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 第147章 双赢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第147章 双赢

作者:木屋城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16:27

第147章 双赢

第147章 双赢

“农家少年长于田野,自小便知捕鱼捉兔,商贾少年长于坊市,自小便通账册算术,他们是无师自通吗?”

司马谈摇了摇头。

“太子长于皇宫,一边是太傅等人教导权谋,一边是陛下亲身上演权争,每日耳濡目染,在权力的浸泡中长大,他的心性,早已不能以寻常少年人度之。”

书房内,司马迁默然良久。

如幼时一般,他听着,其父司马谈不徐不缓的教导着,“我等史官记事,尤为忌讳带入个人偏颇。”

“你说太子行事大气磅礴,没有错,但看事看人,需看全貌,如此下笔方才不会有主观好恶。”

“……是。”

司马迁作揖一礼,“儿子谨记。”

见状,司马谈轻轻点头,端起案上的茶盏,“既然你答应了董仲舒要多多接触太子,全貌如何,你日后自去看。”

“为父今日只帮伱点拨一二。”说这话时,他没有喝手中的茶水,而是将其端着。

“几年前,长安城中的达官显贵们饮茶,都喜好添加佐料,料越丰富,越显身份,可几年后……”

“人们转而爱上了喝清茶。”

司马谈望着茶盏里那没有葱花、橘皮的茶水,又道:“几年前,庖厨之道,不过熬、煮、炙、烩。”

“现在,人人皆以能在春风楼宴请一顿炸、炒、熘、爆为荣,喝着、吃着时,大家难免便会想起一个人……”

太子!

司马迁隐隐猜到了父亲想表达什么,果然,司马谈没有直接点出太子的身份,但点出了对方的意图。

“这是在扬名。”

“而今日博望苑一遭,则是在养望。”司马谈苍老的声音顿了顿,喟叹道:“最精妙的地方在于……”

“清茶也好,庖厨也罢,陛下都喜欢,若我没猜错,今日博望苑之事,太子也让陛下满意了吧?”

闻听此言。

司马迁脸色一紧,眼中露出些许震撼,低声道:“儒、法、道几家,都有杰出弟子被太子举荐给陛下!”

“哎。”

司马谈抿了一口茶,感触更深,“一场百家聚会,太子得了名望,又和陛下瓜分了人才。”

“进退有度,这手段,老夫都有点怀疑是庄青翟暗中教给太子的了,可惜……”

庄青翟没那个眼界,如果有,他也不会从丞相之位上跌下来。

身为储君,想得到好处不难,无数的君王父子已经证明,难点在于,储君如何在得好处时,不触怒君王。

当今太子做到了。

他不仅没有触怒皇帝,还实现了与皇帝双赢……

……

距离司马府不远处,同样是在尚冠前街,一处略大一些的宅邸内,眼下同样有两个人交谈。

“多谢大夫提携。”李广利居于下首,端起一杯酒,略微一礼后,一饮而尽。

“谈不上提携,有猗兰殿那位在,你将来注定能有一番作为,我不过是顺手拉一把而已。”中大夫倪宽和善道。

中大夫,比二千石。

凭借着宫中贵人积攒下来的余泽,李广利如愿以偿,一鼓作气够到了一个仅次于九卿的人物。

得其举荐,李广利如今官至六百石,任长史一职,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无权无势的虚衔。

当下。倪宽说的客气,李广利却不能真的应,脸上的神情谦逊如故,“大夫哪里话,能得您提携,在下感激不尽。”

“昨日入宫与贵人说起此事时,贵人也是满心感激,言说日后定当有所报答!”

啧。

稍微有点露骨了。

不过念在对方初入官场,倪宽没有多做计较,露骨也有露骨的好处,至少倪宽确定了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

他愿意帮李广利,自然是看在宫中那位李夫人的面子上,提前结个善缘,总没坏处。

倪宽先前的话语,确实有几分客气的意思。

不过也并非空穴来风,有猗兰殿那位在,他不拉李广利一把,迟早也会有别人拉。

觥筹交错间。

倪宽嘱咐以后当勤勉用事,李广利一一应了,他又趁机请教了一些官场需要注意的事项。

说着说着,李广利忽然问道:“今日博望苑好生热闹,有不少其他学派的门人入仕。”

“将来下官遇到他们,不知该如何应对?”

他这句话。

其实是在问,遇到儒家以外的学派,应该敌对吗?李广利之所以有这个问题,因为提拔他的中大夫倪宽,正是儒家门人。

倪宽,精通经学和历法,担任过博士,并且曾经随孔安国学《尚书》。

“哈哈哈哈。”

听了李广利的问话,倪宽朗声笑道:“李长史,日后入了官场,切记先看、先学,不可想当然啊!”

他点了对方两下,李广利赶忙躬身,虚心请教,倪宽笑着摆了摆手,接着道:“官场上,阵营不是如此分的。”

“学派虽然不同,但因官场各种纠葛,不同学派的人,有时候也能处于一个阵营。”

“再者……”

说到这儿,倪宽收敛了笑意,正色道:“儒家内部各有各的说法,岂能轻易认为是一个阵营?”

这句话算是说到头了。

如今的儒家,要说团结吧,在‘铸就金身’的董仲舒捏合下,勉勉强强也能一致对外。

但细看之下。

儒家内部其实山头林立,派系复杂,简直碎成一团渣!

因为对秦朝前后的经义理解不同,能分出个今文经学、古文经学。

因为对《春秋》的理解不同,愣是分出了《公羊传》《谷梁传》《左传》,三家各成一派。

更别提儒家五经博士,除了教授《春秋》,还有《诗》《书》《礼》《易》,每经为一家。

越分越碎。

倪宽的话就很真实,而且他还是兜着说的。

别忘了,当初把儒家大佬董仲舒,送去胶西国寻刺激的,是哪位?是儒生公孙弘呐!儒家的内部争斗,远比外人看到的要激烈得多。

这样一个学派,别说在朝堂上团结一心了,他们不自己打起来,已经烧高香了……

“竟是这般?”李广利一脸错愕,连连拱手赔罪道:“下官见识浅薄,大夫勿怪。”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