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测字天师 > 第五百零四章 朝堂攻守

大明测字天师 第五百零四章 朝堂攻守

作者:万里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25:42

第五百零四章 朝堂攻守

徐阶暗地里牙都要咬碎了,万岁啊,你说的那是人话吗?你说的好像萧风活过来是理所当然的事儿一样!

上次萧风很可能是假死,这种假死以前也不是没出现过,只不过他假死的时间长点罢了。

这次能一样吗?众目睽睽,萧风是遭雷劈了呀!他还能活过来吗?

但嘉靖已经下令,徐阶不能公然反对,只能暗骂刘彤。不过徐阶自然不会只准备这一手,他立刻从另一条途径通往自己的目标。

徐阶沉声道:“万岁,可内阁要忙的事儿实在太多了,萧风在时,已经捉襟见肘,萧风这一不在,任务就更重了。

别的不说,就说科举改制,大明水师的重建,苗疆反叛的防备,这些本来都是萧风负责的,如今都必须要内阁分担了!

因此,臣建议,事有轻重缓急,当前只是,最急的是农事和苗疆反叛,至于水师重建和科举改制,不妨缓一缓。”

张居正心里一抖,知道徐阶这一招的厉害。和以往一样,徐阶的理由无懈可击,但目的却深藏其中。

科举改制,是徐阶认为对大明读书人最大的威胁,也是萧风全力推动的事。此事只要一缓下来,就不可能再有重启的机会了。

徐阶及其率领的文官们,绝不会再让此事被提起来,而且大明也不可能再有萧风这样有分量的人物,能说服嘉靖干这件事儿了。

至于大明水师,徐阶倒是赞成重建的,只是现在的时

间和地点都不对。不是对大明不对,而是对徐阶不对。

现在重建大明水师,船厂和兵源都定在了江南,而胡宗宪是萧风的人,在萧风死后也蠢蠢欲动,想当萧党领袖的接班人。

因此对徐阶来说,把这件事缓下来,就可以从容布置了。一是想办法把江南总督换成自己的人,这样船厂和兵源的地点不用变。

若是胡宗宪确实难以撼动,那徐阶就会想办法把水师的重建地点放在山东。反正山东也有入海口,山东人也可以上船打仗。

这样一来,水师就和江南总督没有半毛钱关系了,直接由朝廷掌控,胡宗宪手里的牌一下就少了张大王,还怎么跟自己斗?

嘉靖想了想,虽然知道徐阶提出这两点来,肯定是有私心的,但他说得确实也没错。

萧风不在了,同时推进这么多事儿,朝廷肯定力不从心。分出轻重缓急来也是对的,不能眉毛烧着了,还惦记着刮胡子。

但嘉靖是肯定不会轻易表态的,这个甩锅的优良传统不能说丢就丢,因此他微闭双眼缓缓开口。

“诸位爱卿,有何想法,不妨都说一说。”

工部左侍郎龚辉第一个站了出来。一来萧风这个工部尚书不在了,他就是工部最大的官,他必须代表工部发言。

二来龚辉是萧风从右侍郎位置上推荐上来的,萧风的知遇之恩,让他觉得自己必须维护萧风的遗志。

三来龚辉也有点私心,萧风没了,

工部尚书出缺,按道理自己的希望应该是最大的。

但当初他自认是萧风的人,徐阶西苑请愿祈雨时,他没有跟去掺和,自然也被萧风列在了“不配”上天坛晒太阳的行列里。

因此徐阶一党必然不会把他当自己人,徐阶身为首辅,这工部尚书的位子肯定会安排徐党的人上。

龚辉觉得自己已经六十三岁了,与其将来受徐阶一伙的气,还不如现在奋力一搏,做出成绩,只要当上尚书,再光荣致仕都行。

“万岁,萧大人在世之时,百忙之中一直与臣商议船厂建造之事。萧大人天纵英才,有很多造船的神奇设计。

入世观找来的高手工匠们,也一直参与探讨,方案确实已经成熟。臣也曾亲自到杭州视察,地基已经打好,船坞已有雏形。

江南总督也已经开始招收船员,由汪直和徐海各派人员训导。此事已经开始了,而且推进十分顺利。

首辅大人此时要暂缓水师重建,必将导致船厂废弃,兵员解散,再想重启就难了呀!恳请万岁三思!”

嘉靖不置可否,他知道徐阶一定会反击的。果然,工部右侍郎是徐阶的门生,立刻替老师出头。

“龚大人此言差矣。首辅并未说水师不重建了,只是暂缓而已。

如今大明海上有镇海将军汪直和巡海将军徐海两支舰队,沿海自保有余。

如今着急的事儿多的是,别的不说,就说兴修水利助农助耕之事,难道不

比重建水师更加紧迫吗?”

龚辉敢出头,自然也是有所准备的,他立刻反驳道。

“工部掌天下营造,就没有不忙的时候,难道忙就不干了吗?

只要事情是该干的,人手不足找人便是,何须将重要之事停下来呢?”

右侍郎反驳道:“龚大人说得轻巧,工部能征召的人手有限,高手工匠更有限,人那么好找吗?”

龚辉胸有成竹:“萧大人说过,入世观在各地招收的各类工匠,不下千人,这些人足够船厂现在的建设之用!便是不足,再招一些也容易!”

右侍郎又想到一招:“就算能找到人,招人还得花大量的银子,如今四处用钱,户部拿得出来吗?”

潘璜低头做沉思状,他知道,自己身上多少也带着萧党的标签,虽然没有龚辉那么鲜明,但徐阶也绝不会视而不见。

于情于理,自己都该支持龚辉。可他是户部尚书,一向谨慎。

户部从萧风开通互市,打击倭寇后,才攒下一点银子,龚辉要真是狮子大开口,自己也很为难。

龚辉却没去看潘璜,而是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来,双手微微颤抖。

“万岁,这是萧大人斩首严世藩之后,留在工部的奏折。

他说万一哪一天他有不测,而有人要中断水师建设时,让我呈交万岁!”

嘉靖意外地睁开眼睛,随即点点头,黄锦接了过来递给嘉靖。嘉靖看了两眼,发呆许久,才长叹一声,让黄锦还给龚辉。

“龚侍郎,你当庭宣读吧,让百官都听听。

当初萧风兼任工部尚书,居然还有人私下议论会不会贪财,真是可笑至极!”

龚辉捧起奏折,大声宣读:“师兄,当你见此奏折之时,我料已不在人世。上次死而复生,感慨颇多。

世路坎坷,人心多变,血肉苦弱,意外难免。若我有一日再死,未必还能复生了。只是有几个心愿未了。

其一,大明水师重建之事,我若去世,只怕朝廷会萌生退意。

入世观的收入中,属于朝廷的有一半,属于我和张天赐的有一半。

我做主,将我二人这一半,全部用于大明水师的筹建,各地入世观所招上千匠人,也可助力。

其二,技科科举之事,此事只怕受到的阻碍会更大。

水师重建,或许只是时间地点之争,技科科举,却是官体国本之争。

入世观上千匠人,就是第一科技科科举的基础。师兄若信任我,一定不可半途而废。

技科兴,则大明兴,大明兴,则国运兴!”

徐阶前面听着,还只是暗自心惊萧风对未来局势的预判,等听到这一句时,整个人差点跳起来!

萧风!你这个混蛋!你人都凉了,竟然还能从棺材里把过期的胡萝卜扔到万岁的面前来!

嘉靖果然立刻睁开眼睛,连连点头,在徐阶的眼里,不自觉地就幻化成了吐着舌头的样子。

“师弟言之有理!大明水师,技科科举,皆不可废。”

龚辉受到了

鼓舞,念诵的声音更大了:“至于大旱天灾,我已有所准备。

大旱不过七八月,七八月时种其他粮食已来不及,但入世观仙藤尚可种植收获。

加上汪直、徐海船队收购的粮食及鱼获,当可勉强支撑。

若上天垂怜,早降甘霖,仙藤亦可作为二季收获。朝廷若有余粮,可趁机赈济苗疆、关东、蒙古等地。

以赈济为条件,要求各地效仿苗疆,入学堂读书科举,纳入朝廷取士范围。

夺人领土,虽可用刀兵,长治久安,需文化认同。

至于萧芹造反之举,不过跳梁小丑,难成大器。文有海瑞,武有胡宗宪、俞大猷、戚继光,定能让叛军束手。

Ps:但愿师兄你永远也看不见这封奏折。”

奏折念完,整个大殿静得像空山一样,就连坚定追随徐阶的文官们,也默默低下了头。

徐阶心念百转,还是要努力一下,萧风已死,如果自己连一个死人都对抗不过,以后还怎么执掌大明?

“万岁,凡事因时因势而为,萧风筹划虽然完全,但却忘记了他自己本身能力超群,旁人难及。

这些事若是他来做,可能顺风顺水,若是交给别人来做,只怕就画虎不成反类犬了,因此臣还是建议暂缓。

否则各位大人,谁觉得自己能完成好萧风留下的事儿,尽管开口。但有一点,请各位大人牢记!

事若成,可得其功,事若不成,自领其罪!

不能志大才疏,靡费粮饷,

祸害朝廷。各位大人,可敢立此军令状吗?”

嘉靖的目光扫向朝堂,群臣面面相觑。徐阶所言不无道理,朝廷钱紧事多,萧风能办好的事儿,你们未必能干好啊!

治理国家不能只凭一腔热血,还得有能力才行。

就算有热血有能力都未必能做成,这就是徐阶敢跟群臣叫号的原因。

龚辉咬咬牙,上前一步:“万岁,造船厂一事,绝不耽搁兴修水利,臣愿一力承担,若事不成,臣自领其罪!”

徐阶沉着脸,心里在龚辉的名字上打了个大叉,你个不团结的家伙,必须找个机会把你光荣致仕!

刘彤上前一步,刚上到一半,被潘璜一把拉回来了。潘璜上前一步,拱手道。

“既然船厂和兴修水利一事工部可承担,则助农之事,分发仙藤,臣保证户部可完成。若事不成,臣自领其罪!”

徐阶意外地转头看着潘璜,这个老狐狸怎么也……这也不符合你一贯的人设啊!

本来入阁还想推举你,现在没了!推举你还不如推举吏部的夏邦贤!

丁汝夔上前一步:“万岁,护农护仓,开垦关外,防备苗疆叛乱,招收水师兵员,兵部自当办妥。若事不成,臣自领其罪!”

徐阶压根都没抬头去看丁汝夔,这家伙就是和萧风穿一条腿裤子的,他不跳出来才真叫意外呢。

“那个,那个万岁,吏部之事今年不算很多,这个技科科举之事,臣觉得吏部尚可处理,只

要礼部没意见就行。”

徐阶意外地看着吏部尚书夏邦贤,这家伙当初也跟着去西苑请愿了呀,应该是自己人才对啊!

怎么你也……你也别想入阁了!

夏邦贤低着头,不敢看徐阶。嘉靖赞许地点点头,目光看向徐阶,因为此时礼部尚书是徐阶兼任着的。

徐阶咬着牙,不得不表态:“礼部没问题,科考之事,虽是礼部为主,但技科科考之后,安排官职却是吏部之事,夏大人真能安排妥当吗?”

龚辉立刻站出来支援夏邦贤:“萧大人早有筹划,技科中举的考生,纳入国坊为官。成立国坊之事,工部自然会协助吏部完成!”

夏邦贤松了口气:“若是如此,吏部可承担技科科举之事,如有不妥,臣自领其罪。”

徐阶知道大势已成,自己再阻挡就显得刻意了,他立刻掉头,更换赛道,重新回到领头羊的位置。

“本来提出这些疑难建议,就是要看看萧大人骤然离去,各位大人是否有信心共渡难关。

今见各位大人信心十足,忠君爱国,臣身为首辅,十分欣慰。如此臣必然率内阁协调六部,将这些事办成!”

嘉靖欣慰地点点头,群臣无不暗中叹服,首辅就是首辅啊,一句话的事儿,前面的刁难都变成了考验,事后功劳还少不了他的。

萧党和徐党暗暗争斗的这七天里,嘉靖也忙得够呛,现在终于告一段落,才想起一件事来。

这七天里,表现

最反常的人要属常安公主。萧风去世的当晚她没有上街去送萧风,萧风葬入入世观后,她也一次没去看过萧风。

嘉靖不放心女儿,把她接到西苑来,让御医给她把脉诊治。

御医们在萧风身上差点死了两次,一个个战战兢兢,拿出压箱底的手艺来伺候常安公主。

最后的结论很一致:经过萧风一年多的精心治疗,常安公主的身体虽然仍然虚弱,但极寒之像已经消失了。

这也就意味着,即使没有了萧风,常安公主也已经性命无忧。只要好好调养,得常人之寿应该问题不大。

嘉靖在极度的悲伤里总算找到了一些慰藉,但想想女儿能活命,都是师弟的功劳,忍不住又更为伤心了。

常安却面色如常,给嘉靖捶了肩,跟嘉靖没话找话地聊了半天,逗得嘉靖心情略好了一些,才出宫回府。

路过萧府门口时,常安犹豫了一下,还是让入画去叫门,戚安打开门,常安公主直接去了后院。

刘雪儿很有诰命夫人的自觉,而且她生性善良体贴,对常安公主还算恭敬有礼。

巧娘稳重温柔,对常安公主虽然略淡一点,也还并不明显。

但重新回到萧府来安慰帮忙的王迎香,就对常安公主不太友好,只是不敢得罪她罢了,见到她都装没看见。

张云清就更激烈一些:“公主千金之躯,这府里死了人,不吉利,别再惹得公主头疼脑热的,还是请公主回府吧!”

巧巧没有什么表示,她重启了吃包子的模式,每天除了吃包子就是练功夫。

裕王和景王跑来看她,跟她说话,她也不搭理。所以现在见到常安公主,也只是打了个嗝,接着低头吃包子。

常安公主却恍若未觉,跟每个人都说话,也不管别人愿不愿意搭理她。一直磨蹭到天色黄昏,柳如云也回家来了。

柳如云出身低,毕竟比不得萧府其他人,心里虽然也有气,但还是很守规矩地给公主行礼。

常安公主笑道:“柳姐姐,我就等你回来呢。之前你给我做过的荷塘月色,我很喜欢。这两天身子不舒服,我想再吃一碗。”

柳如云犹豫一下,看了看张云清和王迎香冲她翻着的白眼,还是笑了笑。

“这没什么难的,公主你稍等一下,我去给你做一碗来。”

片刻之后,一碗荷塘月色端上来了。清亮亮的鸡汤上面,飘着荷叶形状的黄瓜薄片,上面是面筋捏成的小荷花。

一个圆圆的荷包蛋,沉在大碗的中间,像极了一轮明月。

柳如云抱歉地说:“鸡汤来不及现熬,是用的早上剩下的,味道可能不那么鲜甜,公主凑合喝一口吧。”

张云清撇撇嘴:“那怎么行,你这鸡汤,不是正经鸡汤,公主喝了坏肚子怎么办?”

常安公主笑了笑,端起碗来,一口气喝了个精光,把荷花荷叶和月亮都吃了,然后意犹未尽地放下碗。

“好吃,真好吃。上次都让萧公

子吃了,我就喝了两口汤,今天总算是过瘾了。柳姐姐,你手艺真好。”

当厨师的被人称赞手艺好,就像女孩被称赞漂亮一样,只要不是出自流氓的嘴,总是让人开心的。柳如云笑着点点头。

常安公主又看了一圈屋里的人,也笑着点点头,扶着入画走了。

屋里一下子恢复了平时的沉闷无语,这七天一直如此。过了半天,张云清才闷闷地开口。

“她在这儿磨蹭半天,就是为了喝柳姐姐一碗汤啊?公主性子就是与众不同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