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齐除妖人 > 第267章 风云人物(月票加更)

大齐除妖人 第267章 风云人物(月票加更)

作者:布丁三分甜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0-21 11:11:10

第267章 风云人物(月票加更)

第267章 风云人物(月票加更)

时小寒是个没心眼儿的姑娘。

在离开这间屋子后,她很快就迈着轻盈的步伐,一蹦一跳地朝着书院最北端的饭堂奔去。

独臂老头儿的这番话,则被她抛到了脑后。

途中,她撞见了刚刚结束符道课程的陶汐,便踮起脚尖,朝她挥手打招呼。

“嘿,陶道友,你今早的符道课怎么样?你们的教习凶不凶?”

性格内向的陶汐原本一直低着头行走在人群中。

听到时小寒的声音,她被吓了一跳,然后慌忙地小声说道:“很好……很好呀!杜先生一点也不凶,他说话很温和的,对学生也很有耐心……”

她口中的“杜先生”,无疑是几天前在书院饭堂里向顾旭请教问题的瘦高符师杜远。

其实陶汐心里想的是,我们教习讲课语气毫无波澜,令人昏昏欲睡,也根本不关心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课。

但是以她的个性,是不可能在背后说别人坏话的。

所以便换了一种委婉的表述方式。

“那你们教习可真好啊!”时小寒羡慕地说道,“我今天早上被骂得可惨了。”

然后她顿了顿,又接着问道:“你们教习画符的水平怎么样?他有没有在课堂上当众展示一下他自己设计的符篆?”

她提问的目的,自然是想暗暗把顾旭跟书院里的其他教习做一番对比。

“没有,”陶汐摇了摇头,“今天早上,杜先生一直在教我们画‘火字符’。”

“‘火字符’?”时小寒睁大眼睛,“这不是顾旭搞出来的东西么?”

陶汐轻声地解释道:“我……我们杜先生,对顾大人推崇备至……杜先生跟我们说,顾大人对符篆之术的理解,令他只能抬头仰望。尤其是这‘火字符’,或许足以引领一场符道领域的变革,将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时小寒愣了两秒,惊叹道:“顾旭在符道领域竟然这么厉害?”

在她的记忆里,顾旭大概是从去年夏天起,才开始学习符道的。

这意味着,他只花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在符道方面,达到了连成名已久的符道大师都推崇有加的水平。

虽然时小寒知道顾旭极具绘制符篆的天赋,但是当她听到杜教习的这番评价时,她依旧深感不可思议。

只听见陶汐接着说:“杜先生还说,顾大人曾对他有教导之恩,帮助他重新认识了符篆之术,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为他指点迷津的老师。若不是他还有教学生的职责,否则他愿意拜在顾大人的门下,向他学习绘制符篆的新思路。”

时小寒低下头,沉默不语。

在为顾旭感到高兴的同时,她的心里忽然压力倍增。

不经意间,她想起自己生日那天跟顾旭之间的那段对话——

“我会变得足够强,杀光所有鬼怪,保护沂水百姓,保护家人,保护你们。”

“如果你把鬼怪全部杀光了,那我岂不是成了一个闲人?”

“你就负责天天待在这里,替我做曲奇!”

那时候,她意志坚定、信心十足。

但现在回想起来,她却觉得有些可笑。

顾旭远远地走在前面,在洛京城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大放光芒。她连跟上他的脚步都有些困难,更别说保护他了。

两人之间的共同话题,似乎也在变得越来越少。

以前他们会谈论沂水的鬼怪、衙门的琐事、飘香楼的美食、功勋与法宝,再对彼此进行一番商业互吹,好不快活。

而现在,顾旭虽然会在话题上刻意照顾她,尝试了解她的喜好,跟她谈论全国各地的美食。

但时小寒却发现,自己很难真正走进他的世界。

符道、阵法、风水、蛊术、命格与占卜、圣人与凶神的斗争……这些对她来说,都太过晦涩难懂,太过遥远陌生。

她觉得,自己容貌和才学比不过昭宁公主,又不像上官槿那样修为出众、善解人意,家世背景方面更比不过书院里的很多学生……曾经沂水县最光芒耀眼的小公主,到了这藏龙卧虎的洛京城里,似乎坠落到了尘埃之中,成了极不起眼的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她开始害怕,万一某天顾旭厌倦了“吃喝玩乐”这些肤浅的话题,他们又该如何相处?他会不会去找一个更加心灵相通、兴趣相投的伴侣?

那座青州府的“六号丹药作坊”,虽是她送给顾旭的生日礼物……但某种程度上,又何尝不是一种羁绊,一种让他不要离开自己的羁绊?

“陶道友,你知道有什么能迅速变强的办法吗?”短暂的沉默后,时小寒向身边的陶汐开口问道。

陶汐想了想:“嗯……好好学习,好好听课?”

时小寒心想,这不是废话么。

两人不再说话。

她们跟着人群,走过石桥,穿过走廊和垂花门。

一路上,旁人的言语随着凛冽的寒风,飘到了她们的耳中。

“……”

“‘洛水大会’的海选今天已经开始了。你们有人报名参加吗?”

“没有。听说整个洛京城内只选五十个名额。像我这种今年才晋入第三境的平平无奇的修士,肯定是没机会的。”

“呵呵,钱师兄,我早就看穿你这种人了。平时你整天都在说自己没修炼,没认真听课,但每次考核都能名列前茅。这一回你肯定是瞒着我们偷偷摸摸报名了——表面上说着‘没自信’、‘没机会’,私底下就想着在‘洛水大会’上一鸣惊人,给我们一个惊喜。”

“你要相信我。我是真的一点把握都没有。”

“真是虚伪。”

“被你骗了这么多次后,只有傻子才会继续相信你。”

“最近我听到一些传闻,好像今年的‘洛水大会’会改变比试的形式,不再像以前那样通过擂台赛来定胜负。”

“不打擂台了?那会改成什么?”

“说不定是上百人的大混战?谁活到最后谁是赢家?”

“那这样一来,修为更低的人,是不是有了以弱胜强的机会?比如先联合在一起,把最强的几个人干掉?”

“对了,我还听说,明天上午驱魔司的顾旭将会去‘洛水大会’海选现场做点评。”

“现在他也是我们龙门书院的教习了。你们对他的态度还是得稍微尊重一点儿,得叫他‘顾先生’。”

“一个年纪比我们还小的家伙,在讲台上给我们授课……这真是一副令人难以想象的画面。”

“是啊,而且今天早上,杜先生还反复称赞他的符道造诣。这种夸张的天赋,我简直怀疑他曾经被上苍灌过顶,被文昌星君开过光。”

“……”

时小寒听着这些话,只觉得心情复杂。

她不禁向身边的陶汐问了一句:“今年的‘洛水大会’,你想去参加吗?”

陶汐沉默片刻,回答道:“或许会尝试下吧!”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四周的人声忽然被压低了许多。

只听到有人对同伴喊了一句:“我刚才好像看到顾旭了。”

“什么?他在哪里?”

“好像在库房那边。”

“……”

不管书院学生们以前对顾旭持有怎样的看法,他现在终究是洛京城的风云人物,很多人都对他充满好奇,想要近距离看看他的模样。

于是,人潮忽然改变了流动的方向,从西北的饭堂涌向了正北的库房。

时小寒和陶汐也不自觉地跟着人潮走动。

然后众人远远地看到,在最北端的走廊上,有两个人正一边走着一边谈话。

走在前面的是一个身穿青衫、昂首阔步的少年,只见其容貌清俊、气质出尘,宛若下凡的仙人。

在他身后半步的位置,则是一个身材高瘦、头发稀疏、穿着灰色长袍的中年男子。他微微躬身颔首,看上去态度颇为谦恭,似乎是在向前边的青衫少年请教问题。

因为环境过于嘈杂,学生们都听不清楚他们谈话的内容。

但是看他们那副专注的神情,显然是在讨论一些高深莫测的道法理论。

而在他们周围,还有不少书院的杂役,在替他们驱赶四面八方拥挤的围观人群。

“那位先生……就是今天早上为我们讲授符道的杜教习。”陶汐伸出手,指着那个瘦高的中年男子,对时小寒介绍道。

时小寒没有回应。

她的目光越过人群,越过那个中年人,落在青衫少年的身上。

仿佛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他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事物。

凉风吹乱了她鬓角的发丝。

几只麻雀在屋檐上喳喳直叫。

有人在后面推了她一下,她也浑然不觉。

而与此同时,那青衫少年也忽然转过身,往人群中看了一眼。

他的嘴角微微上翘,目光中饱含笑意。

虽然时小寒的身边还站着许许多多的人。

但她知道,他一定是在看自己。

于是她努力地踮起脚尖,朝着他拼命地挥手。

她心想:“如果我能再长高一点儿,跟陶汐一样高就好了!”

青衫少年朝她比了个口型。

他的动作很快,但她仍然察觉到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小笨蛋”。

然后他转回身去,继续回答杜教习刚刚提出的问题。

时小寒气得脸蛋微红,握紧小拳头,心里忿忿道:“顾旭,你这个大坏蛋,别以为我看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这时,她又听到不远处的一个书院女学生语气激昂地对同伴说道:“真的!他刚才绝对是在看我!他笑起来可真是好看!”

“碧兰,你可真是自我感觉良好啊!他分明就是在盯着我看呢,”她的女伴捂着嘴偷笑,“他还用口型对我说‘初五见’呢。”

“呵,你别胡扯了!”

“……”

时小寒的拳头攥得更紧了。

直到身边的陶汐小心地戳了戳她的胳膊,她才回过神来,然后两人一起朝着饭堂的方向走去。

在这样的情形下,唯有美食能够平复她的心情。

…………

“你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什么?”顾旭回过头,对身旁的符道教习杜远礼貌地说道。

“顾大人,您刚才说,‘媒介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对天地大道的认知’,”杜教习态度谦敬地请教道,“我天资愚钝,对这句话不太理解,您可以详细说说吗?”

顾旭道:“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计量时间的单位是什么?”

“时辰?”杜教习想了想,回应道。

“那假如我们没有钟鼓楼,没有打更人,没有日晷、沙漏等计时工具,那么我们还会有‘时辰’的概念吗?”

“应该……不会有了吧。”

“不过就算没有这些计时的工具,时间的流逝也是永恒存在的,”顾旭说道,“这个世界依旧会日出日落、依旧会有季节更替。

“只是,我们或许不会察觉到时间的存在。我们只会感受到自身活动的开始、经过和结束。

“然而,这些计时工具却改变了我们认知时间的方式,它们让我们相信,时间是可以从活动中分离出来,并且可以作为可计量的单位、以‘时辰’的形式而独立存在的。

“天地大道,就像时间。

“它的存在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

“符篆、因果、剑道……这些均是用来描述它的媒介。而这些媒介,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修士对天地大道的认知。

“比如剑修把剑练到极致,就会说‘世间万物皆可为剑’;符修把符篆之术用到极致,也会觉得‘符篆是描述大道的语言’。

“但是,他们对大道的认知,终究会因为这些媒介各自的特点,而存在着一些偏差。

“正因如此,国师大人才会说,若想在某个领域臻于化境,需要把不同的道法融会贯通,从更全面的角度认识天地大道。

“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理解。若有不对之处,还请杜先生谅解。”

杜教习停下脚步,静静沉思。

在他看来,顾旭的思维总是不拘一格、超脱于书本,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但若细细想来,却又会觉得很有道理。

仿佛顾旭并不是大荒土生土长的人族,而是天上的神仙,把一些不属于这个世界的、超凡脱俗的思想带到人间,每次见面都能让杜教习受到新的启发。

隔了好一会儿,杜教习终于消化了顾旭的观点,然后双手合于胸前,朝顾旭长揖及地:“多谢顾大人指点迷津!耽误了您这么长的时间,实在抱歉!”

顾旭立即扶住他,对他说道:“杜先生太客气了!既然我们同在书院共事,那么互相帮扶、共同探索天地大道,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在跟杜教习说几句客套话后,顾旭便与之告别,然后沿着走廊继续前行,从后门离开了书院。

此时他已经从书院库房领到了本月的福利。

在他的“闲云居”里,又多出了几瓶“度厄丹”,足以支撑他接下来大半个月的修行。

除此之外,他还额外得到了一些绘制阵法的材料,能够帮助他在家中做一些阵法实验。

“也不知时小寒那丫头在龙门书院的第一天过得怎么样。”

他一边这么想着,一边登上等候在门外的一辆黑色马车,准备返回家中。

在他密密麻麻的日程安排中,今天剩余的时间,都得用来修炼和研究法术。

毕竟他明天还需要花一些时间观看点评“洛水大会”的海选。

所以今天,他便要争取在“思乡岭”上多攀登几级阶梯。

…………

二月初二。

气温依旧寒冷,但洛河边的柳树上已经萌生出了嫩绿的新叶。

黎明时分,天依旧是黑的,河边延庆坊的居民尚未苏醒。

只有两间屋子里的灯彻夜亮着。

其中一间是昭宁公主府的书房。

另一间自然是顾旭四合院的主屋。

顾旭结束通宵的修炼后,便换上驱魔司的官服,然后吹熄了身边的蜡烛,走出了宅院的大门。

一辆黑色的马车已经在门外等待他。

今天洛京城的“海选”,并不是在洛水中间的高台举行——那是全民狂欢的盛大事件才会使用的场所。

而是在南城门下搭起了临时的擂台。

像顾旭这样的“点评嘉宾”,将会在城门楼上进行观战。

由于洛京城人才实在太多,甚至邻近很多县城的修士们都在最近的这段时间里纷纷涌入京城,所以京城的“海选”将在南、北城门处分别进行。

一刻钟后,顾旭便抵达了目的地。

当他走下马车的时候,天边露出了红色霞光,宛若害羞少女脸上淡淡的红晕。

冷冽的寒风吹着城门上的旗帜飒飒作响。

城门附近早已人满为患。

挤在最前面的自然是参加比试的修士们——他们有的持刀,有的持剑,有的身穿布衫,有的身着锦袍,有的摩拳擦掌,有的相互鼓劲,有的自信满满,有的忐忑不安。

更多的人,则是来看热闹的。

万一今天登上擂台的某位修士,日后夺得了“洛水大会”的魁首,他们便有了新的谈资,逢人便可吹嘘“某某修士在参加海选时,我就断定此子定非池中之物……你们看看,我的眼光是不是狠毒辣”。

顾旭在杂役的引领下,登上了高耸的城门。

他注意到,洛京的城墙连同城楼在内,均是由庞大的石砖砌成,表面平整,结构紧密,几乎看不见其中的缝隙。城墙顶部有着锯齿形的垛口,可用于侦查和开弓放箭。在城门顶上朝外面放眼远眺,能看到宽阔的护城河和正对大门的吊桥。

城门提前摆放了三把红木太师椅。

每张椅子的旁边,都摆放着一张小桌,桌上有着茶壶、茶杯、甜点等。

此时此刻,正中央的椅子上已经坐了一个人。

那是一个身材臃肿的中年男子,挺着大肚腩,蓄着长长的胡须,头戴乌纱帽,身穿大红色官袍,衣服上有着云雁补子——这是大齐王朝四品文官的标志。

远远看上去,就像是堆在椅子上的一座庞大的肉山。

顾旭很担心这椅子能否承受得他的重量。

另外两把椅子则依旧是空的。

“杨大人,在下驱魔司顾旭,奉洛司首之命前来观战。”顾旭朝坐在椅子上的胖子拱手道。

胖子名叫杨炯,担任“洛京府尹”一职,即京畿地区的世俗行政长官,相当于洛京市市长。今日的这场海选,将由他负责主持。

听到顾旭的话,杨炯立即扶着椅子扶手,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圆滚滚的胖脸上堆满的笑容,一双本身就很小的眼睛更是被挤成了一条缝。

他也朝顾旭拱手道:“原来是顾主事啊,久仰大名,请坐请坐!”

杨炯作为四品官员,按理来说品阶在顾旭之上,是不需要起身还礼的。

但是在大齐王朝,修行者地位超然,不能完全用世俗礼节来对待他们。再加上顾旭近期在洛京城风头正声,不仅深受圣人们看重,而且又有爵位在身。

作为一个没有修为的凡人,杨炯可不敢在顾旭的面前有丝毫怠慢。

顾旭跟他笑着客套了几句,然后在左手边的太师椅上坐下。

同时他指着右边的空位:“还有一位是谁?”

“是‘狂刀派’的长老孙茂。”杨炯回答道。

依照大齐朝廷的安排,“洛水大会”海选的点评者,通常要有一位来自于官方机构,一位来自于民间宗派。只要道法造诣达到要求,都有机会被邀请。

毕竟“点评嘉宾”并不是裁判,他们的言语并不会影响到比试的胜负。

所以朝廷便想要通过这个机会,拉拢一些非官方的门派,让他们觉得“我们被朝廷重视”。

顾旭曾经在书籍中了解过这“狂刀派”——

它的山门位于洛京郊外。此派修士皆擅长用刀,其主修的“狂风刀法”一直以狂放不羁出名。

十多年前,它曾与驱魔司达成协议,帮助朝廷扫荡洛京以南多处村落的鬼怪,保护当地百姓生命安全。朝廷则给它提供一些资源,帮助它培养弟子。

而今天,这位孙长老的做事风格也显然很符合门派的名字。

顾旭和杨炯等了很久,他都一直没有在城门上现身。

直到钟声响起,两位参赛修士登上擂台,孙长老才姗姗来迟。

“抱歉,老夫来晚了。”

他嘴上说着“抱歉”,但行动上却没有半点儿歉意。未等顾旭和杨炯说话,他就一屁股坐在了空着的椅子上,从小桌上抓起一块桃酥就往嘴里塞。

顾旭瞥了他一眼,没有太在意他的举动。

毕竟这老者是第五境修士。世外高人有点儿怪脾气,是很正常的事情。

杨炯的脸色却有些阴沉。

在他看来,孙长老的行为是在藐视朝廷的规矩。

不过孙长老更“狂”的举动还在后面。

片刻后,他瞥了一眼顾旭,皱着眉头嘀咕道:“大齐朝廷怎么越来越荒唐了?居然让一个第三境、尚未加冠的小屁孩跟我一起来做点评?他能认得全擂台上修士们的招式么?”

然后他又看向杨炯:“杨大人,你可要小心一点儿,千万别压坏了你屁股底下的凳子……它的价格看上去应该不会便宜。”

听到孙长老的话,顾旭心头不禁吐槽了一句:“狂刀派的人说话都是这么口无遮掩吗?”

书上确实曾记录过“狂刀派修士往往放浪形骸、不拘小节”。

今日亲眼看见,着实令他大开眼界。

不过顾旭保持沉默,心里没有任何波澜。

口说无凭。

他的才学,他的见闻,稍后依靠事实便能证明,没必要去跟孙长老争吵。

可杨炯就没有顾旭这么好的心态了。

只见他满脸的肥肉气得不住颤抖,口中反驳道:“我的椅子,我自己管,你不需要操心!”

当然,在今天这样的场合下,他们当然不会在城门上起争执,否则将会在洛京百姓面前成为笑柄。

杨炯终究还是克制住了自己的脾气。

三人向下俯瞰,目光齐齐投向两名正在擂台上打斗的年轻修士。

其中一人身穿黑色“七曜服”,手持长剑,显然是驱魔司的官员——顾旭记得自己在衙门里见过他的面孔,只是当时隔得远远的,没有打招呼。

另一人穿着大裤衩,没穿上衣,露出上半身古铜色的皮肤和强壮的肌肉,赤手空拳上阵。

根据名册,顾旭知道前者名叫黎子轩,后者名叫姚啸。

两人打成一团,剑光与拳影混杂在一起,令围观者们目不暇接,时不时地发出惊呼声。

顾旭目光宛如止水。

孙长老皱起眉头,脸色有些阴沉。

杨炯则目不转睛地盯着擂台上的战局——身为凡人,他认不得招式,也不懂其中微妙的细节,但是他似乎被场上的气氛所感染,情绪变得紧张起来,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甚至差点儿跟着围观群众们一起呐喊助威。

许久后,擂台上终于分出胜负。

驱魔司官员黎子轩跌落到擂台之外,衣衫上沾满灰尘,脸上有一块淤青,看上去格外狼狈。

姚啸则以一副胜利者的姿态,站在擂台中央。

两人都在静静等待着“嘉宾们”的点评。

PS:章节合并,一共7k字,其中一章为11月月票加更,目前还欠两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