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齐除妖人 > 第600章 登极大典(完)

大齐除妖人 第600章 登极大典(完)

作者:布丁三分甜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0-21 11:11:10

第600章 登极大典(完)

第600章 登极大典(完)

登极大典结束后,被擢升为驱魔司指挥使的楚凤歌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他没有急于投入到修炼之中,而是吩咐仆从们从尘封的仓库中取出那些久未使用的乐器,包括编钟、笛、箫、大鼓、铙鼓等。

仆从们小心翼翼地擦去它们表面的灰尘,然后将它们井然有序地摆放在大堂的两侧。

楚凤歌轻轻一挥手,赶走了所有的仆从。

接着,他仔细整理了自己的衣冠,确保自己帽子端正衣领整齐,然后缓步退至大堂外的台阶之下。

他深吸一口气,心念微动。

他的真元似乎幻化为无数无形的乐师,令大堂两侧的乐器齐声奏响。

他演奏的音乐如同狂风中的落叶,杂乱无章,毫无旋律可言。

编钟声沉闷而沉重,宛如被重物敲击的破铜烂铁,毫无节奏感;箫笛声断断续续,时有时无,犹如初学者般拙劣;鼓声更像是顽童在胡乱敲打,杂乱刺耳,令人难以忍受。

楚凤歌扬起下巴,用威风凛凛、睥睨众生的目光,扫视了一圈四周的家具和乐器。

待他在大堂中央站定后,奏乐声戛然而止。

然而楚凤歌却听得飘飘然,看上去颇为享受。

“陛下……他终究和过去不太一样了,”她说,“过去的他,应该不会在意这些小事情。但现在……一切都不好说了。”

上官槿知道,过去的顾旭是个不拘于礼节之人,他的眼中没有尊卑贵贱之分。

而是躲到了自己家里,以自娱自乐的方式,通过脑海中的想象来满足自己的欲求。

自从知道顾旭是转世重生的紫微帝君之后,楚凤歌就已经明白,自己此生恐怕再难在风头上胜过顾旭了。

对于自己精心策划的“表演”被意外打断,他无疑感到非常不悦。但与此同时,他也感到一丝心虚,毕竟他此时的行为,若是被人知晓,无疑是“大不敬”之举。

看到楚凤歌这副垂头丧气的模样,上官槿不由得默默地叹了口气。

她今日依旧身着那袭浅绿罗裙,黑发松松地挽起,清凉的秋风轻轻掠过,带起她衣袖的翩跹舞动。或许是近日来她脸上鲜少露出笑容,给人了一种清冷遥远的距离感,仿佛她已被这喧嚣嘈杂的世界所遗忘。

“是司首大人看到你的行为后,专门派我来提醒你,不得对陛下不敬。”上官槿淡淡道。

“上官槿,你怎么来了?”楚凤歌眉头紧锁,“我没同意你进来,你为何擅自拆了我家的门锁?”

只见他背负双手,昂首挺胸,伴着那独特的音乐旋律,以一副庄重威严的姿态,一级一级地踏上台阶,缓缓步入自家府邸的大堂之中。

然后他张开喉咙,慷慨激昂地吟诵道:

“朕闻天地恒久,社稷更迭,皆因民心所向,苍生——”

楚凤歌连第一句台词都没背完,便被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打断。

“——楚凤歌,新朝初建,你就想造反吗?”

若非他提前以法术结界隔绝了府邸中的声音,恐怕附近的邻居早已不堪其扰,拎着扫帚冲进来指着他一顿臭骂。

他不再执着于在大庭广众之下人前显圣。

“我明白了。”楚凤歌低下头,声音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情绪。

可惜,这仅有的一点点微小的快乐,仍然被人无情地剥夺了。

不论是对王侯显贵,还是对甿隶之人,他都能一视同仁,从不计较他人所谓的“不敬”之举;对于他的朋友,他更是两肋插刀。

上官槿出身贫寒,幼时曾受尽他人冷眼。

或许,正是在目睹顾旭这些举动后,她对他的态度,渐渐由最初的“这个年轻人长得真俊,不如调戏他玩一玩”,变成了真正的欣赏与好感。

可惜现在,真正的顾旭已经死了。

紫微大帝借着他的躯壳登上了御座,享受着全天下的景仰。

虽然紫微大帝近期整饬纲纪,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情。

然而上官槿却心存疑虑。

她不确定他这般作为,究竟是为了真正造福天下百姓,还是仅仅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以及通过收集香火来增强自身修为。

她的这句话,算是对楚凤歌的善意提醒,生怕他日后行事不慎,做出一些蠢事,从而触怒了紫微大帝。

不过,楚凤歌并不知道顾旭被“夺舍”一事。

在他的理解中,上官槿的言下之意是,顾旭登基后飘了,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了——他如今喜欢对别人的礼节斤斤计较,喜欢以高人一等的姿态自居。

对此,楚凤歌嘴上不说话,心头却骂骂咧咧。

他在想,莫非是皇位这个东西真的有毒?

以前的天行帝,就是个目空一切的混蛋。

顾旭在登基之前,还会拉着他的手,称他是“清都山水郎”,怎么登基之后,性情也变了?

…………

翌日清晨,顾旭像往常一样来到洛川的府邸,为他治疗伤势。

经过顾旭日复一日地破解天行帝留下的道则烙印,洛川的伤势已经渐渐地好转起来,也许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够从卧榻上爬起来,继续做新朝的肱股之臣。

除了荣获“定国公”的封号,洛川在新朝仍继续担任驱魔司司首一职,堪称“两朝元老”。

至于原本隐秘的“青冥”组织,如今已从暗处走到明处,更名为“青冥内卫”,成为直接对皇帝负责的特殊机构。其职责包括缉捕谳狱、传宣诏命以及执行各项特殊任务等。

“帝君,老臣未能亲眼见证您的登极大典,没能亲眼看到您放逐九大凶神的壮举,实在是心中遗憾万分。”在疗伤的过程中,洛川躺在卧榻之上,轻轻叹息,声音中透露出难以掩饰的遗憾。

在与顾旭单独相处之时,洛川仍习惯性地以“帝君”而非“陛下”来称呼对方。

顾旭听闻此言,轻轻一笑,宽慰道:“文昌,登极大典不过是一个仪式罢了,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共同建设这个新朝。你身体尚未康复,切勿过于忧虑这些事情,安心养伤才是最重要的。”

说到这里,他稍作停顿,继续道:“我今天来到这里,是有一个想法想要与你商量一下。

“你我都清楚,上界修行者实力强大,尤其是圣人、真君这样的顶尖强者,其数量远超我们下界。若想在短时间内缩小差距,拥有与他们抗衡的力量,我们必须迅速想办法提升实力。

“在我看来,目前制约下界修士提升境界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下界缺乏天地灵气。因此,修行者们不得不依赖丹药来维持修行时神识的稳定,以防走火入魔。

“我上次跟你提到过,我正在尝试研究一座能够将阴煞之气转化为天地灵气的阵法。一旦研究成功并推广开来,必定能够彻底改变这一现状,为下界修士们提供更加安全的修行环境。”

洛川轻轻点了点头,回应道:“帝君英明!正如老臣上次所说,您此举可谓是改变天地格局的伟大壮举,全天下修行者都会因此视您为恩人。”

顾旭对他的奉承话并未在意,继续深入道:“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限制因素,便是知识的垄断。

“文昌,你身居大齐王朝驱魔司司首之位多年,对此应当深有体会。在大荒,那些中品、上品的功法和武学,大多被大宗门、大家族所掌控,少数则藏于龙门书院和驱魔司总部等地。

“对于底层的修行者来说,他们即便耗尽毕生精力,也难以触及这些高深的功法和武学。

“他们不得不拼尽全力完成任务、积攒功勋,只为求得一部普通的下品功法。

“此外,许多修行者出于私心,不愿自己的本事轻易为他人所学,故意将高深的功法武学写得晦涩难懂,门槛极高,难以推广和传播。它们的传承往往局限于亲属、师徒之间的口耳相传,这无疑限制了修行界的整体进步。

“如今,我们已经端掉了不少大宗门、大家族,收缴了大量的功法武学。我考虑着,是否应该将这些功法武学统统公开,让天下的修行者都有机会挑选到最适合自己的。

“说不定,在天下人的集思广益之下,我们能够将这些功法武学不断改进,推陈出新。”

听到顾旭的这番话,洛川心神一颤,思绪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数千年前。

他脑海中浮现出那个白发飘飘、意气风发的青年身影。

他独自站在山崖之巅,目光如炬,语气平静而自信:

“我希望这世上,不再有那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龙。

“如是一来,世间便可人人如龙。”

而此时此刻,那位白发青年的面孔,与眼前顾旭的面孔,似乎在不经意间悄然重叠了起来。

未等洛川回过神来,顾旭又接着道:“然而,这样的举措也会伴随着一些问题。

“人性自私,这是无可避免的。

““我相信,许多修行者在创造功法武学时,心中难免会有所顾虑,担心传授给他人后,会否被他人超越,会否遭遇‘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境地,更担心他人拿着自己的绝学来对付自己。

“这些顾虑,使得他们把自己的绝学紧紧握在手里,把它们视作‘不传之秘’。

“我们现在手上虽然已经掌握了一批收缴而来的现成的秘籍。

“但它们终究是一潭死水。

“我希望的是,能让这潭死水流动起来,让天下的修士都愿意分享自己的心得与领悟,不断对秘籍做出改进,甚至开创出新的功法和武学。

“我也希望,大荒各地的修行者都能协同起来,一起面对修行途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我们不能奢求每个修行者都毫无私念,愿意无偿贡献自己的智慧。

“我们必须先给予他们足够的利益,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进来……”

顾旭滔滔不绝地阐述着自己的想法,而洛川则在一旁静静地聆听。

或许是因为顾旭的这些观念在当前的大荒显得过于“超前”,洛川时常感到难以跟上他的节奏。于是,他选择将顾旭的言辞铭记于心,慢慢去体会、去消化这些见解。

“文昌,你怎么看?”顾旭话音落下,将目光投向洛川,诚恳地征求他的意见,“关于这个问题,你能否给我一些建议?”

洛阳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开口:“帝君的远见与智慧非比寻常,老臣自愧不如,一时之间难以完全领悟您的深意。请允许我静心思考一些时间,我会竭尽全力为您构思一个周全的方案……”

“不必着急,”顾旭微微一笑道,“凡事需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指望一蹴而就。

“今日,我不过是脑海中闪现了一些想法,特来与文昌你分享交流。

“只要大荒能够稳步前行,日渐强盛,我便心满意足了。”

…………

大荒,金陵城。

纵然世事沧桑变迁,这里的白墙黑瓦却依旧保持着过去的风貌,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

阳光洒落,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熠熠生辉。

沈丘手持一根竹竿,来到了久违的故乡。

这根竹竿长达八尺,上面束有三重用牦牛尾制的节旄,正是皇帝赐予的节杖。

在顾旭登基之后,沈丘被任命为新朝的户部尚书,主管国家的财政工作。

当他披上崭新的绯色官袍,戴上乌纱帽的时候,他不禁想起今年春天时,他和顾旭在书院中较量符篆之道的场景。

那时候,他见识了顾旭惊人的符道造诣,看到了司首大人对顾旭青睐有加的态度,认定此人将来必定前途无量、成就不凡。

于是,他当机立断,在众人不理解的目光中,脱离了金陵沈氏,投奔于顾旭的门下,成了顾府中的第一个食客。

当顾旭背上“叛国”罪名,被大齐王朝通缉的时候,沈丘遭到了很多人的冷嘲热讽。

但现在,随着大齐覆灭,新朝建立,一切都变了。

虽然他依旧是个身形矮小的侏儒,但曾经嘲笑过他的那些人,此刻都不得不抬头仰望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