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神骨鬼牌 > 第六百七十九章 水有多深?【七百四十三】

第六百七十九章 水有多深?【七百四十三】

再啰嗦一边,诸子百家。

诸子指孔子(孔丘)、老子(老聃)、墨子(墨翟)、荀子(荀况)等。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阴阳家、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z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 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之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四世祖。? 六世祖得孔氏,是为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子祈父,祈父子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请注意这几点,过去就没有人真正评价,认真看待这个问题。

很多人更愿意说这个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对吧?或者圣人,儒家。注意近年来,不知道有一帮子人竟然把儒家,孔子吹捧成了神仙,宗教了。

不能因为全国有孔庙,就把儒家说成是中国的国教,儒教。

还有人更奇怪,打出来了儒释道或者一家的旗号。

这都是错误思想。

而且这三家都代表不了国学文化,代表不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

我要说的突出的是:z治家。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商朝第一任帝王,王。也就是按照出身,历史,孔子不是穷人,不是穷儒,而是贵族身份。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一代一代基本都是大官出身。

注意一点,孔子的一生,就没有什么求学,师承?孔子一身学问从何而来?

答案是不知道。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楚国 [ 或陈国?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老子入周王室任守藏室史(管理藏书的官员)。在被推荐入周室效力之前,老子跟随常枞(商容)学习知识。

也就是老子的一生也是一个谜。

也不知道他的师承。

至少他周王室任守藏室史。这个官不小了。那可不是普通图书馆。是王室藏书馆。

墨子(公元前476或480年—公元前390或420年),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 ,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宋国贵族目夷的后裔? ,曾担任宋国大夫?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注意重点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裔 ,曾担任宋国大夫。贵族之后。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 ,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

所以重点是他身份也不低。

法家成熟很晚,但成型很早,最早可追溯于夏商时期的理官,成熟在战国时期经过管仲、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战国末期,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

管仲周穆王的后代。

士匄(?-前548年),祁姓,士氏(按封地又为范氏),名匄(范匄),谥号宣请注意封地这个词语,那就不一般。

子产(?—公元前522年),春秋时期著名z治家,公孙氏(一说国、东里亦为其氏)? ,? 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 ,谥成? ?,历史典籍以“子产”为通称,亦称“公孙侨”、“公孙成子”? 、“国侨”等等。他是郑穆公之孙、公子发(字子国)之子,前554年为卿,前543年执z先后辅佐郑简公、郑定公,卒于前522年。

李悝(前455—前395年),又名李克,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战国初期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 。曾任魏文侯相,

吴起(?-前381年 ),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县西)人? 。? 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z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

吴起早年学儒术于曾申门下,后弃儒学兵。最初在鲁国时,受命指挥鲁军大败齐国。之后前往魏国,得到魏文侯重用。他指挥魏军屡次击败秦国,占领河西之地,为首任西河郡守,同时改革兵制,创建魏武卒,“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 。后因魏武侯猜疑而转投楚国,被楚悼王任命为令尹,进行变法。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短时间内成功增强了楚国国力,使楚国出现“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一度大败魏国,“马饮于大河”的强盛局面? 。前381年,楚悼王逝世,吴起因厉行变法而得罪守旧贵族,惨遭杀害 。

就不一一列举了,可以自己百度一下。

哪怕是小说家,那都是稗官。我前面说,这个可能是隐藏身份的一种手段。

也就是无论怎么说,诸子百家,没有一个是奴隶出身,没有一个是平民出身,不是当官的,就是贵族含祖上是贵族,对吧?

为什么要又啰嗦一遍诸子百家的事情呢?

其实很重要。

需要一步一步后面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