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 第105章 这他娘是朕的百年大计

第105章 这他娘是朕的百年大计

第105章 这他娘是朕的百年大计

李府。

大行令李息的府邸。

李息以前是个将军,但在九卿的位子上坐了好几年,以前的武将干练之风,已经被磨炼的圆滑。

此刻。

他手里把玩着茶盏,视线低垂,说话的嗓音很有质感,“你们怎么不去找李广?”

“李广与李姬不和,而且他冲动鲁莽,不足与谋。”下首的文士直言不讳道。

李息笑了笑,不置可否,“呵呵,老夫比之李广,好不到哪去,你们厚爱了。”

儒雅文士面不改色,“厚爱也好,抬爱也罢,大行令都被陛下逼到了李姬一方,不是吗?”

“争储、争储,大行令不想,也得争!”

听到这话。

李息又笑,“到底是和卫氏争,还是与太子争……呵呵呵。”他将手中的茶盏放下,笑容里多了些疏离。

下首那位文士见状,认真言道:“与卫氏作对,和与太子宫作对何异?”

“你与卫氏争,我们以为当今太子无仁君之相,要与太子争,伱我本就是一路……”

“且慢!”

李息伸手打断他,“是不是一路人,另说,老夫今天只是做个中间人!”

文士见他油盐不进,皱了皱眉,不再多言。

不一会儿。

密室外响起沉闷的声音,“家主,宫中的客人到了。”

“进。”

得了应话,房门才被推开,一个笼在兜帽下的人进来,瞧身形、衣着,是个女人。

不等女人站定,李息就起了身,朝文士那边介绍了一句:“这是东边来的客人。”

“是个两千石之家的公子,至于他还代表哪些郡守、县令之家,先前他说太快,老夫全都没记住。”

说着。

李息又看向文士,介绍起另一方的身份,“这位是李姬的贴身女官,信任方面绝对没问题!”

“老夫不打扰了,你们谈。”

他说走就走。

等密室内只剩下两人,女子解下兜帽,露出一张娇小可爱的脸蛋,轻声道:“阁下传信有要事相商,与我说便是,颖儿自当转告……”

……

相信颖儿,准没错。

“是哪几家?”

未央宫,靠近沧池的一处花园小径内,李姬的贴身女官将一张纸条交给太子,刘据。

“具体是哪几家,奴婢都记下了,还有一些对方说的笼统,只提了大致官职……”

“无妨。”

刘据看着纸条上密密麻麻的郡县姓氏,笑了笑,“知道地名官名,还怕找不到人?”

大汉的郡县长官,绝大多数都是当地豪族。

除了郡守偶尔有例外,其他的郡守府属官,上到郡丞,下到掾史,大部分都是当地人担任。

须知。

如今没有任官回避制度。

历史上成文的回避法度,要到东汉才有,而最早执行这套概念的,是汉武帝。

但不是现在。

至少眼下皇帝还没有执行这套理念。

所以刘据才说,知道地名官名,就能找到是哪一家在背后吹妖风!花园里的谈话没有进行太久,再从小径中走出时,只剩下刘据一人的身影。

他遥遥看向常宁殿的方向,心中念道:‘亡我之心不死啊!’

‘可惜。’

‘你跟李蔡一样,都选错了盟友,也找错了敌人!’

因为纸张、典籍的普及,从而勾结在一起的李姬和豪族们,他们的敌人是刘据吗?

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是。

但从刘据的角度出发,不全是,在他与世皆敌的视角里,他的身前,明明还顶着一个高大身影呀?

那个身影一直都举着一面旗帜,旗帜上飘着一行大字:‘这**,是朕的百年大计!’

既然豪族与李姬‘看不见’皇帝,刘据只好帮一帮,让皇帝看见他们。

无需多做。

只需轻轻地拨动水花,皇帝的耳目就能顺着波纹追根溯源……

……

“陛下,少府设立在颍川郡的书肆被焚,臣奉命追查之下,发现另有隐情。”

承明殿内,刘彻眼睛盯着一副悬挂的地图,头也没回地问道:“什么隐情?”

绣衣汉子沉声道:“书肆被焚,牵连到颍川郡长史家,臣用了点手段,得知对方与其他郡县家族有勾连!”

“追查过后,串通数量多达三十余家!”

一听到这个规模,刘彻扫视地图的动作顿住。随后。

缓缓转过身,看向自己面前的那位,觑眼道:“三十余家串通,他们想干什么?”

绣衣汉子低下头,实话实说,“据对方交代,是太子殿下狂悖无德,多有倒行逆施之举,所以……”

刘彻冷声接过话头,“所以他们勾连在一起,对付储君?”

“是。”

汉子再道:“太子殿下所造纸张、印刷之术,触动了地方豪族的利益,他们……”

撕啦!

绣衣使者的话没说完,再一次被打断,刘彻一把将身旁的地图扯下,“谁的利益!?”

皇帝此刻出奇的愤怒,没来由的、猛然被点爆的愤怒。

冰冷的声音在大殿内响彻:“他们把持了官位几百年,大汉也放纵了几十年,仍不知足!?”

“难道朕将来还要受他们摆布,他们举荐谁,朕就要用谁!?”

“他们的利益?”

刘彻眼中带煞,语调猛地提高,“这大汉天下,没有谁的利益,只有朕的利益!”

“朕的!!”

绣衣汉子闻言,连忙单膝跪地,面色苍白道:“臣失言,陛下责罚!”

刘彻眼神阴寒地盯着对方,没有责罚,但也没有让他起身,只是淡漠道:“重新说一遍。”

“谁勾结,想干什么,怎么干?”

“是!”

汉子额头冒汗,却不敢擦,抱拳道:“地方官吏、豪族三十余家勾结,对太子不满,遂找上大行令。”

“之后与宫中李姬达成协议,欲要争储!”

听完这番话。

刘彻没有吭声,坐回龙榻,等他坐定后,脸上已经没有任何表情,先前的盛怒寻不到半点踪迹。

“争储?大行令?”

“呵。”

刘彻忽然想起一件类似的陈年往事。

当年他的兄长刘荣还是储君时,刘彻的母亲,也就是王娡为了扳倒对方,替自己儿子争储。

暗中指使当初的大行令去向景帝奏请,立刘荣的母亲栗姬为皇后。

此举。

使景帝对栗姬的不满到达了顶点,不久后便废了刘荣,先立了刘彻的母亲为皇后,再立刘彻为储君!昔日种种,恰如今日之事。

龙榻上。

刘彻冷笑道:“李姬想效仿太后?”

绣衣汉子跪在地上,他知道这句话不是在问自己,刘彻的确没有问他。

皇帝是在自言自语,也是在权衡利弊。

谁也不知他此刻心里在想着什么,唯有时攥时松的右手,方能察觉皇帝内心的摇摆不定。

殿内安静许久。

等刘彻再开口时,没再问李姬,而是问:“大行令也参与了串联?”

“并没有。”

这次是在问汉子,他回答的很快:“大行令李息只是做了居中转达。”

皇帝又沉思了片刻,淡淡道:“将你查出来的名单,交给廷尉,让他找找罪证,能处死的处死,不能处死的流放河西。”

“记住,是全族!”

绣衣汉子微顿片刻,见没有后文,立刻抱拳:“是!”

想处理大汉数十家豪族,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不难的点在于找罪证。

这群人的阶层摆在那儿,如今还有没有贩私盐?有没有偷摸铸币?有没有偷摸冶铁?

以上都没有?那再查,兼并田亩、欺男霸女、杀人不法,让地方官自查,肯定查不出来,可朝廷派使臣去查。

一查一个准!

想找他们的痛脚,不难,难的是一次性处理的数量太多、太急,一个不慎就会引发骚乱。

但皇帝很有耐心。

面对廷尉的质疑,皇帝说:“慢慢来,不急,反正一年以内,要么他们下狱、流放,要么你!”

“朕不急……”

刘据跟他的皇帝老爹一样,都挺急,石子都投进了湖面,涟漪阵阵,却迟迟不见反应。

左等右等。

就在刘据以为自己老爹养的绣衣使者白瞎了时,反应终于姗姗来迟,廷尉接连问罪数名地方官吏!再然后。

就是标准套路,下狱、抄家、流放或者弃市一条龙服务。

看到这一幕,刘据轻吁一口气,老刘还是那个老刘,果然没有让自己失望……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