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顽贼 > 第664章 另一种方式

顽贼 第664章 另一种方式

作者:夺鹿侯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11:10:54

第664章 另一种方式

第664章 另一种方式

刘承宗的地盘。

有种看上去就很远的美。

当年他占据四百里河湟谷地,曾嘲笑过叶尔羌,说那边是割据绿洲的、封建化的、部落的、汗国。

确实,人家叶尔羌,是由一片沙漠边缘几个绿洲城镇组成汗国,说是一个汗国,其实分为两个阵营,下面还有五个酋长。

而他也没好哪去……他的大元帅府,整个就是个超级叶尔羌,威力加强版。

总的来说,看着这份舆地图,刘狮子觉得作为一个驱驰武力、以刀剑讨饭的领军者,非常成功。

瞧瞧裤兜儿里这些地势形胜,天山乌斯藏漠南大草原,何止是兵家必争之地,简直是古来兵家想争都争不到手之地!当然,如果不是只有这些农家必愁之地,那就完美了。

总之,随着刘承宗入主西安府,同时冬季到来,燃遍全陕的兵祸军灾随之平息。

先是丁国栋成功进了庆阳府城。

庆阳知府鞠思让本来还想骑墙观望一下,结果没几天就传来西安府城陷落、陈奇瑜投降的消息。

庆阳府也随即改旗易帜,联合府内众多官员向西安上了一封降表。

刘承宗投桃报李,没直接把他们解任,还免了庆阳今年的赋税,另给鞠思让等十三名庆阳府主官赏银两千二百两。

安抚他们好好做事,安置百姓攒里并甲,修渠引水开垦荒地,同时建立、修复社学,努力休养生息。

当然,今年都快过完了,刘狮子就算想收,庆阳府恐怕也没有能交给他的钱粮,倒不如说点好听话。

至于还让这些官员留在庆阳,自然是冒了点险,但没办法,元帅府这会确实顾不上庆阳府。

刘狮子正在主持庞大的人口迁徙调动,别的事一概顾不上。

因为不单单是西安府的降兵、府城饥民、秦藩宗人要往兰州河湟一带迁徙,同时调动的还有帅府各地驻军,以及兰州、西宁的衙门和他的家眷。

里里外外十多万人,军队还好说,里头的百姓,调动起来可比军队难多了。

何况刘狮子本来就对西安府外迁的百姓心有亏欠。

说人家是饥民,倒也没错。

但他来西安之前,人家可不是饥民。

有田有粮还有钱,小日子过得美着呢。

是他来围城了,人家被陈奇瑜从城里撵出来,既不让带粮、也不让带钱,城外的地还都让元帅府收了。

真要说起来,他们其实都算刘狮子的恩人。

如果不是这些人,刘承宗手下乌泱泱的军队找他要饭吃,就能把他急死。

现在可好,钱粮空前富余,兵马分外强壮。

所以对西安府饥民,刘承宗非常重视,刚把里头的流氓、老兵等强壮之辈挑出来,就督促军兵赶紧押剩下的人往西走。

不要在西安府过年了。

这当然不是刘狮子觉得他们碍眼,主要是为剩下两万多人的生活考虑。

西安府是肯定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这没得商量,但元帅府还有很多地方能容得下他们。

他们现在上路,沿途的凤翔、巩昌、临洮都有王文秀的军队管饭,能一路照顾到兰州。

在此期间,一部分人安置在沿途秦州、陇西、临洮一带,最后再剩个几千男丁,就都放在西宁卫落籍。

这一路有荒地、有熟地,也有灌溉田地,一直到最西边的西宁卫,那边有刘承祖当年带兵开垦的药水河军田。

早点过去,从新城领了牛,不耽误明年春耕。

吃上半年兵粮,到明年夏天就算稳住了。

其实刘承宗东征,最大赢家不是他,而是练兵卫的达来台吉、归德千户包虎、河湟小土司陈师文。

西安陷落的消息刚传到兰州,刘向禹就派他们仨马不停蹄地跑了过来。

他们到凤翔府,那边的李万庆便向西安传信。

刘承宗知道他们过来,当场就笑出了声。

他当然知道这仨家伙火急火燎过来干啥,父亲给他写信了。

元帅军一场浩浩荡荡的东征,把河湟腹里的兵力抽了个一干二净,后方的祸乱也不少。

同时还源源不断地往新城送俘虏、宗人,直接导致这仨人的权力空前膨胀。

陈师文就不用说了,过去是河湟小土司,那是真小。

下辖土民六百多口,编制有土千总一名、土把总两名,马步兵二十五人。

但刘承宗初入河湟,这个汉人小土司是唯一一个牵着羊来迎接的。

包虎呢,是归德守御所的副千户,卫拉特东侵时斩获首级十八颗,朝廷要给十二两,没发。

等刘承宗大获全胜,召他过去,知道这事赏了一百八十两,还给包虎等六人,升了一个正千户、五个副千户。

达来台吉是仨人里来头最大的,卫拉特杜尔伯特部首领,麾下有数万部民。

河卡草原一场兵败,被元帅府塘骑打出了心理阴影,战后领了元帅府的督尔伯,留在新城书院把这套塘兵战法学了个透。

结果被刘承宗安排了个训练天山军的练兵卫指挥同知,指挥使是李卑。

不过李卑没干多久就病退修养,练兵卫的大小诸事都落到了达来台吉的肩膀上。

本来这也没啥,无非一年练个几千新兵,于达来而言不多不少。

可是随着刘承宗发兵向东,一股股的人马被送到河卡草原,旧的天山军还没过去,新的练兵卫又来了。

达来台吉管不过来,便在刘老爷的授意下,拉上了包虎的归德所、陈师文的八角城土司领,全心全意投入练兵大业。

几日前,刘老太爷给刘狮子写信,信中主要说的是搬家的事。

但除此之外,就是叙说达来台吉等三人的功绩。

这半年,元帅府大军从河湟谷地调走,青海就闹起了马匪,明军的巩昌府伪官、宁夏参将屠师贤也都发兵威胁临洮府、兰州一带。

督尔伯达来台吉,就成了刘向禹看家护院的首选。

剿青海马匪,把河卡草原练兵的督尔伯拉过去剿,就近。

对抗巩昌兵,也把督尔伯的练兵卫拉出去打,好用。

防守明边军,同样也要调督尔伯的练兵卫,知兵。

总之,刘向禹在信上中,元帅府给卫拉特贵族封了那么多爵位,就达来台吉这个督尔伯,物超所值。

整个一心腹爱将。

老太爷甚至提到,督尔伯的汉文很优秀,就算派回天山接替刘承祖都没问题。

对这个比喻,刘狮子全当没看见。

达来台吉是他的手下败将,在河湟谷地也跟他比较亲近,水平、履历,他都清楚。

达来被他父亲倚重,成为心腹爱将,应该的。这是他的老父亲有识人之明。

首先人家是卫拉特四部首领之一,而且是因出色才能,以父亲第三子的身份,被两个兄长、一个弟弟拥戴继位的首领。

其次人家虽然在他手上吃了亏,但是从前在天山经常远征,组织过多次针对诺盖、哈萨克的远征,也收拾过俄国人。

不夸张的说,在刘承宗领军东征的时候,达来台吉就是元帅府的河西名将。

毕竟巴桑和谢二虎,除了年轻,其他各方面能力确实都跟达来台吉差着呢。

这俩跟任权儿,是出身汉蒙番的三张白纸,属于刘承宗看着长大的小兄弟,主打一个养成乐趣,跟其他将领不是一个赛道的。

刘承宗让人在宫里设宴,亲自在西门护城河外,带着任权儿等新面孔迎接达来台吉、包虎和陈师文。

三人一看他在城外专程迎接,对此受宠若惊,接连拜谢。

却不料刘狮子只管叫他们上马,边向城内踱马,边笑道:“王府这几日更换陈设布置,白日里乱糟糟,呆着也没啥意思。”

“这几日,我都在西门外校场阅操,若非护兵驻再宫城里,我都想干脆就睡在校场了。”

他说的护兵,是虎贲、羽林两个营。

路上刘狮子对几人相互做了介绍,夸赞了他们在河湟空虚时稳定后方的功绩,又聊了这半年多的战阵见闻。

直到进宫城赴宴,酒过三巡,他才对达来台吉问道:“兄长,这半年剿匪击贼、抗拒叛军多有功勋,我听父亲的意思,想让你到天山接任都督,不知你意下如何?”

达来台吉正端着只成化年的御赐斗彩青花酒杯傻笑,闻言笑容凝在脸上。

正在说笑的包虎和陈师文,顿时不敢言语。

愣了一下,达来才反应过来是在叫他。

他心说这老刘家这各论各的本事真厉害,他是刘承祖的岳父,在兰州,老太爷管他叫老弟;在西安,大汗管他叫兄长。

当然他倒不是想当大汗的叔叔,他岁数比刘向禹都大,被老弟老弟喊着,也挺舒服的。

他愣住,一方面是汉话并非母语,他得在脑子里翻译一遍;其次则是,他得考虑刘承宗说这话想听见什么答案。

达来台吉放下精致酒杯,收敛笑容,恭敬道:“臣听大汗的。”

可是对这个说法,刘承宗只是端着酒杯轻笑一声:“兄长不必这么正经,不是什么大事,你有大功,我只是问问你的意思。”

达来脸上笑嘻嘻,心里哇哇叫苦,心说老太爷害苦了我。

你这儿子比珲台吉更像老虎,而且是不好糊弄的笑面虎,我可没说想回天山,这让我咋回答嘛!

“回大汗,西宁一切都好,但臣确实想念家乡风土妻儿。”

达来依然恭敬,看着刘承宗笑道:“不过年岁空长,身骨大不如前,恐怕不耐长途行军,天山风雨。”

刘狮子在心里竖起了大拇指,不愧是贵族首领,讲话像放屁一样,高手!

但其实达来台吉很真诚。

早前他就压根没想过这事。

因为他有七个儿子,其中最喜欢、才能也最出众的是老四鄂木布岱青和老七索诺木车凌。

战败后他留在青海,便将部众财产分给七个儿子,老四和老七最多。

刚才刘承宗一问、他一想,心里确实是这个想法。

西宁很好,在西宁的日子也很舒服,但想家不可避免。

毕竟来时候好好的,可没想到一去不返的事。

不过他也不想回去,卫拉特的军备支持来自元帅府,元帅府的军工核心在河西,而河西眼下在亲家刘老太爷控制之下。

更何况,掌握工衙的师成我,那是他的良师益友好兄弟。

他在西宁,由七个儿子统率的杜尔伯特部就在卫拉特有极大的话语权。

当然真诚也只是相对而言,他很清楚,这事他咋想的不重要。

大汗刘承宗咋想的才重要。

所以很隐晦的提醒刘承宗,我出来好几年,想儿子了,人之常情,刘老太爷难道就不想儿子吗?他的提醒很有力。

刘承宗收起试探之意。

不过让达来台吉回天山,而且是接替兄长刘承祖?

想都别想!

达来台吉回去坐进天山衙门,那本来就谈不上稳定的卫拉特是要打仗的。

杜尔伯特部本来在卫拉特就很强势,天山军还是他训练的,回去巴图尔珲台吉如何自处?

更何况,他哥刘承祖回来住个一年两年没问题。

刘狮子本来确实有这个考虑,他想过给周日强来一波史诗加强,把贺疯子连人带兵送过去,若俩人合作愉快,就把兄长调回来。

让周日强那个狂热的开疆辟土爱好者当天山都督。

但后来考虑不行,即使把刘承祖弄回来,也得把刘承运弄过去。

元帅府在天山的名义首领必须姓刘。

因为卫拉特不敢杀。

而且最好的人选就是刘承祖。

因为即使有人铤而走险,他大哥也不好杀。

只是这些事,刘承宗用不着跟别人解释。

他叹了口气,多愁善感道:“疆域广袤交通不便,确实是个问题,我也很想念兄长啊。”

“既然如此,我传信珲台吉,让他从你的子嗣当中送个儿子、率领一些部众回来,准其在海上斡耳朵的牧地驻牧,侍奉膝下。”

“作为交换,那边能耕作的地方,也交由天山军安堵生息,意下如何?”

刘狮子善于换位思考。

天山军人少,叫卫拉特给稀释了。

那我把卫拉特的人抽过来,不就给他反稀释了?再往那边送人,此消彼长,也能给兄长和周日强减少麻烦。

达来台吉对此自然欣喜若狂,海北斡耳朵的牧地,可不比天山的牧地差。

他当即拜谢道:“多谢大汗赐地!请准幼子车凌带部众驻牧海上。”

对此刘承宗自无不允。

杜尔伯特部过来驻牧,自然也要按规矩补充各旅蒙古千总,在从征中诸部内迁,最终合为一家。

而我大明宗人数十万,皇室血脉,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同化的。

在刘狮子手上,他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继承太祖皇帝遗志,驱逐鞑虏。

晚上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