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神骨鬼牌 > 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有多深?【三百十一】

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有多深?【三百十一】

《西游记>爆雷>你不知道的秘密之沙僧八戒在现实世界里存在》

如果我说西游记里沙僧八戒在现实世界里存在的话,或许你们要吓一大跳了吧?

很多人去过寺庙吧?没去过没有关系。

过去的人,是不是有印象,寺庙进入山门之后第一个大殿叫什么?

一般是叫天王殿,或者弥勒殿,对吧?

当然不是所有寺庙都是这个布局。

你看天王殿里有四大天王或者叫四大金刚。当然四大天王是在《西游记》里的神仙人物,驻守四个天门的。在道教就叫四大金刚,这以前提过。

佛教里并没有四大天王,而是帝释天。

对于天的定义,佛教当然是指古印度原始佛教,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认为天一共有三十三层,所以又叫三十三天。

当然,我只是随便说一下,并无特别的深意。

我要说的正是这个天王殿。

你看,一进入大殿,是不是看到一个大肚子的和尚,佛教说是弥勒菩萨老百姓说是大肚弥勒佛,或者笑弥勒佛。在《西游记》里并没有弥勒菩萨,只有东来佛祖,以及那个蟠桃大会上到底是神仙还是佛教的赤脚大仙。

真正的佛教知识里并没有东来佛祖,而是阿弥陀佛。

在《西游记》里提到过三佛,也就是网上常说老中青三代佛:过去佛燃灯古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阿弥陀佛。

但是《西游记》里又胡说了一个东西,那就是编造了一个如来佛祖。

其实如来和佛是一个意思,因为佛有十个称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天人师,无上士,调御丈夫,佛,世尊。

当然,你可以听,也可以不听。这个并不重要。

还有就是现在很多寺庙有三尊佛,却不是燃灯古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而是燃灯古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

这也是带一下。

回到正题。

首先,大肚弥勒,或者大肚弥勒佛,按照佛经,并没有提到弥勒菩萨是一个大胖子,大肚子的样子。

按照百度词条:

大肚弥勒佛是中国历史上却有其人的一尊佛,是五代时期人,生于浙江奉化,原名契此,号长汀子,出家于奉化岳林寺。他身躯肥胖,常肩搭一布口袋,他极为珍惜粮食,看见五谷掉地,便随手捡入布袋,用以施舍穷人,人称“布袋和尚”。常见的大肚弥勒佛像大都是圆头大耳、袒胸开怀、笑容满面的,后人则根据他独特的笑容和开怀的大肚,在各处供有大肚弥勒佛像的寺庙里题写出许多妙趣横生、饱含深意的楹联。由于大肚弥勒佛像慈颜善目,笑口常开,反而形象化的代表了大乘佛教的宽宏大量,慈悲为怀的宗旨。

百度又一词条:

青花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名契此,唐末至五代后梁时期明州奉化僧人,号长汀子,是五代时后梁高僧。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眼见人间生灵涂炭,满目疮痍,遂立下“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

不过这个“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又要胡编了。因为这个口号,不是布袋和尚,而是地藏菩萨立下的。

但是真正有关大肚弥勒佛的来历,实际有一个传说。

据说曾经有一些和尚,不忌荤腥酒肉等,每日打坐念佛。最后这些和尚疯癫说自己会成佛。然后等他们死后,有人传说这些大肚便便的和尚成佛了。

当然这仅仅当故事听听罢了。

说完了弥勒,再说另外一尊菩萨。

那就是韦驮菩萨。

请见百度词条:

韦驮菩萨,又称韦陀天,梵名音译为私建陀提婆,意为阴天,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梵文:skanda 。后来被佛教吸收为护法诸天之一(此外,佛教中还有另外一位护法天神韦天将军。相传他姓韦名琨,是南方增长天王手下八大神将之一,又是护法四天王手下三十二神将之首。有很多人把韦驮天和韦天将军相混),是佛教中护法金刚力士的代表之一。凡有规模的寺庙大多供韦陀尊天菩萨像,因为韦陀菩萨是佛祖的护法神,也是佛法的护法神,也护修行佛法的众生,寺庙供奉韦陀意为护寺安僧,相传释迦牟尼涅盘时,诸天和众王把佛陀火化后的舍利子分了,各自回去建塔供养。韦驮也分得一颗佛牙,正准备回天堂。一个捷疾鬼浑水摸鱼,偷走一对佛牙舍利,撒腿就跑。韦驮奋起直追,刹那间将捷疾鬼抓获,夺回了佛舍利。诸天和众王纷纷夸奖韦驮能驱除邪魔外道、保护佛法。于是,韦陀被人们称为护法菩萨。

相传,浙江临安天目山是韦驮菩萨的道场。农历六月初三是韦驮菩萨圣诞。

但是韦驮,其实在古印度,最早来自于《韦驮经》。 是最早古印度韦陀族的一本包罗万象的书。

有人说韦驮菩萨将军是被观音菩萨点化成佛教护法天神的,又叫珈蓝菩萨,例如佛教把关公说成是佛教的护法珈蓝一样。

你看,不管是道教,还是佛教,其实都有迎合民众需求的东西和事情。

比如《西游记》,《封神榜》太深入人心了,老百姓当真了。道教也不想去改变难以改变的老百姓的想法,所以既然老百姓认为那些假的神仙人物就是真的神仙人物,那我们就把这些给吸收进来,放在道观里。这仅仅是针对老百姓的,对于道教内部,并不承认。

你说钟馗,关公是神仙,成,我们道教也说是。

佛教呢,当然也要满足老百姓的内心需求,适当地把一些传说人物,甚至虚构的,给拉进佛教队伍来。

可是说了那么多的废话,那我真正要说什么呢?

也许你还没有发现吧?

就是《西游记》里两个人物:沙僧和八戒啊。

八戒最后封了什么?净坛使者菩萨,对吧?是不是天下所有法会,寺庙的供奉,他都可以大摇大摆去享受一番啊?而且八戒也是大肚子,大腹便便,对吧?

有没有想到了,按照《西游记》,注意哦,我仅仅说《西游记》,大肚弥勒,是不是就是天蓬猪八戒呢?但是为了不吓到凡人,所以,已经成了菩萨的八戒,得给他一张人脸,笑口常开,才能讨喜,老百姓见了,都不好意思不给捐功德箱吧,供点糕点,水果,鲜花吧?

不过,八戒毕竟是八戒,得有人看着他。

谁看着他呢?

卷帘大将沙僧呗。

这《西游记》里沙僧是头陀的打扮,最后封了金身罗汉。可是人家以前好歹是一个将军,还是玉皇大帝身边的大红人啊。这得保持优雅的形象吧?

所以啊,就在大肚弥勒背后树立了一个韦驮将军珈蓝菩萨的形象。

人说韦驮将军珈蓝菩萨是寺庙的纪委,是监督寺庙里和尚的。

错了,他那是监督八戒呢,不要关键时候掉链子,丢了佛教的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