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1644英雄志 > 第十六章 达成

1644英雄志 第十六章 达成

作者:韭菜东南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11:10:48

第十六章 达成

面对炮击,闯军自然不会甘心挨打,前营指挥立刻派出一队骑兵,往小山坡探查,见榆林炮兵不过百十人,于是急报后方,前营指挥以为立功的机会到了,于是派出大队骑兵往小山坡杀来,想要歼灭这支自寻死路的榆林炮兵。

但等他们整顿好兵马,再次来到小山坡之前,却只看到榆林炮兵撤退的身影,留在原地的,只有负责断后护卫的榆林精骑兵,原来,榆林军新铸的野战炮不但轻便,而且皆装有车轮,由骡马拉运,转移非常迅速,真可说是打一炮换一个地方,这与传统大炮笨重难运,每次转移都会耗费大量时间的过程,完全不同。

双方都是精骑兵,因此都没有轻举妄动,闯军骑兵最后只能目送榆林骑兵离开。

榆林骑兵离开的如此之快,前营指挥有些难以相信,亲到现场,见了榆林炮兵留下的骡马车印,方才是相信。

所有一切都报于刘方亮。

刘方亮听了默然,他知道,这是榆林军在示威,而不是真要攻击,不然榆林军完全可以在山坡前提前设阵,引他们来攻,再发挥火炮和火器优势,对他们造成伤害。想到榆林之战时,榆林军火器之凶狠,这样的战术完全可行。

但榆林军没有这么做,而榆林炮兵撤退的速度,又令刘方亮惊讶,来的快,去的也快,射程还这么远,那么就意味着榆林军随时都可以再对前营发起轰击,除非前营于营外设伏,日夜等候,否则很难捕捉到战机,对榆林炮兵发起反击。

如此对手,如此火炮,榆林军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两军持续对峙,但谁都没有发起大规模的进攻,而在这一月里,天下形势又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五月,建虏摄政王多尔衮宣布建都北京,其正式入主中原,天下震动,那些先投降李自成,后来见李自成在山海关兵败,又重新举起明旗的明朝旧官,又纷纷降下明旗,升起清旗,一点都不觉得羞耻。

后来也是这个月,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先监国,其后正式继位,年号弘光。弘光朝初立时,倒也有些新气象,追赠了许多殉国的忠良,也为许多屈死的大臣平了反,只是首辅却不是人们都以为,声望也最高的原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而是拥立有功的凤阳总督马世英。

马世英连同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和刘泽清,是为弘光帝能顺利继位的最大功臣,弘光帝对他们也不吝赏赐,马士英做了首辅,四个总兵也都被封了侯,连带的,远在榆林的尤振武也沾了光,他榆林大胜,击溃刘方亮五万兵马,收复绥德延安府的消息传到南京后,南京上下振奋,皆说陕西犹可为,光复北方,消灭贼人,为君父报仇,指日可待,又说尤振武将门子弟,年少总兵,可比当年曹变蛟也。

而此时,原本在榆林逗留了许多日子的中官李胜,在几个榆林义士的护卫下,终于安全来到南京,由此,南京君臣知道了更多的大战细节。

一时,更多关于尤振武的传说,在南京传开,街头巷尾到处都在议论这场大胜,以及横空出世的少年将才。

而掌握大权的马士英也有拉拢尤振武的意思,于是在他的提议下,南京也给了尤振武一个爵位,那就是冠军伯。

牛成虎阵前反戈,立有大功,被封荡寇伯。

此时圣旨虽然还没有到延安,但消息已经传来,众军皆是振奋,自崇祯十七年前,武将多有封伯,但却鲜有如榆林尤家这样的将门世家,不知道是将门没有功绩呢,还是因为他们多数都忠于朝廷,不需要过多安抚,又或者是不知道保存实力,没有手握重兵,总之,尤振武是延安榆林第一人。

至于牛成虎,此时正与党守素激战,双方在甘肃旗鼓相当,一时还难分胜负。

当然了,众人振奋的原因,不只是因为封赏,而是因为天下有了新皇帝,众人有了天,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无君则意味着亡国,有了君,众人有了效忠的目标,社稷才能继续,众人的官职也才名正言顺,不然君都没有了,他们的臣职又怎么能存在。

至于谁做这个皇帝,榆林将门和榆林军都不是太在意。

除了尤振武。

虽然知道一切会发生,但他还是感叹,史可法为什么没有抓住机会,当机立断,先拥立最有继承权的福王,而是被马士英抢了先机?

如果史可法拥立福王,掌握朝政,以他的威望,足以压住党争,南明朝廷的乱象,或许会少很多。整个南明小朝廷的气运,也许就会延续一段时间,不至于那么快就倾塌。

但没有如果,史可法的犹豫不决,断送了好时机,而南明弘光朝的命运也基本就注定了。

所以,同尤振武被封伯的消息,一起传回的,还有另外一个大消息,那就是,史可法被外放,挂内阁大学士,领兵部尚书,去江北督师各路兵马去了,而江北各路,高杰刘泽清皆跋扈难领之将,史督师未来坚险重重。

一切都如历史。

六月下旬,朝廷使者来到榆林军中。

却还是中官李胜。

李胜不止是传旨的钦差太监此后还多了一个身份,那就是榆林监军。此后将常驻榆林。

尤振武被封伯,麾下武将,从孙惠显,刘廷杰,翟文,侯拱极,以及李准吴汉,包括翟去病,李应瑞王守奇以及尤定宇侯世禄王世钦李昌龄等老将皆有封赏,有官职的提升一级,无职的,也都给予了应有荣誉。

众人高呼万岁。

都任王家禄乔元柱等文官也都加了衔。

此外还新派了延安知府,只是同三边总督余应桂,陕西巡抚李化熙一样,因为路途阻隔,多有乱兵,无法上任,更有消息,说李化熙已经投靠了满清。

七月,李自成带着败兵,渡过黄河,回到陕西,而西安的田见秀终于可以把难以决断的榆林问题,交给李自成亲自处理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