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测字天师 > 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步紧逼

大明测字天师 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步紧逼

作者:万里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25:42

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步紧逼

胡宗宪愣了半晌:「这是什么意思?可是有什么典故吗?我却不知。」

萧风也愣住了,他和胡宗宪都是饱学之士,两个人加起来,只怕没什么典故是不知道的吧。

可这是什么典故吗?若不是典故,那这话就更难以理解了。就是每个字都认识,组合起来一脸懵逼。

胡宗宪先反应过来了:「萧兄,你可否与老道约定过什么暗语吗?这显然是暗语,是怕被人截获。」新

萧风也想到了这一点,可鸽子被截获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前面的那首诗,连小冬逃跑的消息,老道也没用什么暗语啊。

那只能说明一件事,这张纸条,万一落到别人手里,只怕要比那首诗的通风报信,甚至比小冬逃跑的事儿都大得多!

萧风的目光落在了太极图上,作为入世观的信,信上画个小小的太极图,谁都会觉得很正常,就像个官方logo一样。

就算落在别人手里,也只会认为这个图入世观的每封信上都有,不会加以注意。

但萧风却知道,其他信上并没有过。那这个太极图是什么意思呢?

一黑一白的两条鱼,头尾相连在一起,阴阳相生,正反相随……

萧风一把拿起笔来,在那张纸条的下方,在每个字下写了一个新的字。

「千年怀我略正,是否归去,迟正。

万岁疑你谋反,不可回来,速反。」

胡宗宪吓得一下坐在了椅子上,抬起头来看着萧风。

他眼神里的意思是:看吧,分析了半天,可能还是我说得对呀!万岁这是要鸟尽弓藏了呀!

萧风呆呆的看着那张纸条,然后将纸条缓缓揉碎,脸色发白,眼神中第一次出现了迷茫。

胡宗宪轻声问:「这字……跟上一张纸上背面的字迹很像啊。」

萧风点点头:「单看字迹,确实是二当家的。他是又发现了什么新的情况吗?

这两封信距离时间不长,这一点时间,会是又发生什么事儿了呢?」

严世清万万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因为帮严世藩寄养儿子,而落得如此悲催的境地。

他是严世藩的远房堂弟,差点就出五服了。而严世藩选中他家寄养严效忠,也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八字比较好。

算命先生说严世清的八字好,是五子登科的命。可当他生了四个儿子后,严世藩告诉他,你就别再生了。

然后把严效忠送到他家里,告诉他,以后这就是你第五个儿子。你既然有五子登科的命,自然五个儿子都能长大成人。

严世清倒是无所谓,他家又不富裕,五子登科也不过是个说法罢了。

这年头,五个儿子的多了,照样穷得娶不上媳妇,登个屁科。

但寄养了严世藩的儿子,那可就大不一样了。严世藩大手一挥,每年给严世清家一千两银子,医药费全报销。

所以严世清家对这个病骨支离,三灾七难的孩子,不仅是视若己出,简直是视若出己,当祖宗供着。

每天烧香拜佛,就希望严效忠能再多坚持一年,这种心态和退休金丰厚的老干部家属没啥区别。

但当严世藩被砍头,严嵩住进墓景房后,那一千两银子的年金自然也就不存在了,严效忠忽然就变成了赔钱货。

因为严效忠的身子太弱,病也太多,全靠吃药顶着。现在公费医疗没了,全靠严世清家买药,压力自然很大。

严世清一看,这样下去搞不好要因病返贫,自然也就不能像以前那样供着严效忠的药吃了。

实话实说,严世清要比很多势利小人强多了,他至少没有把严效忠赶出家门,只是把他当一个

普通孩子来对待了。

药该买也给买,只是什么人参汤、珍珠粉、鹿茸酒之类的肯定是没有了。普通人家生病吃啥药,你就吃啥药吧。

但严效忠的身子骨早就被百分百报销的金贵药物养刁了,老干部用不了国产药,眼看着一天不如一天。

严世清也没啥办法,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祈祷。

堂兄啊,你罪名那么大,我没把大侄子赶走,冒险继续养着,也够意思了。万一哪天有啥不测,你可要原谅我呀!

想不到严效忠的不测来得这么快,而且严世藩还没说原谅不原谅呢,锦衣卫就上门了,直接把严世清全家都抓起来了。

严世清都吓尿了,以为严党又复辟了呢,否则严效忠的死怎么会出动锦衣卫来问责自己呢?

他大声呼喊:「效忠的死跟我没关系啊,他是病死的啊,我不是不想给他吃人参鹿茸,是我真买不起呀……」

陆炳冷冷地看着他:「严效忠是何时死的?怎么死的?」

严世清哭喊着说:「就是三天前,他忽然来到我面前,给我磕了个头,说道。

‘叔父,我昨夜梦见父亲在地府受苦,让我帮他鸣冤。我今晚大限将至。

等我死后,不要埋葬。把我放在城隍庙的供桌上,然后就回家吧,千万不要在那里等着,会让你们全家倒霉的。"

我本以为他是说胡话,也就没太在意,想不到当天晚上,他真的就死了呀!

我哭了一场,带着他几个兄弟,把他送到了城隍庙的供桌上,就跑回来了。

第二天一早,再去看时,他的尸身就没有了!我怕跟当地官府说不清楚,也就没报告家里死人。

对别人只说是江西严家来人把他接走了。谁知道他竟然进了京城,他明明已经死了的呀,都没脉搏了!」

陆炳自然让人用了些手段,来验证严世清的话是否属实。但这一家人被折腾得涕泪横流,哭天喊地,却并不改口。

而且夫妻俩加上四个儿子,六口人的说法是完全一致的。就连当天晚上送到城隍庙时,城隍庙里有一只野猫吓了他们一跳的细节,都完全一致。

以陆炳的经验,这家人说的是真话,他也就不再继续动刑了,只是把他们关在牢里,等待作证。

抓捕老道和小冬的那一路人马则十分的不顺利,当赵百户带着锦衣卫赶到入世观时,老道和小冬都已经不见了。

赵百户秘密地寻找了很多地方,但都一无所获。

唯一有点希望的就是那个已经被废弃的善堂,看痕迹老道确实回去过,但赵百户晚了一步。

所以赵百户只能合理推测老道已经和小冬一起逃之夭夭了,他也是这么跟陆炳汇报的。

有了之前和儿子的对话,陆炳对此倒也并不意外,只是在锦衣卫系统中发下命令,严密搜捕。

陆炳并没有让刑部下海捕文书,因为嘉靖并不想让这件事闹得天下皆知。他只让锦衣卫负责此事,就是为后续处理留下余地。.c0m

另一路锦衣卫,此时确实已经到了夏家在江西的老家宗族,并找到了族长询问当年夏言家的事儿。

族长六十多岁,还没有夏言的年纪大,听完锦衣卫的问话,表示自己记事很晚,这些事儿得老爹才知道。

退休的老族长八十多岁了,锦衣卫进门时躺在床上直哼哼,听完锦衣卫的问题后,他眨了眨苍老的眼睛。

「唉呀,老朽实在是太老了,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确实是记不起来了。能知道这件事的都得在八十左右了。

不过这样啊,官爷不妨暂且休息,等老朽把这些老人找齐一起回忆一下如何?」

锦衣卫觉得很合理,就先去休息了,老族长随即让儿子去把族里八十岁以上的老人都找来。

人生七十古来稀,那时候能活到八十岁的绝对算高寿了,全族找完,也不过五个人而已。

老族长摆下酒菜,请老哥几个喝酒。众人都很惊讶,因为自从八十岁之后,家里人就不让老人们饮酒了。

作为大家族来说,衣食无忧的情况下,老人长寿是子女的荣耀,子女当然不希望老祖宗因为喝一口酒出事儿。

老族长一等眼睛:「老子都不怕,你们怕个屁?你们谁比我岁数大吗?你们谁家孩子不满意,让他们找我来!」

众人都没有,加上确实也都很馋了,于是半推半就地端起酒杯,纷纷做出不情愿的表情,眼睛却盯着老族长倒酒的手,生怕他一哆嗦给自己倒少了。

几杯酒下肚,老人们都找到了青春的感觉,话自然也多了起来。这个年岁的老人在一起,主要就是话当年了。

说着说着,老族长忽然叹息道:「要说咱们族里最有出息的,那就非夏言莫属了,可惜为女干人所害。」

老头们都吓了一跳:「老哥哥慎言啊,这话可不能乱说的,夏言毕竟还是罪人,别让人说咱们心存怨念。」

老族长冷笑道:「怕个屁啊,公道自在人心!别说咱们自家人,就是天下之人,有几个不知道夏言是冤死的?」

众人不作声了,老族长又给大家倒了杯酒,忽然说道。

「夏鼎家有几个儿子,你们还记得吗?」

几个老头对视一眼,其中一人道:「我记得好像是两个,有一个被赶走了……」

老族长将酒杯往桌子上一顿:「胡说,夏鼎只有一个儿子!就是夏言!」

夏家是大族,而且是军籍,虽然江西远离京城,但族中子弟在京城中谋生办事之人不少,对于京城发生之事,自然也有所耳闻。

只是他们没想到锦衣卫来得如此之快,也没想到老族长要让他们公然说谎,一时都有些犹豫。

一个老人道:「老哥哥之意,我们自然明白。只是这可是欺君之罪呀,咱们都是就差棺材板上钉钉儿的人了,可子孙们怎么办?」

老族长笑道:「若是说谎骗官差,那自然是有罪,可咱们都是七老八十的人了,记不住事儿了,算什么罪过?」

众老头恍然大悟,连连称是,但其中一人仍不太放心。

「老哥哥,听说锦衣卫的手段厉害着呢,咱们这几根老骨头,能扛得住吗?」

老族长点头微笑道:「你们扛不扛得住,我不知道,反正我够呛。所以今天我要尽情地喝。」

说完,老族长连干三杯,满脸通红,哈哈大笑。几个老头相视而笑,也举起酒杯来,互相劝酒。

他们回忆起年少之时的荒唐事,回忆起金戈铁马的戎马生涯,回忆起夏家的荣光和骄傲。

老族长的儿孙们几次来劝说老人们别再喝了,都被老族长拿拐杖赶了出去,只能无奈地苦笑。

第二天早上,老族长仙逝了。其他几个老人也因饮酒过度而趴下了。风烛残年的人,经不起这样的激动和大醉了。

锦衣卫去讯问之时,老人们一口咬定,从没听说过夏鼎有第二个儿子。

锦衣卫有心要把人带走审问,但别说子女阻拦不许,就是他们自己也觉得没啥必要了。

这些老人看起来也没几天活头了,真弄到监狱去,可能不等用刑,就得没气儿了。

指挥使的命令是不许把事情闹大,要尽量悄***的。既然不能大肆抓人,就没必要引起全族的公愤。

为此当地锦衣卫的人,只能写了个报告,说夏家老人都想不

起来有这回事儿,是否要动用些手段?

陆炳收到回信,否决了动手段的提议。锦衣卫的「动手段」,包含两方面的意思。

一是掌握了证据,通过动刑,把口供逼出来,做成铁案。

二是没有证据,但皇帝希望这个人有罪,那就要找人做伪证,把证据链搞完整。

陆炳否决了动手段,一是因为那些老头禁不起动刑了,锦衣卫虽然不怕死人,但也不喜欢无用的死人。

二是这次的事儿很敏感,皇帝是否希望这件事儿是真的,还不好说,所以还是保持客观更好一些。

而这时,陆炳也刚好收到了萧风的信,他没有耽搁,立刻送进了西苑。

嘉靖皱着眉头看完信,也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中。

从他心里,他肯定也是希望能够开疆拓土,消灭日本的。可他毕竟是个皇帝,还是个很精明的皇帝。

远征日本,意味着萧风的兵权将进一步扩大,原本临时的天下兵马统帅,一下子就要无限延长下去了。

之前所有人都反对萧风掌握兵权,只有嘉靖坚决的支持了萧风。因为他信任萧风,非常信任。

可现在现实告诉他,萧风有可能骗了他,而且在他最在乎的事儿上骗了他,他还能那样信任萧风吗?

如果萧风不可信任了,那么萧风手里的兵权就变成了一把双刃剑。昨天杀倭寇,今天就可能用来争夺天下!

「黄伴,去把徐阶、高拱和张居正都叫进来,朕要听听他们的意见。」

徐阶等人自然早已知道街上之事,只是嘉靖不找他们,他们也就装聋作哑。当嘉靖问他们此事该如何处理时,三人态度各异。

张居正率先表态,表示自己不相信萧风会有欺君之事,也不相信萧风会有贰心。

此时正是国运关键时刻,当允许萧风率兵出征日本,眼下之事,等回来再说。

高拱表示反对,他倒不是说萧风就一定是欺君了,或是有心谋反作乱。但他认为手握重兵者,不可君臣相疑。

「万岁,若是你没有怀疑萧风欺君之心,此事尚可继续。但既然已经有了此念,万不可再让萧风领兵了。

攻克日本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难道在这段时间内,万岁每日都要忧心忡忡的度日吗?

此事无非两种可能,一是萧风确实欺君了,二是此事是个误会,有人暗中陷害。

若是第一种,那萧风绝不可再领兵,这没什么说的!若是第二种,误会拖久了,也会弄假成真的呀!」

嘉靖点点头,觉得高拱言之有理,他的目光看向徐阶。徐阶一直没说话,皱着眉头反复思量。

此时见两人都说完了,嘉靖一直在看着自己,徐阶叹了口气,终于还是表态了。

「万岁,臣以为,凡事谨慎为好。臣不相信萧风有贰心,但事关社稷,却不能靠感觉行事。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信其有者,若无则喜;信其无者,若有则丧。

日本已是强弩之末,派一大将即可,未必一定要萧风亲自前往。还请万岁三思。」

嘉靖点点头,徐阶说得很中肯,这番话翻译过来就是,小事可以赌,大事是不能赌的。

就算萧风有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可能没有欺君,也不会造反,但还有个万一呢。万一呢?

万一萧风就是欺君了,万一萧风就是要趁机造反,这样的后果,谁能承担得起?

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像有人跟你玩俄罗斯轮盘赌,你只要开一枪,就可以得到一笔钱。你只有六分之一的可能性中枪子儿。

六分之五的胜率对六分之一的输,从概率上来看,绝对是赢面巨大

的赌博。但实际上除了债台高筑,走投无路的人,几乎没有愿意去赌的。

因为赢面虽大,但万一输了的后果,是无法承受的。所以,有些事儿是不能看输赢概率的,而是要看结果是否可以承受。

所以如果你正喜欢一个人喜欢得死去活来的,但身边有很多人反对,那你一定要好好考虑考虑,万一对方是个渣渣,这个后果你能不能承受……

嘉靖显然是不能承受的,而且他认为徐阶说得没错,打一个已经没了爪子和牙齿的日本,怎么就非你去不可呢?

此时徐阶又加了一句话,让嘉靖大吃一惊,彻底下定了决心。

「此次国运之战,两线皆胜,萧大人已经功高盖世,若不分点功劳给别人,万岁何以赏之?」

「票,催,懂?」

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