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 第102章 你先别说话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第102章 你先别说话

作者:木屋城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16:27

第102章 你先别说话

第102章 你先别说话

刘据交代的器物不难,难的是指明方向,以及一点点技术能力。

那位敦厚的秦墨门人:蔡成,他有技术。

为了不误太子的大事,也是见到太子挡住了来自儒家的敌意,四月初时,又有几名墨家子弟来投。

与蔡成装扮相似,关系更是相近,要么是蔡成子侄辈,要么是姻亲后辈。

他们,都是秦墨子弟。

蔡成没有说谎,秦墨一脉确实只剩下寥寥门人,以至于需要血脉后辈来确保传承不断。

那夜。

墨家两派各来一人自荐,是冒着风险打前哨,确保了太子愿意重用,方才让更多门人出山。

对于秦墨一脉来说,是真正的走出秦岭大山!

群策群力。

刘据要当作敲门砖的器物,很快初具雏形,在出成果的第一时间,他就去了未央宫……

……

承明殿。

皇帝正在批阅奏疏,如今的御案上,不再排放着成堆成堆竹简,而是一沓沓纸质公文。

御案旁侧,也有数名郎官伏案疾书。

“呼!”

这时,下首的尚书令张安世轻舒一口气,揉了揉手腕,待笔墨干透后,将自己誊抄的文本捧起。

“陛下,请过目。”

刘彻抬起头,接过新鲜出炉的《仓颉篇》,抬眼一扫,脸上立时浮现笑意。

“每次看你的书法,朕都感觉赏心悦目,不错。”

“谢陛下。”张安世微微一礼。

刘彻将文本放在自己手边,看向左右,“行了,今天就到这儿。”

办公时间结束,郎官们各自行礼告退,能在皇帝处理国事时同殿的郎官,已经无需履行戍卫职能。

更多的,还是以备咨询。

通俗来讲。

就是他们简在帝心,前途注定光明!张安世虽然是尚书令,但没有端架子,离开大殿时,一一拱手道别。

行到一处甬道时,他遇到了两个人。

一个是刚刚与他拱手作别的霍光,一个是太子。

见到来人。

霍光与刘据低声说了几句,又施了一礼,小霍同学率先离去,等他走后,张安世走近。

“见过殿下。”

刘据此刻手里正拿着两本薄册,笑道:“不用多礼,张公近期可安好?”

张安世态度恭敬,“家父已经归乡,如今在家中含饴弄孙,多谢殿下关心。”

“好好,那便好。”刘据点头道。

其实张汤退休生活咋样,他从张贺那早就得知,眼下不过是日常关心,增进情谊而已。

寒暄没有进行太久。

张安世见太子明显有事,与先前的霍光一样,拱手离去。

刘据确实有事,去了承明殿方向,而张安世出了未央宫北宫门,此处早有马车等着。

“郎君。”

一个面上带着数道狰狞刀疤的车夫,微微躬身,替自家公子撩开了车帘。

张安世坐定后,轻声道了一句,“走吧……”

承明殿。

刘据进来时,皇帝正在用膳,皇后在旁盛汤,瞧那架势,今天这顿估计是皇后亲手做的。

“见过父皇,母后。”

卫子夫一见到刘据,脸上顿时绽放笑容,连连招手,“快来,今天母后炖了鹿肉,据儿来的正巧。”

皇后唤了,刘据也不客气,大咧咧坐到近前,当娘的亲切得很,当爹的却有点冲。

“你来干嘛?”

刘彻很没有礼仪的用筷子敲了敲碗沿,这一语气、动作,立刻引来了卫子夫的皱眉。

“陛下这是作何?今天好不容易能一起坐下用膳。”

“哼哼。”

刘彻依旧是那套惯用的阴阳语气,意有所指道:“朕用膳时问,是在问儿子,是私事。”

“换了朝会上问,就是在问太子,是国事!”

卫子夫听到这话,脸色变了变,不再一味袒护,拿眼去看刘据,担忧的眼神分明在说:

‘你做了什么惹伱父皇不高兴?’

还能是什么。

墨家呗!刘据一听就领悟过来,皇帝老爹是在对他招揽墨家子弟、动摇‘独尊儒术’表示不满。

老刘脾气臭,小刘也不是盖的。

他羹汤不喝了,放下碗筷,拿起自己带来的两本薄册,书页不厚,但拍在桌案上落地有声:“嘭!”

刘据重重一按,在皇帝老爹挑眉的目光下,神情一扬,“父皇看看,看看再说话!”“你这孩子。”卫子夫眼中惊愕,心说怎么给你父皇说话呢,她嘴上不悦,眼睛却瞟向皇帝。

刘彻没有当场发火。

他有点经验。

太子此时这股胸有成竹的牛逼劲,与扒少翁、打李蔡那两次,一模一样!皇帝斜了眼太子,对方正双手抱胸,冷笑阵阵。

不知怎么的。

刘彻这一刻,居然有点小期待?他不动声色地翻看了一下太子拍在案几上的书籍,只是看着看着,皇帝心中的小期待没了。

不就是《仓颉篇》,这字迹,还没有先前张安世的万分之一!

呆板,毫无神韵。

期待没了,皇帝的恼怒可就上来了,双眉倒竖,看向刘据的眼神逐渐不善。

正要呵斥‘你写的这么丑,也好意思跟朕嘚瑟?’

但他刚张嘴。

刘据点了点书籍,照样是那副冷笑尊荣,“父皇先别说话,你再看!”

嗬。

卫子夫见状,连忙拍了一下儿子,微嗔道:“不得无礼。”

当娘的在找补,当爹的……

把恼怒压了下去。

知子莫若父,太子有多跳脚,说明他心里有多笃定能拿捏自己,刘彻没再瞪眼,仔细翻起书册。

充当蒙学读物的《仓颉篇》字数不多。

集合了李斯的《仓颉》、赵高的《爰历》与胡毋敬的《博学》三篇,三千余字,共称《仓颉篇》。

刘彻很快翻完第一本,没有半点特殊之处,再看第二本,第二本……

“嗯?”

刘彻脸上出现疑色,仔细盯着看了好一阵,他将第一本也摊开,两本一起对照,越看越不对劲。

卫子夫见状,面露好奇,也侧过身去查看。

“咦?”

皇后发出了与皇帝一样的惊疑,“这两本字迹、笔墨,居然一模一样?”

刘彻抬起头,肃然道:“你找了一个善书法的老学究誊抄?还是……”

“父皇说笑了。”

刘据摇摇头,“此类一模一样的书册,浸**法数十年的人或许能抄出两三本,但儿臣这种。”

“父皇要多少,有多少!”

话音一落。

刘彻连忙追问:“此言当真!?”皇帝都没察觉到,不知不觉间,他已然被自己儿子拿捏。

“千真万确!”

几乎是刘据话尾结束,刘彻话头便来:“如何做到的?是否复杂?能不能快速制书?”

“能,不复杂。”

刘据没有吊胃口,“方法也很简单,把文字倒刻在木板上,刷一层墨,就能印出无数本一模一样的书!”

是的。

他现在说的,正是继造纸术之后,中国四大发明中的另一个,印刷术!“父皇不是在让少府散播书籍吗,有了印刷技术的支持,以前需要人一笔一笔誊抄的书册。”

“现在,只需一块木板,一人一天就能实现数十人、数十天的成果!”

自从纸张铺开后。

皇帝的手段一直没停,强令朝廷文书使用纸张之外,还命少府,雇佣大量书吏誊抄经义,散播开来。

为的便是尽快打破豪族对知识的垄断。

但收效甚微。

仅靠人力誊抄能有多大功效?皇帝要的不是一千本、一万本书籍,是可以遍布天下的百万,乃至上千万!可现在。

看着太子送来的两本一模一样的书籍,再一想到他刚才说的……

印刷说起来简单,原理其实也不复杂,刘彻只是稍微一思考,木板、刻字、刷墨,脑中很快有了大致轮廓。

然后。

皇帝的脸色瞬间精彩起来。

先是诧异——如此简单,朕怎么没想到?再是悔恨——这么简单,朕怎么没想到!?

此刻,他的内心活动,就犹如面对一道数学题的学生,不会解之前,绞尽脑汁都不会,只觉得好难。

可忽然间。

一个简简单单的公式套上去,嘿,答案直接出来了,心中顿感:这么简单!?

刘彻此刻便是如此,诧异、悔恨过后,就是振奋!

他无需解数学题。

但太子此刻所说的印刷术,却能解国事难题!“砰!”

皇帝先是重重地一拍桌案,再一巴掌拍在刘据肩膀上,大笑道:“哈哈哈,好小子!”

“为父分忧,父皇没白疼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