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1644英雄志 > 第十章 移镇

1644英雄志 第十章 移镇

作者:韭菜东南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11:10:48

第十章 移镇

原来,武尚忠陪着王永强的弟弟王永镇亲到城下呼喊,当初,王家兄弟投降李自成,也是情不得已,自从投降李自成,跟随闯军攻取榆林,不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被当做炮灰,在榆林死伤惨重,王永强心中不无怨言,当兄弟在城下喊话,且他清楚知道,城中无兵,无法抵抗榆林大军,于是毫不犹豫的就开城投降。

马大志和武尚忠的六百骑兵迅速入城,刘方亮麾下的败兵早已经是惊弓之鸟,听闻榆林军入城,立刻逃跑,刘方亮也知道军无战心,无法继续,也只能使出流贼的看家本领,逃。

于是放弃延安,往西安逃去。

马大志和武尚忠进入延安,一边控制城池,安抚百姓,一边急请刘廷杰支援,三日后,刘廷杰的先遣到达,又三日,刘廷杰的步军主力到达延安府,并派出兵马,攻取周边县城,很快,保安和甘泉县先后拿下,就在全军欢欣的时候,一个坏消息却是传来。

太原府失守,山西巡抚蔡懋德殉国,宁武关亦在不久后失守,主将周遇吉极其全军,几乎全数战死,宁武血流成渠,积尸盈巷,周遇吉本人中箭无数,全身如刺猬一般,后世清点,百余簇以上,其夫人亦率领女兵上阵,杀敌甚多,最后**而死。

周遇吉杀伤杀死闯军将近七万。李自成下令屠城,城中无人幸免。后来攻取京师,闯军多有手足受创者,多是在宁武所伤。

周遇吉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就将李自成的十万大军杀的没有信心了,因为在宁武关之后,还有更多更险要的关隘,都如这般抵抗,李自成的十万大军非全部死光不可,再者,牛成虎阵前倒戈,刘方亮在榆林全军覆没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山西,李自成在生气震怒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老巢不稳,所以商议之后,李自成打算暂时回师,先解决榆林军和牛成虎再说。

就在这关键时刻,大同姜襄的降表送到,宣府总兵王承胤的降表接踵而至,等于京师门户洞开,李自成大喜,随后改变主意,继续往京师进发。

至于陕西,则令田见秀刘方亮重整兵马,河南的袁宗第派出兵马回援,又叫西宁的党守素回援甘肃和宁夏。

收到消息,刘廷杰不敢停留,令人急报尤振武。

正率领兵马,往延安进发的尤振武,收到急报,一点都不惊讶,只默默合上急报,点了三炷香,往山西方向而拜,为蔡懋德,为周遇吉,以及所有忠勇无畏的将士。

大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尤振武率领的榆林中军主力抵达延安,而这一天,距离甲申之变,仅仅只差一天了。他清楚知道,李自成的大军已经兵临京师城下,再过一个昼夜,京师就会失守,崇祯帝会于煤山自缢。一切的一切,都如历史,虽然他在这一片历史的大河中,投下了一块石子,荡起了波澜,但终究没有改变河水的流向。

进入延安府后,尤振武调整防务,争分夺秒,一刻不敢停歇,因为他知道,6*闯军的反扑随时都可能回到来,而在闯军之后,还有更强大的敌人等着他,如果不能早做准备,以区区陕北,一府两州,十几个县的能力,是无法与敌人抗衡的。

而首要的关键,就是黄河防务,毕竟黄河对岸,已经全部都是闯军的地盘,于是在黄河沿线的府谷、葭州,吴保,延川渡口各设兵五百,由老将李应瑞的父亲李昌龄统领,为河字营,专职巡视黄河,但有异常,小股击溃,大股回报。

刘廷杰移驻绥德。

如此,就形成了尤振武镇延安,刘廷杰绥德,孙惠显守榆林,靖边口翟文,巡河李昌龄的基本布局。

“杨明和李应孝的屯田营,移驻延安屯田,王学书于绥德屯田。”

眼下三月,正是春耕时机,尤振武对于屯田之事,丝毫不敢怠慢,闯军一路席卷,大肆拷掠,以补充军饷,现在看来,对榆林军倒是一件好事,那些被烤死的官绅富豪,他们的田地被闯军没收,现在自然就落入榆林军的手里,即便他们本人没死,或者后入还在,闻听消息,找榆林军讨要,榆林军一时也是不会归还他们的,总有各种理由拖延,总之,这三两年,榆林军肯定是要把他们的田地给种了。

至于那些没有被闯军没收田地,对闯军予以配合的官绅富豪,榆林军就更有理由没收他们的财产了。

屯田工作很快如火如荼的展开。

“南泥湾。果然是一个好地方。”进驻延安的第二天,尤振武就带了人,亲自来到南泥湾,和后世初期,南泥湾一片混乱,土地荒芜,需要重新开垦不同,此时的南泥湾还水草丰茂,植被树木都还没有被破坏,是延安府最好的良田区,这其中,一半是秦王的地,一半是各个官绅的,经过统计,大部分都可以被榆林军收入囊中。

黄河防务之外,另一个就是对闯军反扑的预防,刘廷杰以为,不如一鼓作气,直捣西安,不给闯军喘息的机会,但尤振武不同意,两个原因,榆林军的实力远没有到拿下西安的程度,不说山西河南的闯军援兵,只说西安坚固的城墙,就是榆林军的劲敌,即便拿下了,在闯军的反扑之下,也是不能坚守的,其次,榆林军刚接收了这么多俘虏,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消化整理,收为己用,在完成这一切之前,不宜大战。

眼下最实际的任务,就是稳固陕北,然后徐徐图之。

所以,尤振武在延安只三件事,一,练兵,二,修建延安火器厂火炮坊,将榆林火器火炮的技术骨干,全部抽调到延安,三,抓屯田。

当然了,还有第四件大事,那就是准备外交工作。

所谓的外交,指的自然就是闯军。

如果能不战,尤振武自然不想再和闯军战了,因为接下来双方将会面对同一个强敌,休兵罢战,井水不犯河水,甚至暗中结为同盟,是为双方最为明智的选择。

但闯军头领不是穿越者,不会知道历史的走向,在目前他们气势高涨,即将拿下京师,问鼎天下之际,他们岂会吞下这场大败?

所以,他们一定会反扑的。

果然,在退回西安,得到河南闯军袁宗第的支援后,田见秀和刘方亮就谋划对陕北的反扑,尤其刘方亮,对于榆林失败,他自请辞去磁侯,降为果毅将军,李自成虽然没有准,但他坚决不再以磁侯自称。

“不击败榆林军,收复延安,我刘方亮有何脸目再见大顺王?”刘方亮立誓,不过现实却并非容易,召集兵马,筹集粮草,都需要时间,直到北京的大消息传来,准备工作都没有完成。

这一天,已经是三月二十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