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测字天师 > 第四百七十一章 朝廷助学

大明测字天师 第四百七十一章 朝廷助学

作者:万里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25:42

第四百七十一章 朝廷助学

大明测字天师第四百七十一章朝廷助学有资格进入小朝会的,都是三品以上官员,年龄就没有太小的,萧风是个特例。

所以群臣没有哪个是雏的,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个个眨着眼睛,有点迷糊,也有点莫名的兴奋。

也不知道萧风是怎么做到的,一本正经的说着一件无比严肃的朝廷大事,居然把大家都说兴奋了。

嘉靖也不免产生了某些联想,但他比群臣好得多,群臣听嗨了只能靠弯腰掩饰,他面前有书案,可以光明正大地兴奋。

萧风倒没注意到,只顾继续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十分平静。群臣叹服:年纪虽轻,定力很强,果然是口味独特之人。

“师兄,各位大人,海瑞的缺点是顽固强硬,不知变通。但其优点是百折不挠,其心如铁。

在苗疆这样的地方,以胡宗宪这样的能臣干吏尚且难以建功,才这些日子就要求海瑞有建树,似乎过于严苛吧。

何况海瑞身兼两职,两项差使双管齐下,同时推进,凡是经历过这种事儿的人,都知道该有多难吧!”

群臣眨眨眼睛,这个吗……双管齐下,能有多难?问问严世藩就知道了。

严嵩听不下去了,他重重地咳嗽一声:“萧大人,就算你所说的都有道理,但如今海瑞的差使办不下去总是事实吧?

你既然一心回护于他,何妨帮他出个主意,把差使办好了,也算是你善始善终,没辜负朝廷的信任啊。”

严嵩这一招看似是退让,其实十分凶狠。海瑞差使没办好,不是能力不行,确实是这事儿太难办。

要是有好主意,朝堂中也有向着萧风的大臣,早就出言提醒了,实在是没啥好办法。

现在严嵩要让萧风在仓促之间提出解决方案,分明是要让萧风出丑。然后再把他和海瑞捆在一起,给个推举无能之辈,别有用心的评语!

但群臣却不能说严嵩不对,你推荐的人,现在办事不力,你作为举荐人不出主意,等谁出呢?

眼见女婿有难,刘彤急了,勇敢地出列,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结结巴巴地发言。

“万岁,这个,这个这个民以食为天,这个,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个苗人不愿读书进学,这个会不会是因为没吃饱……”

凡是和萧风关系好的大臣们都低着头憋笑,这时候千万不能笑啊,那可是人家的老丈人啊,一笑容易友尽啊!

而严党官员就没有这么多的忌讳了,肆无忌惮地挥洒着自己的欢乐,连严嵩也忍不住摇头莞尔。

人家都是猪队友,你还多了个猪丈人,只知道民以食为天的吃货!

嘉靖也无奈地看着刘彤,想了想,这个面子还是要留的,于是敷衍的说了句。

“刘侍郎思路开阔,也不是不能斟酌一二……”

萧风却回过头来,十分郑重地向刘彤行礼:“刘大人此话切中要害,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嗯?众人都是一愣,咋的,说你胖你还喘上了?这是万岁给你留面子呢,你还顺杆爬上来了?

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萧风长出一口气。

“万岁,苗疆十万大山,耕地极少,百姓贫苦。虽有特产可售,但贸易渠道多掌握在各地土司手中。

所获之利普通百姓自然也难以分润。因此百姓们的生存尚难,谁肯让孩子不干活去学堂读书呢?

再者,苗疆只有隔离墙外的熟苗有机会参加附近州府的进学考试,而隔离墙内的人连报名资格都没有。

既影响眼前的生存,又无前程可奔,什么样的家长会同意孩子去学堂读书呢?”

嘉靖若有所悟,重新打量了一下刘彤,眼神中带上了一丝欣赏之色。

“师弟有何见解,不妨说说,大家议一议!”

萧风郑重道:“既然刘大人已经说出了问题的关键,我们对症下药就好了。可由朝廷给海瑞下旨。

凡是生苗学童,十二岁以下者,愿意进学堂学习的,每人每月补贴一钱银子!

每月考核一次,凡是文理清通,获评优异者,额外再补一钱银子!”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群臣议论纷纷。上学都是要花钱的啊,这不花钱朝廷还倒贴钱,闻所未闻啊!

这感觉就像,激情一夜之后,自己刚要掏银子,结果女方却扔过来一锭银子,然后扬长而去……

天底下,还有这么好的事儿吗?

严嵩第一个激烈反对:“万岁,此法断不可行!天下读书士子,只有考上廪生才有资格领一点钱粮补贴。

而且那也只是象征性的,代表皇恩荣耀而已。岂有朝廷倒贴钱粮给学童的道理?这让天下读书人情何以堪啊?”

萧风笑道:“天下读书人为何会反对这件事呢?朝廷倒贴钱粮,资助贫困山区的学童读书,正说明朝廷重视读书人啊?

天下读书人都该与有荣焉才对,难道严大人不是读书人出身?不希望朝廷培养更多的读书人吗?”

严嵩早已习惯了萧风讲道理的方式,因此把愣一下的过程都直接省略掉了,只在心里愣就好了,表面上根本看不出来了。

“你这是巧言令色!若是各地的读书人,都要求国家补贴钱粮,那又当如何呢?”

萧风点点头:“简单啊,国家是按地方补的。若是各地的读书人,愿意去苗疆的学堂,也可以领补贴啊!

严大人,你这个主意出得好啊!天下有很多想读书又读不起的人,只要他们肯去苗疆的学堂读书,朝廷就出钱。

这样一来,苗疆自然就有大批汉民混居杂居了,苗疆也自然就渐渐不再成为苗疆了,此计甚妙啊!

不但苗疆,以后在藏区、蒙区、关外女真之地,都可以以此法推广学堂,传播中原文化啊!”

严嵩这次真的愣住了:“老夫,本官,我……何时出过这样的主意?这分明是你说的!”

“严大人不必谦虚,是你启发了我,我才能想出这么好的主意来,严大人当居首功!”

严嵩气急了,不再搭理萧风,直接转向嘉靖,希望嘉靖能明白这个话题的严重性。

“万岁,此事万万使不得啊!苗疆之地,有数百万之众,若是其中读书者十中有一,那也是数十万人。

每人每月一钱银子,一年就是一两银子,一年就是数十万两银子,这笔钱财从何而出呢?”

提到银子,嘉靖不免有些心疼了,看着萧风,意思是要不咱们再想想?

萧风斩钉截铁地说到:“十中有一?严大人想得也太好了吧!当今天下,读书人百中有一就不错了!

苗疆之地,十二岁以下的学童本就不多,所谓数百万之众,大部分在深山密林中生活,海瑞得猴年马月才能扩展进去!

一年算下来,也就几万两银子,能到十万两就顶天了。万岁想想,这几万两银子是花在让苗疆人读书上好,还是花在和苗疆人打仗上好?

真的打起来,只怕一年的军费,没有几十万两才真的不够!”

嘉靖心动了:“十万两银子,倒不算很多,可以考虑。只是听你的意思,今后还要在藏区、蒙区、关外女真之地建学堂。

若是都用此法,只怕朝廷财政终究会难以为继啊。”

萧风笑道:“万岁,读书明理之事,本是人之天性。何况这些地方的人读书之后,朝廷可以在当地建学宫,让他们在本地学宫进学。

等他们这些地方有了秀才和举人后,朝廷可以再开恩科,让这些地方的学子们进京赶考。考中进士的,就可以安排回本地去当官。

本地那些读书人见到了读书的好处,朝廷就是不再给钱了,他们也会自发地读书。”

这番话说得逻辑缜密,洞察人心,连严嵩也想不出更好的反对意见来了,嘉靖更是连连点头。

“很好,很好,就按你的方法办吧!内阁拟旨,传到苗疆,由海瑞奉旨推行!

户部左侍郎刘彤,为人勤谨,体察民情,敦厚诚恳,大智若愚。可见朕识人不差,不枉朕一番提拔。

然连年超拔,已属过速,不宜再进。着礼部拟旨,封其妻为三品诰命,以示恩宠。”

刘彤激动得不能自已,连连谢恩,下了朝还兀自面红耳赤,兴奋至极。

潘璜打趣道:“老兄今日为夫人挣下功名,想来明日上值必要迟到,可得提前把假请了。”

刘彤连连点头:“大人说得没错,上次小女获封二品诰命,家妻给我讲了一夜道理,早上果然迟到。

今日之事甚大,想来道理会讲得更久,下官明日需让管家提醒,不要误了上值才好。”

诰命文书依然是小春子来宣读的,管家再次带人把大门拼命地往两边掰,差点连门柱都掰断了,就怕街上的人看不见。

刘夫人接诰命的时候表现得十分冷静得体,这让大街上围观的人们十分的佩服。

“要不说人家怎么能当上诰命夫人呢!看看人家的老爷,两年内升了六级,硬生生地从一个员外郎变成了左侍郎!旺夫啊!”

“这算什么,你看看人家的女儿,人家女婿两年时间从一个秀才升到大理寺少卿,江南总督!

还是文玄真人,入世观主,大明天师,这是升了多少级啊?要说旺夫,她女儿可比她还旺得厉害!”

“也不知道他家还有没有女儿了,我儿子今年刚考上秀才,没准可以试试求亲……”

“别做梦了,他家就一个女儿,剩下的是位公子!”

“公子?那我有个女儿啊,人都说长得很漂亮,我就想着,非官宦公子不嫁!”

“拉倒吧,你女儿都二十一了,还东挑西拣的呢。人家公子才七岁,你女儿是要过去当妈吗?”

“你懂个屁,女大十四,这个这个,对了!没准他跟他姐夫一个口味呢,都说萧大人喜欢大的!”

“这个就别指望了,还不如指望刘大人有个私生女啥的。你看刘大人满脸通红的,一看就是精力旺盛的人。

他又没纳妾,没准会养个外宅,生个私生女啥的。这私生女也是女儿啊,虽然没有嫡女那么旺,让你儿子当个知县还是没问题的!”

岳母封诰命,这是大喜事,萧风自然要带着全家人过来贺喜的。

刘彤家和萧风斜对门,正对门的是公主府,公主于情于理,也要来给对面邻居贺喜,因此场面搞得很大。

等大家都贺喜完了,酒足饭饱,纷纷离去,刘彤钻进书房,找到管家给自己藏的神秘药酒,倒了一大杯,一饮而尽。

然后兴冲冲地跑回卧室,见夫人穿着全套的凤冠霞帔,正在铜镜前扭着身子照来照去,笑得合不拢嘴。

刘彤夸张地打了个哈欠:“夫人,天色不早了,咱们该安歇了!”

刘夫人连连点头,继续开心地笑。刘彤看着夫人的一身诰命官服,感受到了制服诱惑,颤巍巍地伸手。

“别碰,手上有油!你是不是又啃骨头了?今晚我要穿着官服睡觉,做个好梦!嗯,你今天去书房睡吧!”

刘彤大失所望,想到上次嘴角的泡,这次喝的量大,搞不好要出满嘴的泡!

他一拍桌子:“岂有此理!再这样下去,我真要纳妾了!”

刘夫人嫣然一笑:“逗你玩呢,老爷,你试试看,能不能不用手,就把我的官服脱了?要是能……”

几天后,海瑞的嘴张得比那晚刘彤的还大,不敢相信地捧着手里的圣旨。

“公公,这是……万岁何以降下如此天恩?”

“是户部左侍郎刘彤刘大人,和江南总督萧大人共同进言,说海大人你办事艰难,朝廷要想办法支持啊。”

海瑞定了定神:“萧大人下官是见过的,确实是一心为民的好官,想不到这位刘彤大人,也如此有真知灼见!”

“那是,人家是萧大人的岳父,能当萧大人岳父的人,能是普通人吗?”

海瑞肃然起敬:“果然是满门忠烈呀,海瑞定不负二位大人相助之心,不负万岁天恩!”

送走了传旨的钦差,海瑞立刻向学官们分派了工作内容。学官们也因为朝廷的支持而重新燃起了干劲,个个摩拳擦掌。

那个写奏折告状的学官心里惴惴不安,因为随着圣旨下发的还有他的奏折呢!生怕海瑞给他穿小鞋,把他派到最艰苦的岗位上去。

想不到海瑞却给他安排了个环境最好的地方,说这是给他的奖赏。

学官有些发蒙:“大人,你要是想打我一顿现在就打了吧,你这样,我心里没底啊!”

海瑞不解:“我打你干什么?你如实向朝廷反映问题,得到了朝廷的重视,给了我们这么大的支持!

你是咱们这群人中的有功之臣,有功当赏,有过当罚,我这里没啥可赏你的,只能给你个好点的环境啊!”

学官热泪盈眶:“可是,可是下官在奏折中骂大人你是‘海阎王’,还说你办事不力……”

海瑞更加不解了:“‘海阎王’又不是你们发明的,我在福建时大家就这么叫我啊!

至于办事不力,你是实话实说的啊,本官之前确实没什么进展,不过有了朝廷恩旨,以后就好了!”

学官抹着眼泪走了,积极地四处奔走,宣传朝廷恩旨。整个苗疆以这一点为中心,消息迅速扩散,很快大家都炸锅了!

一月一钱银子,不但能养活这个读书的孩子,其实如果吃得差一点,还能给家里剩下不少呢!

这可比上山砍柴放猪划算多了呀!一时间各地学堂门口都排起了长队,纷纷要求让自己家的孩子进学堂。

海瑞让学官们严格把关,明确入学标准,一丝不苟,绝不允许走后门。

“大人,我孩子真是十二岁!”

“十二岁长皱纹我也就忍了,可这么长的胡子说不过去吧!”

“大人,我家是本地土司的亲戚,我这里有本地土司的帖子,行个方便吧!”

“不是我不行方便,是学政大人说了,土司的亲戚更要严查!

明明都是有钱的主,还装什么贫困生,抢人家的这点读书活命钱,心里不有愧吗?”

“大人,我家这个没胡子!脸上也没有皱纹!”

“虽然如此,但我刚才明明看见旁边那个小孩喊她阿妈!”

“阿妈又如何,十二岁不能当阿妈吗?”

“倒不是这个问题,而是大明官方学堂的学童规矩是不能有女学生的。”

“可你们的圣旨上只说了学童,并没说男学童,你们敢矫旨不成?”

“我……去,你还知道矫旨呢?”

“那是,别以为我老汉一辈子都是在山沟里过的,我当年在墙那边给人当过短工,也是见过世面的!”

“……”

所有这些纠纷,最后解决不了都会来到海瑞面前,海瑞忙得不吃不睡,各地奔波,解决这些纠纷。

这也导致萧芹带着人四处追海瑞,却总是扑空。就像打地鼠一样,锤子到的时候,地鼠已经钻到另一个洞里了。

而且还很难打提前量,因为海瑞的行踪不可预测,是哪里有事儿去哪里,而哪里有事儿本身就不可预测。

经过十几天的艰苦追踪,萧芹终于堵住了海瑞,当时海瑞正在调解一个关于开除学童的问题。

学童家长气势汹汹:“海大人,你说说,凭什么我孩子就不能领钱……不对……不能上学了?”

海瑞指了指鼻青脸肿的学官:“你孩子殴打学官,本官已经是从轻发落了!若在苗疆之外,本官还要把他送官追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