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测字天师 > 第七百五十章 回京封赏

大明测字天师 第七百五十章 回京封赏

作者:万里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25:42

第七百五十章 回京封赏

冬去春来,萧风一路行来,已经来到了京城之外,十里之地,然后他停住了马。

尽管这一路上,他已经受到过每座城的夹道欢迎,但他仍然没想到京城的排场搞得这么大。

百姓们人山人海,但都在官道的最外围,被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的捕快们组成的人墙拦着。

人墙的内侧,是文武百官,沿着官道站成两排,夹成了一条甬道,甬道的尽头,城门大开。

城门口站着嘉靖,身后跟着他的两个儿子,再身后站着两个儿子的妈,居然没有用珠帘挡住脸。

在后面,是以刘雪儿为首的萧府女眷,也都一个个仰着脸,既没带轻纱,也没带珠帘,但个个都擦了胭脂,带了首饰。

也不知道是张云清还是常安,反正跑不了这两个家伙,把巧巧的脸擦得像唱大戏一样,脑袋上插得像刚借了箭的草船一样。

而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巧巧毫不以为耻,还美滋滋地左顾右盼。连她脚下的两条狗都梳了毛,做了发型。

萧风的目光从巧巧的脸上挪开,移到了嘉靖身边的景王脸上。他正偷偷的侧脸看着巧巧,一脸开心的样子,似乎觉得巧巧不管怎样都是最好看的。

萧风微微一笑,这时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路边的百姓中,也有很多女子,她们穿着大概是家里最漂亮的衣服,像每年的元宵节一样。

原本大明女子,稍有身份的都是不会抛头露面的,甚至普通人家的女孩,只要日子过得去,也不会让女孩儿随意上街。

只有元宵佳节那一天,是所有人默认的,女子可以上街游玩,所以很多男女之间的风流韵事,传奇爱情,都容易发生在那一天。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人啊,憋得太狠了,一旦得了机会,反而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了。

隐约能看见城门里还有一群女子,衣着比较统一,带着点中性风格,说是裙子,又有点长衫的感觉,也不知是出自哪位裁缝大师的设计。

那是京城女校的女学生们,穿的是校服,此时都在城门里面探头探脑地往外看,脖子伸得最长的两个就是清风和明月。

萧风笑了,他知道师兄的用意。阵仗搞这么大,就是要告诉所有人,朕不怕什么功高莫赏!

让王妃和家眷公开露面,是告诉萧风,你外出打仗这么久,你推行的政策都执行得很好,大明的女子,很自由。

在萧风推行的政策中,解放女子是最不起眼的一个,但嘉靖偏偏从此事上如此张扬,就是要以小见大。

连最不起眼的事儿,朕都和师弟是一条心的,那些大事儿还用说吗?

萧风跳下马,大步向前走。他的青衣白袍虽然换过几身了,但依旧难掩满身的征尘和硝烟。

萧风走到嘉靖面前,拱手弯腰:“师兄,我回来了。”

嘉靖点点头,只说了四个字:“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两个皇子一起上前给萧风行礼,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景王比裕王落后了半个身位。

萧风挑了挑眉毛,要知道之前这俩家伙不管干什么都是你争我夺,恨不得用脚尖也要领先一点,今天大不一样了。

萧风笑道:“裕王,听说你要大婚了,恭喜恭喜,长大成人了,再也不是小马拉大车了。”

裕王一副历尽沧桑的模样,轻轻叹了口气,一旁的景王喜气洋洋的,比裕王看起来还要开心,好像要大婚的人是他一样。

萧风不禁诧异:“你开心个什么劲,又不是你入洞房。”

景王小声道:“我几次跟父皇提我要正式娶亲的事儿,父皇说听我母妃的,我母妃则总是拖。

她还说:人家小家小户地还知道弟不僭兄呢,你身为皇子,岂能不懂这个道理?等裕王大婚了再说吧!”

萧风微笑摇头,再看看裕王若有所失的样子,知道他心里还是对巧巧难以完全忘怀。

“载坖,人生之事,总是难免留些遗憾的,便是当了万岁,也不可能得到一切想要的东西。

男子汉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既然做出了选择,就没必要再念念不忘,徒留烦恼了。”

裕王默默地点点头,景王小声道:“就是,你个当大伯哥的,还能对你兄弟媳妇有啥想法吗?”

裕王大怒,一拳挥出,就想打景王个乌眼青,景王也拉开架势做好了准备,然后两人才想起这是什么场合。

众目睽睽之下,两人的姿势大开大合,都已经摆出来了,吃瓜群众们都瞪大了眼睛,不知道两位皇子王爷是要干什么。

吃瓜群众们见识少,但皇宫近卫和皇妃们却深知这两个家伙的德行,大惊之下,正要呵斥阻拦。

萧风伸手一推一带,两人站立不稳,抱在了一起,倒似是刚才张开胳膊就是为了这个肉麻的拥抱一样。

两人的身体僵硬地抱在一起,但又不太敢马上分开,怕人看出假来,只好多抱一会儿。

然后两人似乎都忽然发现,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这么亲密过了。其实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关系还是很好的。

那时太子哥哥还在,大家似乎都没有什么想法,一天到晚的傻玩傻乐,两人的母亲也还是宫中好姐妹。

那时候太子哥哥很忙,就剩他们两个人一起抓蟋蟀,一起掏鸟窝,一起和小太监们摔跤,偶尔也打一架……

后来,太子哥哥不知为何,生了病,似乎从那时起,朝堂中的氛围一下就变得古怪起来,后宫里也同样古怪。

到太子哥哥去世时,两人的母亲已经变得貌合心离,互相较劲了,连带着他们俩也跟着较劲。

不知道第一次狠架是什么时候打的了,两人都觉得是对方先动的手,或者是对方先骂的人。

然后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差,两人各自有了王府,各自有了师傅,各自的师傅也都告诉他们,要防备对方。

然后,打架变得越来越多,到最后简直变成了见面没打架,等于没见面。

父皇对景王的宠爱虽然隐晦,但那些大臣们,从皇帝放的屁里都能闻出是在哪个宫里吃的饭,自然是不会错过的。

随着严世藩成为景王的师傅,围在景王身边的大臣也越来越多。但裕王虽然看似孤立无援,却有很多人暗地里安慰他。

别怕,挺住!你现在是长子,无嫡立长,千古的规矩!山高高不过太阳,只要你别犯大错,最后的胜利就是属于你的!

然后他们两人的矛盾,就从两个孩子之间的意气之争,渐渐变成了更复杂的权利斗争。

哪怕他们还很怀念,但心里也清楚,再也回不到以前了……

直到萧风出现,成了两人的师傅,然后又被撸了。然后两人拜他当了道门的师父,从亲兄弟又变成了师兄弟。

似乎是从那时开始,两人发现,他们的心里并没有多少恨了,更多的,可能是埋怨,是身不由己。

两人似乎天生就是要争的,从父皇的喜爱,到萧风的亲近;从皇权的归属,到巧巧的爱情。

这种争斗让他们即使不恨对方,也依旧总是彼此针对,剑拔弩张的。不是政敌,还是情敌呢。

哪怕是他们已经做出了彼此的选择,一个选择了皇位,一个选择了巧巧,但彼此心里,也都并不是完全释然的。

裕王会想:凭什么巧巧要和他过一生呢?明明是我和巧巧先认识的。她骂过我是骗子,我被师父打进猪头肉里的时候,她笑得可开心了。

至于皇位,就算是这小子不让,我难道就会输给他吗?我是长子,按规矩,这皇位本就应该是我的啊!

景王会想:凭什么皇位就是这小子的呢?父皇明明更喜欢的是我。母妃跟我说过,在她和父皇同床共枕时,父皇哼哼着说过的。

至于巧巧,就算是这小子不让,我难道就会输给他吗?巧巧和我天下第一好,我被师父打耳光时,巧巧还记得留我吃小炒肉呢!

这种别扭的心情,一直保持到刚才,萧风提醒他们,世间好事,不可能让一个人全占了,人生必有遗憾。

此时抱在一起,他们才忽然发现,其实,他们并不恨对方,他们其实只是一直在羡慕对方。

就像站在悬崖两边山顶上的两个人,都羡慕对方的世界一样,因为他们永远也越不过那座深谷,像对方那样生活。

两人不约而同地,紧紧地抱了一下,然后嫌弃地推开对方,引得众人想笑又不敢笑。

嘉靖站在后面,看着萧风欣慰的一笑,萧风知道,他一直对那三次测字的结果忧心忡忡。

两个字,测了三次,都是同样的结果。嘉靖此后余生,最大的麻烦事儿就是兄弟相残。

今日见到这番场景,嘉靖放心了。他相信,这个诅咒已经被破解了,因为萧风的存在。

所以回头想想,自己当初让萧风当两个儿子的师父,是多么英明神武的决定啊,果然不愧是朕!

黄锦走上前来,展开了圣旨,开始论功行赏。

唐顺之、汪直、俞大猷、戚继光、李成梁、毛海峰等海陆将领,收服藏区,保护不丹,平定天竺,击败欧罗巴海陆联军,皆有大功。

每人官升两级,封子爵到伯爵不等。其夫人封同品诰命,徐海及夫人王翠翘以同等级追封爵位。

胡宗宪虽未出战,但发展水师有功,为东西决战获得胜利有巨大作用。同样封子爵,夫人封同品诰命。

念到最后,才是萧风。“萧风之功,无需累述,道门天师,社稷干城,百姓之幸,朝廷之福。

特封大明护国天师,加封一等护国公,其妻妾皆封诰命。”

一等公,这是非大明宗室所能加封的最高爵位了。再高就是异姓王了,而异姓王绝不是什么好事儿,其实早就废除了。

大明天师,之前是嘉靖的口谕,人们也都这么称呼过,但从今天起,这个称呼就变成官方认证的了。

但圣旨里最有意思的其实还是最后一句:妻妾皆封诰命。这在大明是极其罕见的事儿。

虽然自萧风推出一系列举措之后,大明女性的自由度和地位都有所提高,但妻妾之分还是很明显的。

男人得到什么荣誉,历来是夫人同荣,能荫及妾室的,实属罕见。

不过大家都觉得可以理解。毕竟皇帝的女儿常安公主,在萧府里是以平妻身份呆着的。

如果皇帝只加封刘雪儿,女儿生气怎么办?但若加封了女儿,其他得不到诰命的女子联合起来孤立女儿怎么办?

干脆咬咬牙雨露均沾吧,皇上可谓是为女儿的幸福操碎了心啊。

尘埃落定后,嘉靖特准萧风先回府中休息,明日再来西苑报到。随即带着儿子妃子们先回宫去了。

萧府晚宴十分丰盛,柳如云带着自己的女徒弟下厨,使出了浑身解数,让萧府附近的住户,闻着香味都能多吃两碗饭。

还没等萧风去请,刘彤全家就都来了,刘鹏甚至连来福都牵过来了,只有管家哀怨地站在大门口,感叹自己还不如一条狗。

门房的老头倒是十分清醒:“管家,你虽然深得老爷信任,但毕竟你在对面府里没有人脉啊。人家来福的丈夫和儿子都在对面府里当差呢!”

管家大怒,但想想这话倒也没错,只得哼哼一声:“去把晚上给老爷准备的肉骨头拿到我屋里去。

对面这种架势,老爷能扶着墙走回来就不错了,那肉骨头他是断然啃不动的了,我也享受享受。”

然后第二天,来福大开了眼界,原本它以为骨头已经不可能比之前刘彤啃的更干净了呢……

张天赐娘子的肚子已经比较很大了,不能再来赴宴了,水姑娘留在家里照顾着,张天赐得以脱身来见萧风。

当老丈人扶着墙离开之后,萧风把张天赐单独留下了,却迟迟没有开口说话。

张天赐看出了萧风的脸色有些凝重,低声道:“大哥有何吩咐,但说无妨。小弟无不听从!”

萧风轻轻叹了口气:“天赐,你如今家资豪富,如果娘子再给你生个儿子,也就一切圆满了。”

张天赐嘿嘿的笑:“这全拜大哥所赐,没有大哥,我张家早已败落,没准在哪里要饭呢!”

萧风轻声道:“如果有一天,因为我的缘故,你要放弃这些财富,去到穷乡僻壤,甚至异国他乡过活,你怨我吗?”

张天赐愣了一下,看着萧风的脸色,萧风面色平静如常,就像只是在聊家常之事一样。

张天赐咬咬牙:“大哥放心,别说放弃财富,流落他乡,就是我这条命,也可以给大哥。

只求大哥能帮我照顾好妻子和女儿,还有水姑娘,我就什么都不怕。”

萧风淡淡一笑,拍了拍张天赐的肩膀:“我只是做最坏的打算而已,你也不用太担心。

不过说起来,我确实有件事让你去办。你把城内那家织坊盘下来,交给巧娘打理。”

张天赐一愣:“大哥,咱们在城外有织坊啊,还有那个伊王府改的入世观里,那可是大明最大的织坊之一啊。

咱们在城里弄织坊,是要干什么呢?是不是巧娘觉得在家里闷得慌,想找点事做?”

萧风笑了笑:“这你就不用管了。我自有用处,你只要照办就行。这个织坊里织的布,我有用处。”

张天赐对萧风的命令向来是毫不质疑的,今天是被萧风那句问话弄得有些心神不宁,才破例问了一句。

此时回过神来,也就没有二话了,连连点头,表示回去马上就办。

那个织坊很老,手艺也一般,其实早就没什么活儿干了。只是地段很好,在主街后面的巷子里,离萧府也不远。

老板一直撑着不倒闭,就是等着有人看中这块地皮,要盖宅子的,好卖个高价,实现拆迁暴富。

张天赐也没废话,直接拿银子把老板砸晕了,顺利的拿下了这个织坊,然后又按萧风的吩咐,把里面的织机都更换成最新的了。

办完这件事后,张天赐就交给了巧娘,也没有再过问。因为他有更多的事儿要忙呢。

裕王大婚,宫里负责采买建造的白公公,自然把供应商的机会交给了合作愉快的天赐商行。

还是那句话:皇宫的钱,随便赚,但品质可是不能出一点差错的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