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测字天师 > 第五百八十二章 徽王覆灭

大明测字天师 第五百八十二章 徽王覆灭

作者:万里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25:42

第五百八十二章 徽王覆灭

大明测字天师第五百八十二章徽王覆灭嘉靖从愤怒中渐渐冷静下来,仔细咀嚼着萧风的话。

他明白萧风是什么意思,也承认萧风说的极有道理。可这件事儿,本身就有难以说出口的心思。

那就是明朝的宗室养猪制度。自成祖朱棣靖难之后,就要求所有宗室都不能干活了,只能进入养猪模式。

给你封地,给你俸禄,给你司法特权。你给我舒舒服服的活着,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主要是别想当皇帝。

其实这种一生下来就望到头的美好生活,对有些人是幸福,但对有些人就是痛苦。

感觉幸福的人就会进入享受模式,感觉痛苦的人就会进入变态模式,例如伊王、徽王这样的极端代表。

对皇帝来说,只要藩王不造反,弄死几个老百姓,根本就不算事儿,甚至弄死几个小官,都不算啥事儿。

如今萧风搞了一次宗室改革,朝堂上嘴炮打败了诸王辩手,朝堂下灭掉了跳得最高的伊王,把猪饲料大幅克扣了。

诸王宗室们心里已经很窝火很憋气了,否则徽王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挑衅萧风,博取在宗室中的名声地位。

如果连司法特权都不给了,那这些宗室可能真的要忍无可忍了,搞不好又是一波暗流涌动,头疼啊!

嘉靖把自己的意思委婉地表达了一下:“师弟,你的心思我明白,但治大国若烹小鲜,不能一味猛火急攻。

哪个王爷宗室太过分了,咱们收拾他就完了,毕竟是个案而已,不必因噎废食,整体变革吧?”

萧风正色道:“师兄心中顾虑,我也清楚。消减爵位俸禄,宗室已然不满,再逼得紧了,恐朝局不稳。

但请师兄再想,师兄费劲心力灭掉白莲教,殚精竭虑让百姓丰衣足食,就是为了让天下安定,让反贼无机可乘。

如今大明国运昌盛,百姓安乐,若有人敢谋逆,无异于河中举火,无处可点。区区萤火,弹指可灭。

故此无需担心宗室谋逆。而大明的国运要想再提升一步,其实就是要减少民间的怨气。

如果说大明国运如一池清水,民间怨气就如墨汁。虽只一点,融入其中,终会让整池水渐渐变得暗淡。

大明成立廉政院,就是为了铲除贪官污吏,减少民怨。

可那些宗室王爷的封地,竟成了大明的法外之地。鱼肉百姓,肆意横行,民怨怎能不盛?国运怎能不污?

当初朝廷下诏取消宗族自治中与大明律相冲突的规矩,就是因为宗族自治,会让宗族成为国中之国,气运不与大明相通。

如今皇家宗室,比起那些自治的宗族来,有过之而无不及!藩王封地的气运,自然也不会融入大明。

宗室犯罪,可以适当减轻惩罚,但决不能放任不管,以致让宗室们肆无忌惮。师兄,你要三思啊!”

嘉靖一言不发,旁边的几人也不说话,只有萧风的余音在精舍里徘徊着。许久之后。

“拟旨,自今日起,以大明律为准,亲王有罪,罪减三等,郡王有罪,罪减二等,郡王以下宗室,罪减一等。”

这是嘉靖最后的决断,也是他在祖宗之法和大明气运之间能找到的最佳平衡点。众人都松了口气。

萧风知道,不能逼得再狠了,大明气运固然是根灵验无比的胡萝卜,但扔的次数太多了,就算嘉靖的修仙脑再强,也难免会有反噬。

“万岁英明,既保全了宗室体面,又让百姓看到希望。但宗人府与宗室同气连枝,只怕执行起来不方便。

应让地方官对郡王以下宗室有审判权利,当然,宗人府有权听审。郡王和亲王案,则由刑部和宗人府共审。”

嘉靖想了想,既然是按大明律减罪执行,自然是该让地方官干活的,宗人府从来就不怎么研究大明律,于是点点头。

“万岁,人命关天,虽可减等执行,但若有无故杀戮平民者,当另以爵位相抵。

亲王有人命案的,减等执行后,袭位者降为郡王,郡王有人命案的,减等执行后降为镇国将军,以此类推。

如此一来,既对宗室有所震慑,也可让遵纪守法的宗室保住爵位,让为非作歹的宗室逐渐退出宗室之列。”

这一次嘉靖没有太多犹豫,本来上次宗室改革,就是在想办法减少宗室的人数,以降低朝廷的负担。

既然你犯罪了,刚好给你降档,降无可降后就直接踢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了,挺好。

两道圣旨,一道是赐死徽王,徽王府一系贬为庶民;

另一道是为防止伊王、徽王这样的罪行再现,朝廷对宗室实行爱的教育,减等执行大明律。

第二道圣旨所到之处,各地宗室无不如丧考批,怨气冲天。

但此时白莲教已经覆灭,连个找他们商量造反的势力都没有了,只能捏着鼻子接受。

而地方官员们则欢呼雀跃,老泪纵横。终于等到这一天了,有谁知道,当一个有王爷封地的地方官,有多憋屈啊!

那感觉就像是,名义上是一家之主,但实际上啥都做不了主,人家只要一声滚,你就得滚,否则就是违背王爷意愿。

然后人家需要你的时候,随便招呼一声,你就得屁颠屁颠地跑过去忙前忙后,否则也是违背王爷意愿。

真闹起事儿来,王爷打你是应该的,你敢打王爷那就是大逆不道。想去告状吧,朝廷礼法就是这样规定的。

以后就不同了呀,平等了呀,地方官员有了监管的权利,从此站起来了!

第一道圣旨到了徽王府后,宗人府官员会同地方官员,一同前往宣旨。

宗人府官员在宣完旨后,按嘉靖的口谕,又把西苑审案的过程说了一遍。

朕亲自审的案,并没有偏袒哪一方,整个过程告诉你,让你死个明白,到了老祖宗面前也不用喊冤了。

徽王听完,疯狂大笑,犹如深夜受伤的猫头鹰一样。

与之对应的,是整个徽王府哭声震天,还夹杂着饥饿的虎啸之声。

“我输了,输得心服口服!只怪我一步走错,葬送了整个徽王府。临死之前,我最后再求朝廷一件事!”

地方官和宗人府官员对视了一眼:“王爷请说。”

“我死之后,只怕整个徽王府的人,一个也活不了。

均州百姓恨我入骨,而如今我的子孙都成了庶民。走出府门之时,他们必然会被人群殴而死。

只求两位大人积德行善,将他们护送到周王的封地,请他看在血脉相连的份上,收留我的子孙。”

宗人府官员点点头:“这一点,当无问题。就算是成了庶民,谁要敢打杀那也是死罪,知府大人也不会放任不管吧。”

地方官员点头称是,立刻下令,安排捕快和兵士们就位,准备护送徽王子孙出封地。

徽王看了看面前摆着的三尺白绫和一壶毒酒,哈哈大笑,拿起毒酒来,大步走到虎笼前。

“我死了,你们也活不了,还不如跟我一起走吧!”

说完举起酒壶来,对着嘴就倒!管家连滚带爬的跑过来,抢下毒酒,见还剩了半壶,也惨笑道。

“王爷,奴才出去也是死路一条,剩下半壶酒,赏给奴才吧,奴才陪王爷一道上路!”

徽王点点头,踹开铁笼的小门,径直钻了进去。管家喝下剩下的半壶酒,也钻了进去。

徽王被圈禁待审后,根本就没人喂老虎了,老虎们早就饿得要命了,也早就改掉了挑食的坏毛病。

它俩天天盯着笼子门,就像随着年龄增长的大龄单身男女一样,心里一天天地发生着变化。

前两天,为啥还不送人进来?可别整鸡鸭活羊之类的来糊弄我们,我们不爱吃!

过两天,为啥还不送活羊进来?可别整鸡鸭之类的,活羊好赖还是整块的大肉,鸡鸭可不行!

再过两天,为啥还不送鸡鸭进来?鸡鸭好歹是活的,死的我们可不吃!

再过两天,为啥不送吃的进来,是吃的就行,管他活的死的,就是臭的也行啊!

就在此时,两个活蹦乱跳的大活人进来了,这就像单身成了老牛,忽然看见了嫩草一样……

两只老虎疯狂地扑上去,也顾不得挑肥拣瘦了,一虎按倒一个,就开始疯狂撕咬,但两人已经毒发,居然都没发出惨叫声。

地方官和宗人府官员来不及回避,目睹了一场猛虎吃人的场景,忍不住双双伏案疯狂呕吐。

等他们吐完,两只老虎已经把人吃得差不多了,也随即发出惊天动地的虎啸声,开始疯狂地撞击铁笼。

巨大的铁笼被撞得嗡嗡直响,摇晃不止,过了许久,老虎终于扛不住剧毒发作,倒在了虎笼边上,口鼻流出黑血。

徽王府的三百府兵被守城军士收缴了武器铠甲,解送京城兵部另行安排。那两个江湖高手见势不妙,早已逃之夭夭。

如徽王所料,徽王的妻女子孙一出门,早已包围了徽王府的百姓们瞬间暴怒,石头土块如雨点般砸下。

徽王的王妃并未出府,她悬梁自尽了。萧风虽然尽力避免滥杀无辜,但有些人注定是活不下去的,哪怕她并无罪行。

徽王的家人众多,兵士们护送着一大堆人前行,难免会有漏洞。被徽王杀害过家人的百姓们,如同狼群尾随牛羊一样,紧追不舍。

不时的有兵士们保护不及时的人掉队,然后瞬间就被百姓们拉入人群,等士兵们想回头去救,已经来不及了。

到后面士兵们已经不在乎掉队的人了,只顾护着核心的人员狂奔,总算突出了百姓的重围,送到了周王的封地里。

煊赫一时的徽王府,就此消失。而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一个宗室或是地方官员,敢给嘉靖再进献过什么仙方。

因为他们忽然发现,不知道为啥,凡是进献过仙方的,最后都没得到啥好下场。

不管是利用红铅丹的严氏父子、还是进献百花仙酒的赵文华,以及进贡含真饼的徽王,一个比一个死的惨。

似乎是无形之中有人在故意阻拦这种事儿,把乱七八糟的仙药都渐渐整合成了一味万能灵药——大明国运。

远在松江府的徐府老宅之内,徐璠一身白衣,坐在庭前的枇杷树下,一个人在棋盘上下着棋。

棋盘上的棋子纵横无序,似乎是一盘乱局,但他却聚精会神,半天都没有落一子。

一个侍妾给他端来了热茶,将他手边的旧茶换下去,站在身后帮他揉捏肩膀。

“爷,这棋局好生奇怪啊,天元之上,白三黑一,边角之上,黑白纠缠,腹地却空着这么多,哪有这么下棋的?”

徐璠不语,叹了口气,半天才将腹地上的白棋拿起一子,想了想,将十几颗位置差不多的白棋都拿了起来。

然后却在腹地空白之处,落下了七八颗白子,并将几颗黑子也直接换成了白子。这不是围棋的下法,但却同样是攻城略地的手段。

“徽王完了,两道圣旨一下,和他一样的那些王爷们,也都成了废棋。地方官权利变大了,但是黑是白还不知道。

谈同和柳台被抓之后,已经有七八个原严党官员投靠父亲了。甚至有几个原来投靠了萧党的,也反过来了。

这局棋,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得下呢。婷儿,你是帮夫人管账的,这个月收益如何?”

婷儿边捏肩便笑道:“还不错。现在码头在建,但很多外国船已经等不及,偷偷派人上岸来谈生意了。

咱们徐家和其他宗族已经谈好了分配比例,至少松江府的商船,都在咱们几家手里。

原本那些走私船也是咱们的,人还是那些人,船还是那些船,不过修缮一下,换个名头而已。”

徐璠点点头:“土地之事还要抓紧。如今天赐种子行里,每隔半年就有新作物的种子卖出来。

那些都是他们从海外弄回来的,像之前的地瓜一样,产量很大,光靠种地就可以赚钱。

何况港口码头建设速度比想象的要快,到时丝绸、瓷器都会成为最赚钱的生意。这些也都需要土地!”

婷儿点点头:“爷放心吧,松江府的知府也是老爷的学生,他说了,土地投献在整个大明都是民不举官不究的事儿。

咱们不过是把投献的条件定得比别人家更低,吸引别人来投献,不是贪污受贿,没人告就行。”

又到了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科普时间:

土地投献,是封建时代传承已久的民间智慧,也是民间土地兼并的一种重要形式。

而且在土地兼并的各种形式中,这个方法可以说是最和平,最温柔,也最奇葩的一种。

人们一提到封建时代的土地兼并,往往会想到经典案例黄世仁和杨白劳。

杨白劳本来还有点地,但媳妇一生病,借了黄世仁的高利贷还不起,不但地没了,连女儿都被抢走了。

自耕农因病返贫,重新变成没地的佃户,再从佃户变成交不起租子的欠钱佃户,到最后沦为长工。

这确实是封建时代经典的土地兼并案例,但只是其中一类而已。还有比黄世仁更狠的,更不讲理的。

比如清朝时流行过的跑马圈地,原本目的并不是侵占平民的土地,而是如何瓜分明朝皇室留下来的土地。

众所周知,大明宗室很能生,生了孩子就得给封地。而且大明皇帝后来也给自己搞了不少皇庄,都是好地。

随着大明覆灭,这些宗室自然也不是宗室了,不过就是普通姓朱的而已,也就没有保留土地的资格了。

新的宗室肯定是姓爱新觉罗的,当然还有其他满清贵族,也就是八旗子弟中的高级别干部,他们要重新分配这些土地。

八旗子弟在当时还都是勇猛的战士,所以他们想出了一个很有创意的分配方案,跑马圈地!

有资格分配土地的,骑上马跑一圈,限定时间内你能跑多大的圈,这个圈里的土地就是你的!

不得不说这个方案对参与分配者是有一定公平性的。因为八旗重视战功,骑术是基本功。你骑术越好,跑的圈就越大,获得的土地就越多!

可惜跑着跑着就走样了,不管有意无意,八旗子弟就开始扩大了范围,圈越来越大,很多平民都被圈在里面了。

吃到嘴里的肉是不可能吐出来的。所以这些平民只有两个选择,一是交出土地,留下当佃户;二是交出土地,被赶走。

这应该是土地兼并中冲突最激烈的形式,也造成了很多暴力事件,最后终于在康熙年间被废止了。

水了这么多字,其实是为了让大家有个对比,为何说投献这种土地兼并方式,是最温柔、最和平,最奇葩的。

因为他是百姓们自愿的呀!不但自愿,甚至还要上门恳求,求着给人家当奴作仆,甚至连姓都要改呀!

这个奇葩行为是因为一个奇葩规定,很多朝代都规定有功名的读书人是不用承担徭役和赋税的!而且他的家属和奴仆也享受这个政策。

家属好理解,为啥奴仆也能享受呢?因为理论上,奴仆是没有自己的财产的,奴仆一切财产归于主人,所以……

于是普通百姓就算了笔账,就和有功名的读书人签个契约,土地卖给你,我变成你的奴仆,但你不用给我钱。

相反的,我给你钱,肯定比官府要的要少很多。但你让我继续租你的地种,并承诺不没收我的财产,也不收回我的租地权。

这就叫卖田不卖佃,卖身不卖财,官面上我是佃户,我是奴仆,所以官府不能征收我的赋税徭役。

私底下咱们有契约,你不能违背契约翻脸不认账,真的侵吞了我的财产,否则我拿着契约去告你,你也有罪!

这个类似于现在为了获得某大城市户口搞的假结婚:

我老婆虽然官面上跟你领证了,但你没有使用权!根据契约她实际上仍然是我老婆!

那么这种情况有没有出问题的呢?实际上像假结婚一样,最后弄假成真的确实是有的,最后对簿公堂也屡见不鲜。

当然随着不同朝代对有功名者待遇的不同,投献的方式也不同,百姓的智慧是足够的。

比如当佃户就可以享受相关待遇的时候,自然就不会主动要求当奴仆了。记住这一点,后面会用到。

徐璠喝了口茶,点点头:“这水很不错!虽然都是水,但比别的水有水平!

投献的条件可以继续降,我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弄到足够多的土地。

一旦开港贸易,我不想卖国坊的东西!国坊越赚钱,萧风的地位就会越稳固!

我要搬倒萧风这座高楼,就不能再给他添砖加瓦!告诉其他家族也要这么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