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齐除妖人 > 第597章 登极大典(一)

大齐除妖人 第597章 登极大典(一)

作者:布丁三分甜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0-21 11:11:10

第597章 登极大典(一)

第597章 登极大典(一)

王坚奉顾旭之命,来到了青州府。

九年之前,他曾经凭一道符篆,将凶神级鬼怪“九婴蛇妖”封印在了地底。

众所周知,“九婴蛇妖”是民怨所化的妖魔,只要民怨不散,就无法被彻底杀死。

但顾旭却告诉他,他有办法解决”九婴蛇妖“的办法。

于是,怀着疑惑的心情,王坚来到了青州府。

此时此刻,他能够通过当年自己布置的封印,感受到”九婴蛇妖“的状态。

这只有九个脑袋,能够喷水吐火的妖怪,似乎比过去虚弱了很多——它似乎感受到自己正在一步步地消散,不时在地底发出婴儿啼哭般的悲鸣声。

王坚从袖中缓缓抽出一张符篆。

这是顾旭亲自交给他的。

据顾旭所说,这张符篆中暗藏着空间的道则力量,很适合用来对付像鲲鹏、九婴这种体型庞大,空有一身蛮力,却没有脑子的妖怪。

王坚立于云端之上,俯瞰着辽阔的青州大地。他心念一动,昔日布下的封印便开始微微松动,整个大地也随之轻轻颤动。

很多青州府的百姓都感受到了这阵突如其来的震动。

他们感觉到房屋轻轻晃动,不少物品从桌面坠落于地,烛台上火焰左右摇曳,房梁上的灰尘被震落,纷纷扬扬地在空中飘舞,

“是地震了吗?”他们心中不禁泛起这样的疑惑。

然而,这震动却很快平息下来,仿佛只是一瞬间的错觉。

只见王坚将手中的符篆轻轻一抛,那符篆瞬间化作了一个透明的葫芦状瓶子,瓶口深邃暗淡,宛如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门户。

瓶子静静地悬于空中,瓶口朝下,仿佛正在等待着什么。

随着王坚低声吟诵咒文,那凶神级的“九婴蛇妖”凭空出现在瓶中——此刻的它变得只有巴掌大小,在狭小的空间中无助地挣扎,九个脑袋都露出了惊恐之色。

紧接着,那葫芦状的瓶子稳稳地落入王坚手中。

王坚凝视着瓶中挣扎的九婴蛇妖,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他回想起夏日的夜晚,那些顽皮的孩童在田野中捕捉萤火虫,将它们装进瓶中,就像一盏天然的明灯,点亮了漆黑的夜。

这九婴蛇妖,昔日曾是肆虐人间的凶神,将青州府搅得腥风血雨,无数百姓因此丧生。

然而,在如今的帝君眼中,它或许跟一只普通的萤火虫也没什么差别。

“过去天行帝的实力,应该比帝君还要更胜一筹,对付这九婴蛇妖,于他而言,无疑只是举手之劳。”王坚在心中默默思索,“然而,他却任由它为祸人间,视若无睹。

“不仅仅是‘九婴蛇妖’。

“无数鬼怪,从邙山鬼王、空玄散人这样的凶神,到魑魅、魍魉这样的小鬼,天行帝都从来没有管过。

“当初我真是被蒙蔽了双眼,竟然对这样一位无视民间疾苦、昏庸无道的君王忠心耿耿,甚至险些为他牺牲生命。

“好在,帝君及时点醒了我,让我走出了迷途。”

王坚轻叹一声,将囚禁九婴蛇妖的瓶子悄然收入衣袖之中。

他要尽快赶回京城。

帝君登基在即。

他要以九只凶神为祭品,昭告天下万民,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

赵长缨手持长矛,来到了大荒东部的太山之巅。

此地,栖息着一只凶神级别的怪物,其名曰“蜚”。

蜚的外貌奇特,形如巨牛,却拖着一条蛇尾,头部洁白如雪,仅有一只独眼闪烁着凶光。

它的存在,令周边水源干涸,草木凋零,成为一片死寂之地。

更为可怕的是,蜚还会散播瘟疫,屠戮无辜百姓,使得生灵涂炭。而它所制造的死气,也会成为它力量的源泉,令其变得更加强大。

赵长缨此来,正是为了来解决这只妖物。

在出发之前,顾旭将麾下的圣人、真君一一召集,除了正在府邸中养伤的洛川之外,都被分配了斩妖除魔的任务。

顾旭认为,他们这些大荒实力巅峰的强者,平日里享受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受到世人的尊敬景仰,自当肩负起更多的重任,让世人过上安宁祥和的生活,不再受鬼怪侵扰之苦。

赵长缨觉得,自己的思想境界并未达到如此高度。

然而,对于这件事情,他却充满了干劲。

原因其实很简单。

近日,他得知赵嫣已怀有身孕。

他终于有机会抱上外孙了。

而且,赵嫣很快就会成为大夏的皇后,那么这个孩子,便是顾旭的嫡长子,未来极有可能成为顾旭的继承人。

赵长缨觉得,如果自己能够再努力一些,多立下一些功劳,那么或许就能在顾旭心中为自己的外孙增添些分量。

他深吸一口气,紧握长矛,展开道则领域,朝着蜚的巢穴径直飞去。

蜚也发现了他的存在。

它的独眼闪烁着凛凛寒光,蛇尾在空中摇摆,发出阵阵破空之声。

突然间,蜚张开巨口,一股浓烈的死气从中喷薄而出。

若是凡人稍有不慎沾染到一丝,恐怕便会瞬间毙命。

然而,赵长缨却对这股浓烈的死气视若无睹。

那些黑色的死气,在触及他道则领域的瞬间,便如同冰雪遇到烈日般迅速融化,最终消失得无影无踪。

紧接着,赵长缨的长矛仿佛穿越了空间与时间的阻隔,带着雷霆万钧之势,直直地刺向蜚的头颅。矛尖闪耀着刺目的金光,划破空气,发出尖锐的啸声。

长矛的尖端很快穿透了蜚坚硬的皮肤。

一声凄厉的惨叫响起,蜚的身躯开始剧烈地颤抖。

赵长缨紧握长矛,用力向下一压,矛身完全没入了蜚的头颅之中。

蜚的独眼失去了光彩,庞大的身躯开始缓缓倒下,最终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正常情况下,大荒的鬼怪在被击杀的时候,会化作黑色的灰烬。

但顾旭曾专门嘱咐过,要让众强者给鬼怪留下“全尸”,以便在登极大典上作为献祭之用。

所以赵长缨专门动用真元,把蜚的尸身保存了起来。

看到一只凶神级的妖怪,如此轻而易举地死去,赵长缨的心头感慨万分。

在过去的数百年间,大齐的各个行省都盘踞着不止一只凶神级的鬼怪。

尽管真君级别的强者有能力毫不费力地将它们铲除。

但这些鬼怪却仿佛成了大荒中无法根除的顽疾,一直存在着,成为了这片土地的常态。

…………

紫宸宫,绛云殿。

顾旭端坐于桌案背后,目光扫过面前数以百计的前来上表的臣子。

为首那人,是大齐时期的内阁次辅刘渠。

因为他是天行帝时期的混日子内阁中唯一一个愿意想办法做点儿实事的人,所以便被顾旭留了下来,没有像他的同僚一样,被关进大牢或是赶回老家。

他走上前,向顾旭躬身呈上奏表。

顾旭低头阅读,只见上面写着:

“臣闻天命有归,神器非私,自古帝王,莫不因时顺人,以成大业……

“今陛下拨乱反正,廓清寰宇,四海之内,咸仰陛下之圣德;九州之间,共颂陛下之仁风……

“且夫神器不可久虚,万机不可久旷。陛下圣德巍巍,当忧世外己,上顺天心,祗膺允执,俯从人愿,屈就乐推……

“臣等昧死上表,愿陛下勉徇舆情,进登大宝,统御天下,纳缙绅慺慺之情,允副亿兆欣欣之望,率土更生,含灵幸甚。

“臣等诚惶诚恐,昧死以闻,顿首顿首,死罪死罪。”(1)

整篇奏表的核心意思是:陛下,您不要再谦让了,我们恳求您顺应天命,屈从世人的推举,承担起这份重任吧!

顾旭沉默片刻,然后看向前方的刘渠,轻笑道:“文笔不错啊!”

听到顾旭的夸奖,刘渠心头突然感到一丝慌乱。

过去在大齐时期,内阁官员们表面上手握重权,奏章无不经其手,然而实际上,他们却时常受到修行者的掣肘,难以完全自主行事。

很多时候,一条法令能否通过,一件事情能否办成,并不取决于他们的能力,而是取决于他们能否拍好修行者们的马屁,把修行者们哄开心。

像之前的内阁首辅谭鹤鸣,就以一手辞藻华丽的文章而出名。

刘渠虽然写文章的造诣比谭鹤鸣稍逊一筹,但身处这样的环境中,他的水平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只是他最近了解到,顾旭是个务实的人,对于那些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东西深感厌恶。

比如那些辞藻过于华丽、通篇歌功颂德的奏折,最近全部被顾旭打回去重写,理由是:请你们说人话,不要浪费我的时间。

正因如此,听到“文笔不错”四字,刘渠以为顾旭要治他的罪,吓得跪倒在地,连忙道:“如果陛下不满意,臣这就回去重写。”

“起来吧,”顾旭淡淡一笑,说道,“我就夸了你一句,你慌什么?”

接着,他侧过头,瞥了一眼侍立在旁边的太监韩顺喜,问道:“这是第三次了吧?”

韩顺喜听出顾旭是在明知故问,但他还是恭敬地点了点头,答道:“是的,陛下。”

顾旭目光转向众臣,缓缓说道:“那我就……嗯,勉为其难,答应你们吧!”

闻听此言,堂上众人纷纷拜倒在地,个个喜极而泣,山呼万岁。

演技有些浮夸。

还有人为了哭出来,在袖子里藏了辣椒粉。

站在墙角的史官则在奋笔疾书:

【……百官皆伏地固请,帝君三让而后受。次辅渠等曰:“臣伏计之,帝君之仁德,实乃天下所望。愿帝君勿辞重任,以安社稷。”帝曰:“若百官黎庶以为莫宜吾,吾何敢再辞?”遂即皇帝位,百官欢庆,天下咸宁……】

顾旭内心深处,其实对这套虚伪的繁文缛节并无多少喜爱。

但戏,终究得演给天下人看。

他需要大荒的香火,因此不得不通过三辞三让的仪式,以绝天下之谤。

毕竟,在寻常百姓的眼中,这些充满“仪式感”的事物,往往有着不可言说的魔力。

…………

接下来,新君登基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首先,便是挑选一个响亮的年号。

毕竟需要举行祭祀仪式,改元换纪,昭告天地。

虽然顾旭曾经通过东海尽头的“归墟”,瞥见了一眼未来的风景,但是他依旧选择把臣子们召集起来,共同商讨这件事情。

大荒的年号常常取自占卜卦辞。

刘渠俯首,恭敬提议:“陛下,‘天命’二字甚妙,其取自无妄卦‘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寓意陛下坚守正道,自得天命庇佑,亨通无阻。”

王坚微笑道:“陛下,臣更喜‘咸宁’二字,源于乾卦‘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象征有德之君引领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萧琬珺沉思后提议:“陛下,‘大业’二字更佳,取自系辞‘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寓意财富丰盈、万象更新,成就盛德大业。”

“……”

但顾旭却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对上述提议都不是很满意。

就在此时,上官槿疾步踏入殿内,神色匆匆,请求觐见。

她恭敬地行了礼,随后默不作声地将一张从洛川那里拿来的纸条置于顾旭的案前。

只见上面写着:

“乾卦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帝君功业赫赫,辟地开天,更化万象。

“老臣冒昧,谨奏上疏,请以‘元始’纪元,垂示万代。”

顾旭沉吟片刻,淡淡道:“就这个吧!”

…………

青州,沂水。

县城一角,有一座朴素的院落。它的院墙不高,是由浅灰色的砖石砌成,岁月的痕迹在其表面刻下了斑驳的印记。

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木质牌匾,上面以古朴的楷书镌刻着“养济院”三个大字。尽管历经风吹雨打,字迹依然清晰可辨。

“养济院”是一个收留鳏寡孤独的福利场所。

在顾旭穿越到大荒之前,这具身体的原主人曾经在这里度过了数年的时光。

如今顾旭一统天下,即将登临大宝,不仅沂水县成了“龙兴之地”,连这座普普通通的养济院也被认为“沾了龙气”,变得热闹了起来。

…………

注:

(1)参考唐·裴寂《劝进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