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测字天师 > 第八百章 杨氏父子

大明测字天师 第八百章 杨氏父子

作者:万里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25:42

第八百章 杨氏父子

寂静,精舍里忽然变得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呆呆的看着萧风,不解其意。

只有兰道行的身子缩了一下,用惊慌,不解,钦佩,羞愧,解脱,种种情绪混合在一起的复杂目光,看向萧风。

那一瞬间,就像一个根本守不住秘密的小女孩儿,煎熬的守着一个秘密很多年后,终于被人发现了。

第一反应肯定是惊慌失措,第二反应就是对发现秘密之人的钦佩,第三反应就是解脱——我再也不用守着这个秘密了。

“你……你是厚熜的师弟?你也是修道之人吗?我知道他很信这个的。

武宗就不是,武宗更信佛教,弄一群和尚喇嘛在身边。你是用道法算出了什么吗?”

萧风冲兰道行拱手道:“我虽有测字道术,但此事事关机密,且与我自身有关,难以测字以求。

我是派人去找了流放在云南的杨慎,从他口中得知了一些杨廷和去世前告诉他的信息。

我也通过陈洪,查找了一些当年存在司礼监的关于武宗的医案,从而得出了一些猜测。

这是这猜测是否正确,我却难以证明。故而今日冒昧扶乩请仙,请太后仙魂驾临,答疑解惑。”

兰道行眨了眨眼睛,竟然露出一丝调皮的神色来:“我若是有可能什么都不说呢?你不是白请了吗?”

萧风恭谨的说道:“此事不但事关在下,也事关师兄,对于老拐来说,也十分重要。

从师兄的描述中可知,太后当是真心疼爱师兄的。想来太后也不愿意让师兄永远活在一团迷雾之中吧。

对老拐来说,太后刚才也看见了,他不能理解你原谅师兄,宁死不肯解开心结,也是无奈。

对在下来说,在下虽不是很在意自己的身份来历,可师兄或许在乎,而常安就更是在乎。

师兄和常安,都是我在乎的人,他们在乎的事儿,我就得在乎才行。”

兰道行依次看向嘉靖,老拐和常安,看到常安时,他忽然愣了一下,露出了充满憧憬的微笑。

“常安啊,我记得你,最后的几年,你常到御花园去看花。那时你还只有几岁,我遇见过你几次,还抱过你一次呢。

当时我还说,这孩子身子骨不好,怕养不大。想不到你长大成人了,真好,真好。”

兰道行转过头来看着萧风:“你说说吧,你都知道什么了。我答应过人会保密的。

你若什么都不知道,我就什么都不能说。但你若知道了,我却可以告诉你对错。”

众人都听得云里雾里的,不明所以。嘉靖抹着眼泪,不知道师弟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感觉忽然之间,他好像比自己还了解张太后一样。

萧风淡淡的说道:“我派去的人找到了杨慎,问他杨廷和辞官归隐之后,可曾对他说过什么关于武宗后人之事。

杨慎虽身在云南,却也听到了遍地开花的童谣。他开始时什么也不肯说,直到我的人说了一句话。”

嘉靖忍不住问道:“是什么话,能让他对这么敏感的话题开口?”

萧风淡然道:“我让人问他:你难道想让大礼议的冲宫廷杖之事重演吗?你想让大明朝局陷入动荡吗?”

嘉靖一愣,随即想起了杨廷和黯然辞官之后,杨慎带着百官在东顺门冲击宫门,被自己一顿廷杖打死数人,发配边关之事。

朕,打了他两次啊,他心里惦记着的,还是大明朝局的稳定吗?杨廷和啊,你们父子都是这样,倔强得让人恼恨,却又让人难以面对。

兰道行轻声道:“杨廷和……对杨慎到底说过些什么?”

萧风点点头:“杨廷和临死之前,杨慎获准回家探望,杨廷和告诉杨慎,武宗临终时,把他召入宫中。

外人都知道的是,武宗确定了让堂弟朱厚熜继任自己的皇帝之位,但外人不知道的是,武宗还有其他交代。

第一件事就是江彬之事。当其时,江彬提督东厂,兼管锦衣卫,权倾天下,俨然是第二个刘瑾。”

嘉靖点头道:“刘瑾死后,江彬的确当得起权倾天下四个字。他讨好武宗,被武宗认为义子,赐了朱姓。

武宗后期,他提督东厂,兼管锦衣卫,虽然不管禁军,但京城之外的军队他也指挥得动。

大明朝开国至今,能一人兼管这三处兵马地,他是唯一的一个。这确实是武宗的疏忽。”

萧风点点头:“但武宗已经发现,江彬为自己进献的壮阳药,其实就是极乐丹。

只是他还不知道江彬是从白莲教手中购得,还是和刘瑾一样,压根就是白莲教的人。

但无论如何,给武宗治病的喇嘛被白莲教杀了,江彬表面积极抓捕,却迟迟没有结果,这就引起了武宗的疑心。

不过武宗深知自己当时的身体已经不行了,而江彬树大根深,万一处置不当,反而打草惊蛇,京城必会打乱。

所以武宗让杨廷和接下这个烫手山芋,在新皇登基之前,一定要想办法抓住江彬,留给新皇处置。”

嘉靖感慨地连连点头:“此事本就极难。但杨廷和思维缜密,手段非凡,完成得非常出色。

他趁武宗死讯尚未传开之时,以武宗遗命,将江彬手里控制的威武团练营调往边防之地,同时将边军调往京城换防。

给出的理由却又合情合理,提前让边军首领写了奏折请调,说是边军驻防过久,怨言颇大。

在江彬生出疑心之时,又假意为江彬加官进爵,稳住江彬。还以义子干殿下的名义,请江彬入宫与太后一起商议葬礼之事。

江彬自恃武艺超群,又被杨廷和麻痹,竟然真敢只身入宫。等发现情况不对时已经来不及了,逃也没逃了。”

萧风点点头:“事后查明,江彬确为白莲教中人,和刘瑾一样,受白莲教指使,攫取权利,为萧芹父子谋逆铺路。

只可惜萧芹父子算来算去,却忘算了人心。以江彬当时的势力,若是肯听从萧芹父亲的命令,与白莲教里应外合,未必不能拿下京城。

可是随着权利的飞速增长,权倾天下的江彬,野心也逐渐**,不再满足于萧芹父亲许诺的当王爷。

江彬不同于刘瑾,刘瑾是个太监,太监的野心再大,也没有当皇帝的可能。可江彬却是个将军!

作为一个健全的男人,江彬已经权倾天下,距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他自然会开始思考一个问题。

那就是,为什么我不能当皇帝呢?为什么我辛辛苦苦这么多年,要拱手将皇位让给姓萧的呢?

这份野心,让他在后期实际上已经背叛了白莲教,对于白莲教的命令和指挥,一味敷衍了事。

而是紧锣密鼓的筹备,打算用自己的力量登基当皇帝。并且他认为自己比萧芹父子更有可能成功。

首先,萧家人和朱家没有任何关系,而自己则是武宗义子,赐姓朱,总比他们要靠谱。

其次,武宗无子,则必然会从宗室中选一人出来即位。自己权倾天下,在候选人问题上,应该是有发言权的。

所以最好的结果,是自己武力威逼,直接以义子的身份登基;差一点的接过,是自己做主,选个傀儡,之后再徐徐图之。”

嘉靖看了萧风一眼:“这个计划,和你我之前子在百官面前演戏,说的台词儿一模一样啊。”

萧风苦笑道:“权臣谋逆,无非也就这么两手儿,再多的花样也没有了,能不能成,其实全看实力和运气。

江彬虽有实力,但胆略计谋却不够,运气也不好,碰上了杨廷和这样老谋深算的对手,最终失败了。

这些事儿,都是江彬在诏狱中时,杨廷和亲自主审所得,只是他并没有都告诉师兄罢了。”

嘉靖想了想,已经了然:“杨廷和不告诉朕江彬与白莲教有关,而只是告诉朕他倚仗权势,意图谋反。

这其实是为了武宗的颜面,当臣子者,爱惜君主的名声,为尊者讳,朕能理解。

一个皇帝用错了权臣不算丢人,但用了个邪教之徒,还认为义子,这说出去就有些丢人了。”

一直默默听着的兰道行叹了口气:“你们说的都没错,正是如此。当日抓江彬,是我下的懿旨。

抓住之后,不让案情外泄,不告诉新皇帝内情,也是杨廷和与我商量的结果。

时过境迁,这件事杨廷和告诉了杨慎,也没什么了。他还告诉杨慎什么事了?”

萧风看着兰道行,淡然道:“第二件事,就是关于武宗后人之事,只是武宗没有明说。

他只是告诉杨廷和,太后手中有个秘密,可以制衡新皇帝。若是新皇无道,杨廷和可作为最后拨乱反正的杀手锏。”

此言一出,嘉靖猛然抬起头,看向兰道行。兰道行则静静的看着萧风,许久才叹了口气。

“不错,其实杨廷和一共问过我三次。第一次就是厚熜不肯从东安门进皇宫,一定要从大明门进。

僵持之下,杨廷和来找我商量时,第一次提到此事。他问我,武宗所说秘密是什么,可否使用?

我说,厚熜所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总是你拟旨时不够严谨,被他抓住了漏洞。

十四岁,正是男人最执拗的时候,让他一次也无妨。杨廷和说没那么简单,我说没那么复杂。

之后杨廷和还是领了我的懿旨,与百官到郊外劝进,自大明门迎他入宫,在奉先殿登基了。”

嘉靖的声音微微颤抖:“母后,那后面的两次,又是在什么时候呢?”

「你们的投票催更,又是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