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神骨鬼牌 > 第五百十三章 水有多深?【四百七十七】

第五百十三章 水有多深?【四百七十七】

大家都以为《西游记》是讲唐僧取经的故事,对吧?

这并没有错,假如吴承恩先生不写唐僧肉,不写唐朝,或者孙悟空出世时候的汉朝,而是写明朝的一个和尚去取经,结果会怎么样?

这个小说,我们今天就见不到了。

因为会被封杀。

就好像清代人可以写明朝的那些事,当代人就不能写当朝当代的故事。

其实,我告诉你们,《西游记》恰恰是借着唐朝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还是神话故事,来说的恰恰不是唐朝的故事,而是明朝的事情。

是哪些事情呢?

明朝官场上的事情,衙门里的事情,还有最重要的科举的事情。

什么是唐僧肉?

那就是莘莘学子十年寒窗都想考状元,而状元哪有那么好得呢?你像近代,还有一些范围,古代,没有一个老师能帮你猜测科举的题目,还有有关这个题目最合适的答案,也就是皇帝需要的答案,出题目时已经预设了皇帝自己立场的答案。

那才是真正的唐僧肉。

十年寒窗,熬夜苦读,那就是唐僧西天路上,九九八十一难。

乡试 会试 殿试,那只是一般,通用型语言。其实各个朝代都有不同。

而为什么要说科举试唐僧肉,尤其是明朝呢?

其实就是因为严嵩把持朝z,阉党当道,科举舞弊,投靠了阉党的,巴结阉党的,送礼的,走后门的,肯花钱的,什么十年寒窗,都是一个屁。

就好像什么如来说,你观音去东土寻一个有缘人,叫他来我西天取经一样,荒唐可笑。

为什么?

假如观音没有按照如来的不说出来的秘密,早已内定好了金蝉子转世的唐僧,观音随便找了唐朝的一个和尚,那个和尚能去西天取经吗?

当然不能。

但是现实,明朝,嘉靖,严嵩时期,就可以。

只要你是顺着严嵩的意思的,只要是跟阉党是一条心的。不说中状元吧,中个进士是没有问题的,更别说什么举人了。花钱就行了。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上联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下联是: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横批:横竖都行那就是严嵩满意,怎么地都行。严嵩不高兴,怎么地都不行。。

那玉皇大帝随意惩治凤仙郡,三年不下雨。或许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有人觉得玉皇大帝也有失察的时候,对吧?在不了解情况下,所以就错误地惩罚了凤仙郡?

恰恰错了。

神仙会犯错的吗?

神仙是善掐阴阳,观测天象的吧?什么事情能瞒过神仙的呢,对吧?

所以,结论就是这就是天威。那就是玉皇大帝可以这么做。

而这个意味着什么?

恰恰是在说嘉靖皇帝,任意胡为,不思社稷安危,任用阉党,朝廷朝z昏聩不堪。

而西天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看似早就设计好的,其实就是活生生的,只允许州官放火,不允许百姓点灯。作为天庭神仙,佛教的人,就可以任意胡为,置人于死地,抢人王位乌鸡国国王,霸占王妃观音坐骑,公主奎木狼,肆意杀生神仙的弟子,坐骑等等吧,到了人家没少杀生吃肉。

而泾河龙王,天蓬,卷帘相比就冤屈死了。

这仨,这点算过错吗?天蓬可是没有霸占人家妻女,卷帘只是打碎了一个琉璃盏而已。

这就是强烈地对比。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就因为跟嫦娥说了说话,就变成了猪头,猪妖,天庭水军大元帅丢了,神仙丢了。卷帘只是打碎了一个琉璃盏,玉皇大帝带刀侍卫长丢了,神仙丢了。每天要在流沙河饱受万剑穿心的刑罚。

那泾河龙王更加不用说了,名都丢了,龙王的身份丢了。还不知道是从小泥鳅开始修呢,还是屎壳郎开始修。

这其实,就是明朝嘉靖严嵩时候活生生的现实。

这才是最真实的西游记,不,明朝朝廷游记,学子游记,百姓游记。

而唐僧到西天取经,就是莘莘学子,尤其是清贫人家的学子,那些真正的学子的苦逼取经之路。

不过,这就完了吗?

唐僧取经团队,不管怎么说,赏中有厚此薄彼,有内定的嫌疑。但是毕竟还算圆满,对吧?按照大多数人的想法?

但是故事,其实并没有完。

真正的故事其实还没有开始。

为什么?

唐僧取经成功了,就是那些学子考上了,或者能当官,或者当不上官,其实又出来了新问题。

那就是没考上,担心考不上,跟家里人怎么交代,以后的日子怎么办?如何生活,对吧?

考上了,就好了吗?是不是跟到了天上当神仙一样,跟佛教灵山如来那边一样?是不是只有玉皇大帝,还有你的上司满意,如来,灵山满意了才行?

那还有一个更深次的问题有没有想过呢?

就是你跟唐僧,孙悟空,八戒,沙僧,小白龙一样,成了佛,菩萨,罗汉的,是不是还不能自己做主?是不是如来说:哎,那个谁,那个谁谁谁,去办点事情。那个下面人间的谁谁谁得罪了文殊,观音,普贤什么的,你却让他死在井里,你霸占他家房产三年?西游记里乌鸡国王的故事,要在你身上再来一遍,你是该做呢,还是反对如来的做法呢?

或者你去让什么地方三年不下雨,你去不去?

或者也跟奎木狼一样的事情,你做不做?

这还只是小说式,神仙小说式的假设,放到现实当中,什么地方受灾了,皇帝不但不减免赋税,还要加重赋税,你作为官员是照办呢,还是替百姓上奏求情呢?

你上奏就是触怒龙颜,得罪上司。

又或者你不是贪官,但是上司,皇帝要你杀清官,满门抄斩,诛灭九族,你做不做?你下得去手吗?你能忍心吗?

还有非常非常小的事情,衙门的事情。两个人对簿公堂,一个要债,一个赖债,或者地主为富不仁h世仁,你该如何?有钱人给你送银子了,或者买通了上司了,上司要你判定有钱胜诉,你是照办,还是不照办?

其实,这些就是吴承恩先生离开官场的原因。

这也才是真正的《西游记》的现实内幕,黑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