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神骨鬼牌 > 第七十八章 水有多深?【三】

第七十八章 水有多深?【三】

那个被认为出卖了山头的官员,就这么简单地完蛋了,当了替罪羊?

不,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他不是在老家当官。当官当差的地方,离开家乡很远很远。

以前是不是常常听说,或者影视剧里常常描写到某一个官员都是把家眷接到身边的?有的还是全家?

实际在古代,这种情况并不是很多。

你要是一般的官员,比如七品县令,一年的俸禄才多少银子啊?接人?路上的开销,接过来之后的安顿,每天的开销,每月的开销,每年的开销是多少?

我没有替古代官员开脱的意思,仅仅是实事求是地讲一些东西。那俸禄少,又要养活一大家子人的饮食起居,银子不够,那是不是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就是官员变坏,收受贿赂,官商勾结等等?

当然百姓痛恨贪官,赃官,可是真要是清廉的官,几乎没有几个把家眷带在身边的。

一个带在身边,有人就可能走夫人路线。东边不亮西方亮。第二个夫人会吹枕边风。第三个还有夫人外交。

不要以为这是编出来的故事。

还有清官是很难当的。

为什么?

你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那个地方有多少山头?山头分量有多大?这些山头在官府里买通了多少人?

人家一开始不摸你的底,不敢拉拢你,但是请你吃顿饭。这饭,哪怕是非常穷非常穷的,甚至遭灾了的小地方,但是那饭都是极其丰盛。说起来四菜一汤,八菜一汤。可是汤里都是好东西。然后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给你点小意思。

那你这饭是吃,还是不吃?是拿,还是拒绝?

你要清高,不拿。甚至呵斥他们铺张浪费,那后面等着你的将是无尽的难题和小鞋。

你只要一拿,贼船就算上了。

就算是你只拿了一两银子,那也是贪官。

只要你拿过东西,吃了饭了,喝了酒了,那以后就会不断地有人办事情。你以为只有一件,实际是没完没了地。

所以不要以为古代贪官,各个都是跟和珅那样的大贪官,很多也是随大流的小虾米。

因为官场同样是江湖,除非你不踏足。只要你进去了,很多事就可能身不由己。因为这里面牵连的太多。即使是一个小地方,可能背后有很多的山头,可能会牵涉到谁谁谁。

你真的能为了百姓得罪谁谁谁,然后辞官不做,遁入山林,做个闲人隐士,寄情山水?屁,那都是家里殷实,有田产的大户人家,或者有产业的人家。

不然,一个穷书生,平常人家的子弟,能一日三餐饱餐就不错的普通人家。好不容易当了官,怎么可能放弃,真的为了百姓呢?

所以,贪官虽然可恨,但是也是有原因的。

这个原因不是他个人的,而是整个封建王朝贫富不均,制度造成的。

所以很多人看影视剧,看朝廷的,都有点像《李卫当官》徐峥版的,好像我直来直去,或者齐齐咔嚓,三品巡按,钦差大臣,看到一个贪官砍了,看到一个砍了;或者张国立老师的纪晓岚,只要把贪官,尤其是和珅那样的大贪官给咔嚓了,完事就oK了。

错了,那都是书呆子,书生的纸上谈兵。

首先杀人,砍人太容易了。一抓一审一砍头,似乎很简单的吧?其实不然。这杀了,位子要由谁来坐?这个人的人品就比那个贪官好?就没有任何私心?就没有山头?背后就没有人了?就不会有人拉拢他也变成贪官?

不,都无法保证。

再一个,普通的位子都未必真普通,比如文官,管典籍,案卷什么的,如果顶替前任的是一个莽夫,草包,那就算是一个闲职,也会把事情办的一团糟。

更何况还有一个团结的问题。就算是能力很强,不懂跟同僚搞好关系,那工作展开就会有问题。

再一个,我以前也写过,有关猫和鱼鱼仓的故事。你说让一只猫看守的是鱼仓,但是给猫的命令是要抓鱼仓里的老鼠。你说是老鼠的诱惑力大呢,还是整个仓的鱼呢?哪怕鱼是冰冻的,死了的?或者你说猫啊猫,逮到一只耗子给一条鱼。你觉得猫去逮耗子容易呢,还是直接吃鱼容易呢?或者既吃了鱼,也象征性给你逮几只耗子呢?

当然这就是官员的官位问题,以及跟他可能有伸手的问题。即使他想不伸手,但是别人会抛出橄榄枝诱惑他。

这是无法调和的一种矛盾。

位子总得有人坐,位子还得有能力的人坐。你让一个不贪的人坐位子,是他不贪,可是才能一塌糊涂。该办不该办的分不清楚。紧急,非紧急的也分不清。结果不是糟糕,不好,而是一团糟。

毕竟人有天分的不同,这不是培养和训练就能训练出来的。

能力强的毕竟是少数人,什么位子都能坐,或许越坐越好,井井有条。比如学霸几乎没有难题,除非是极品难题。但是绝大部分都是能力一般的,也不能说是混日子吧。

反正当官也是一种生活而已。

这就是比较棘手的地方,你杀了这个贪官,贪官的位子很容易让谁顶替。可是能力远远不够怎么办?

这不是不杀贪官,而是怎么协调,平衡各方,制衡各方都想把手伸得太长,位子占得越多越好。你要是孤立的,清高的,那位子未必能做的长,即便是你有能力的,同僚出工不出力,必然还会使绊子,甚至给你挖陷阱等你自己往下跳。

这一点都不夸张。

说回到那个官员。

他的家眷并不在身边,更别说年老的父亲。父亲生病了,他是怎么知道的呢?当然首先是书信往来,或者可能私事公办,搭了一趟顺风车。因为无论哪一个地方的地方官,总是有对外的公事,说不定就有到某一个官员那里。那么在外地当官的家人把书信交给当地的衙门,就等于不化一文钱,办了私事。这个也不能说多违法吧。

不过,有关这个我仅仅是假设,猜测,作为本故事当中的猜测。

你想想看,儿子肯定认识父亲的笔迹,或者父亲不识字,找人写的,一般会是固定的人写的,那也是见过了肯定是熟悉的。加上可能老家会派人过来看看这边的情况,或者留下来照顾儿子一段日子等等。

当然本故事当中的官家里不是很穷的那种,有家人,有佣人,下人什么的。

父亲年老了,生病了,完全有可能。

而且这其中有一个老家人带信的,或者跟当官的说了,说您的父亲,就是老太爷病了,很严重,需要什么药引子之类的,那这个出卖了山头的官员百分之百会相信。

也正是这个时候,有什么同僚,也是闲聊,小聚的时候无意当中说认识谁谁谁,本事很大,能看疑难杂症。然后告诉地址。再然后说自己也没有这个药引子。然后又说自己会去找什么人。

这就是一个精心布置的局。

而且这个局当中,连家人当中都有各个山头的人,甚至来自于不能说的。

甚至他的父亲根本没有病,书信也是伪造的。

目的不是把这个人拉下水,而是要让他的上司,山头以为他被拉下水了。

这不是借刀杀人,而是杀人于无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