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 第143章 跟太子耍手段,你不行

第143章 跟太子耍手段,你不行

第143章 跟太子耍手段,你不行

论起干货,刘据可就精神了。

从东方朔那里得知,几个势弱的学派投靠太子宫的意愿很强烈,刘据一时间没想到其他家有什么用处。

但那纵横家,很有搞头嘛。

纵横一派的逐渐衰弱,根本原因在于天下一统,没了他们尽情搞事的大舞台。

然而。

大汉现如今不是在对外开扩吗,匈奴人部落那么多,西域三十六国,多达三十六个国家啊!

这场面,比当初中原七国争霸混乱的多好吧。

塞外大舞台,纵横一派你不来?

刘据着实替纵横家可惜,所以决定帮一把,将来留归己用或者推荐给张骞,那都是非常合适的。

在儒家之外,墨家、纵横家都能挖掘出可用之处,其他诸家呢?能自成一个学派,总会有闪光点。

不能因为儒家的压力、皇帝的压力,就什么都不做吧,人家投靠的很热情,刘据却将其拒之门外?

那不合适。

怎么也得见一见面。

诶,正所谓:“不要搞水至清则无鱼,不要一杆子打死,让社会的不良风气吹进来!”

“孤可以不收,但他们不可以不来!”

庄青翟是个善解人意的好老师,在听了太子一本正经的骚话后,他愣了一阵,随即深以为然。

有道理。

庄青翟对太子的话进行了深度解析,顿感自己学生的应对之策高明,实在高!如此一来。

既用诸家来投的事情,小小的自污了一把,让太子宫的名声不至于过分完美,又能趁机招揽一些可用之才。

妙啊。

庄青翟自行领会了深意后,转身便去实施贯彻。

诸家来投太子宫的事情,是好事,但名头喊的太大了,好事反而会成坏事。

百家争鸣不能有,太子宫对此事从不知情,也不掺和,想争鸣去别地儿,太子宫恕不接待。

不过。

道家大佬、前太子少傅、现太子宾客、武强侯庄青翟、庄公还说了,“太子宽仁,诸家来投,他欢迎之至。”

总之一句话:

百家争鸣,改为招聘大会!不管从名字上细品,还是从内容上琢磨,这两件事之间的格调,都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与前者相比,后者简直俗,俗不可耐。

然而。

正是这份俗气,不着调,才能促成当下百家聚集的可能性,他们聚在一起,决不能搞什么严肃文学。

否则皇帝陛下,也得严肃严肃……

当庄青翟的回应放出去后,长安城愈发热闹起来,虽然争鸣不能搞了,但太子愿意接纳诸家的信号也明确了。

小门小户的,想借着这股东风,搭上太子宫,大门大派的,想趁机扩大自身的存在感,遂各方串联。

郎有情、妾有意。

私下勾搭起来的速度很快。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其他诸家兴奋时,独尊的儒家已经快被气炸了,活像是被捅了一个窟窿的马蜂窝!未央宫,清凉殿。

与冬日防寒的温室殿相对应,清凉殿是皇宫内专门避暑的殿宇,内里以玉石为床,玉晶作盘,盘上置冰。

殿内清凉无比。

宦者令站在紫色的琉璃帐外,躬身禀道:“太学内的儒生群情激奋,太常已经带人前去安抚。”

“嗯。”

琉璃帐后的皇帝斜躺在榻上,轻应了一声,眼睛依旧盯着手里的奏疏,“有没有京中官员骚动?”

“并无。”

事情闹得很大,无需密探出马,宦者令都探查的一清二楚,“儒家出身的官员尚能克制,前去太学的唯有太常。”

“倒是赋闲在家的董仲舒如今也在太学。”

“那就不用管他们。”刘彻语气没有任何起复,平淡道:“让他们自己闹去。”

“是。”

董仲舒名望再高,没有官职在身,总是差点意思,皇帝并不是太在意,至于太常卿前去太学……

太学属于九卿中的太常寺下辖机构,太常卿前去调解是应有之意。

等宦者令退出去后。

床榻旁,正持着团扇给皇帝扇着凉风的佳人,懵懂的问道:“陛下,现在不是独尊儒术吗,百家还要兴起?”

“哼哼。”

皇帝眼睛仍旧盯着奏疏,不温不火道:“朕推行的独尊儒术,没朕发话,他们岂能兴?”

“那……”

李夫人瞪着水汪汪的眼睛,柔声道:“刚才听宦者令的意思,百家的呼声很高呀。”

听到这话,皇帝翻身坐起,一边持笔在奏疏写下批语,一边回道:“暂时喧哗罢了,等太子挑挑拣拣完。”

“该散还是得散。”

李夫人闻声更加不解,“太子?此事还有太子参与?”

这时。

皇帝恰好写完了批语,合上奏疏后,一把将身侧美人揽进怀里,不等对方娇嗔,皇帝已然挑住她的下巴。

看着对方的媚眼,两人鼻息交织,这一刻,皇帝嘴里说的却是:“想争宠,靠这些小把戏可不行。”

“况且,你太嫩了!”

话音刚落,李夫人眼中先是惊愕,转瞬便是惊恐,原本杏脸桃腮的面容煞白一片。

“陛下,臣妾……”

“噤声。”

皇帝眼神平淡,但语气不容置疑,他搂着她,说的看似不是情话,却又像情话。

“且不说你刚进宫,手段尽显拙劣,纵使伱与你那几位兄长历练个几年,也不是太子的对手。”

“你以为太子屹立不倒,全靠他舅舅、表兄?”“记住……”

皇帝抚着李夫人的光滑下颚,幽幽说道:“跟太子耍手段,你不行,跟朕耍心眼,你更不行!”

“臣……臣妾。”

缩在对方怀里的李夫人眼中雾气朦胧,心脏狂跳,颤抖着声音道:“臣妾知道错了,绝对……绝对没有下一次!”

皇帝盯住她看了许久,等确定对方记住了自己的话后,他脸上那接近淡漠的表情才发生变化。

脸上有了笑容。

手上也有了动作。

皇帝将其抱起,横跨在自己身上,右手刮了刮对方的鼻梁,低声笑道:“教你个乖。”

“想在后宫争宠,得先给朕生个儿子!”

“陛……陛下!”

感受到对方态度的转变,还有使坏的手,李夫人破涕为笑,身体一阵扭捏,却引得皇帝兴致更高。

就在此时。

就在皇帝即将开始造人大业、进行某种少儿不宜的活动时,殿外忽然响起一道声音:“陛下,太子殿下求见……”

没多久。

清凉殿内,皇帝在琉璃帐这头,太子在琉璃帐那头,两人大眼对小眼。

“那个……”

从皇帝老爹的眼神中感受到杀气,刘据看了看对方,又看了看刚刚离开的李夫人背影,挠挠头,试探着问道:

“要不,儿臣待会儿来?”

“有屁就放!”

皇帝没好气道:“朕还不是荒淫误国的昏……”

解释到一半,后面的‘昏君’都没说全乎,他忽然住嘴,旋即抄起御案上的一本奏疏砸过去。

“都在哪学的腌臜念头,竟敢编排君父。”皇帝斩钉截铁道:“朕刚才在批阅奏疏,处理国事!”

“是是,父皇辛苦。”

反正砸来的东西被帷帐挡住,刘据身体动都没动,嘴里也随便敷衍着。

皇帝被他的态度气得够呛,冷声道:

“说事!”

“启禀父皇,儿臣想在博望苑开一场招揽大会,参会者多是百家之人,特来与父皇通禀一声!”刘据张口就来。

一句话撂下,他摊了摊手,“父皇,事情说完了。”

皇帝听罢,心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便是:啊,就这?

随后第二个念头——朕后悔了,确实应该让他待会儿再来!只是心里想想,不代表皇帝真会这么做。

刘彻从来都不是一个会因为美色耽误事的君王,美人虽好,但他更爱江山。

之所以有那么一点后悔,还是因为太子禀报的事情无关紧要,他来不来,那件事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中。

不过。

“你能主动来跟朕说明,朕很欣慰!”

皇帝走出帷帐,身上随意披了一件单衣,“儒家思想有助于统筹国力,不可动摇。”

“是。”

刘据接道,“儿臣这一次的打算,与当初扶持秦墨一脉类似,都是尽可能挑选于国有用的实干派。”

“并不会动摇儒术独尊。”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庄青翟放出去的风声,皇帝一品就明白太子的用意。

对此。

皇帝以前多半不赞成,但有了秦墨一脉的例子在前,他如今的想法与刘据极其相似。

“朕把儒家独尊了十几年,其他学派也被儒家压了十几年,历经这么久磨炼,想必诸子百家里也能留下些真金。”

“是可以挑挑拣拣了。”

皇帝点了点太子,随后双手负后,“这件事你办的稳妥,有分寸。”

“凡是于国有用,不论什么身份,都能用!”

“但怎么用,需注意着。”

刘据明白皇帝老爹的意思,秦墨一脉在炼器、锻造方面能用,可余者不能用。

诸子百家的精华可用,糟粕不可用。

“儿臣明白!”

“嗯。”

皇帝脸上满意之色尽显,本想拍一拍太子的肩膀,可顺势抬起手来,才猛然发觉对方的个头已经不矮。

身为太子,膳食营养肯定跟得上,刘据近些年又坚持习练拳脚,皇帝乍一看去,只觉朕的儿子又高又壮。

见到这一幕。

皇帝抬起的手停顿了一瞬,还是拍在刘据肩膀上,不过先前的正经模样,到了此时,全变成了觑眼、怀疑。

“如实说,你是不是碰了太子宫的宫女?”

刘据闻言一愣,“这……从何说起?”

“哼!”

皇帝皮笑肉不笑道:“年纪轻轻,如果什么都不懂,刚才入殿时你从何处来的腌臜念头?”

嚯。

刘据一听这话,立马身子往后倾。

皇帝仿佛看穿了他,叮嘱道:“平时碰一碰无妨,但不可越界,妃嫔的事儿,朕给你物色着……”

说到一半,皇帝忽然注意到太子两眼放光,是听到后半句才放光,老刘顿时拉下脸,“朕跟你说不可越界!”

“是,儿臣知道,那妃嫔的事儿?”

“……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