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顽贼 > 第673章 山河之险

顽贼 第673章 山河之险

作者:夺鹿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11:10:54

第673章 山河之险

正当杨嗣昌在北京为崇祯献出平定天下的计策。

两千里之外的西京,另一个姓杨的也正在为刘承宗献上征服天下的计划。

秦王宫的军府衙门大殿上,入夜后依然灯火通明,昏暗的油灯与取暖炭盆的光亮交映,将参与军议的帅府大员影子拉得分外奇怪,张牙舞爪地映在屏风上。

屏风之后,有人掷地有声地说出四个字:“山河之险!”

是杨鼎瑞。

他在舆图上围绕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黄河以北画出一个大圈,将象征明军的木俑搁在北京的位置。

“都推至山河一线,还留着北京做啥?”

曹耀裹着裘袍,一手端着烟斗,一手挠着额头的疤,看着舆图开口道:“黄淮以北,燕山以南,那可都是富庶平原好地方。”

倒是刘承宗更了解杨鼎瑞的思路,笑道:“留着北直隶,将那些不愿跟我们的家伙都丢过去,免得内乱,况且,你真打过去,崇祯死给你看咋办?”

张献忠一脸不爽:“那不就拱手将北京让给黄鞑子了?”

“未必。”

杨鼎瑞对这事没说死,推了推鼻梁上的玳瑁眼镜,因为他心里也拿不准。

只是开口道:“以北直隶山东辽东之力,单是抗拒东虏,足够。”

“如今大明在大江南北剿贼平乱,东边照样扛着东虏,它虽然收入少,但支出也少了。”

“何况我军拿下山西,东虏西出大宁,我师则东出集宁,北路不通,它只能在辽东一线死磕。”

王自用把玩着自己的紫金道冠,往北直隶一放,道:“大帅,到时在下前往北直隶,真让东虏破了关,咱三劫会管叫它在北直寸步难行!”

刘承宗盘腿坐在羊绒毯子上,笑眯眯地看着帅府这帮家伙像一群饿狼,趴在天下舆图上大快朵颐。

他们甚至都开始为大明担忧,打不过后金该咋办了。

“先生说的没错,以北直隶山东辽东之力,足以抗衡东虏。”

但刘承宗说完就摇头讥笑:“我不怕东虏破关,可大明缩在北直隶,自己就能把自己斗炸了。”

说罢,他抬手道:“大明,已经不是一个可以预测的朝廷了,出现什么难以想象的事情,都不足为奇。”

刘承宗的眼,已经被锻炼出来了,他看谁都像疯子。

即使这个人现在正常,那也只是伪装,实际上可能是个蛰伏的疯子,或者心灰意冷的疯子。

所以他能接受世上发生的大多数意外。

可是技术依然没练到家,他依然想象不出大明会出现什么意外状况。

但说到底,刘狮子还是有个正确认识:大明不出意外,它就不是大明了。

“我们啊,就别考虑大明的事,当今天下变数太多,也不需要太大的远见,做好眼下的事情就够了。”

刘承宗重新把话题拉回来,用刀鞘指着舆图划出三条线:“先分三路,北路吞宁夏并延绥,与漠南连成一片。”

“中路,山河之间,就请王兄和小十六先以三劫会探探路,关防、富家、驻军、险要、土寨、坐寇,我要情报。”

“南路,汉中和湖广,分个轻重缓急,先下汉中府,同时礼衙联系李自成,打探情况,谋而后动。”

“除此之外。”

他又在临洮、陇西一带画了个圈:“临凉旅来收拾此次东征扫尾,南下剿灭残余明军。”

临凉道总兵是杨耀,固原兵出身的帅府大将。

在那个圈里,山上藏着巩昌知府的乔迁高、宁夏参将屠师贤等一大群各县官吏,有文有武的,都够攒个小朝廷了。

当然还有各地流贼,主要由大明溃兵组成,就比如宁夏参将神光显、左良玉龙在田余部,乱七八糟的各路匪兵,到处流窜。

都在乱打旗号,刘承宗现在也弄不清谁在哪。

不过那些土匪,对元帅府来说还是小事。

“最重要的还是宁夏延绥二镇。”

刘承宗看着众人道:“此战要速胜,今年漠南多半还有一战,因此我意开春以五个旅出兵,曹兄督甘肃旅总兵黄胜宵由靖虏卫进二道边墙,攻打中卫、后卫。”

“延庆旅总兵张振牵制延绥镇,临凉旅总兵王文秀移驻固原州,都督粮道、补充马匹。”

“野战两旅,随我直攻银川。”

曹耀是看出来,刘承宗说着宁夏攻略,但眼睛一直往东边看,明显心思没在宁夏或延绥。

此次动兵五个旅,目标也不仅仅是宁夏延绥,更多的目的似乎是把军队先拉到延庆、西安一带,便于将来突发战事。

他便问道:“大帅是想,收取宁夏延绥,跟后金在漠南打一仗?”

刘承宗稍显迟疑。

他确实有这个想法。

但能不能在漠南过招,他说了不算。

刘狮子摇头道:“只能说是防备,诸位兄长觉得,黄台吉登基称帝,最该干的事是什么?”

众人面面相觑。

我们一不是黄台吉,二没打算登基称帝,上哪琢磨出黄台吉最该干啥啊。

不过礼衙尚书还是有猜想的:“四面出击?”

刘狮子本来没打算从别人那得到答案,听见张献忠的回答,显然一愣。

稍后,他才点头道:“没错,是登基称帝讨伐不臣。”

大明、朝鲜、元帅府。

刘承宗的刀鞘在舆图上划拉:“欲攻朝鲜,先攻大明,欲攻大明,必先攻杨麒。”

“这次序?”

张献忠对此不能理解,疑惑道:“攻朝鲜、打大明,都有利可图,咱的杨都督穷得当裤子,鞑子打他也没意义啊!”

“大帅,卑职以为,鞑子先征朝鲜,再攻大明,放着杨麒不管才是明智之举啊。”

刘承宗笑眯眯地抬手道:“你说的对。”

虽然他刚说了,这个年景不需要太长远的目光。

但张尚书跟大局观这个陌生人的关系,好像也不太适应这个时代。

“他先打谁,要看他有多大的雄心,也要看他的部众有多饿。”

“如果他们冬天已经有人饿死了,开春就吃不上饭,那肯定要直接攻打朝鲜,因为朝鲜兵弱,十拿九稳。”

“但如果还有吃的,是为明年冬天的粮食考虑,那朝鲜就是最不着急的那个,半岛又不会在海上飘走,李氏就在他手边,跑不了。”

“关键攻打朝鲜,于大明,于我,于后金自己,都没有震慑力……那算本事吗?”

刘承宗的刀鞘转至大明的京畿腹地:“只有这儿,才能耀武扬威。”

张献忠被刘承宗的循循善诱说服了,点头道:“那直接打大明,朝鲜秋天再打也不迟。”“说得好,打大明。”刘承宗把手一摊:“从哪进?”

张献忠的目光越过狭长的辽西走廊,关宁防线足以令任何人望而生畏。

他自顾自地摇头道:“还是得从北边破墙。”

“要进山西,就走杀胡口、德胜堡;要进京畿,就得走宣府张家口、云州独石口。”

虽然大明北京以北的防线那么长,但好破口进去的地方就这几个。

别的地方,城墙都是从山头上建的,人马难登,就算勉强登上去,也不能靠凿墙这种简陋手段。

很多地方必须炸开了才能过军队。

刘承宗再度点头,非常欣赏地看着张献忠。

刘狮子道:“既然从这些地方破关,照你说的,杨麒都穷得当裤子,他能忍住不抢劫金军?”

“就算他能忍住不抢,后金能不怕,毕竟要进别人家里抢劫,必须打足精神,不能分心,哪怕杨麒只有一个营,也让人害怕。”

“所以如果要打,必须先打杨麒,杨麒再穷,手下蒙古兵也有马,只要捉住他们,至少能回本。”

“何况有多尔衮在漠南无功而返的先例,此次他们多半要照着弄死杨麒的架势来打。”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杨麒挨打之前,拿下宁夏延绥,待时而动。”

刘承宗说着这话,眼睛依然盯着舆图上归化城以东的集宁方向,格外专注道:“如果有可能……在那跟他们打一仗?”

杨鼎瑞被这个主意吓坏了。

刘狮子已经很久没有表现出这种跃跃欲试的狠劲了。

他连忙劝说道:“鞑兵进京畿,诸路勤王,不如传信杨麒一封,见势不妙撤入延绥便是,我师正好出兵山西,何乐不为?”

说罢,似乎是觉得筹码还不够吸引刘承宗,又继续道:“元帅府还要以中原为重,此时不宜与东虏在塞外以命相搏,胡虏称帝不过儿戏,待收了天下,再予其犁庭扫穴不迟。”

他并非短视。

眼下局面已经明朗,黄台吉都称帝了。

要说崇德皇帝这会儿就想统治天下,那是无稽之谈。

但既然称帝,就等于和大明把脸面彻底撕开,只有一条路可走。

元帅府再白痴的人,也不会忽视这个争霸的竞争对手,何况杨鼎瑞。

他之所以要劝,完全是因为他觉得刘承宗有点热血上头。

劳师出塞作战,却没有足够的利益目标。

预设战场在外线,元帅军也很难以最佳状态抵达战场。

双方情报又两眼一抹黑,对敌军兵力、敌将性格甚至武装战法都了解有限。

但这只是战役难点,还不是杨鼎瑞要开口阻拦的关键原因。

关键是这场战役的劣势这么大,元帅府能独当一面,领兵应付这种情况的选手,就刘承宗一个。

赢了自然万事无虞,重挫后金锐气,可万一作战失利,那可咋办嘛?

因此在杨鼎瑞看来,与其承担这样的风险,不如将来得了天下,给后金放进内线来打,他们总不至于比明军打得还窝囊。

说实话杨鼎瑞劝着都心累。

因为他很清楚,刘承宗知道。

他的这些顾虑,刘承宗带兵转战西北,不可能不知道。

可他还是摩拳擦掌。

杨鼎瑞是真觉得,在这场以天下为棋盘的对弈中,他们早早就建立起自己的政权框架,领先各路民军八丈远。

当大明崩溃,他们在中原的优势将被无限放大,只要稳住就能稳赢。

但咋稳啊?

对于杨鼎瑞的劝告,刘狮子只是很冷静地摇了摇头。

很慢,但很坚决。

就连张献忠都不敢说话了,目光在刘承宗和杨鼎瑞之间巡回。

礼衙尚书聪明的脑瓜飞快运转,在分析。

分析刘承宗的行为,刘承宗的意图。

但这次他分析不出来。

张献忠完全认同杨鼎瑞的建议,没必要管杨麒,让他缩进边墙,等后金走了再出去就是。

而至于打后金……张献忠觉得,我大元帅府不帮着后金打大明,就已经仁至义尽了。

刘承宗很理智,甚至冷静的有点过头了,他看着众人探手笑道:“多尔衮来时,我军尚有宁夏延绥阻隔,鞭长莫及,杨麒便只管退避。”

“但开春,我们就要收拾掉宁夏延绥,终于能碰面了,难道这还不值得见一见吗?”

杨鼎瑞一脸苦涩:“值吗?”

“先生不必着急,你说的有道理,但我们收拾宁夏延绥未必顺利,顺利了后金军也未必就真会来打杨麒。”

刘承宗嘿嘿笑着站起身来,并不打算就这个问题发起争论。

“但如果他们来了,我自当出兵,何况……我能看见取胜机会。”

刘狮子不是什么讲究政治正确的人,如果真没机会、打不过,他跑得比谁都快。

可他确实看见了属于他的机会。

一来是神交已久,终于能够着了,总得去看看。

二来则是战役中的困难,对双方来说,都存在。

而机会就在于,后金如果远征,目标可能是杨麒,也可能是大明。

唯独不可能是奔着他刘承宗来的。

主动权掌握在他手里。

因此在他心里,十分期待夏季甚至春季的漠南草原的风景。

“我等本就一无所有,全赖能争善抢,夺来这半壁江山,漠北蒙古也在上面看着我们呢。”

刘承宗对着众人张开双臂,左袒肩的袍子上金刀暗纹熠熠生辉:“漠南都督府是我疆域,他们敢来,该打,能打,当然要打!”

早上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