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 第172章 时也命也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第172章 时也命也

作者:木屋城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16:27

第172章 时也命也

第172章 时也命也

未央宫外的这一幕很快传开,待在京城的其他诸侯王,非景帝一脉的诸侯王。

他们收到消息后,没有犹豫太久,陆续赶到未央宫,向皇帝陛下传达了自己的态度——

朝廷一切决策,无条件支持!皇帝的兄弟都表了态,没谁再不识趣,自从淮南王刘安这个高皇帝亲孙死后,诸王中,再无能与景帝一脉抗衡的大诸侯。

其他诸侯王,与皇帝关系远了,那需要顾忌的情面就少了,只剩下刘氏宗亲们的体面。

给你体面,你就接着,否则,朝廷只能帮你体面……

俗话说的好。

强扭的瓜不甜,但解渴。

又一次被‘强扭’的诸侯王,在元鼎二年的朝见后,又一次骂骂咧咧的离开京城。

其中赵王应该骂的最凶,因为来了一趟长安,他的封地被削三个县。

当然,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朝廷把瓜吃了,很解渴!诸侯王离京的同一日,大朝会上,大农丞桑弘羊上奏——当禁止郡国铸币,统一收归朝廷,由水衡都尉掌管。

皇帝答:“准!”

紧接着,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领头,尚书仆射兼侍御史霍光上奏——请封皇次子闳、皇三子旦为诸侯王。

群臣皆附议。

皇帝答:“准!”

二月初,皇帝遣御史大夫石庆告宗庙,立皇次子刘闳,为齐王,立皇三子刘旦,为燕王。

诏曰:“於戏,小子闳,受兹青社!朕承祖考,维稽古建尔国家,封于东土,世为汉藩辅……”

“呜呼!小子旦,受兹玄社,建尔国家,封于北土,世为汉藩辅……”

“王其戒之!”

刘闳、刘旦离京的那一天,恰逢春暖花开,一路东去的队伍浩浩荡荡,马车连绵,望不到尽头。

皇子终究是皇子,皇帝并未吝啬,赏赐颇多。

那一日。

齐王刘闳镇定自若,燕王刘旦意气风发。

然而刘旦永远不会料到的是,数月之后,他便会收到自己母亲病逝常宁殿的噩耗……

诸王来朝时,中山王、赵王两兄弟在皇帝面前唱了一段双簧,皇帝没有忘。

他并没有证据表明,李姬与赵王两人有过沟通。

但他怀疑!对于一个早已失宠被幽禁的妃子来说,仅仅这一丝怀疑,已经够了。

李蔡,李姬。

前者因为勾结诸侯自杀,后者并未吃一堑长一智,又跌入了同一个坑里,最终因触及诸侯而死,当真时也命也。

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世界不会围绕着某一个人转,缺了谁都一样,有人悲、有人喜,有人死、有人生。

仲春之月。

猗兰殿传出喜讯,李夫人怀上龙嗣……

……

未央宫,椒房殿。

皇帝伏案写着什么,皇后卫子夫在旁研墨,轻声道:“她是头胎,我安排了几个妇人去陪着,以免生惧。”

“嗯。”

刘彻应了一声:“你办事,朕放心。”

他的确放心,同床共枕了许多年,皇后是个什么性格,刘彻还是清楚的。

就像他清楚前皇后陈阿娇的性格一样,今日如果还是陈阿娇为后宫之主,椒房殿的一根毛都别想靠近猗兰殿。

不过卫皇后却无妨。

即便卫子夫给李夫人安排养胎事宜,皇帝也没有其他想法,毕竟皇次子、皇三子都是这么一路过来的。“陛下。”

皇帝这会儿没有其他想法,皇后却有,“我近些日子挑了不少适龄的贵女,相中一个,你要不过过目?”

听到这话,刘彻抬起头,凝声道:“拿来看看。”

太子年岁不小,已经到了纳妃的年纪,皇后卫子夫老早便寻觅起来,直到最近,才挑中一个。

不一会儿。

皇帝端详着手中一副画像,只见画中女子年岁不大,容貌秀丽,气质婉约,一双丹凤眼格外传神。

“嗯,倒是跟你很像。”刘彻点评一句,顺势问道,“哪家的?”

卫子夫浅笑道:“鲁国史氏,说来也巧,这家女子前些时日随鲁王一同进京,我召见鲁王妃时,恰巧见到。”

“瞧着喜爱得紧,再一问年岁、家世,刚好与据儿合适。”

鲁国史氏?

皇帝回忆了一阵,没有印象。

不过这也正常,大汉氏族众多,不可能每一个皇帝都一清二楚,“先放着,朕查查再做定夺。”

卫子夫告知丈夫此事,也正是为了这个,她明面上打听的再细致,保不齐私底下有什么。

涉及太子妃嫔,自当谨慎。

说来也是庆幸,按照大汉朝的数代惯例,刘据的妃嫔,原本没有卫子夫说话的份。

比如景帝,他的太子妃,是景帝祖母薄太后指定的一个同族孙女。

还有当今天子。

刘彻原本的太子妃,其中也有他祖母窦太后的插手,毕竟陈阿娇、馆陶公主、窦太后,这是一条线上的。

到了刘据这儿,说句无礼的话,好在王太后逝去的早,不然今日他的妃嫔,多半会从王家里面选。

嗐。

卫子夫也算媳妇熬成婆,能当家做主一回了,可喜可贺。

只不过,没了王太后掣肘,能把控太子妃嫔人选的可不止皇后,还有皇帝!

史氏该查还是要查,但除了史氏,皇帝还定了一个李氏。

李广的李。

承明殿,皇帝回转此处后,就命人把李广孙女的画像取来,想画人家孙女,肯定要惊动本家。

惊动了本家,以李广的性子,还能坐得住?

“陛下,郎中令在外求见。”内侍躬身来报,皇帝对此早有预料,他醉翁之意不在酒,要看的本就不是画像。

要见的,是李广本人。

“让他进来。”

“是。”

不多时,李广盛装入殿,今天的他很有礼貌、很恭敬,离着龙榻老远便驻足停步,拱手作揖:“臣,拜见陛下。”

“郎中令好像转了性子?比往日客气很多嘛。”

面对皇帝的调笑,李广脸不红、心不跳,一本正经道:“回陛下,老臣以往莽撞,但那是以往。”

“以后!”

“陛下想让臣多么守礼,臣就多么守礼,绝无二话!”

皇帝扔掉手里的奏疏,缓步走下御阶,走到李广身旁,拍了拍大汉武阳侯的肩膀,幽幽道:

“朕不需要你守礼,只需要你李氏好好辅佐太子。”

李广呼吸粗重,当即单膝跪地,毅然决然道:“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