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 第141章 你听我的,别虚

第141章 你听我的,别虚

第141章 你听我的,别虚

夜。

位于香室街的一处府邸内,正在进行着一场宴席,主人家官职不高,为表尊重,并未入座主位。

四人相对而坐。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身为此间主人,也是宴会发起人的侍郎虞初,饮尽一杯酒后,轻叹一声,感慨道:“以往儒家尚未独尊,我出门在外,尚且能自称为小说家门人,等到儒家独尊,我就只能是个郎官。”

“再不敢提自家学派,连自己的著作都没法光明正大的拿出来……”

“唉!”

虞初,曾经根据《周书》为范本,编写过一本长篇小说,名:《周说》。

他是正儿八经的小说家门人。

不过。

就像虞初自己感慨的那样,他这个学派的日子,这些年并不好过,小说一派,在儒家眼里一贯不入流……

坐在虞初左侧的一人闻言,也是摇了摇头,“独尊儒术后,法家门人行事,都得套一层儒家的皮。”

“何况我等?”

此人姓诸,名贺,与那主父偃、边通一样,都是学纵横之术。

换言之。

诸贺,纵横家门人。

他们两位的感慨引起了席间共鸣,推杯换盏的热络氛围降低些许,坐在对面的一位国字脸官员接道:

“话虽如此,可也不必太悲观,医家能有今日,说明我们还有喘息的机会。”

这位呢,姓王,名衡,官居劝农掾,就在京畿地区任职。

劝农、劝农。

从字面上已经能猜出他出自哪一家了,农家!话说到这个份上,今夜他们聚在一起的目的基本算是挑破。

虞初神情略微振奋,看向几位:“王兄所言甚是,太子提拔医家,医家如今名声大噪!”

“我等未尝不可效仿!”

王衡轻轻颔首,补充道:“别忘了,还有一个过街老鼠似的墨家,墨家投了太子,现在照样能登堂入室。”

不错。

例子很鲜明,在座的众人很心动。

实际上……

“今夜我等能相聚于此,想必大家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有着同一个念头。”

虞初见众人纷纷点头,他也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既如此,无需再藏着掖着,我先表个态。”

他顿了顿,环顾一周。

“诸位,我等一同去投太子宫如何?”

“即使不能像医家那样显赫一时,至少也为我等学派争取一些生存空间,再这般隐忍下去,恐怕传承难以延续!”

自己编撰的小说被人斥责为不入流,甚至无法光明正大的拿出来,虞初着实无法忍受。

以前看不到机会也就罢了,现在有太子这个机会在前。

他必须得试试!

只不过。

“从以往事迹来看,太子对百家的态度确实友善,但儒家对我们可不太友好。”诸贺面露纠结,担忧道:“一旦我们去了太子宫自荐,太子却没收我们,动静闹出来,之后定会被儒家记恨上!”

此处,正是问题所在。

虞初没有腿、没有嘴吗?他想投太子,自己不能去?其他几个学派的人,不能自己去?为何要聚在一起?原因只有一个:儒家势力庞大,他们得抱团!

字面上说儒家势大,可能太苍白,无法直观感受到,举一个例子吧。

曾经替皇帝分忧解难,在丞相之位坐到死的公孙弘,便是儒家门人!无论这个老狐狸的底线有多么灵活,为了迎合皇帝,又选择性抛弃、改造了多少儒家思想。

都无法否认。

他的的确确是一个儒生。

公孙弘学《公羊春秋》,担任过博士,最后以布衣升至丞相高位。担任丞相的数年间,公孙弘为了沽名钓誉也好,真的为了儒家发展也罢,他在丞相府中建立了几座招贤馆。

不知有多少儒生汇集于此,又通过公孙弘的安排,进入到大汉官场。

这还只是其一。

仅凭公孙弘一人,提拔的再多,也没有另一个地方、或者说机构提拔的多,何处?太学!

从太学里走出去的博士弟子,绝大多数都担任了官职,或进入九卿系统,或充入地方郡县。

虞初是侍郎,王衡是劝农掾,诸贺是大行卒史。

他们三人加起来,职位都不及一个六百石!

被儒家记恨上?

无需董仲舒这类儒家大佬发话,随便一个千石令丞努努嘴,都能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虞初提议,大家一同去投太子,就是想抱团取暖。

然而。

诸贺领会了这层意思,但依旧说了自己的担忧,他是在表示——即便我们抱团,也有点虚!

“呵!”

恰在此时,先前殿内一直没有开口、只顾着滋溜小酒的那人,说话了。

眼神不屑,语气嘲讽。

“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还想翻身?太子宫就在长安城,博望苑就在长安城外,哪处去不得?”

“明知太子对百家态度友善,依旧这般畏畏缩缩,如何能成事?”

但见开口嘲讽那人,坐姿狂放不羁,坦胸露乳,只可惜一张圆脸小眼睛,再搭配上一对弯眉,不显霸气。

反而,有股难言的喜感。

这位也不是旁人,正是太中大夫,东方朔!

今日是学派聚会,东方朔也到场,自然是有一个学派身份的,诸子百家中能跟他搭边的只有一家——

名家!

看到这儿,有人可能要问了,东方朔是名家门人吗?

怎么说呢。

有需要的时候,可以是!当儒家独尊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东方朔的头衔有皇帝近臣、太中大夫、辞赋大家。

等到出了特殊情况,比如当初墨家门人找上门,想让他举荐一二,东方朔就会再给自己冠上一个名家门人的头衔。

今日。

同样如此。

几个纵横家、农家的人想投太子,东方朔听到了风声,那必须把‘名家子弟’的旗号打出来,替太子探探呐。

这不,他出口一激,虞初紧忙解释道:“诶,东方兄误会了,非是我们瞻前顾后,委实是有苦衷。”

在座的四人,就属东方朔的官职高,他能忽略的事情,旁人可忽略不得。

身为主人翁的虞初今晚没有入坐主位,大部分原因便在东方朔身上。

不过。

为了给太子拉人,东方朔依旧有话说:“理解,不就是担心去了太子宫自荐,不能入了贵眼却惹一身骚嘛。”

“放宽心~”

他端起酒盏抿上一口,随后才笑道:“太子不问贵贱、不问身份,唯才是举的名声你们总听过吧?”

“不妨跟你们直说,我常去太子宫走动,了解太子的为人,只要有才干,他都会收!”

闻听此言。

其他三位对视一眼,还是虞初拱手一礼,郑重问道:“可否请东方兄仔细说说?”

东方朔小眼睛里精光闪烁,大袖一甩。

“那有何难!”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