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测字天师 > 第五百三十三章 民族之论

大明测字天师 第五百三十三章 民族之论

作者:万里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25:42

第五百三十三章 民族之论

大明测字天师第五百三十三章民族之论在逃往草原的过程中,俺答汗反复思考,这一仗其实本来不应该输的。

自己的兵力占绝对优势,若是一开始就打野战,不攻城,即使对方有一千条新式火枪,自己也是绝不会输的。

是萧风这个混蛋,先用不卖粮扰乱了自己的心态,又扬言要趁着蒙古和女真人去辽西道外打仗时的空虚偷家,成功激怒了自己。

自己太想杀了萧风了,所以才猛烈攻城,先损耗了大量的士兵和士气。后面又中了李成梁的埋伏。

当然还有个重大的问题,就是蒙古人和女真人临时组成的联军,指挥起来不够顺畅,如果这一万五千人都是自己的,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儿了!

王杲没跑出来,不是被抓了就是死了,追随他的女真骑兵也四散而逃了。俺答汗身边现在只剩下一千多蒙古骑兵跟着他。

不管是援助辽西道也好,还是回头打明军报仇也好,这点兵力都远远不够。俺答汗决定先回自己的地盘,召集各部族,组成大军,再说别的。

王杲被俘了,他被带到萧风面前,倔强地瞪着萧风,一副视死如归的架势。

萧风笑了笑:“你是不是觉得我会杀了你?”

王杲哼了一声,表示不屑。

萧风笑道:“放心吧,我不但会放了你,还要让你当官。”

王杲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天底下还有这么好的事儿吗?

“萧大人要杀就杀,要放就放,何必戏耍在下呢。”

萧风微笑道:“我不是戏耍你,我是真的要让你当官。你原来的建州总指挥使虽然大,但名不正言不顺。

以后你虽然只是一个农耕区的区长,但这官却是朝廷封的,有官凭文书的,也能管两千人呢。”

王杲大怒:“你这是侮辱我!你就不怕我再起兵造反吗?”

萧风摇摇头:“我不怕。我告诉你,你别嫌这个官小。以后关外的官府建制中,除了三道总兵和知府之外,这就是最大的官了。”

王杲一愣:“什么意思?朝廷要在关外设知府?之前一直都是总兵府代管地方的?”

萧风点点头:“没错,不但会设知府,还会建学宫。关里有的,关外都会有。不同的是,府下不再设县,而是设农耕区。

每个农耕区两千人左右,区长直接对知府汇报。农耕区实行屯田制,全民皆兵。女真人和汉人混居杂处,通婚联姻。”

王杲沉默许久:“你这种做法,是担心女真人再次统一,就像蒙古草原上一样,对吗?”

萧风点点头:“不错,总会有你这样的强人,甚至比你更强的人,靠着十几副盔甲就能统一一个民族,统一一个区域。

然后,就会萌生更大的野心,问出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说出那句‘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只有阻止这种兼并和统一,保持分散,才更安全。至于混居杂处,是一个道理,聚则乱,散则安。

不止关外如此,将来的草原上,也会变成这样。谁敢去攻打兼并别人的土地部族,朝廷就会先灭了谁!”

王杲深吸一口气,犹豫片刻,终于还是下了决心。他直直的看着萧风。

“萧大人,今日我早已不在乎生死,我就想问你一句话,你敢对着天地,摸着良心回答我吗?”

萧风点点头:“你说,我犯不上骗你。”

“萧大人,凭什么这天下只能是汉人来坐?凭什么其他人就坐不得?

汉人把别人都称为蛮夷,自认正统。难道汉人坐天下,就是天命所归?其他民族坐天下,就是大逆不道?”

萧风淡然一笑:“这是谁跟你这么说?天底下便宜事没有那么多。你怎么不想想,汉人为什么称别人是蛮夷呢?”

王杲愤然道:“还能有什么原因?先入为主,就心安理得地把天下当做自己的囊中之物,看不起别人!”

萧风笑道:“先入为主确实是有的,但看不起别人却未必。汉人自己也分南北。南方人觉得北方人粗野,北方人觉得南方人柔弱。

所以并不存在汉人看不起其他民族,而是不同区域之人,不同习俗之人,互相都看不惯罢了。”

王杲大声道:“汉人之间互相看不惯,可也没骂对方是蛮夷,偏偏只骂汉族之外的人!”

萧风笑道:“汉族之外的民族张口闭口的骂汉人是汉狗,难道就是看得起汉人了吗?”

王杲愣了一下,这倒是事实,蛮夷们从来没有老老实实地骂不还口,严格来说,汉狗听起来,可比蛮夷更脏。

“可自汉朝开始,你们汉人就一直抢夺其他民族的地盘!这难道不该骂吗?”

萧风淡淡道说:“那你说自汉朝以来,哪一次汉人与其他民族的战争,是汉人为了抢夺地盘而主动挑起来的?

战争的起源往往是边界的摩擦,不容易判定谁先动手。但汉人自古以农耕为主,又讲究师出有名,在战争方面主动性并不强。

即如今日之战,我好好地呆在总兵府里,你们两家联合来打我,究竟是你们好战,还是我好战呢?”

王杲咬牙道:“我们打你,是因为你暗示要趁我们兵力空虚时攻打我们的老家!”

萧风困惑道:“我什么时候说要攻打你们了?我好心提醒你们注意老家的兵力空虚,反而成了罪状?

这难道不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吗?你们仅凭误解别人的一句话,就悍然发动战争,还好意思说我?”

王杲想了想:“就算你没明说要攻打我们。可你不肯卖粮食给我们,根本就是要用这种手段饿死我们,挑起我们的内乱!”

萧风冷笑道:“你听听你说的是什么话!因为大明不肯卖粮,你们就要攻打大明。

你们没有粮食,会饿死人,会发生内乱,威胁你们的统治,所以大明就理所应当地必须卖粮给你们!

凭什么?既然你们从心里就没把自己当成大明子民,凭什么大明必须满足你们的需要?”

王杲也觉得这个理由有点牵强,但仍然争辩道:“可你们明明有多余的粮食……”

萧风冷冷的说:“我们有多余的粮食,你们需要粮食,我们就必须得卖,我们不卖,你们就要抢,对吗?”

王杲不说话了,的确,长久以来,这就是游牧民族的思维方式。

凭心而乱,游牧民族也并不是嗜血好杀,他们也不是一天不打仗就浑身痒痒。

但他们需要的很多东西,在当时都是自己不能生产,或产量极低的。像谷物、茶叶、瓦罐、铁锅、纺织品,这些都是刚需。

所以他们要买,要换。但中原地区历来对游牧民族的警惕性,让这种交易始终不顺畅,双方都觉得对方不讲理,最后就会爆发战争。

王杲忽然灵光一闪,争辩道:“你们汉人一开始就生在中原,占据了中原最好的土地,所以你们才能有那么多东西。

而我们生于草原,长于旷野,我们没机会发展出你们那么多东西!你们就不该得了便宜还说嘴!”

萧风冷冷的说:“这种想法,还真是很多人都有啊。你知不知道,你脚下的这片所谓旷野,也是别人梦寐以求的福地呢?”

王杲哼了一声:“关东之地,遍地山林野草,苦寒之地也,比之中原远远不如,何谈福地?”

萧风叹了口气:“有一个民族,他们生在一个岛上。他们的岛很小,还没有关东之地的一半大。

而且这个岛上山多地少,也不适合放牧。在中原和关外几十年遇到一次的大地动,在那个岛上一年就有好几次。

一旦发作,浓烟遍地,房倒屋塌,风狂雨骤,海啸山崩。你说,这样的地方,比之关外如何?”

王杲愣了愣:“那自然是远远不如!”

“所以,他们就想,大家都是人,凭什么我们就出生在这个破岛上?你们女真人就可以生活在辽阔安稳的关东大地上?

于是他们就来打你们,抢你们的地,还觉得天经地义。你觉得这是合理的吗?”

王杲咬牙道:“谁敢来抢我们的家,我们就打,女真人从来不怕打仗!”

萧风淡淡的问:“可人家的环境那么差,你这得了便宜的,怎么也不大度一点呢?”

王杲知道萧风是在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他想了又想,知道汉人天生占便宜这个道理,是有点说不通了。

王杲惨笑道:“人天生就是不平等的,有高矮胖瘦,高低贵贱。

看来民族天生也是不平等的,有的生在好地方,有的生在坏地方。

可生在好地方的觉得天经地义,生在坏地方的怎么办?就认命了吗?

肯定不会吧,到最后,还不就是个打,胜者为王吗?”

萧风点点头:“在这天地之间的很多地方,的确都是如此的。只有靠战争才能最后解决这个问题。

胜利者将失败者变成奴隶,甚至灭绝,自己占据更好的地方,直到另一伙更强悍的人到来,打败他们。

然后曾经的胜利者变成了奴隶,甚至灭绝,好地方被占,不断地轮回。”

王杲深吸一口气:“所以如今我打输了,我认了。你是要把我变成奴隶,还是灭绝了我?”

萧风摇摇头:“我前面说过了,我不会杀你,也不会把你当奴隶。我会放了你,如果你愿意,还可以当个区长。”

王杲诧异的看着萧风:“你刚才说的那些道理,不是为了告诉我,我和女真人的结果吗?要么当奴隶,要么灭绝?”

萧风微笑看着王杲:“我说在这天地之间的很多地方,都只有那样两种结局。可唯独在中国,却有第三种结局。”

王杲不解的看着萧风,萧风平静的看着他:“你可知道,为何历史上有很多少数民族击败过汉族,占据了中原,但最终都没能长久地待下去?”

王杲现在能感觉到,萧风不是在戏弄自己,而是在认真的和自己讲道理,他的回答也认真了许多。

“我觉得,应该是汉人太多的缘故!”

萧风摇摇头:“五胡乱华的时候,汉人被大批屠杀,人口总数只剩四五百万,与其他民族相比,谈不上有多大的优势了。

但最后,汉人还是重新回到了中原主人的位置上。这能说只是汉人太多的缘故吗?”

王杲又想了想:“那就是那些成立政权的少数民族之间争斗不休,互相残杀,而汉人是同一民族,更团结!”

萧风摇摇头:“蒙古人依靠快马长刀,征服了大片的土地。他们的政权并不是几个民族组成的,而是统一的蒙古人,为何也失败了呢?”

王杲苦恼地想了半天:“那就是汉人聪明,武器更先进,兵法也更精通!”

萧风苦笑道:“今天我拿着火枪打败了你和俺答汗,你才说出这种话来吧。

汉人并不是个以打仗见长的民族,战力方面,大部分时间和其他民族,半斤八两罢了。”

王杲不服气地看着萧风:“这也不对,那也不对,那你说,怎么回事?

别跟我说什么天命所归,我就不信老天就是汉人的老天!”

萧风笑道:“这和老天没什么关系。汉人之所以能长久地占据着中原,其实就是因为他用第三种结局,解决了你所说的民族不平等的问题。

任何地方,任何国家,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长治久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王杲连连摇头:“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汉人生在中原,蒙古人生在草原,女真人生在白山黑水。

你说的那个什么民族,生在那个地狱一样的破岛上,如果这些人都想在中原生活,你怎么解决?”

萧风淡淡的说:“汉人从来没有不让哪个民族在中原生活。

你看现在的中原,你所见到的汉人,本身就是许多个民族组成的。只是不管他们之前叫什么,现在,他们都叫汉人。

就像蒙古人一样,他们其实也是很多民族组成的,现在都叫蒙古人。

你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少数民族掌权的时候,他们从没想过把汉人变成和自己一样的人,而是把汉人当成低一等的人。

而当汉人掌权的时候,他们有意无意做的事儿,就是把其他民族,都变成和自己一样的人。”

王杲一愣:“这……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你有何凭据吗?”

萧风笑了笑:“五胡乱华时,他们把汉人叫两脚羊,杀人如杀牛羊。

女真人建立金朝的时候,他们把女真人以外的人都称为‘诸色人’,女真人杀‘诸色人’无死罪。

蒙古人建立了元朝,把人民分为四等,依旧是蒙古人作为统治民族,对其他民族享有大量特权。

唯一对汉人还算友好的,就是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在他们国内,至少在律法上,汉人和契丹人相对平等。

可你再看看汉人建立的王朝,可有哪个朝代的律法中,专门针对汉人做出过特权,而将其国内的其他民族视为下等人、奴隶甚至牲畜的吗?”

王杲冥思苦想了一阵,闷闷地说:“我读书少,或许有,或许没有。”

萧风正色道:“如果说这片土地上,汉人出现得早一些,就像是这片土地的长子。他们选择了最适合生活的地方盖了房子。

后面出现了新的民族,是这片土地的第二个、第三个儿子。这些儿子出生的地方没有那么好,他们也想要来长子的地方生活。

长子从来没有不同意过。他只是希望这些兄弟们,能遵守自己已经建立的文化和规矩,这过分吗?

可那些兄弟们是怎么做的?他们觉得长子迂腐,觉得长子软弱,于是他们一个又一个的,轮番来抢这块地方。

他们不想要好好地生活在一起,他们想要自己当家做主,希望用自己的规矩取代长子的规矩。

而他们的规矩,就是只有他们自己才是最高贵的,其他兄弟都是下等人,都是奴隶,都是牲畜!”

王杲不说话了,他知道萧风说的,虽然未必绝对正确,但绝大部分情况下,确实是这样的。

他知道在中原,有很多过去的契丹人、党项人、匈奴人,现在都变成了汉人。

虽然他们的长相中还带着与原来汉人的不同,但他们自认是汉人,别人也都把他们当做汉人,毫无区别。

即使是苗人、蒙古人、女真人,这些还在和汉人争执不休的民族,也都有很多人在中原地区生活。

汉人从没有因为他们的民族身份而歧视他们,如果有歧视,一定也是因为其他原因。

例如官员们讨厌海瑞,也绝不是因为他是回民,单纯是因为他这个人本身太拉仇恨了。

“所以,汉人从来不会因为一个人是什么民族而看不起他,汉人看不起一个人,只会是因为这个人的品行。

汉人也从不会看不起一个民族,如果汉人看不起这个民族,只会是因为这个民族干出来的事儿!

如果一个民族不讲理,只讲弱肉强食,这样的民族凭什么不能被看不起?

如果一个民族不创造文明,只毁灭文明,这样的民族凭什么不能被看不起?

如果一个民族流落异地,被原住民救活,慷慨的分享给他们食物和土地。他们却把原住民屠杀殆尽,把剩下的幸存者圈养在隔离区中,这样的民族凭什么不能被看不起?

如果一个民族占领了其他民族的土地,一次屠杀几十万平民,把杀人当成比赛,把无耻当成光荣,把其他民族当成牲畜,这样的民族凭什么不能被看不起?”

王杲呆呆的看着萧风,无话可说。他知道,今天他彻底被打败了,无论是战场上,还是精神上。

甚至他一直以来最骄傲的理想,杀进关内,入主中原,也忽然从一个占据道德制高点的理想,变成了一个野心家的理想,失去了很多光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