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 第205章 少了魄力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第205章 少了魄力

作者:木屋城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16:27

第205章 少了魄力

深秋,朝廷定下出使南越的使团人选以及申斥国书,只是在正式出使之前,还得往东边知会一声。

东方朔、终军、李广利三人,以太子为主的朝堂能自行定下,可出使之前,刘据又加了一个符离侯路搏德,命他南下领兵接应。

涉及调兵,就得问问天子……

消息传到皇帝手中时,东巡的队伍已经抵达了东郡,对于太子的安排,皇帝做了些调整。

首先。

任命李广利为正使,东方朔、终军为副使,其次,任命路搏德为伏波将军,率兵驻守桂阳,以备不测。

后一条没说的,刘据在霍去病的旧部里选了一个领兵将领,皇帝同意了,可前一条……

刘据原本任命的正使是东方朔,皇帝换成了李广利……

嗐。

只能说大汉的外戚就是牛逼呗。

太子有太子的臣属要照顾,皇帝有皇帝的‘大舅哥’要扶持,两相对撞,太子只能无奈退一步。

东方朔倒是没气馁,离京的那一天,斗志昂扬,大有不破南越终不还的架势。

“士气可用。”

未央宫城楼之上,刘据遥遥相送,待使团远离,他方才沿着宫墙往东阙行去。

行走间,刘据开口问道:“父皇在东郡调集八万郡兵,就是为了治水?”

“是。”

苏武在后沉声答道,“加上各郡民夫,治水人员已多达十数万,陛下与大将军等人亲自背负泥石,欲要堵住瓠子决口。”

在沟通使团人选时,刘据特地将苏武派去充当信使,就是想看看皇帝老爹在搞什么。

之前从上官桀带回的消息中,刘据也大概猜到了皇帝的心思,去东郡,东郡有什么大事需要天子亲自去?

可刘据猜到了目的,却没猜到皇帝的决心有多大。

与大将军等人亲自背负泥石?

这事就好比开春祭祀时,皇帝亲自扶犁耕田,实际意义或许不大,但象征意义很强烈!

刘据心说:‘这就是老刘着急东巡的原因?不至于吧,他不是爱民如子的那个性……’

想着想着。

突然间,刘据脑中灵光……不,是雷光乍现。

皇帝着急忙慌的东巡前,长安曾经发生过一件和黄河决堤息息相关的事宜,栾大扬言治水,结果遭雷劈!

这一刻。

刘据眺望向东面,心中倒吸一口凉气的同时,暗忖道:‘我搞天打雷劈,把老刘吓到了?’

就在长安城中,太子殿下极限逼近真相的同一时间。

东郡,濮阳县。

自元光三年便决堤的黄河瓠子口,此刻若从空中俯瞰,密密麻麻的人影遍布其上。

喧闹呼喝声此起彼伏,人背肩扛,偶有滑轨吊车等大型器械穿插其中,一筐筐泥土、石块被运往高处。

那道曾经向南汹涌吞吐河水的大裂口,如今早已被一条宽广的河堤堵住。

大堤之上。

皇帝领群臣立于黄河河畔,藩国使臣在列,天日昭昭,大汉天子刘彻于今日,沉白马、玉璧于大河之内,祭奠河神。

天子歌曰:“瓠子决兮将奈何?皓皓旰旰闾殚为河,殚为河兮地不得宁……”

再拜再拜。

又歌曰:“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污兮浚流难……颓林竹兮楗石菑,宣房塞兮万福来!”

无论刘据猜的对不对,皇帝或许是被‘天打雷劈’吓到了,或许不是,但终归有一些刘据做过的事情,影响到了皇帝。因为那座矗立在河堤上的宣房宫,比原本的历史时空,提前了六年问世……

皇帝东巡的目的,确实是为了治水,大河决口堵住后,此次出巡便算圆满成功。

雪花飘飞之际。

天子的队伍经洛阳、函谷,终于返回他阔别已久的长安城。

到了此时,皇帝在东郡做了什么,已经在天下传开,京城文武百官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随后的反应是可以预见的。

称赞的奏疏如雪花一样飞进未央宫,根本停不下来,上一次有这个待遇的,还是在控诉‘恶贯满盈’的酷吏张汤……

不过。

今时不同往日。

这一次的主角是皇帝,皇帝亲自去往大河决堤处治水,甚至与大司马大将军等人亲自负石背土,如果放在后世儒家治国的朝代,刘彻能被吹爆!

当然了。

现在独尊的儒家势力也不小。

给皇帝狂拍马屁的,就属出身儒家的官员最积极,其他大臣也不甘落后。

就连刘据,也上了一道贺表。

皇帝亲身治水的举动,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何种动机,他这个举动本身,无疑都是好的!

上行下效。

千万不要小看这四个字在大汉朝的威力……

大朝会。

天子返回长安后的第一场朝会上,负责河渠事宜的官员争相请奏修筑水利。

御史大夫石庆也禀报,朔方、河西、酒泉等地方太守县令纷纷上疏,奏请朝廷拨款,挖掘人工河渠,引大河水灌溉农田。

凡是有关水利的请求,皇帝无有不允!

当日的朝堂,可谓君臣和欢、群情激昂,仿佛盛世临朝……

便是在这种环境下。

继霍去病封狼居胥、司马相如赠遗书、栾大天打雷劈后,这个种种事件积蓄下的产物,终是被人放到了朝堂上讲。

只是。

皇帝的态度很暧昧,他既没有明确答应,也没有明确拒绝,很有三请三辞的味道……

朝会散后。

去往温室殿的宫道上。

内侍们跟在远处,皇帝与太子一同前行,一开始多是刘据在讲,皇帝在听。

等他说完监国期间的种种作为,温室殿也到了,父子俩入了殿,皇帝才点评道:

“义纵一案办的太死板,拉拢、分化倒是像模像样,但敲打的力度不够。”

刘彻将裘衣递给身侧的宦者令,在主位坐定后,他指向刘据:“你第一次监国,朝堂上的百官就敢逼迫,恩威并施,你只学到了一个恩。”

“威呢?”

刘据这会儿很想吐槽,‘反对自己的大臣都仗着你的威,我还怎么威?’

皇帝不管太子心里在想什么,继续说道:“南越国的事情,流程走的没错,处理的也妥善。”

“但少了魄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