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神骨鬼牌 > 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有多深?【六百十三】

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有多深?【六百十三】

《西游记》,或者《高上玉皇本行集经》道教不同教派,名称有所不同。

一个关键点,那就是玉皇大帝的身份。

我们就不说《老子化胡》,或者三清教化了西域王子。那个王子修了多少年多少年,最后成了玉皇大帝这回事了。

就一点,实际玉皇大帝的身份,人物设定,并不符合中国神仙文化,道教文化的神仙思想。

无论怎么说,玉皇大帝更应该跟佛教的关系比较近,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一个西域王子,又是在信佛国度当中的凡人,最后就是修,成就不可能超过盘古,女娲,伏羲这样的大神,对吧?

更加不可能超过三清,对吧?

那么是不是有一个最大的疑问,玉皇大帝是怎么在有这么多众神的天庭,又有三清这样最高神的天上,成为众神之首的呢?

实际上,这就是人为创造神,还是一个硬把属于外国的人跟佛教跟道教文化相结合,最后又硬是把他给抬高到无限高的地位,那就是《西游记》,《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真正难以解释的地方。

关键是如果玉皇大帝是一个中国人,属于中华民族,主要应该还是汉族的一个凡人,或许还能被接受。

不过最关键的还是那个问题,中国有那么悠久的历史,神仙文化前提下,玉皇大帝成为众神之首,就不合理。

虽然《西游记》很成功,作为小说很成功,不过还真不能当成神仙文化,或者单纯地看成是神仙文化。这个问题,要放在中国几千年的帝王史,朝代史的大背景下,各个朝代,有汉人建立的,有少数民族建立的。每一个朝代有每一个朝代的文化,对吧?

不过我要说的不是这个问题。

而是过去提过的,其实网上也有一个热议。

那就是玉皇大帝实际身份并不高,那么如何在高手如云,前辈如云的神仙当中,当上了天庭的老大?神仙之首的呢?

也就是,玉皇大帝凭借什么当老大?

《西游记后传》里有一个解释,就是前一个天帝做事不公。赏赐不均,属下有不服的。就是刑天。刑天被天帝击杀,砍了头,但是尸体倒下。然后即使没了头的刑天还能自由活动,半夜里用刑天巨斧杀死了天帝。天上不能没有老大,然后众人推举玉帝。这就是玉皇大帝的来历。

原著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中,孙悟空口出狂言要让玉帝让出位子让他坐一坐。如来佛祖听了,直冷笑道:”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

先不管这个了。

大家都看过,至少看过影视剧《西游记》对吧?

就按照影视剧那个版本八六版,杨洁导演的,或者其它版本的,主线,大体都是一致的。

那就是从头到尾,应该没有反对这么一个观点吧?

从孙悟空出世,到孙悟空被如来镇压在五行山下,然后经历了五百年,再去西天,就算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吧。这都不重要,也不是重点。

重点是什么?

天地间有能对抗天庭,能对天庭构成威胁的人,妖等等吗?

除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又能怎么样?

实际根本就不足为虑。

仅仅是影视剧版本一个夸张而已。

玉皇大帝出现的时候,天界已经多少年没打过仗了吧?天界已经没有妖怪,精怪,所谓的魔了吧?

也没有足够可以PK,对抗天庭的大军了,对吧?

但是,恰恰有另外一个问题,一个致命的问题存在。

玉皇大帝在众多老神,老仙,大佬云集的天界,如何当上老大的?

三清真的甘心让出天宫,退居二线?其次?西王母等大佬,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能甘心听从玉皇大帝的调动?

说天地间,已经没有任何可以威胁到天庭的s力了,对吗?

错。

实际上,并不稀奇,那就是佛教,如来,灵山,那才是天庭的心腹大患。

因为灵山看似只有西牛贺洲一个洲,实际它的影响力已经在其它洲生根发芽,扩大,发展的很迅猛。

而佛教并不归天庭管,跟五方五老一个级别了。

玉皇大帝能坐上天庭老大的位子,肯定如来,佛教,灵山给了很大的支持的。等于灵山投票,很关键。

所以,天庭是知道的。

如果佛教,灵山的s力很小,还好。

不过由于灵山的发展太快,太迅猛了,大大超出了天庭,道教的预期。

所以,天无二日,一山容不得二虎,你能理解吗?

正是这样的大背景下,玉皇大帝作为道教的神仙老大,不会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就跟那投名状差不多,表忠心差不多。

所以这个思路可以作为《西游记》番外篇,为什么会有唐僧取经的故事了。

不过是借孙悟空闹事,然后玉皇大帝跟如来合作演出了一场双簧,看似整顿天庭。

注意哦,整顿天庭,让谁去陪唐僧受罪?

自然三清四御的人是动不了的,对吧?

那天庭只能找两个没有北京的人开刀祭旗,谁啊?

天蓬,卷帘呗。

如果天蓬,卷帘是三清四御的人,玉皇大帝敢动吗?敢惩罚?

显然不可能。

就是动,是不是得先征求下人家大佬的意见,对吧?

你觉得大佬能为了什么狗屁不通的取经,牺牲自己的小弟?

而且前面也说了,唐僧取了什么大乘真经,跟天庭有毛关系?还是想让大唐,南部儋州脱离天庭的约束?

当然是不敢,也不可能,对吧?

所以,这个取经的意义又在哪里?

对于天庭的意义又在哪里?

天庭从来就是赏善罚恶,一切都是天说了算,十都管生死,南斗六星管福禄寿等等,北斗七星主兵事等等。

所以凡人,皇帝,想凭借佛经,大乘真经,脱离天庭?地府的约束?

如果,你要这么看《西游记》,实际是没有看懂。

而是玉皇大帝杀鸡儆猴,用天蓬,卷帘做样子,立威,那边如来用金蝉开刀。师徒五个,就是五个苦逼,吊丝。累死累活,就是演了一出又一出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