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测字天师 > 第七百五十八章 儒家功罪

大明测字天师 第七百五十八章 儒家功罪

作者:万里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25:42

第七百五十八章 儒家功罪

章台柳和徐阶都被萧风的无耻惊呆了,嘉靖修道不是为了自己飞升成仙吗?还能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但此时自然是不能直接反驳这一点的,否则万一传到嘉靖的耳朵里,搞不好两人就得一起隐居去了。

章台柳知道萧风是要拉大旗当虎皮,他立刻改换进攻方向,不给萧风狐假虎威的机会。

“萧大人此言差矣,万岁虽然崇尚道家,但主要是提升自身修为,治国之道仍是以儒家为主。

万岁垂拱西苑,朝堂大事多托付给阁臣,而阁臣们哪个不是儒家弟子,读书人的典范?”

萧风摇头道:“章大儒,你这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万岁行为岂会像你想的那么浅薄?

天子乃天下之主,所作所为皆是为了天下。万岁以儒家培养仁义道德,以法家震慑奸佞肖小。

以农家充实天下粮仓,以墨家提升国家战力。但这一切皆以道家为纲,提纲挈领,这才是万岁修道的主因!”

章台柳沉着脸道:“万岁以道家为纲,统御其他各家,萧大人这个说法,可有证据?”

萧风昂然道:“你不是说,凡事看结果就知道了吗?如今的结果就是如此啊。

万岁崇道,将道家地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步,自己以天子之身入道门,让两个儿子也入道门修行。

对亲近的大臣们也赐以道门之号,平时也垂拱西苑,无为而治。这样的结果,难道还不足以说明万岁以道家为纲吗?”

章台柳思考了一下:“可这些只是表象,不是结果,是万岁做了什么,而不是做这些事儿的结果,萧大人不要浑水摸鱼。”

萧风微微一笑,心想这老家伙有两下子:“徐大人,你是心学一派的,请问,阳明先生所讲知行合一,会认同章大儒的意见吗?

章大人所言,知是知,行是行,果是果,这符合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吗?知即已行,行即已果,可对?”

徐阶勉强笑了笑,章台柳虽然也研究心学,但本人确实并非是心学一派的,观点上也略有差异。

但此时不是搞内部学术斗争的时候,一起对付萧风才是主要的,所以徐阶坚定支持章台柳。

“萧大人又不是心学传人,此时倒不必拿心学说事儿,还是正面回答章先生的话,莫要混淆行与果。”

萧风笑道:“我说行即果,本就是告诉你,行是为果,既然行了,是否有果反而不重要。

不过既然你不愿意听心学,那我就按传统来说,从这个角度看结果,那就更明显了。

看道家:如今入世观遍布大明,其他道观也都兴旺发达。道门之人遍地奔走,为国效力,为民解忧。

看农家:农业空前发展,红薯仙藤遍地,土豆长满草原,关外的高粱和大豆漫山遍野,这些都是大明过去看不见的。

看法家:大明律法严明,礼法清晰,改土归流,破土司之法,大小分明,整宗族之法。

如今大明之地,皆行大明律法,凡不符大明律法的私法恶法,皆已消失湮灭。

看墨家:大明火枪火炮领袖天下,水师战舰横行七海,先进器物层出不穷,国坊之中能人辈出。

看兵家:大明雄狮横扫天下,凡陆海相连之地,或为大明藩属,或为商业伙伴,无人敢觊觎大明之地。

看释家:江南各地,佛教仍兴,青藏之地,遍地僧侣。天竺佛国,更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政教合一。

这些是不是结果,这些能不能说明万岁以道门为纲,提纲挈领,治理天下呢?”

章台柳的神色有些沉重了,缓缓说道:“这些结果固然是好的,但如今治理朝堂仍是儒家为主,为何这些不能是儒家的功劳,一定是道家的功劳呢?”

萧风哈哈大笑:“章大儒啊,你这话说得比徐公子的肾都要虚吧。这还用问吗?

道家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只有以道家为基础,才能对其他各家产生滋养,让百家争鸣,为大明所用。

你说儒家的功劳,儒家讲的是废黜百家,唯我独尊。你们拼命地打压其他各家,怎么还能厚着脸皮将功劳认将起来?”

章台柳被噎得一顿,半天才说道:“可在此期间,朝堂主学依旧是儒家学术,这些功劳中自然该是儒家占主要的吧。”

萧风笑道:“章大儒,我听过一个故事。两个人拉车,一个弯腰拉车,一个坐在车上喊。

最后两人把车拉到了地方。你说,这坐车的人,有没有功劳呢?”

章台柳摇头道:“这个说法不对,儒家也一直在拉车,并非坐车。那许多官员,难道都不做事的吗?”

萧风笑道:“我还听过一个故事。两个人拉车,一个往前拉,一个往后拉。

往前拉的力气大,最后还是把车拉到地方了。你说,往后拉车的人,有没有功劳呢?”

章台柳强压怒火道:“这个说法更不对,儒家怎么会拉倒车呢?那些名臣,难道都是假的吗?”

萧风正色道:“章大儒,你说的都有道理。这两个故事,其实都只还是小故事。接下来,我要给你讲个大故事。”

章台柳哼了一声:“你尽管讲,我倒要听听,你有什么故事,能抹掉儒家的功劳!”

萧风叹了口气:“这个故事挺长的,很久以前,有一辆车,车上装满了还不懂事儿的孩子们。

一群大人在拉车,带着这些孩子们寻找食物,寻找能生活的地方。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

开始的时候,因为大人很多,所以车拉得很快,有坏的地方大家也很快能修补,孩子们也活得很好。

当这些大人老去的时候,大车上的孩子们就会长大,成为大人,加入到拉车的行列之中。

可其中有一个力气最大的人,有一天忽然想独占这辆车和车上的孩子。于是他就杀了其他拉车的人,自己一个人往前拉。

他一个人当然拉得很慢,甚至动不动还停下不动了,遇上上坡还会往回倒车出溜。车破了他一个人也修不过来。

但这人仍然很开心,因为虽然这辆车又慢又破,但这车是属于他自己的了,他掌握了绝对的权利。

那些车上的孩子们不明白怎么回事,他就告诉孩子们,他最辛苦,他一个人拉着车,功劳最大。

从此,孩子们从小就听他一个人的话了。他告诉孩子们,被他杀掉的那些其他拉车人,都是坏人。

如果他不杀了他们,他们会把车拉到沟里去。自己一个人拉车,虽然慢,虽然破,但路线正确。

孩子们听着他的话长大了,自然也就成了他的学生,只会沿着他的方法拉车,一代又一代。

其实这一代一代的孩子中,也会有人想着记着曾经一起拉车的那些人,可他们不敢说,因为说也没用。

因为那个人的学生一代代地把持着这辆车,凡是敢提出其他想法的人,都会被杀掉。

这辆车就这样越来越慢,越来越破,但好在内部高度统一,倒确实也一直没有翻车。”

章台柳听着萧风指桑骂槐,心里怒气越来越盛,但萧风还没有把话挑明,他也就不肯挑明,毕竟他也没想好如何反驳呢。

“既然你也承认没有翻车,那就说明那人做的并不为错。所谓欲速则不达,只要路线对,走得稳,慢点怕什么?总比翻车强吧!”

萧风淡淡的说道:“没错,本来如果这世间只有这一辆车,那这个想法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可惜后来,这辆车遇到了别的车,一有对比,才发现自己的车早已又慢又破,打也打不过,逃也逃不掉。

之前是被那些马拉着的车追上烧杀抢掠一阵;以后还会被那些架着枪炮的车追上烧杀抢掠一阵。

到后面,还可能会被跨山越海而来的马车,从四面八方围殴。这就是那人的错了。”

章台柳沉默许久后,反驳道:“儒家治国,也并非一味软弱。汉唐之下,尚有大明,皆是强悍无比。

这些朝代,也同样是以儒家为治国之本,萧大人只盯着软弱的朝代看,未免太不公道了吧。”

萧风摇头道:“汉代儒家刚刚独尊,天下尚有各家传人未绝。唐朝民族大一统,不贬蛮夷夷狄,文武并重,绝非儒家之功。

至于大明,历代天子为了防止儒家一家独大,都与文官做过对抗。当今万岁只是更加坚决突出而已。”

章台柳忽然问道:“既然儒家如此不堪,那依萧大人之见,莫非是要废除儒家,让道家成为朝廷的根本吗?”

此时高台之下众目睽睽,京城学子齐聚于此,更有无数官员微服混在其中,这句问话以守为攻,十分凶狠。

萧风前面说了半天儒家的不是,夸了半天道家的好处,章台柳在此时抛出这个问题,就像在九浅一深之时忽然发力,想刹车都难。

只要萧风顺嘴喷出一句:“不错,正是如此。”那就完蛋了,不但徐党会狂欢,萧党中的文官大部分也不会再拥戴他了。

萧风说儒家有问题,文官们尚可接受。萧风说要以道家取代儒家当家做主的地位,那么这些读书人肯定不干了。

这就像美国大选一样,精英和财阀们可能会拥戴这一党派,可能会拥戴那一党派。可能会喜欢疯子,也可能会喜欢傻子。

但不管是哪个党派上台,不管是哪个候选人上台,当家做主的仍然是精英和财阀这样的统治阶层。

如果哪个候选人表示上台后真的要让统治阶层换一换,那不管他多受欢迎,也不会得到这些人的支持。

萧风没有像章台柳期待的那样对着大家狂喷,而是十分冷静的从陷阱中抽身而出。

“章大儒,你有没有想过,为何当初拉车的人中,儒家会是那个力气最大的呢?”

章台柳对萧风的回答既失望又诧异:“萧大人此话何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自然是当时信奉儒家学术的人最多了!”

萧风点点头:“你可以这么说。那为何诸子百家中,在汉代信奉儒家学术的人会最多呢?”

章台柳摇头道:“你绕来绕去,究竟要说什么?儒家学术自然是比其他学术更好,信奉者才最多。”

萧风摇头道:“并非如此。其实是因为儒家学术,研究的是如何治国,而治国之人,必然为官。

其他学术中,墨家钻研机关术,又讲究行侠仗义,情理大于法制,这种思想自然难以当官。

农家一心种地,虽担天下之重,却被天下所轻。历朝历代,都是把农民放在嘴上,从不会放在心上。

兵家犹如猛犬,危难时希望其看家护院,平安时又担心养虎为患,免不了兔死狗烹之灾。

法家总想为天下设规矩,却不知在统治阶层眼中,法为权用才是正理,无权之法,犹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这样一算下来,只要是聪明点的人,都知道当儒生对自己有利,那还管天下需要什么?”

章台柳无言以对,只好重操旧问:“所以依萧大人之见,是要废黜儒家,让道家执掌天下权柄吗?”

萧风这次没有再兜圈子,直接摇头道:“道家清静无为,本身就不适合朝堂,更不适合执掌权柄。本来儒家就是为权力而生的。

孔圣人也没想过要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他不过是认为儒家比起其他各家,更适合政权管理罢了。

儒家诞生之时,也只是诸子百家之一,它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当时的儒家学者,心里也很清楚。

只是后世儒生,或为了一己私利,或过于**,以为儒家能包治百病,才干出独尊儒术的可笑勾当来。”

章台柳大怒,指着萧风怒斥道:“岂有此理,儒家经典,汗牛充栋,其中包含治理国家的各种学问。

即便儒家经典有所缺漏,后世读书人也可以不断补齐,总有一天可打造完美。

儒家之所以千百年来能一直传承,为人敬仰,正是因为儒学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之故!”

萧风笑了笑:“鸡再努力,也变不成凤凰。猫再努力,也变不成猛虎。这就是先天之数,难以更改。

儒家开始时或许曾是兼容并包的学问,但这千百年来,唯我独尊久了,早已僵化,没有了兼容的心。”

章台柳冷笑道:“萧大人,此事却不能空口白牙,你倒是说说看,有什么事儿是儒家无法解决的?”

萧风淡淡一笑:“我在南京之时,曾见过一个案子,其儿媳至淫而至孝。当时我是用法家之术解决的。

淫可入地,孝可升天。既然今天说到这儿了,我想问问,以儒家之道,你该如何解决此案呢?”「萧风淡淡一笑,我的票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