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 第556章 定向流通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第556章 定向流通

作者:仗剑至天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30 22:06:10

第556章 定向流通

第556章 定向流通

“臣…刘效祖,拜见陛下!”

“免礼吧。”

朱由校撩撩袍袖,但注意却没有放在作揖行礼的刘效祖身上,反倒是在其身后站着的宦官,手里捧着被红布遮盖的托盘,吸引到了朱由校。

“成了?”

朱由校看向刘效祖询问道。

“禀陛下,造币清吏司奉旨督造新币,尊奉陛下先前所颁旨意,按规格铸成金、银、铜三类新币!”

刘效祖难掩激动,双手不受控制的颤抖,向天子禀明造币清吏司的成果,为了今日,他承受太大的压力了!!

币制乃是一个国朝的根本!

上至赋税征收,下至贸易流通,皆离不开以币制为主的制钱体系,如果没有足够坚挺,足够充沛的制钱,来支撑起本国的流通需求,那么这个国朝就必然会出现大乱!!

对于朱由校而言,他早就想着手改革币制了,大明混乱的币制体系,给大明造成的危害太多了。

尤其是一条鞭法被推行以来,哪怕在张居正身死后,牵扯到改革的种种政策被废除,但是部分政策却下沉了。

最为直观的莫过于田赋、丁税等皆要以白银来缴纳,这对于底层群体造成的负担,无疑是在悄无声息间加重了!

火耗!

此等坑爹的恶政,早已在大明根深蒂固了!

底层群体想要完成缴税,要先将手中的粮食卖掉,这样才能得到钱财,而这其中多数是以制钱为主。

可是拿制钱去缴税,地方官府他娘的不收,必须要兑换成足色银才行,可平头百姓哪儿来的白银啊,关键还是他娘的足色银!

这样就他娘的要到能兑换白银的地方,去实兑白银才行,只是手里的制钱,真要去兑付的时候,那就不是你说的算了。

这一系列的流程走下来,底层百姓辛苦一年所得,就前前后后被剥削的差不多了,关键是明知道被剥削,却也只能咬着牙含着泪去做,不然那就是抗税,而在民间抗税那可是重罪啊!

这么多年下来啊,不知有多少底层百姓,就因为缴纳田赋、丁税等税目,被逼的变卖田产,被逼的家破人亡!!

“呈上来!!”

朱由校的呼吸有些急促,伸手对刘效祖说道。

“喏!”

刘效祖先是应了一声,随即便转过身去,从内廷宦官的手里接过木盘,便快步朝御前走了过来。

刘若愚见状,本能的想上前接过,却被朱由校一把推开,这样刘效祖便低首走了过来。

而站在一旁的朱由检、朱常淓他们,见到自家皇兄/陛下这般,在他们的脸上无不露出诧异的表情。

在一起相处这么久,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天子这般失态。

只是他们根本就不清楚,造币清吏司铸造出的新币,对于大明究竟意味着什么!

朱由校伸手将眼前红布扯开,映入眼帘的就是数十枚制钱,它们尺寸不一,颜色不一,图样不一,但是在见到这些制钱之际,朱由校的脸上露出了笑意。

“这是太祖高皇帝的画像?”

凑过来的朱由检、朱常淓等人,在见到眼前这些制钱的那刹,不少人的眼睛睁的很大,而人小辈大的朱术桂,此刻更是忍不住惊呼起来。

“钱范都铸造出来了?”

朱由校拿起一枚金制钱,看着上面的文字、图样、花纹等,对低首捧着托盘的刘效祖开口道。

“禀陛下,首批定档钱范皆已铸成!”

刘效祖如实禀道。

“产量怎样?”

朱由校继续问道。

“禀陛下,造币清吏司下辖铸币厂,按着当前的规模来定,能达月铸金制钱10万枚,其中壹元规格2万枚,伍角规格2万枚,贰角规格3万枚,壹角规格3万枚。”

“月铸银制钱60万枚,其中壹元规格10万枚,伍角规格10万枚,贰角规格20万枚,壹角规格20万枚。”

“月铸铜制钱100万枚,以上皆可通过币制验收,经有司检校接收后,流通进民间进行交易!”

“铸币产量太低了!!”

朱由校皱起眉头,看向刘效祖道:“按照这样的效率,大明何时才能实现新旧币的更迭?”

“禀陛下,造币清吏司下辖铸币厂,眼下已选好几处地址,眼下已在加紧营建中。”

刘效祖不敢迟疑,顺着天子所言禀道:“最迟到今岁的十月底,上述铸币厂就能投产,到时臣会加紧促成定档钱范的铸造。”

“要抓紧来办。”

朱由校道:“在内帑储备的金银,要在今岁完成铸币,这批新铸的金银铜制钱,朕是有大用的!”

臣遵旨!

刘效祖低首应道。

对于朱由校而言,他要改革币制的决心从没变过,但是一切的前提,皆要围绕着有新的货币才行。

从四川传回的私铸制钱一事,就让朱由校感受到这种紧迫感,如果大明新货币不能发行流通,那么底层被盘剥的命运就解决不了,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本该征收进国库的税收,其中有一部分要被人上下其手!

“皇兄,这就是您一直提的新币?”

见自家皇兄不再询问,朱由检忍着惊意,看向朱由校询问道。

“是。”

朱由校点点头道:“从朕御极登基之初,就觉察到大明币制太混淆了,特别是地方有司滥铸成风,这又导致一些奸佞藐视我朝律法私铸,长此以往下去,朝廷充耳不闻视而不见,那就会导致民间物价猛涨,关键是属于国库的税收也会日益缩减!”

“陛下,那您先前提及的铸币税,又该怎样进行征收?”

听到这里的朱常淓,此刻却露出疑惑的询问道。

“从金银铜新币铸成之际,铸币税朝廷就已经征收过了。”

朱由校举起手中的那枚壹元金币,微微一笑道:“该枚制钱标重一两,锚定的就是一两足色金,含足色金料就达八成半,里面掺杂有铜等有色料。”

“这用的一成半掺杂,就是朝廷要征收的铸币税,当然想让民间承认这款新币,那就必须解决一些问题,比如货币的坚挺程度,这就需要在官方层面,出台对应的政策,以确保它们的本位币身份!”

“还有流通期间的耐损程度,也必须要得到解决,不能说流通没有几年,就出现损耗的情况,如此制钱不就变相贬值了吗?”

朱由检、朱常淓他们张大了嘴巴,脸上流露出惊疑的神情,照这样来进行换算的话,那朝廷只要铸造一批金银铜制钱,就可以从中抽取一成半的铸币税啊!

按着大明现下奉行的银本位政策来换算,用100万两的足色银铸造一批银制钱,就可以征收到15万两的铸币税,这绝对是一笔稳定的财源税收啊!

“传朕口谕,召毕自严进宫见朕。”

而就在众人惊疑之际,朱由校却收敛笑意,看向刘若愚朗声道。

既然新币已经铸造出来,那如何发行与流通,并且能够让民间承认这款新币,就是朱由校必须要解决的事情。

如果说这些新币不能流通起来,那么造币清吏司此前下那么大的功夫,不断革新铸币工艺,预防民间私铸,这前后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那算是打了水漂了,这是朱由校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