一时不好质疑,还是刘据问道:

“老师以为哪里不妥?”

“献策的内容或许可行,但献策的人不对。”说着,庄青翟朝金日磾拱了拱手,以示他并非贬低对方。

金日磾明白。

“列位,有些事情,我们也不宜制定的太详尽,殿下是奉命草拟,有不足之处,可以留给陛下添加……”

此言一出。

东方朔愣了愣,张贺等人也是一怔,反而是献策的金日磾最先意识到问题所在,当即便朝刘据施礼赔罪:

“臣失言。”

经这么一搅合,能反应过来的人都已反应过来,尽皆面面相觑,随后纷纷朝庄青翟拱手。

老而不死是……

唯有敦厚一些的蔡成目露疑惑,坐在他旁侧的苏武低声解释道:“有些太得罪人的,殿下做不合适。”

殿下做不合适,陛下做,就很合适。

一众太子宫属臣心照不宣,坐在主位上的刘据,也难得糊涂。

很好。

君臣和睦!

“除过父皇交代的两个差事,孤也有些其他的想法。”

“有想法好啊!”东方朔一拍大腿。

“殿下尽管说!”

见识过内朝的人尚且如此,第一回体验‘内朝待遇’的旁人更是积极,此类参与国家大事的成就感,让人不自觉就生出一股——

大丈夫,当如是也!

见状,刘据微笑颔首道:“趁着父皇让孤理政,孤便想着,建言改一改九卿的制度。”

话很轻。

但落在众人的耳朵里,犹如晴天霹雳!

先前还一副跃跃欲试的东方朔,此刻脸色僵硬,“殿、殿下说要改什么?”

“改九卿!”

刘据坚定以及肯定道。

让理政,刘据就大刀阔斧的干,魄力十足,上次皇帝东巡,刘据因为监国的身份,没有得到释放,反倒处处掣肘。

这次不一样了。

皇帝在长安坐着,无需避讳什么,也没有敏感的说法了,得了皇帝暗示,他让刘据放手干的呀。

额……

可是太子激情起来的时候,却把他的臣属给吓萎了。

最积极、最闹腾的东方朔,闭嘴了,法家门徒张贺,神色凝重了,即便对朝政知之半解的墨家子弟蔡成,这会儿也变了脸。

这种问题,依然是场间的老油子、老资历、道家大佬庄青翟来问:“这个,殿下……”

不过话到嘴边,心里话就成了:“殿下啊,朝堂的三公九卿制度,影响甚大、触及官员甚多,不宜轻改呀。”

庄老夫子揪着胡须,一脸沉重。

跟他对望的太子先点头,不等庄青翟松口气,刘据就来一句:“对啊,所以孤只改九卿,没动三公呀。”

你还想动三公?

庄青翟瞠目之际,东方朔没忍住,低声提醒道:“殿下,九卿官署涉及的朝臣太多,动哪儿都容易得罪人。”

“而且都是朝廷大员,与地方官吏可不一样……”

刘据闻言,脸色渐渐严肃起来,他环顾一周,将众人神情收归眼底。

沉吟片刻。

太子向自己的臣属们平静道:“有些事,孤能避,能推给父皇,但那不代表父皇看不透。”

“避的多了,就成了偷奸耍滑,小聪明。”

“有些事,只要于国有利、于孤有利,孤做了,就是大担当,得罪人,也要做!”

“再者,孤也不怕得罪人!”

今天有事耽搁了,补的一更,我记着,会尽快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