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神骨鬼牌 > 第四十六章 杂谈之蜜比砒霜毒

第四十六章 杂谈之蜜比砒霜毒

五毒常常被用到小说里,尤其是武侠小说里。

金庸先生的小说里不止一次提到过五毒,五毒教。比如《连城诀》提到了毒蜘蛛,就是狄云的二师伯言达平用毒蜘蛛害了大师哥万震山的儿子万圭,让他的手背被毒蜘蛛给咬了;比如《碧血剑》当中被当成神龙的蟒蛇;比如《笑傲江湖》里五毒教教主蓝凤凰。

五毒指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用这五个毒物放在一起厮杀,最后只剩下一种,一个,其它的都死了,或者被吃了。剩下的那个,用现在的语言叫毒王。

这就是蛊,又叫蛊虫。

但是首先五毒绝对不是普通的毒虫,而且精心培养过的,或者说本身就是变异过的,只是不是科幻片的变异,而是毒性要比普通的毒百倍,万倍。这些毒虫本身就是以毒为食物,加上自身的毒,是毒上加毒。

毒虫是很可怕,一是样子可怕,一是叮咬的可怕,一是疼痛的可怕。

不过,我想恐怕很少人会关注这些毒虫周围生存的动物虫子吧?

蟋蟀,即使没有玩过的,也从影视剧,电视上介绍过的吧?

我其实不是要说蟋蟀,而是要说厉害的蟋蟀。前些年流行过一个段子,应该有人听过的吧?就是斗蟋蟀。以前也就是喂蟋蟀点辣椒,那能承受得辣的蟋蟀是很厉害的哦。不过蟋蟀似乎很钟情辣椒的。而且能吃辣的蟋蟀一般都很厉害。

我小的时候,应该说读小学的时候,很喜欢玩蟋蟀,到初中就慢慢地失去了兴趣。

我那个时候还看别人斗蟋蟀。

我一直以为个头大的蟋蟀必定是厉害的,曾经有一次我见识了个头未必是决定胜败的关键。以前不知道,现在反过来想,有一点点明白了。我们看问题的立场错了。这个不仅要看个头,更要看年龄,个头大,同样代表年龄大。

不知道有没有人听过这么一句话:拳怕少壮?

因为年龄大了,即便有力气,可是出拳速度肯定要比年轻人慢,精力也比年轻人差了。

徐峥在《李卫当官》里有一句话:乱拳打死老师父,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和道理。

我还听说厉害的蟋蟀生长在哪里?

记住,一般人我还就不告诉了。

厉害的蟋蟀不是生长在野坟头那么简单,而是周围有毒蟾蜍,有毒蛇的,就是毒性越大的蛇,如果周围有蟋蟀叫的话,那蟋蟀绝对厉害。要知道,蟋蟀再小,对于毒蛇,蟾蜍,那都是一顿食物,哪怕仅仅是塞牙缝也好。

而蟋蟀能活下来,肯定有过人的本事。

蛇是靠毒牙,毒液,或者蛮力活活勒死对手,然后直接吞下去。蟾蜍跟青蛙差不多,更变色龙,蜥蜴也有点相像,就是吐出舌头,直接命中目标,卷入口中吞食。

能在那么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活下来,本身就不简单。

说回那个传闻,就是有人把蟋蟀弄到了韩国,居然做微整形,给蟋蟀安装了钢牙。这整个一个作弊啊。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好家伙,普通的蟋蟀再厉害,再吃辣,那也是普通的牙齿,这突然来一个机器蟋蟀,变异蟋蟀,异形蟋蟀啊..........根本就没有对手啊。

我真正要说的并不是五毒,或者五毒周围的东西,而是其他方面的。

比如补,很多人都喜欢用补这个词语,似乎补很高大上,尤其是滋阴补肾,养血美容等等概念,基本都是人们爱听的词语、谁不喜欢长寿?谁不喜欢美貌?谁不希望永远年轻?

一提到冻龄,一提到运动,一提到素食,一提到养生补品等等,人们都是一拥而上,奉若神明,至宝。

我不是要跟天下人为敌,也阻止不了人的任何想法。

我仅仅想说,即使驻颜有术,即使上天眷顾,但是外表再驻颜有术,可是内在的器官是无法掩饰衰老的,只是因为它们在里面,你看不到而已,也觉察不到而已。

我要说的补,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年龄段的不同,个人体质的不同,都是一个严重的误区。

正如我前面说的,补实际是治疗,治疗亏损。如果不明白亏损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却拼命使用药材强补,不但起不到作用短期内,你感觉精神振奋,那是没有用的,等于是饮鸩止渴,反而从长远来看,就是在加重你的病情。

消耗过多,就要适当停止,调养,而不是大补。补了,感觉精力旺盛,只会更多的消耗。本身就已经亏损了,继续亏损下去,那不是找死又是什么呢?

假如是器质病变,机能功能的退化,那就算是补,等于治标不治本,补了也没有用的。

当然还有中医理论,阳虚就要泄补养阴生津,去火降燥,再配合温补;阴虚就要使用补充阳元的药物,同时适度去火降燥等等等等。

阳虚补阳,阴虚补阴,是不是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

这无异于火上浇油。

阴阳平衡,才是中医重要的原则,治病之本,调养之本。

请注意,有些中国的某些传统,固化思想,很多东西本来挺好的,由于历史的原因,结果都跑偏了,带偏了。往往把中医的阴阳说成男女。男女本身的体质是不同,可是每一个人都有阴阳。这个阴阳可以用现代医学,西医的酸碱平衡来解说。

人如果出现弱酸,那就是生病的征兆。当然不要想到其他方面去哦。

但不是说碱性就是好的,虽然西医没有明说,只会开药,挂水,手术等等。碱性就是中医的上火。上火就会加重病情。病情未必就是上火。

这个都不要看我的,要以医生的结论为主。

其实我今天要讲的主题就是蜜比砒霜毒。

肯定会有人不理解这个题目,认为我瞎扯。

说砒霜会毒死人,蜜不能毒死人吧?

我们知道认识到砒霜毒性强,那连接触都不敢接触,对吗?就是只要认识的,见过的,看到了,绝对会加强戒备吧,不可能轻易接近的。但是蜜不同,甜的。

谁会害怕蜜呢?有没有毒性。

恰恰错了。

不说别的,就少量使用,一般都没有问题。是不是都知道便秘,吃点蜂蜜水,有润肠通便的功效?但是食用过多,反而不能润泄,而是加重便秘。

我要说的蜜,当然不是蜂蜜,而是甜言蜜语,口蜜腹剑。

你看《岳飞传》,秦桧潘仁美之类,并不是像和珅那样的大贪官,富可敌国吧?害死岳飞,也不是直接说岳飞的不好吧?那就是钝刀子割肉,哄皇帝开心,一点一点给皇帝的都是蜜;而金兵仅仅是砒霜。岳飞呢,精忠报国。可是精忠报国首先是要听当今皇帝的,岳飞是前皇帝任命的。所以错综复杂。岳飞不是被砒霜害死的,而是死于蜜。

蜜有的时候,比砒霜刀剑都厉害,而且杀不见血。

所以,阳虚补阳,阴虚补阴,无异于用蜜,看似甜蜜,结果悲催。再严重点,就是饮鸩止渴,拿生命玩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