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1644英雄志 > 第十二章 敬酒

1644英雄志 第十二章 敬酒

作者:韭菜东南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11:10:48

第十二章 敬酒

众人注视中,两鬓斑白,但依然满面红光,带着军人威势的尤定宇说道:“既然州台大人说到这了,有些话,我就不得不问了。”

“老总镇尽管问。”

“请问州台大人,城中现在有多少兵马?粮草几何?火炮几何?”

“不瞒老总镇,兵马不足一千。粮草嘛,不足三个月。炮有六门虎蹲炮,一门佛郎机。”汪鑫回答。

尤定宇面无表情:“如果榆林军来助阵,这粮草怕就吃不够三个月了。”

汪鑫期盼的眼神立刻就放出了光芒,精神大振道:“尤老总镇放心,只要榆林军能助守绥德,我定发动全城士绅,筹粮筹物,保证榆林军所需!”

“正是正是。”座中的绥德官绅纷纷附和。

“那能筹集多少呢?”尤定宇问。

汪鑫沉吟了一下,目光扫了一圈座中的绥德士绅,又看杨元浩和刘彝鼎,最后回答道:“再筹三个月,不成任何问题。”

尤定宇道:“三月加三月,就是六个月,但州台大人,刘先生,杨员外,以及在场的诸位,大家可知道,闯贼有多少兵马?”

众人摇头。

“闯贼兵马,最少再二十万以上,他占据西安之后,一定会分兵攻掠各处,我猜攻打延安绥德榆林一路的兵马,最少在六万人以上,我榆林军有四千人,除去必须的留守,能到绥德助阵的,最多两千人,加上绥德的一千,就是三千人,以三千人对六万人,一比二十,如果城墙坚固,粮草充沛,众志成城,坚守绥德,原是很有希望的,但可惜啊……”说道最后,尤定宇冷冷摇头。

绥德官绅脸上的希望都不见了,随即尤定宇的摇头,他们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来。

汪鑫忍不住问:“可惜什么?”

“可惜绥德城小墙低,城墙已经多年没有修缮,这样的城,即便把四千榆林兵全部带来,也是守不住的。”尤定宇道。

听到此,现场立刻响起交头接耳的议论声。

听尤定宇的意思,难道不想帮绥德守城吗?虽然他不是尤振武的本人,但他是尤振武的亲三爷,他的说话,绝对能代表尤振武。

怪不得尤振武今晚没有出现呢,原来是不想帮助守城。

如果尤振武不愿意派兵助阵,绥德岂不是没有希望?

“肃静,肃静,你们懂不懂规矩?”旁边桌上,一个身穿武人常服的中年人,忽然站起大喊。

却是绥德守备孙鸣球。

作为绥德守备,他今夜作陪,和马大志等人坐在一张桌上,刚才马大志和他连捧三杯,将他喝的脸色发红。

现场这才又安静下来。

“尤老总镇,你有什么谋划,就说出来吧,只要能守住绥德,本官什么都可以答应。”汪鑫道。

尤定宇沉着老脸:“谋划嘛,倒是有,就是不知道州台大人和各位员外,愿不愿意听?”

“老总镇但讲无妨。”

“州台大人,你现在究竟是保城呢,还是要保命?”尤定宇问。

汪鑫不明白尤振武这话何意?

杨元浩却是明白了过来,答道:“当然是保命。但只有保城才能保命,如果没有城,我们岂能有命?”

“不错不错。”邻近桌上的绥德士绅都点头。

尤定宇看向杨元浩:“如果只能选一个呢?”

杨元浩愣一下,脱口问道:“尤老总镇。你该不是要我们放弃绥德,逃往他地吧?”

“不错,我正是此意。”尤定宇承认:“这就是老夫给你们的谋划。”

轰。

比起刚才,这一次的交头接耳的议论声更加强烈,甚至有绥德官绅直接站了起来,用惊讶的眼神看着尤定宇和侯世禄。

只有刘彝鼎没有动。

“这怎么行?绥德是我们的家,我们怎么能离开呢?”

“刘先生,你怎么不说话呢,你劝劝老总镇啊。”

“尤老总镇,你曾经是总镇,你孙儿现在是朝廷将官,你怎么能长贼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

“榆林不是天下劲兵吗?”

“是啊尤老总镇,你该不是和我们开玩笑吧?”

众人七嘴八舌。

“我们岂是开玩笑的人!”

一直默默无语的侯世禄大喝一声,忽然站了起来,环视众人,高声说道:“诸位,我和定宇已经年近六旬,半截都要入土的人了,原本不必和你们说这些话,落人口舌,给我们家振武召来麻烦,反正绥德也不是榆林军的防区,我们紧守榆林就可以了,但我们还是说了,为什么?不就因为榆林和绥德两地同气连理,如同兄弟,城中多有尤家和我侯家的故人吗?”

听到此,士绅们渐渐静下来。

侯世禄继续道:“自万历四十年起,老夫我就开始带兵,由世职累官,渐渐晋为凉州副总兵,总兵,辽事起,又为固原总兵,提兵赴援,天启年,建虏围攻抚顺,老夫我血战三天,方杀出重围,事后昏迷一天一夜,几乎不能免,后镇山海关,崇祯年,移镇宣府,是年冬,建虏入塞,京师戒严,我率师入卫,兵败,原本是死罪,以勤王先至,减死戍边,九年八月,京师被兵。老夫率子弟从军,叙功免戍,老夫这一生,历经战事无数,若是战事判断之经验,在座的除了定宇,又有谁能和老夫我相比?”

众人静寂,侯世禄万历年就为将,论资格,论对战场局势的判断,他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若是绥德可守,老夫我必第一个定在绥德城头,纵使尤振武不同意,老夫我也绝不后退一步!但今日之势,已经清清楚楚,闯贼在攻破潼关,又攻陷西安之后,气势大涨,其兵马更是众多,绥德城小力薄,根本难守,诸位留在这里,不过是自寻死路,为今之计,应当机立断,带着家人和子弟离开绥德,前往一个安全的地点。”侯世禄道。

“哪里是安全的地点?”有人问。

“当然是榆林!”侯世禄回答:“我榆林乃九边重镇,城墙高大坚固,易守难攻,胜过绥德两倍不止,我四千榆林军,更都是百战的精锐,此时此刻,右方伯都任老大人已经整军备战,只等我们总镇回去,闯军要想拿下我榆林,难入登天,方圆几百里之内,再没有比榆林更好的避难之地了。”

“因此诸位,你们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难道只因为不想离家,就置危险于不顾,害了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吗?”

“命只有一条,失去就没有了,但家却可以再回来。”

“你们放心,只要你们愿意去榆林,榆林军不但一路护卫,而且保证你们的安全。”

“时间紧迫,闯贼兵马随时都可能杀到,一丝一毫也不能拖延啊。”

“老夫言尽于此,何去何从,请诸位快些决断!”

听了侯世禄的话,现场更彷徨,众人嗡嗡议论,有人高声道:“汪州台,你是我绥德的父母官,何去何从,你说句话啊?”

“是啊。”

知州汪鑫强装镇定,看着尤定宇和侯世禄:“两位总镇,你们该不是也要带我走吧?”

尤定宇冷冷:“老侯的话,你没有听见吗?绥德已经不可守,大人何必留在这里?”

“本官守土有责,怎么能放弃绥德?朝廷一旦追究,我就是死罪一条啊。”汪鑫摇头。

尤定宇从腰间取出那封信,双手拿着,说道:“州台大人,这里有一封信,乃是孙督师帐下赞画,兵部职方司郎中乔元柱写给你的。你不妨一看。”说完,递了过去。看书喇

听到乔元柱三个字,汪鑫精神一振,忙接住了打开看。

看完之后,他脸色更白,放下信,眼中满是彷徨。

尤定宇高声道:“绥德已经不可守,如果你坚不撤退,城中银两都将变成闯贼的军资,城中的粮草,也将变成闯贼的军粮,城中军马,也有可能附逆,成为闯贼的兵马,到时,州台大人你就是大罪第一人。即便你死于城中,为国尽忠,也不能洗刷你的罪过,何去何从,是要退守榆林,共拒闯贼?还是要留下来资贼?州台大人,你必须有一个决断。”

汪鑫急的流汗,抬头看向尤定宇:“此事甚大,让我细想,明日再议如何?”

尤振武沉着老脸冷笑。

就在这时,忽然听见堂外传来阵阵喧哗,接着,一个守门的队官满脸惊慌的跑了进来,向汪鑫结结巴巴的报道:“大人,不好了,榆林兵把咱衙门给围住了。”

“你说什么?”汪鑫以为自己听错了。

众人也都是吃惊。

正在吃酒的孙鸣球忙放下酒杯,冲出花厅,到衙门口查看。

座中的官绅纷纷跟随,等到了衙门口就看见火把熊熊,军士严密把守,禁止出入,孙鸣球虽然大声怒喝,摆出守备大人的威势,但仍然被榆林军的长枪无情的逼了回来。

榆林军果然已经将州衙门封锁了。

士绅们又一窝蜂的返回。

“尤老总镇,你这是干什么?是要软禁我们吗?”

“兹事体大,容我们再商量不行吗?”

官绅们都是惊惶,纷纷问。

尤定宇高声道:“各位不必惊慌,我们总镇命令榆林军封锁了州衙门,严禁出入,城中各处,也派兵把守,不过是为了防谍,据报,绥德城中已经混入了闯贼的奸细。”

但士绅们怎么会信?他们向尤定宇和侯世禄哀求。

侯世禄再次站起,大声道:“话已经说的这么清楚了,你们却不愿意走,难道你们想要向闯贼跪拜,背弃大明朝吗?闯贼大军随时都可能杀过来,时间就是生命,所以一丝一毫也不能浪费,今夜就收拾行装,明天一早,所有人都离开绥德,撤往榆林!””

这一吼,众人更惊,也更加彷徨。

慌乱之中,一人悠悠问道:“两位老总镇,老夫有一问。”

众人循着声音看去,却是刘彝鼎。

刘彝鼎今晚和尤定宇侯世禄同桌,但惜字如金,从开始到现在,一共也没有说三句话。

“先生请问。”尤定宇叉手,对刘彝鼎恭敬。

“如果我等去了榆林,我等之身家性命,榆林军可能保证吗?”刘彝鼎问道。

“当然!此去榆林,榆林军全程护卫,绝不让大家收到一丝一毫的伤害,大家的粮食和钱财,榆林军也绝不会妄取一粒,若有违,人神共灭。”尤定宇道。

刘彝鼎深辑:“善。”

然后转对汪鑫:“州台大人,老夫以为,尤老总镇说的对,侯老总镇的分析,更是字字有理,绥德的确已经不可为,留在绥德,不为贼杀,亦为贼辱,所以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了,为了抗贼大业,也为了我们自己的身家性命,我们应该携带所有,离开绥德,前往榆林……”

不等他说完,也不等汪鑫回应,坐在汪鑫身边的杨元浩却是猛然站起,喝道:“刘彝鼎,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孔曰成仁孟曰取义,难道你都忘记了?榆林军不守咱们自己守,总不能就这么三言两语,咱们就离了家!”又对汪鑫道:“州台大人,你切莫心志动摇啊,丢了绥德,朝廷第一个要你的命,既然榆林军不愿意助咱们守城,那也不必废话了,请他们立刻离开!”

刘彝鼎叹口气,转身在场所有人:“诸位,我刘彝鼎愿带头离开,带上所有,跟随榆林军,前往榆林,愿意的,就随我一起去吧。”

“学生愿意。”

“学生也愿意!”

刘彝鼎是绥德的名家大儒,相当的有威望,加上又有了榆林军的保证,刘彝鼎表态之后,立刻就有几人站出附议,-这几个人都是刚才比较安静的,隐隐的,刘彝鼎事先好像已经知会过他们了,所以刘彝鼎一表态,他们立刻就站出。

有人带头,一些犹豫不决的士绅,终于是下了决心,陆续表示愿意前往榆林。

“你们糊涂啊,榆林军没有安好心,去了榆林,你们必定人才两空,小命最后也是不保!”

见止不住,杨元浩十分愤怒,但有人同意,他都会喊着那人的名字跺脚骂。

但大势已成。

很快的,堂中大部分的士绅都同意前往榆林,只有最后的十几个人没有表态。

而这十几个人,才是绥德城中,家产最丰厚的。

他们一个个都目光惊惶的看着杨元浩,好像在等杨元浩做最后的决定。

刘彝鼎看向他们,叹道:“局势如此,已经没有其他选择,尔等难道还不明白吗?”

但这些人依然是默不作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