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测字天师 > 第三百七十二章 太仓卫所

大明测字天师 第三百七十二章 太仓卫所

作者:万里秋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1:25:42

第三百七十二章 太仓卫所

几十艘包着铁皮的木船,迎着海上的风浪艰难地前行着。

本来靠近海岸是可以减小风浪的,但那有可能被岸边巡逻的明军发现,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沿海明军虽然不算多勇敢善战,但自从俞大猷上任后,在张经的支持下,对沿海的明军卫所进行了一番整顿,至少现在看见倭寇,掉头就跑的现象大大减少了。

而这支倭寇部队,是奔着太仓方向去的,自然不想沿路和明军发生冲突,导致行程减慢。

罗文龙站在船头,眉头紧锁,看着前方的风浪,心情复杂。

他按照萧芹的信息,急匆匆地赶到登州卫,准备袭击萧风,结果船到中途,当地的眼线就驾着小船追上来,说萧芹的消息又变了,萧风带队去了南京,并且扬言从南京直奔上海。

萧芹希望罗文龙赶往太仓,因为去上海必经过太仓卫,萧芹表示他将调度苏州、上海附近的白莲教力量,与罗文龙共同在太仓夹击萧风。

罗文龙对萧芹并不感冒,他肯听萧芹的意见,完全是因为严世藩。

当年罗文龙当江洋大盗之时,被朝廷抓捕后判了死刑,是严世藩看上了他的眉清目秀,花大钱把他救出来的。

本来严世藩是看中了罗文龙这个人,但经过一番交流后,严世藩真的看中了罗文龙这个人!

他意识到,罗文龙绝不仅仅是眉清目秀这么简单,不但是个能干的人,而且还是个能干的人!

所以严世

藩打算把两个人的关系从同志关系,升级为同志关系!

上面的三句话,没有一个是笔误或错别字,理解不了的读者,就请不要瞎理解了。

他果断地给了罗文龙一笔钱,让他远离京城,到外面去发展。毕竟罗文龙是从死囚牢房里救出来的,严世藩再怎么嚣张,也不敢让他在京城晃悠,只能远走高飞。

结果罗文龙这一飞飞的太远了,直接飞跃了大海,飞到了倭国。在倭国里,罗文龙留学了两年,靠着眉清目秀和敢打敢拼,获得了一个落脚点和一份产业。

但罗文龙牢记他此行不是为了移民倭国的,他是要帮严世藩培植一股势力,准备一条最后的退路。

所以当罗文龙发现倭国各位将军之间的村战打得很热闹,战败一方的武士都流行跑到中国沿海打工时,敏感地意识到机会来了。

罗文龙在各支倭寇小分队都流窜过,获得了大量的人脉和信息。然后在严世藩的运作下,沿海的严党官员,搞了一份卧底计划书,说明罗文龙是奉命卧底,随时可以洗白。

这份计划书,是严世藩给罗文龙的退路,严世藩对罗文龙确实是很够意思的,两个人双管齐下,互相给对方留好了退路。

罗文龙混啊混啊,终于凭借能力,从倭寇群体跳槽到了海盗群体,进入了徐海的创业团队中。

当时徐海和汪直翻脸,自立门户,虽然发展顺利,但人才短缺。罗文龙长得

就像个人才,说话也好听,迅速获得了徐海的赏识。

待俩人深入一交流,居然还是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徐海当即将罗文龙认为义子。

之后在罗文龙的协助下,徐海的势力发展更加迅猛,成为了仅次于汪直集团的海盗团伙。

说到这里,有必要说说海盗和倭寇的区别。严格来说,对大明朝廷而言,这俩都是一路货。但如果仔细区分,还是有一定分别的。

倭寇肯定是海盗,但海盗不一定是倭寇。海盗的成分比倭寇更复杂,而且更热衷于在海上抢掠打架。倭寇虽然也在海上抢掠,但更热衷于在陆地上活动。

而且当时明朝沿海的海盗,还有很强的商业气息,其主要获利点并不是抢劫,而是走私!打劫只是辅助动作!

倭寇则不同,倭寇的脑容量比较小,不具备商业意识,主要获利点就是打劫,十分的没有技术含量。

所以不管是汪直还是徐海,在被人称为海盗时一般不会恼火,但如果被称为倭寇,那就像模特被称为外围一样,是一定会翻脸的。

罗文龙内有严世藩为内应,外有徐海做支柱,在海盗届和倭寇届都混得风生水起,甚至有人把他称为“海上小诸葛”,每次行动基本都是占便宜的。

但上次配合萧芹行动却被萧风给设计了,损兵折将,狼狈不堪。为此当萧芹再次提出合作的时候,罗文龙心里也是憋着一口气,打算给

萧风点颜色瞧瞧。

罗文龙这次带出了徐海手下中的三百名精锐,并且让人联络了沿海的三支倭寇队伍,每只都有一百人左右,组成一个六百人的战队。

萧风这边出动了三千士兵,加上太仓卫的士兵,足有五千人之多,罗文龙只带着六百人,就敢进攻太仓,是不是疯了?

事实上,罗文龙觉得这六百人都有点过于谨慎了。在沿海长期的战斗中,人们普遍认可的战力对比,是一个倭寇至少打三十个明军士兵。

别觉得这事有点匪夷所思,实际情况就是这样的。而且真实历史上的记载,比这个还要狗血。

《明史.日本传》里记载,嘉靖三十四年六月七日,一群倭寇从浙江省绍兴府上虞县登陆,占领了一处宅子,绍兴知府刘锡率兵包围了这群倭寇,却被敌人趁夜突围。

突围还不算,突围的路上还遇上了一个十分倒霉的,衣锦还乡的御史,这位御史还没来得及给以前说自己没出息的乡亲们打打脸,就被倭寇给干掉了。

之后这伙倭寇更是横行杭州府,抢劫于潜、昌化二县,一路横扫打劫,甚至主动对逃跑的官兵进行截杀。最后一路打到南京!

那么这伙战斗力爆棚,横扫江南沿海的倭寇究竟有多少人呢?这个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因为考证的结果差距巨大,一种是说有五十三人,一种是说有七十二人,足足差了百分之四十……

计算下来,和

倭寇交手的明军士兵,累计至少也有五千人了,大概的比例是一比一百,人均半个楚霸王。

可以肯定的是,那些倭寇是为了自己在拼命,而明军士兵,是为了自己在逃命,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这一切。

当时的卫所兵,大部分都得不到训练,平时连兵器都不拿,几乎和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区别,除了跑得更快。

而军人,和老百姓最关键的区别,并不是战斗技巧,而是敢拼命的心。这是需要千锤百炼才能有的!

所以罗文龙也好,萧芹也罢,对于这次夹击萧风,都充满了信心,只是现在萧芹的信心多少受到了打击,毕竟一个人的家被偷了,对于打野就会信心不足。

而罗文龙此时压根不知道萧芹被偷了家,所以依旧信心十足,乘风破浪地向着太仓的方向挺进!

萧芹和古月儿骑着马,身后跟着寥寥几个本地分坛的教众,满腔怒火地向着太仓的方向狂奔!

萧风带着俞大猷、张无心和三百骑兵,在落后一些的地方,同样向着太仓的方向狂奔!

三千南京混合步兵,护送着公主的大房车,一路上日出而行,日落而息,慢慢悠悠地向着太仓的方向蛄蛹!

终于,罗文龙在太仓登陆了!果然不出所料,两千饭都吃不饱的卫所兵,一见到这么大批的倭寇出现,立刻就想开启向后转,起步跑的战斗模式。

但这次,卫所的千总们率先发生了变化,他们命令

卫所兵列阵迎敌,并喊出了震撼人心的口号。

“虽然朝廷之前没让我们吃饱,虽然地方大户不支持我们抗倭,但我们仍旧不能后退!”

卫所兵们满脸茫然:“大人,为啥呢?咱们啥时候这么虎了?”

“新任江南总督,大明天师萧风将令,打胜仗,给金给银,敢逃跑,格杀勿论!”

“大人,听说萧大人曾带着戚继光将军打败过鞑靼骑兵,是真的吗?”

“那还有假?萧大人这次带着俞将军,从南京发兵过来,马上就到太仓了!

咱们如果后退,被萧大人迎面撞上,那就是死路一条!

你们没听说,萧大人是一路杀人过来的吗?他看见咱们落荒而逃,能不大开杀戒吗?”

“大人,咱们能不能沿着另外的路线跑呢?”

“别做梦了,太仓这里哪还有别的路?咱们据守县城,至少还有个城墙可利用,援军很快就到,就算战死,那也有抚恤!

咱们要是后退逃跑,同样是死,还落个军法从事,家人一文钱都拿不着!咱们都是军户,咱们死了,家里还得出丁员补上,继续送死!”

“大人,最后一个问题,给金给银是真的吗?朝廷以前也说过,可最后拼了命,也看不见赏银啊!”

“这话是萧大人说的,萧大人多有钱你们知道吗?咱们卫所里发的两个望远镜,现在在黑市上一个能卖到多少钱你知道吗?

跟萧大人去打鞑靼兵的士兵,不论死活,家人

萧大人都给养起来了!你担心萧大人会赖账?”

所以,当罗文龙带领六百倭寇,以前所未有的强大阵容气势汹汹地逼近太仓县城时,惊奇地发现太仓卫的两千卫所兵,居然并没有弃城而逃!

这简直是岂有此理!以往一百倭寇都能打得一个县城望风而逃,如今是六百,六百啊!太仓人民是不识数吗?

本来罗文龙是打算追在两千卫所兵的屁股后面,一直追的他们迎上萧风的队伍。这不是嚣张,而是倭寇一种常用的成熟战术。

比如倭寇打一个县城,得知附近有官员带着兵来营救,他们就会想办法驱赶一群败兵迎上去。这些败兵兵败如山倒,迎面撞上援军后,援军也会阵脚大乱。

不但阵脚大乱,士气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和打击。人类是群居动物,骨子里永远带着群居动物的特性。

当一群人中大部分人勇敢向前冲的时候,其中胆怯的人也会被激发出勇气,奋勇向前,这叫群胆。

当一群人中大部分人溃散逃命的时候,其中勇敢的人也会被裹挟,勇气迅速溃散,只顾逃命,这叫群溃。

营兵不像卫所兵那么怂,倭寇打起来也很头疼,所以他们利用溃败的卫所兵,多次冲散过来援救的营兵,大获全胜。

但既然这次太仓卫没有弃城溃逃,他的驱赶羊群战术也就用不出来了。不但用不出来,如果他绕过太仓,按原计划去迎击萧风在路上的队伍

搞不好还会被两面夹击,包了饺子。

所以罗文龙决定先打下太仓,反正也花不了多少时间。所以他一面派了几个倭寇去给当地的白莲教分坛报信,一面带人凶猛地攻打县城。

太仓卫所兵再次让罗文龙意外了。他们虽然仍然很恐惧,甚至举起石头的时候,两条腿都是哆嗦着的,但仍然不耽误他们往城下射箭扔石头。

那两个千总的话深深地刻进了每个人的心里:“萧大人是杀了一路人过来的!萧大人特别有钱,绝不会赖账!”

以往卫所兵一打就逃,是因为之前卫所兵当逃兵已经成了惯例,连朝廷都对此无可奈何,也没法治罪,否则天下的军户就要杀绝了。

反正逃了命,等敌人退去后,再回到卫所继续当兵就是了。你不让我当,那简直是太好了,这年头干什么都行,就是当兵最痛苦了。

但这次萧风杀了一路的人,威慑力实在是太大了。这些卫所兵坚定的相信,如果他们当逃兵被萧风撞上了,就算朝廷不杀,萧风也一定会杀。

既然左右都是死,是死在给家人挣钱的路上,还是死在给家人获罪的路上,这个选择就像读书还是当和尚一样,几乎不用选。

在抹着眼泪跟倭寇对峙一个时辰后,这些卫所兵的腿抖得没那么厉害了,忽然发现自己身体里也是有力气的。举石头似乎也不那么费劲了!

人的信心都是打出来的,拼命一战之下,

原本以为人均半个楚霸王的倭寇,趴在城墙下十多个,他们又没有携带攻城武器,县城的墙虽然不高,但那也不是武士刀能劈开的呀!

卫所兵们顿时信心大增,互相呼喝着支援墙上的薄弱环节。当然,战斗力的差距还是客观存在的,卫所兵们居高临下射箭,能射中的都没几个。

而倭寇们弯弓搭箭,墙上只要有露头的,差不多十中**。一时间压得城上都不敢站起身来。倭寇们趁机搭起人梯,这是他们攻打县城的独门绝招。

先选一个城墙最矮的位置,一个倭寇在弓箭的掩护下冲到墙下,微微蹲身,扎好马步。第二个倭寇冲上去,跳到第一个倭寇的肩膀上,也扎好马步。

第三个倭寇一定是精选的高手,嘴里衔着短刀,背后背着长刀,一个加速冲刺,踩在第一个倭寇的肩上,跳起来,再踩在第二个倭寇的肩上,第二个倭寇奋力一举!

县城的城墙比较矮,这个倭寇就能爬墙而上了!等他冲上墙头,那当真是以一敌十,迅速能在墙头砍杀出一片空地来,然后第二个,第三个,越来越多的倭寇会用这个办法上墙。

等凑够十个左右,他们就能杀到城门下,打开城门,这个县城也就算沦陷了。这里面固然有个人战斗力的差距,也有武器的差距。

倭刀坚硬锋利,卫所兵的刀基本都是普通铁刀,含钢量极低,很容易被砍断砍歪,极大地影响

士兵的心理状态。

而且倭刀还长!战场厮杀不是武林高手比武,绝对是一寸长一寸强,综合这些因素,卫所兵一旦短兵相接,基本就是溃败的结局。

此时倭寇的第一个人墙已经搭起来了,两个倭寇摞起来,第三个倭寇翻身上墙,成功!姿势很帅!

两个千总挥舞着钢刀,不要命地冲过来,对着正在往墙上爬的倭寇一通疯狂爆砍,砍得城砖直冒火星子。

作为千总,他俩的刀是正经的钢刀,虽然不如倭刀,但绝不至于一下被砍断。那个倭寇立足未稳,面对两个千总的疯狂输出,确实也是手忙脚乱,差点直接从城墙上被砍下去。

嗖的一声,城下一支箭矢射中了其中一个千总的右臂,那千总钢刀落地,腿上也被倭寇的短刃刺中,翻身倒地。

剩下的一个千总大声呼喝,周围几个卫所兵胆战心惊的拿着长枪来帮忙,但长枪的柄都是木头的,被倭寇的长刀一砍就断,那千总一人面对倭寇的长短双刀,明显落了下风。

就在倭寇们欢呼之时,墙头倭寇的双腿一紧,动弹不得,随即传来一阵剧痛。卫所兵们趁机长枪攒刺,那倭寇没法躲闪,只能用双刀护身,终于挨了一枪。

千总趁他受伤,上前一刀横抡,砍掉了他的脑袋,城下倭寇的欢呼声戛然而止,变成了一片狂怒的叫骂声。

躺在地上的千总死死抱着倭寇的腿,嘴也咬在腿上,都不知道腿的

主人已经分头行动了。见同伴伸手来拉自己,才松开嘴,吐了一口血水。

“妈的,赏金下来,老子要拿大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