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 第125章 皇帝不爽,让他冲我来

第125章 皇帝不爽,让他冲我来

第125章 皇帝不爽,让他冲我来

长安城。

清晨的街道上行人不多,刚下过一场朦胧细雨,把石板路洗刷的干干净净。

可惜东市的菜农不关心天清细雨后,他们只担心今天会少卖几个铜板,趁着雨歇,东市吆喝揽客声渐起。

就是那吆喝声,怎么听怎么疲软,全无往日的中气十足,与街上沉闷的行人相差无几。

大环境如此。

长安良家子,如今大多在北方征战,作为他们的妻儿家小,自然难有高涨情绪。

便是在这种氛围里,昔日人声鼎沸的东市,如今也不见喧闹场景,直到……

“打胜仗啦!北边打胜啦!”

坊市门口忽然吼起一嗓子,听到这话,集市内众人仿若被定格了一瞬,一瞬后,猛然炸开。

“捷报!快来!快!”

“北边来的捷报!”

坊市外高喊声越来越多,正在买菜的、卖菜的、挑挑的、担担的,大姑娘小媳妇,一窝蜂全涌了出去。

出了集市口,主街上已经挤满了人群,纷纷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全往北边张望。

从长安北边的洛城门方向驰来一队骑兵,神情振奋,正沿途高喊:“大捷!漠北大捷!”

“大将军大败匈奴单于,追亡逐北,骠骑将军杀入匈奴王庭,封狼居胥!”

“汉军大胜!大胜!”

“大军不日班师回朝……大捷!漠北大捷……大将军……”

高亢的喊声一路向南传去,凡是听到消息的百姓无不欢喜鼓舞,更有甚者,喜极而泣。

一时间,长安城沉闷许久的氛围,好似一根被点燃的炮仗,顷刻间鼓噪起来,百姓奔走相告,欢天喜地。

“郎君!郎君!”

冠军侯府。

管事脸上喜色难掩,脚步跑的飞快,边跑边喊,等入了后堂,见到霍光便大喜道:“家主在北边打了胜仗!”

“大胜仗呀!”

霍光早听到呼声,正等着对方,听完管事的禀报,一向沉稳的霍光也不免长松一口气。

“好事情。”

他站起身,正要吩咐人去后宅通禀一声。

不曾想管事的喜色不减,仍在激动道:“听传信的兵卒说,家主打到了匈奴的国都,还在那里举行了封禅!”

“这可是古今罕有的壮举!”

“封禅呐!”

管事简直要激动地不能自已,面色涨红,若非碍于身份,他都想手舞足蹈。

然而。

霍光闻言,起了一半的身子突然僵住,“封禅?兄长自行领大军封禅?”

“对呀!”管事没有察觉到异样,仍旧喜不自胜,说着从府外传来的消息,“现在长安街头都传遍了!”

“家主在漠北一处狼居胥山的地方祭天,听说那是匈奴的祭祀圣地,以往只有匈奴大单于才能攀登。”

“嘿!”

“家主能在彼处祭天,当真壮哉!”

霍光听完微微颔首,脸上挤出一个笑容,“好事情,你命人去后宅通报一声,嫂嫂这些天也甚是担忧。”

“对对,我这便去!”

管事应了一声,连忙笑着去安排人通报喜讯。

等他走后。

霍光和煦的脸色瞬间苍白下来,支撑身体的手重重敲击桌面,面容急切,却只敢在心中悲呼:‘兄长糊涂啊!’

‘如何敢在领兵出征时,行君王之事!?’

‘此乃大忌!’

封禅,自古以来都是君王的专属,远古时期,据《尚书》记载,有舜帝封禅,《韩非子》记载,黄帝亦封禅。

进入诸国争霸时期。

齐国称霸后,齐桓公欲封禅,却被管仲阻止,言说他尚未有四海之物,祥瑞不生,不能封禅。

等秦国统一天下后,也仅有始皇帝一人封禅!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一个臣子,还是率领数万大军在外的臣子,却擅自领兵封禅,霍光完全不敢想象这是一个多大的祸事!

几十年后,有一位刘氏宗亲会在一本《五经通义》中,点出封禅的重要性,其间言语,依稀能看出一点‘祸事’有多大。

书曰:

“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改朝换代,或者历经大乱后安定下来,受了天命的人,也就是‘天子’当行封禅之事,昭告天下。

霍光虽然还不知道这句话,但道理是相通的。

天子才能行的封禅,他兄长一个将军,手握数万兵马、身处千里之外的将军,自行干了!……

“虽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但兄长封禅太过骇然,若是被有心人抓住攻讦,言说跋扈、肆意妄为事小。”

“指责兄长有不臣之心事大!”

椒房殿。

以报喜名义匆匆入宫的霍光,此时正一脸急切,俯身大礼,“请皇后帮一帮兄长,臣感激涕零!”“诶,切莫如此。”

皇后卫子夫见他要下跪,紧忙伸手扶住,神情不安中带着关切,“去病此次大胜,朝中岂会有人多舌?”

“现在是不会有!”

霍光直起身,双眼微红,言之凿凿,“兄长携大胜归来,朝堂不会有异声,甚至陛下都不会在意。”

“但以后呢!”

“数年后,待大胜的余威消弭,兄长矗立朝堂,盯着他的眼睛有无数双,今日封禅,就会成明日的祸事!”

说着。

霍光忽然压低声音,对自己兄长的姨娘恳切道:“兄长有今日,全赖陛下圣眷,但人是会变的,一旦失了圣眷…”

“谁敢保证陛下不会对封禅之事介怀?”

“到那时,悔之晚矣!”

最后一句落下时,卫子夫姣好的面容也失了血色,手脚一阵冰凉,她的丈夫,她最了解。

宠幸时,千好万好,恨不得把所有的荣宠都加之一身,可一旦翻脸,半点情面不留。

昔日一年四次升迁的主父偃,在朝堂上呼风唤雨、与皇帝默契无双的张汤。

他们都在哪?正所谓: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更何况去病年纪轻轻,已经战功赫赫,将来皇帝老去,看待这位曾经僭越的将领,手握大军又正值壮年的将领。

是何感想?

“这……”

卫子夫不敢赌,她一时乱了方寸,眼神慌乱间,抓住霍光的手臂,“事已至此,如何相帮?”

霍光早有腹稿,封禅一事已经做下,无可挽回,但仍有抢救的余地。

他微微躬身,急道:“陛下如今不在长安,请皇后下旨,着重赞扬此战军功,引导百姓不再推崇封禅一事。”

“此时对兄长的赞扬越多,将来贻害越甚,万不可让陛下回京时,灌入耳朵的都是封禅!”

“其二。”

霍光缓了口气,再道:“臣随后会去太子宫,请太子出一出手,待大军班师回朝,立刻发动御史弹劾兄长!”

此举,是想趁着大胜的余威尚在,主动揭开百官乃至陛下‘忽略’的僭越之举。

封禅之事就像一个埋在体表之下的烂疮,不趁着‘年轻力壮’的时候挖出来,放任不管,视而不见……

终有一天会要人命!卫子夫对霍去病的关心是切实的,所以一份懿旨很快传出未央宫。

与此同时,太子宫。

正殿。

刘据听完霍光的请求,蹙眉道:“孤确实有些人手,想隐秘的弹劾表兄,不难,只不过……”

张汤留下的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张贺昔日暗中联络他们时,有几个在御史体系中的官员,也是给予了承诺的。

让他们弹劾霍去病,不是不行,一般人也不会知道是太子宫在推动,苦肉计演的下去。

只是……

有那个必要吗?

“殿下!”霍光关心则乱,以为太子担心付出的代价太大,不愿出手,脸色又惶急又惊愕,太子居然不愿帮兄长?

目光短浅之徒啊!霍光心中气急,但眼下没有他法,只能快速分析利弊:“兄长是太子臂膀,将来有大用!”

“臣也可为殿下臂膀,还请殿下……”

“嗐!”

刘据斜了对方一眼,“你说什么胡话呢,孤像是薄情寡义的人吗。”

“不是,殿下绝不……”

霍光脸色坚毅,断然摇头,刘据看出他还在搞那套虚的,气不打一处来,索性打断道:

“找御史弹劾,顶多在群臣那里将封禅一事揭过,可父皇如果要有芥蒂,日后照样会有。”

“你的方法治标不治本!”

刘据的神情忽然深沉起来,“临出征时,孤把自己的佩剑给了表兄,还说过‘以剑代孤’。”

“封禅确实有隐患,相比伱那个弹劾的法子,孤有个更好的……”

说话间。

刘据点了点自己,“储君也是君,到时把表兄封禅一事,推到孤身上,就说是以孤的名义封禅!”

嘶!霍光顿时瞪大眼睛,追问道:“此言当真?”

他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问太子果真给了一把自己的佩剑?

二,则是在确定,殿下你真的要替兄长扛事?刘据深吸一口气,以一种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口吻,义正词严道:“岂能有假?”

“日后父皇有芥蒂,让他冲孤来!”

闻听此言。

霍光大受震撼,心中一时间五味杂陈。

看着太子庄重的神情,霍侍中拱手作揖,深深一拜,“殿下目光深远、深明大义,臣不及也!”

“谢殿下!”

刘据盯着霍光,脸颊抽动,艰难维持着正义凛然的表情,心里话却说:‘别,你别谢我,我得谢你。’

‘感谢你又给我一个蹭上去的机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