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神骨鬼牌 > 第一百七十一章 番外篇之天庭外传

第一百七十一章 番外篇之天庭外传

开始今天的故事以前,先要插播一下别的东西。

这个别的东西,简单来说是历史,历史记录,文献。

再说得明确一点,有一份或好几份文献,叫《史记》。

《史记》,大家都知道,一般都认定其作者是司马迁,应该没有人会对这个提出质疑,反问,诘问之类的。

说《史记》或者跟史记相关的东西,说一下中国的著作,也就是四大名著。其实《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这所谓的排名,是有争论的。

这种争论来源于什么?

并不是作者写作出版时期,有人或者一些人给出了排名,就好比古龙先生小说当中提到的江湖百晓生的道理一样。

实际这个排名是清末到民国,主要是民国的一些学究,名人,巨匠,文人,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从写文章,到大讨论,大辩论开始。还不光是四大名著,实际还有十大名著的说法,比如将《封神演义》等作品也要纳入其中。

不光如此,甚至连原作者,生卒年月,籍贯等都要争论,甚至没有明确的结论,定论,一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这个根源是什么呢?

先不说历史本身就是复杂的,历史人物因为各种原因,有所不方便说,或者被错误对待,被歪曲的地方,这本身就是历史长河当中无法改变的事情,也是历史所造成的。

但是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东西,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四大名著,如果当时出版,现世的时候,没有引起强烈反响,知道的人很少,仅仅是小范围的人知道,达不到大江南北路人皆知的地步的话,还有人会来讨论什么四大名著吗?就拿戏曲来说,戏曲就经历了起起落落,有兴有衰,经历过无数演变和发展。四大名著不仅仅是文字,还跟戏曲,各种表演方式,比如说书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加上艺人本身就是走南闯北的,所以四大名著才能流传这么广。

因为即使是到了民国,不像现在,网络,电影,电视,手机,多媒体等普及,西部中部边远地区能接触这样的文化,还是不多的。

第二个方面,争论,写文章,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跟文人的名气,地位,金钱挂钩的。某某名人写的,评论的,那肯定是对的,那另外一家呢?哦,名气差一点,那是不是就没有第一家有可信度?这等于说什么呢?不是抬高四大名著的地位,而是变相抬高自己的地位,知名度。那如果两家地位差不多,那该听谁的?互相又不能说服对方,那就有问题了,最后结果就变成没有定论。广大读者,群众自己去判断和辨识吧。

这就是四大名著的争论,包括作者,是否有人续写,相关的一切,一直争论不休,没有盖棺定论。

著作,作品有争论还算正常,因为当时的年代,甚至到民国,没有身份证一说,人因为各种原因,背井离乡,或者因为灾荒,或者因为历史因素等,所以对作者无法甄别,认定,也是情有可原,而且古人,甚至到民国使用笔名,随便改变原有的名字很正常。

何止是著作,作品,最大的争议是历史事件,历史本身,以及对历史的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一直存在争论。

有争论本身不是坏事,有怀疑本身是一种探索和追究到底的精神,但是这种争论,探索,追究的背后,是为了历史的真相,还是为了自己的名气,地位,金钱?是为了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还是为了抬高自己?

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兜了那么一个大圈子,是想表达什么吗?是想证明什么吗?

说对了,今天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司马迁之后,再无《史记》。昨天,今天,明天,没有人再敢跟司马迁相提并论,也拿不出东西,敢跟《史记》相提并论。

因为后人不是为了对历史负责,不是为了对后人负责,多数是为了自己。

司马迁的《史记》是得到帝王,官府,民间的一致认可,其成就远远高于历史,高于《史记》著作本身。因为《史记》不是在简单记录三皇五帝到他的年代,而是对历史的点评,评价。

最关键,没有人能对司马迁的点评,评价提出质疑,反驳,也无法驳倒司马迁的观点,都认为司马迁的点评评价是中肯的,没有人会反对。

司马迁之后,有没有人写相应的东西,肯定有,是否将《史记》续写,也肯定有,但是没有敢说自己写了《史记》,新《史记》。前面的叫司马迁《史记》,我某某的叫《某某史记》。

没有人敢这样,因为这样只会贻笑大方。

顺便说一下,就当是插曲吧。金圣叹,大家都应该知道吧?金圣叹也算是名家,大家了,喜欢写文章,意气奋发,大写特写,结果怎么样,最后被皇帝给腰斩了。

还有那个方孝孺,别人最多被诛灭九族,可是他却讽刺皇帝,说皇帝不敢诛灭他十族。结果因为他的顽固,连累自己的族人。

当然,这仅仅是为了说明司马迁之后,再也史记,而不是评论历史。

《史记》是对历史的一种重要辅助,参考文献。

人间可不只有正史,还有野史。其原因就是司马迁之后,再无史记,再也没有人能达到司马迁的高度。所以野史才会存在。

今天的主题,不是人间的历史,也不是《史记》,而是跟天庭有关的,跟神仙有关的。

神仙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文化,贯穿了中国的上下五千年。

我不是在探究神仙到底存不存在,而是在说文化,跟神仙有关的文化。

人间有史官,有《史记》,那么天上呢?

天庭就是神仙已经达成一致,已经形成正统的文化过程。

大家习惯的天庭,其实就是《西游记》模式,或者道教文化模式。这个不重要。

重要的是天庭不是只有电视剧,影视剧里那么一点点人物神仙形象。天庭很大,有各种办事神职场所,还有一些散仙。蟠桃园,花花草草,哪怕是御马监,四大天门,还有日常巡逻等等。

有一个职位,或者名称叫月老,是负责人间姻缘的,对吧?

我说的不是月老,我说的是天上也有史官。

天庭也有史官?也需要史官吗?不都是神仙吗?神仙不是掐指一算就行了嘛?

这只能说,你对人间都不了解,怎么可能能了解天庭呢?了解神仙文化呢?

这么说吧,天庭没有野史,没有神敢篡改,编造,杜撰神仙,天庭的历史。天庭的史官可不是记录神仙的私生活的,或者玉帝皇宫的私生活的。而是神职的变迁,关系的变动,赏罚的变动等等。

有人会被奖赏,变成神仙,有人会受到处罚被罚下界,有人甚至被关押和处斩。

不要以为升到天上,就万事oK,我想干嘛就干嘛了。

今天真正的主题是天庭藏经阁曾经发生的一件事。因为藏经阁被人闯入了,所以值班神仙,其实还有负责藏经阁的史官都被处罚了。

那个事件是什么?

不是丢了东西,而是天庭的《史记》,我把它称为《天记》,被人篡改了。

也许有人会说,篡改了,就篡改了呗,有什么大不了的?

你就看人间好了,因为野史,因为很多东西很多因素,我们所知道的有些一直是当成真的,结果发现被骗了。人被骗了,对真正的历史不会产生影响,只会让人产生对历史的错误认知。

可是天庭是不一样的,《天记》是不能随便更改,篡改的。因为最简单的,比如某个人本该要到下面受罚,甚至几世不能投胎的,结果被写成了到天庭当某某神职,这个人自然很高兴,觉得理所当然吧?可是这就是破坏了三界秩序,要出大问题的。神仙不能出错,神仙出现错误同样要处罚,甚至跟凡人的处罚一样。

这个篡改,更改,就是十界山,鬼山,甚至玉清门,玉澄仙境,玉澄青苑的由来,所以很多神仙会下来,就是要弥补这个过失同样也是受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