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测字天师 > 第四百六十二章 解诗悟道

大明测字天师 第四百六十二章 解诗悟道

作者:万里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25:42

第四百六十二章 解诗悟道

大明测字天师第四百六十二章解诗悟道措钦活佛深施一礼:“贫僧受教了。只是人皆有信,不知天师可否预测,只说眼下,人们会信哪一家更多呢?”

萧风笑了笑:“活佛这是心里没底了吗?其实这三家都是空的,百姓信则有,不信则无。

我除夕之夜喝醉了,写了^_^案上的那些奏折,都是御史弹劾我的。

其实那首诗,就是我说预备解答活佛此问的原因。可他们却只觉得我言语狂妄,什么都看不懂。

只有我师兄能看懂,所以懒得搭理他们。活佛想想,我天天在这种环境下振兴大明国运,比你的担子也不轻吧。”

严党御史们个个气得七窍生烟,但碍于这是接见藏区使者的大场面,不敢放肆叫嚣,个个憋的那是相当的难受。

嘉靖微微点头,就是就是,师弟不过是喝多了,发了几句牢骚,你们纯粹是吃饱了没事儿干。

等一下?那首诗,能解答措钦活佛的问题吗?我怎么好像没看出来呢?

不对,朕看出来了,谁敢说朕没看出来,谁就出来走两步!

措钦活佛急匆匆的入京,在京城街头倒是确实听人议论过,说文玄真人萧风在除夕之夜喝高了,写了一首酒诗,当时也没在意。

现在听萧风一说,这首诗好像就是给自己准备的一样,他顿时再次肃然起敬。

“天师果然道法精深,贫僧入京紧急,还不曾仔细读过,不如就请天师为贫僧解读一二如何?”

措钦活佛看了一眼还在冒着烟的严党御史们,觉得萧天师真是不容易,同仇敌忾地又加了一句。

“也好让这些儒家门人听一听,天师对三家之事,究竟有何见解,贫僧回去说服其他活佛时,也好有的放矢。”

萧风淡然一笑,也不看那群御史,缓缓踱步,边念边解。

“此诗以酒为题,是恰逢其会,天意使然。

佛说,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其实人生之苦,何止七种,人生之愁,更是难以计数。杜康造酒,本为解忧,能解世间忧愁的,都可为酒。

其实佛也罢,道也罢,文也罢,武也罢。只要是前程,只要是希望,都是人用来给自己解忧之物,与酒无异。

可酒这东西,有时喝了解忧,有时喝了更愁。可见解忧之物,也可增愁。

所以佛、道、文、武,与酒类似,可解忧,也可增愁,只看心境。

皆为色,皆为空,皆为苦,皆为愁。”

众人静静地听着,那些御史们的烟也冒得没那么厉害了,他们也想听,听了才好找茬,这是御史的基本功。

酒本杜康造,消愁开心胸。

杜康今虽逝,此物未绝踪。

只因愁依在,万古不消融!

这几句写的是酒,说的是解忧之物,佛道文武,果位前程。只要人还在,这些总会存在。”

大部分人听懂了,几个水平较低,只是因为骂人厉害才被严党提拔起来的御史皱着眉头,还在参悟。

月暗乌云挡,霜重良人征。

分飞时见燕,孤鸣几处鸿。

梦喜香衾暖,醒泣罗帐空。

只道人年少,锦衣早归行。

岂知人生短,花开几度红。

这是写的武人,扔下新婚的妻子,踏上战场。本希望趁年少之时,博个功勋,封妻荫子。

却不知回来之后,物是人非,红颜已老,虽得解忧,却添新愁。”

朝堂中站着的武将们,很多都垂下了头。他们大多都是三妻四妾的,也不像文人那么酸溜溜的。

但他们心中,也有过红着脸的姑娘,也有过没等到凯旋而归的香丘。武人,并不比文人薄情,只是他们不会说,不会写而已。

转眼总角成,万里赴功名。

慈母家乡意,游子天涯情。

堂前千尺木,叶落四飘零。

休言归根日,关山几万重。

诗书本无用,传世有何功?

太平人不阅,乱世祸早生。

不问人间事,皓首经卷穷。

寂寞生前事,何苦身后名。

这是说的读书人,千里万里,赴京赶考,有人干了一辈子,再也没能回到家乡,看一眼老宅前的大树。

也有的科举不成,一心写一部传世奇书,可惜皓首穷经,也未必能成,即便能成,也不过是身后之事了。”

刑部尚书喻茂坚忽然跪倒在地,声泪俱下:“万岁,老臣乞骸骨。老臣年事已高,无法再为朝廷出力了。

老臣自少年离家,再未回过家乡。老臣想回重庆,老臣想看看家门口的那棵小树,那是臣的父亲带臣手植的啊。”

嘉靖看了看喻茂坚,这个已经七十六岁的老家伙,确实看着颤颤巍巍的,又经常装糊涂,实在用处不大了。

反正现在张居正上来了,柳台下去了,也不再需要靠喻茂坚压制柳台了,嘉靖心里一软,点了点头,放他走了。

喻茂坚下了朝,连十五都没在京城过,带着家人直奔重庆而去。山高路远,他怕自己oVeR在半路上,看不见父亲陪自己种的小树了。

也不知道是喻茂坚一生为官清廉,颇有政绩,还是回到家乡心情开朗,饮食合胃口。

总之喻茂坚如同真实历史上一样,一鼓作气又活了十六年,享年九十三岁。

喻茂坚的一生,堪称是明朝士大夫理想的典范。

他既有海瑞的清廉,有没有海瑞的固执,既有海瑞做事的心,又比海瑞有做事的能力,堪称是一个隐形升级版的海瑞。

在此水上几句,为这样一个大明朝难得的善始善终的好官宣传一下,也算是弘扬正能量了。

僧道苦修性,亦本不真空。

若真心无愁,何必苦颂经。

只因愁难语,欲诉无人听。

无奈堂前坐,对佛诉心声。

日夜勤精进,朝暮听钟声。

肉身仍附骨,心交佛手中。

僧道皆为出世之人,却都有入世之心。正因出世,方知世人之苦,正因知世人之苦,方需入世修行。

世人愁苦,僧道指路,僧道愁苦,只有靠佛指引,靠修行消解。

末法时期无佛现世,遇仙也只能靠入梦,全靠坚定本心,岂能不苦?”

措钦活佛黯然点头,一语中的啊,正法时期人间有佛,直接指点众生;像法时期佛虽涅盘,但真传弟子尚在世间。

如今到了末法时期,这些都看不见了,只有靠那一本本冷冰冰的经典,靠一颗坚定的修行之心,才能坚持下去,苦啊。

嘉靖也有些垂头丧气,师弟啊,你说遇仙只能靠入梦,听起来确实已经是够苦的了,可朕怎么觉得你是在显摆呢?

这种苦你倒是让师兄也吃一吃啊,从来都是你在梦中遇到这个遇到那个的,师兄我除了被勒脖子眼冒金星了一次,到现在连自己的师父都没梦到过啊!

可朕还是坚持修行了这么多年啊,吃了这么多丹药啊,现在回头想想吃的那都是些啥呀,朕都想吐了。

苦,能不苦吗?太他妈苦了!

吾今作此歌,并非欲遣空。

酒不如人口,难消心中情。

饮后无君子,权做一醉翁。

人生本如此,原就是虚空。

空!空!空!

活佛啊,明知酒苦还是要喝的,明知修行苦还是要修行的。色即是空,愁苦自然也是空的。

自己都饮不下的酒,怎么劝别人喝?自己都吃不了的苦,怎么劝别人吃?还用再解吗?”

措钦活佛庄严合十:“不用了,天师已经说得很透了,贫僧受教了。

贫僧再确定一下,天师确定不打算皈依佛门吗?实在是太可惜了呀!”

终于有一个愣头青的严党御史听不下去了,勇敢地一指萧风,挺身而出。

“萧大人,你和活佛打的机锋我听不懂,但是你诗文中有几句绝对是大逆不道的!

什么叫‘诗书本无用,传世有何功?’什么又叫‘太平人不阅,乱世祸早生。’?

你这分明是在影射我大明朝廷在搞文字狱!我大明万岁英明,岂会有文字狱的事儿?”

严嵩虽然觉得这个御史勇敢的场合有点不对,但说得确实没错。何况这事儿是他授意御史们的,早晚都得说,还不如趁此机会。

趁着有外人在,万岁维护萧风也不会那么肆无忌惮,儿子被萧风害成那样,严党若不反击一下,以后谁还会把严党放在眼里?

“万岁,曹御史虽有些不顾场合,但所说并非无理。

萧风身为朝廷重臣,大明真人,岂可信口开河,影射万岁搞文字狱呢?”

嘉靖倒没有什么感觉,反正严党和萧风掐架是常规操作,严世藩在的时候都是萧风占上风,严世藩都走了,萧风这点屁事儿还能应付不了吗?

“师弟,御史是言官,自有弹劾发问之权责,你可有话要说吗?”

萧风微微一笑:“严大人,既然你觉得曹御史言之有理,那就是你认为大明从不搞文字狱了?”

严嵩心里一喜,心说你这可是自寻死路,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你这可是反问句,不是疑问句!

老师教过,反问句代表肯定的意思,你是在肯定大明有搞文字狱啊!这可真是太酷了!

“萧大人,你的意思,难道你认为大明会搞文字狱吗?”

这时嘉靖和心里拥护萧风的人都有些慌了,萧风啊,你不会真的要当众揭短,说朝廷搞过什么文字狱吧,这可是大忌讳啊!

萧风淡淡一笑:“严大人,那你和这位曹御史,现在是在干什么呢?”

这话像是一记闷棍,一下把严嵩打蒙了,曹御史也张口结舌,脑瓜子嗡嗡的,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嘉靖也回过味儿来了,妈的,对呀,你们现在在搞的,不就是文字狱吗?

萧风做了一首诗,你们揪住诗里的一句话,说萧风大逆不道,这是经典的文字狱套路啊!

你们这不是当众打朕的脸吗?还当着外人的面儿!

看措钦活佛的那智慧的小眼神,恍然大悟的表情,分明是已经肯定了大明平时常搞这种屁事儿啊!

嘉靖重重地哼了一声,声音中的不满几乎已经溢出了大殿,严嵩顿时打了个激灵。

“万岁,万岁,老臣绝无此意啊!老臣,老臣只是觉得萧风言辞有所不妥,并没说过……”

说到这里,严嵩才想起自己刚才的话,大家都不是聋子,抵赖没说过是不可能了,他只能丢卒保帅了。

“万岁,老臣是被曹御史的话给影响了,老臣最近丧妻丧媳,心里悲痛混乱,一时不慎,被曹御史给影响了呀!”

严嵩卖了惨,嘉靖的目光自然就从老朋友身上滑过去了,直接落在了曹御史的脸上。

曹御史目瞪口呆地看着严嵩,心里一片悲凉。

完蛋了,严党要完蛋了呀!小阁老一不在,大家才发现严嵩已经是个老糊涂了!

这个时候你甩锅给老子,亏老子还替你冲锋陷阵,你哪怕再抵挡一番,给老子争取点喘气和思考的时间也好啊!

但嘉靖的目光像两把刀一样盯在他的脸上,曹御史又没有萧风那般张嘴就来强词夺理的本事,只能靠态度争取宽大处理了。

“万岁,臣一心维护万岁声名,情急之下,言语激烈,还望万岁恕罪!”

嘉靖冷冷地看着他:“哦?朕的声名要靠你维护才行?这倒是朕的错处太多,辛苦你了!”

曹御史魂飞天外,发现说的越多错的越多,干脆拼命磕头,一言不发了。

“曹御史不分场合,妄言狂语,君前失仪,着革去御史之职,降官三级,廷杖二十,以儆效尤!”

黄锦弯腰领命,借着书案上摞得老高的弹劾奏折的掩护,小声请示。

“万岁,怎么打,这大过年的,死人不详……”

嘉靖点点头,黄锦心里有数了,站起来,冲着殿下的锦衣卫们招招手。

锦衣卫很有经验,眼睛一直盯着黄锦的两只脚和一只手。

脚尖是分开的,这个倒霉鬼捡了一条命。招手的手掌两指微曲,三指挺直,嗯,屁股至少要缩水三分,

曹御史从此穿的裤子要小一号了。

莫名参观了一场小型的大明朝堂特色表演“萧风Vs严党”后,措钦活佛看了看自己的衣服,回过神来——不对呀,我是主角儿啊!

“萧天师,今日一会,三生有幸,藏区路途遥远,今日我就要启程回去了。我最后再确定一下……”

嘉靖咳嗽一声:“措钦活佛远来辛苦,测字示警有功,朕心甚慰,来人,由僧录司赏赐金银法器!”

措钦活佛无奈苦笑,知道自己是没机会挖墙脚了,但属实有些恋恋不舍,只得再次开口。

“天师,还有一事请天师赐教。天师的酒诗,固然机锋深妙,但深奥难解,对普通僧众和藏区民众来说,难以感同身受。

不知天师可有更浅显的譬喻,能让人们都明白修行之苦,用以甄别人们的修行之心是否坚定的吗?”

萧风看着措钦活佛那张略有风霜,但俊秀依然的脸,虽无萧芹的温润如玉,但却另有一番沉静睿智的男人之美。

“活佛,你容貌端庄俊秀,正是佛教里所说的善因善果之一,只是这副容貌,可曾为你引来过情劫吗?”

嘉靖一愣,师弟这是干什么,问人家和尚有没有谈过恋爱?

你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朕就从来不问黄锦入宫之前的事儿!

措钦活佛却仰起头,陷入了深远的回忆之中。

那是雪域高原上,火红的格桑花,放牧牦牛藏羊时在马背上的回眸一笑。

那是牛皮口袋里的青稞酒,趁着大人们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给他抿一口,再往他嘴里塞一颗酥油糍粑。

那是风雪之夜,罗布桑找到他家里,确定他是转世灵童时,大门口那失魂落魄的眼神和冻结的泪珠。

那是在街头遇见时,跟随所有信众屈膝跪拜供奉,却因两手抱得太紧,把孩子弄得哇哇大哭,被丈夫责骂的民妇。

那是贫病交加,无声无息消失在雪域高原的一缕芳魂。在一个不知名的山头上被天葬,什么都没有剩下。

这让她的家族荣耀,因为雪山群鸟认证了她的清白洁净,善良虔诚。

措钦活佛缓缓睁开眼睛,神光湛然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片晶莹的水光,他冲萧风点了点头。

“不只是我,很多僧众,甚至活佛,都曾有过情劫,这就是修行的考验之一吧。”

萧风的脑海里不知为何,忽然闯进了一个身影。

高大,苗条,秀美,脸上妩媚中带着一丝羞涩,离得很远很远,静静的看着他。

我真的想过救你啊,我还给你攒了很多很多的极乐丹啊,虽然那时我还不知道你喜欢我。

可我还是失败了,我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里,不是文人笔下的爽文,可以为所欲为,随意操纵生死。

我没有那个本事,也多了太多束缚,你罪孽深重,杀人无数,可我真的想过救你的,你相信吗?

她静静的看着他,羞涩地向他一笑,她相信,她怎么会不信他呢?

萧风冲嘉靖躬身一揖,嘉靖竟然一瞬间心领神会,微微点头,挥了挥手。

萧风转身离开,向着大殿外缓缓离去,措钦活佛看着他的背影,听着他低声吟诵的,略带颤抖的声音传来。

措钦活佛的胸前就像被大铁锤砸中了一样,心脏仿佛瞬间停跳,他拼命地收敛心神,用修行和信仰压制自己内心的痛楚和眼中的泪水。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