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 第373章 布局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第373章 布局

作者:仗剑至天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30 22:06:10

第373章 布局

第373章 布局

有人的地方必存竞争,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如何去看待竞争关系,是每个人必修的课程。

朱由校做的很多事情,就是让底下的人彼此竞争,因为这样才会有紧迫性,时间对大明而言太过宝贵,容不得有丝毫的浪费。

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这是朱由校御极登基以来,一直在秉承的用人之道,不掺杂任何感**彩。

大明皇帝拥有感情太过奢侈,在做任何决断之前,最不敢掺杂的就是感情,不然真要出现差错,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少府新设的粮储清吏司,还是要加快规划粮仓的建设进程。”

东暖阁内,朱由校坐在宝座上,扫视召见的少府诸臣,表情严肃道:“手里有粮,心里才能不慌,先前廉政院督办的仓场亏空一案,让朕明白一个道理,少府直辖的诸多事宜,还是要少府自己解决,不能将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

“眼下整饬海河体系,发展军工体系,营建诸园区制造官局,筹建诸领域产业等,可都聚集起大批脱产群体,要是他们的粮食供应保障,因外界的一些因素,导致粮食发放不及时,这是会出大问题的。”

“朕觉得粮储清吏司的规划,应该再大胆一些才行,北直隶下辖各府仅筹建四座粮储场所还是太少,要再增加一批才行,对应的粮储保障也要做好,避免粮食储备期间损耗过大,诸卿觉得如何呢?”

“陛下,若是再增加一批储粮场所,只怕要多追加一笔内帑拨银了。”孙国桢上前作揖拜道。

“现有粮储清吏司获批近200万两专项银,用以营建粮储场所开支,购进粮食开支,在少府日常开支中占比很重,倘若要再追加的话,即便内帑划拨没有压力,可如何采买所需粮食倒成大的问题了。”

“叫贸易清吏司的人,去跟天津十三行洽谈。”

朱由校想了想,伸手对孙国桢说道:“眼下十三行在天津治下,已聚拢起几支规模不小的船队,价格可适当放宽些,让他们到东南诸省去购粮,此事就这样来办,少府直辖粮储必须加快建设。”

孙国桢、余应桂、邵捷春、卢观象几人相视一眼,脸上流露出各异的神情,显然对天子的决断,心底或多或少都有些想法。

这内帑银花的太快了,尽管有一批批金银收进内承运库,可往往没有过多久吧,就被拨到各处去用了。

在朱由校的眼里,金银到底是死物,没有在市面上流通起来,其赋予的货币属性就不存在。

内帑储备金银堆的再多,可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这对大明没有任何益处,所以该花就要花,何况是储备粮食这种要紧资源,朱由校是没有任何犹豫的。

少府新设粮储清吏司,今后不仅要供应好各领域产业聚拢的脱产群体需求,还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比如战争,比如灾情,要是外朝有司紧急之下调不来足额粮食,难道就坐以待毙吗?

少府这套另起的文官班底,朱由校必须要发挥到极致才行,让他们铆足劲儿干事,待到中前期改革有效落实,那后续合并拆设对应职权衙署,就可以稳步推进了,大明现有的这套体制,很多职权划分太模糊,这治理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大明还行,但想要治理多元化发展的大明就不行了。

权力必须实现制衡。

权力必须接受监督。

倘若没有上述的这些要素,那么行政体系就会朝官僚主义迈进,而这些所服务的就是少数特权群体,至于更多的底层群体,将成为他们嘴里的肥肉,任由他们去盘剥和压榨。

“造币清吏司做的事情,眼下进度怎样了?”

聊完少府直辖粮储之事,朱由校又提出新的问题。

“禀陛下。”

负责分管该事的卢观象作揖禀道:“关于新币铸造技术还是不达标,此前铸造的几批金元、银元,不是硬度不达标,就是图样不清晰,问题主要集中在材料比例上,还有冲压技术没有成型。”

“那就集思广益,提高奖励标准!”

朱由校眉头微蹙道:“新币铸造必须尽快攻关,大明现有的币制太混乱了,想要彻底整合币制积弊,朝廷要先拿出一套标准币制才行,造币清吏司干的事情,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

卢观象当即表态道:“臣会督促造币清吏司全体,尽快造出陛下想要的新币。”

对于币制改革一事,朱由校始终都记挂在心上。

倘若能将新的币制给搞出来,那对大明带来的好处太多了,首要就是增加隐形的铸币税收,每铸造一批新币流通出去,朝廷就能获得稳定铸币税,要是大明的货币能流通出大明以外,被其他区域的族群接纳并追捧,那么铸币税的规模就会增大,想要实现这一战略构想,需要军事与海贸齐头并进才行。

而且统一国内币制标准,就解决了兑换难,使用难等现实问题,从而加快货币流通,变相推动工商业的蓬勃发展。

当然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彻底杜绝火耗这种积弊,明确下来的新币制,该是多少就是多少,无需拿铜钱兑换银子,或熔炼碎银成锭,这样才能缴纳对应赋税,火耗这里面的猫腻太多了,官绅商等联合利益群体,盘剥榨取底层的重要途径,恰恰是因为这种事,导致太多悲剧发生。

朱由校深深的知晓这些,所以他从没有想搞火耗归公,因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要一劳永逸的解决,至于一统货币制度后,会出现别的问题,那对应要解决的问题,就相对而言简单太多。

“关于币制改革的事情,少府必须要严格保密,谁要是敢泄露出去,那连坐是必然的事情。”

朱由校收敛心神,看着眼前的诸臣说道:“币制改革能否有效推动落实,将会关系到我朝社稷之根本,是解开不少现存积弊的钥匙,在这件事情上,要做到绝对完善才行。”

“臣等遵旨。”

眼前众人当即作揖拜道。

牵扯到币制改革一事,只有少府的少数高层及铸币清吏司知晓外,其他职官根本就不了解此事。

随着一个个对应职权的衙署筹设,少府在不知不觉间已成为庞然大物,其在明面上仅限于宫廷事宜,可实际上很多做的事情,都是跟外朝有司职权重叠的。

对于少府,朱由校是满怀期许的,少府能否平稳的持续发展,则关系到他构建的皇权主导力量,是否能保持强有力的影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