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1644英雄志 > 第八十三章 卸鞍村

1644英雄志 第八十三章 卸鞍村

作者:韭菜东南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11:10:48

第八十三章 卸鞍村

1644英雄志正文卷第八十三章卸鞍村……

同一时间。

清晨的薄雾中。

官道上。

一支队伍正在急急行军。

哒哒哒哒~~

马蹄、车轮夹杂着步兵疾行的声音,所有人都急急赶路,没有人敢停顿。

几个衣衫褴褛的逃难百姓站在路边,紧张惊讶的望着这支路过的官军。

-和昨夜乱哄哄的逃兵不同,这支官军秩序井然,所有军士都有武器,从火铳长枪到短刀,一应俱全,最不同的是,这些官军没有搜刮他们,昨夜路过的官军可是抢走了他们的一切,还毒打他们,只差没有杀人了,这支官军却对他们看也不看,只是闷头赶路。

没有军旗,看不出这支队伍隶属哪里?主将是谁?

只看到这支队伍大约五百人左右,有很多的马匹,步兵交替使用马匹代步,所以行军速度极快,中间隐约有几辆大车,队伍的最后方,还有十几个骑兵缓缓断后。

一个百姓壮着胆子问。

一个小旗长回答他们。

有百姓见多识广,竟然是猜出来了。

等官军过去,又有百姓小声说:

此时此刻,队伍的中段,一个戴铁盔、披棉甲的年轻军官正催马前行,目光不时看身边的那辆双马大车,英武冷静的面容间,似乎透出了很多的忧虑。

车轮急急向前,双马大车里传出咳嗽,隐隐听见一人小声念:

马蹄声响,一个络腮胡须的中年汉子骑马从前面转了回来,到了年轻军官面前抱拳禀报道:

却是老石石善刚。

华州距离五家桥二十里,运送营只用了一个时辰,就赶到了这里。

尤振武点头,目光向前望,似乎是看到了华州的城池,然后目光再转向双马大车,凑近了问道:

一个中年人从车厢里探出头来,焦急的说道:

正是乔元柱。

尤振武点头,对石善刚说道:

石善刚点头,去传令了。

尤振武再看向自己左侧:

左边和他通行的,乃是穿着七品绿色官袍、但乌纱已经不见的渭南知县杨喧。

杨喧一路奔波,已经非常疲惫,但眼中却有光,不止是因为自己死里逃生,也因为救出了孙传庭,更重要的是,他从尤振武的身上,看到了丝丝希望,于是道:

尤振武又对王守奇道:

王守奇点头,纵马跟上杨暄。

下完命令,尤振武目光看向后方,似乎忧虑更多。

一个身披棉甲的年轻人从双马大车的另一侧绕了过来,到尤振武身边问。

却是李应瑞。

尤振武轻轻摇头。

李应瑞望着渭南知县杨暄离去的背影。

尤振武没有回答,只是看向了双马大车。

李应瑞明白,最后的希望在督师身上,如果孙督师醒来,重振精神,收拢败兵,召回白广恩郑嘉栋官抚民等人,运筹帷幄,死守临潼和西安,局面是有可能稳住的,最不济,也可以退往延安和榆林,可督师一直病中,浑浑噩噩的,没有办法发号施令,众人也不知道接下来如何是好?

李应瑞能感觉到,连尤振武好像也有些迷茫了。

很快,华州城就出现在面前。

但最先看到的并不是华州城墙,而是城外的滚滚黑烟,一问才知道,原来昨夜有败兵经过,闹腾着要进城,要粮要钱,华州守军不明情况,不敢给他们开门,随后,这些败兵烧了城外的房屋泄愤,又或者是为了取暖,天亮方离去,运送营来到时,火刚刚熄灭。

尤振武望着黑烟忧虑,心知道随着潼关大败,原本被孙传庭强力约束的秦军军纪,现在已经如脱缰的野马,怕再也没有人能管束了,抢钱抢粮,甚至杀人放火,都不再稀奇。

华州是一个州,城中有知州,也有兵备道,他们原本听到的是潼关失守,督师阵亡,闯贼几十万的大军正向华州杀来,大惊之下,一个个都觉得末日到了,很快就将死无葬身之地,昨夜路过的败兵,更是让他们惊惶不已。不想清晨时分,渭南知县杨喧却忽然出现在城下,大声高喊,督师到,请他们出城迎接。

初听闻消息,知州和兵备道都有些不敢相信,直到在城楼上亲眼见到杨暄,方才是信了。

尤振武护着孙传庭的双马大车来到华州东门之时,知州兵备道连同城中的几个官员,已经在城门前迎候了。

但孙督师兵没有进城的意思。

而病中的孙传庭,则是让他们可能得救的侥幸心理,遭到了当头一棒。

在华州最好的两个郎中为孙传庭诊断时,华州知州着急的拉着乔元柱问。

乔元柱道。

华州知州满心失望,但有无可奈何,只能悲戚道:

乔元柱向华州要了粮,虽然不多,只是两车十几袋,但也足够解运送营的燃眉之急了。

两个医生给孙传庭看过,彼此都是摇头,最后虽然开了方子,又在城中拿了药,但从他们表情就知道,督师病情不容乐观。

尤振武心中忧虑。

好消息是,朱春醒过来了,但还不能言,在见到尤振武之后,面色平静的点头。尤振武单膝下跪:

华州知州和兵备道站在城外口,目送望着孙传庭离开的车马,当车马于官道消失后,两人相互一看,都有些欲哭无泪,因为他们两人心里都是明白,援兵多半是指望不上了,他们只能是死守了。

两天后,李自成大军杀到,华州稍作抵抗,即被闯军攻破,知州在衙门自缢,兵备道不知下落。

离开华州后,尤振武命令加快行军速度,因为他知道,五家桥的闯军在知道中计之后,一定恼怒万分,此时说不定正在身后纵马急追呢,所以一刻也不能耽搁,行军就是在逃命。

很快,骑兵追上了前面的步兵,此时连续行军的时间已经超过了两个时辰,众军都累了,尤振武下令短暂休息,然后继续前行,用最快的速度返回西安。

从华州开始,道边开始出现大量的官军溃兵,他们都是昨夜经过五家桥,但不愿意留下抗敌的火车营,此时逃了一天一夜,一个个又累又饿,很多人躺在官道边,站都站不起来了,俨然是在等死,见到运送营之后,方才哭喊哀求,表示愿意跟随。

尤振武下令,一概收拢。

但却将他们当做后队,并告诉他,能跟上的,就收进运送营,有饭吃有水喝。跟不上的,自生自灭。

众逃兵听了,只能打起精神,咬牙紧跟。

就这样,又收拢了百人。

中午时分,天空忽然飘起了冷雨,原本以为一会就会停,就如这些年的久旱天气一样,老天爷吝啬的从来不会多下一滴,不想今日的雨却是连绵不停,而且越下越大,后来变成了雨夹雪,天地之间全被雨雪所笼罩,路都没法走了。.>

久旱是好雨,可惜下的不是时候。

没办法,只能找寻避雨的地方。

往潼关而去的时候,尤振武严令探路和断后的军士,要牢记官道上的每一处村落和可以取水的地方,现在这一下命令起到了效果,即便大雨之中,军士也知道卸鞍村就在前面不远。

卸鞍村。华州去往渭南官道边的一座小村镇,居民有五六百,几十栋破旧的房屋,在官道边的田地里,高低不一的错落着。

为什么叫卸鞍村?传说古时有一位大将曾在这里卸鞍休息,所以称为卸鞍村。

运送营进到村中时,村中静寂一片,除了飘洒的雨雪,竟然不见一个人。

难道都逃难去了吗?

乔元柱却道:

杨暄默然。

李应瑞微微惊讶,想不到乔元柱身为督师大人的幕僚,算半个朝廷官员,居然也敢这么说官军。

拉着孙传庭的双马大车,在卸鞍村的中心区域,也是村中最大一处宅院的门前停下,门楼两边灯笼上,写着一个王字,看来这处主人姓王。

王寨把总车夫赵应背孙传庭下了车,乔元柱用披风作伞,护着孙传庭往正屋中避雨。又忙乎着烧水煮药。

将孙传庭和朱春安置好了之后,尤振武披着石善刚为他找来的蓑衣,急急来到村口。

虽然天降大雨,道路不通,他们在这里安营,追击的闯军一定也得找地方避雨,但尤振武心中却一点都不敢大意,不止是因为自己的身家性命,更因为大明西北最高长官、也是西北最后希望的孙传庭,就在这里,如果闯军追到,他不能卫护,那所做的一切,就全部付之东流了。

尤振武站在一个能看到全村的高处,向众人分派任务。

众人都是听命,连杨暄都心悦诚服,心

说:都说有智不在年高,今日方是见识,如果不是亲眼见,还真不能相信,尤振武分派如此有力、战略如此清楚,榆林尤家,果然将门啊。

见没有给自己分配任务,武尚忠有点急。

尤振武道。

武尚忠点头:

尤振武环视众人。

尤振武道。

众人都抱拳,然后都去了。

尤振武站在高处,原本还想在观望一下,忽然脚步声急促,李应瑞身边的一个亲随冒着大雨,急急跑来了,用衣袖挡着雨滴,口中报道:

尤振武登时露出喜色,心中轻轻啊了一下,然后他强压住心中的喜悦,快步向王宅奔去。

同一时间,一支队伍正在雨雪之中行进,因为没有雨具,所有人都被淋成了落汤鸡加白头翁,想要找地方避避雨雪,前后却也不见一个村落,为首的将领正自狼狈和咒骂,手下人忽然喊:他顿时精神一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