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神骨鬼牌 > 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有多深?【六十七】

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有多深?【六十七】

为什么要从宫规,讲到了轿子,尤其是宫里的轿子,皇帝的龙辇呢?

其实不光是龙辇,皇后,太后坐的凤辇,或者叫凤仪。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请先看百度词条。

风辇,汉语词语,拼音fènɡ niǎn,仙人的车乘。 皇帝的车驾。华贵的车驾。

晋王嘉《拾遗记·周穆王》:西王母乘翠凤之辇而来。后用凤辇称仙人的车乘。

为什么要说这个呢?

这其实我相信在界,史学界,考古界等都有这么一个争议存在吧?

这个争议在哪儿呢?

其实就是原始的母系社会转入父系社会,也就是一开始是凤凰,当然这里又要说一个词语凤凰。凤凰是同一个品种,但是凤是雄的,凰是雌的。一开始的图腾崇拜就是以凤为崇拜。

但是母系社会的结束,尤其是祭司的地位的下降,转变成王,帝王为第一等。那图腾就要突出帝王。怎么突出帝王呢?那就要选择一种新的图腾。当然最早可能是从动物,飞禽,走兽等选择。这既要考虑帝王的威仪,又要能镇压住凤。

凤怎么说都是一种鸟的形象,还可以说一点,恐怕凤还是从《山海经》等神话传说里九头神鸟演化出来的,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凤凰体型这么小的,肯定是体型很大的那种。

这龙是怎么来的呢?

有人说是创造出来的,根本不存在的,是虚构的;有人认为是根据白垩纪恐龙化石等勾画出来的。

毕竟现在真实的化石,历史证据都无法来证明龙这个图腾形象到底是怎么来的。

但有一点,龙绝对不是西方国家传过来,或者是因为佛教文化传入中国才有的。龙的传说,图腾崇拜,而且帝王自称是龙的化身,天的儿子,虽然我也仅仅是推测,因为中国第一个的真正的帝王,自称朕,皇帝的是秦始皇。所以龙的图腾崇拜应该是从秦始皇开始的。

你们看这个龙的简化字,是不是象形字?就和龙的虚构形象很接近?一横就好像龙头,那一点就好像是龙角,一撇是身体,下面看似是一把匕首,其实是尾巴加龙爪。

为什么不选老虎豹子这种动物呢?因为再有速度,力量可是飞不起来,凤既能在地上,还能在天上飞。所以必须要有能上天的,又能压凤一头的东西。

凤虽然形象优雅,但是头上只有冠,没有角,身体是鸟身,短小。充其量就是巨鸟。

而长长的身体,头上长角,又有巨大的爪子,关键还能在天上飞。这正是能压住凤最好的形象。

而且,能在天上飞,不仅是凡人的一种梦想,更加是王,帝王的梦想。

凤或者说是女娲西王母的形象,其实说到底就是父系社会要摆脱母系社会的影子,要树立父系男子在整个国家当中的绝对地位,第一的地位。

所以,人要开创自己的时代,人要驾驭一切,人要让天上的星辰,神听命于人,这就是秦始皇的野心。

所以虽然秦始皇能统一六国,但是他也是短命暴毙而亡,不是没有原因的。

当然扯着扯着,就扯远了,不好意思。

不管是龙辇也好,凤辇也罢,当然后宫按照级别那出席什么后宫的重要活动不能自己走路到活动地点的。也不能坐顶轿子,跟官员似的。

咱就抛开一切,说点笼统的。就单单说龙辇的事情。

龙辇是干嘛用的,是皇帝上朝用的,还有到宫外比如祭典之类用的,还有皇帝下朝,回到休息的宫殿,或者去后宫用的。当然去后宫,临幸娘娘,并不需要这么大排场,会有简易的工具。毕竟龙辇是一种威仪,代表了帝王的威严,压倒一切,统领一切的气场。

当然我这里其实真正要说的,主要是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呢,皇帝还没睡醒,但是为了国家大事,不得不上朝。这可不能像官轿一样晃荡。所以龙辇绝对要稳定,舒适,让皇帝绝对放松,还能在龙辇上小眯一会,也包括下朝,尤其是晚上,入夜回宫。

这前面讲到官轿那虽然稳当,可要讲究一种官威,所以当然那是在皇宫以外的地方,那步伐咔咔地。肯定不是软绵绵的。

可是在皇宫里恰恰是相反的。

这龙辇也好,凤辇也罢,不仅要稳当,而且步伐反而要轻。

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

只有做到这点,才能让主子既安心,又安稳,能在龙辇上,凤辇上舒适。

后宫不比前宫,后宫就要绝对的安静,不能吵吵闹闹,不能一哭二闹三上吊,或者你是风儿,我是沙的感觉。

宁静,祥和,才是龙凤呈祥要的效果。后宫的安宁,皇帝才能国家大事处理好。不然整天这个闹,那个打小报告,或者争风吃醋的,那就是皇帝再有本事,也要被后宫女人们给折腾死,而且是早死。

说一点不太相干的故事吧。

皇宫,不是所有国君,帝王当上帝王,就重新选国都,或者把前朝的皇宫给废掉,拆掉,重新建造的。

毕竟建造一个皇宫,要花费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的。

所以,不管是父传子,或者夺位的,除非是重新定都的,一般的就是篡位,或者朝代更迭的情况,那就直接接管了前朝的宫殿,皇宫,仅仅是太监宫女换掉,说不定还不全部换掉。尤其是太监。那正常人要变太监是很慢的一个过程,即使是不信任,那后宫啊,事关重大,总不能把这么多女人置身在正常男人面前吧?

还有一个,太监能留下,是因为特殊。但是御厨,御医不一定会留下。因为太监难找,给皇帝后宫做膳的,看病的肯定好找。

比如清朝就是用明朝的皇宫,还有很多的例子的。

要知道,就算是一个朝代的皇宫,那老百姓当中每天都有可能发生点什么,官场也有变动,更何况是诺大的皇宫呢?

就算是父亲传给儿子的情况,那皇宫里总有点什么奇奇怪怪的事情发生的,死人也是难免的事情,尤其是古代虽然有郎中,大夫,御医太医什么的,但是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叫鬼神的信仰大于科学。而且古代的医学,科学手段那不是不足,几乎为零。

皇宫,皇家的事情,就是有人想查,那谁敢查啊?

所以皇宫,后宫,冤死,屈死的,不明不白的冤鬼多了去了。

所以,重点是管好嘴,少插嘴,多干事,少怪话。

别说晚上不能说鬼,死人之类的,就是白天都要忌讳这个,在后宫,就是发生了死人,也都要闭嘴少说话。而且哪一个宫,是真正干干净净,从来就没有出过什么事情的?

有些事情,就是出了,也会被掩盖,不准声张。

亏心事,勾心斗角的事,前朝的事情,诡异的事情,那在后宫,整个皇宫都是会有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