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1644英雄志 > 第七十九章 未雨缪

1644英雄志 第七十九章 未雨缪

作者:韭菜东南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11:10:48

第七十九章 未雨缪

1644英雄志正文卷第七十九章未雨缪不远处,作为救援武尚忠带着十一个骑兵,正围着篝火取暖,当胸墙上飘扬的中卫所军旗换成之后,他惊讶的站起来,随即明白了尤振武的用意,点头说道:

想到战死的丈人,忽然又悲痛起来……

石桥上,望着潼关的方向,尤振武眼中渐渐流出焦急。

都已经是丑时末,凌晨二点了,但朱春朱大侠为什么还没有出现?

而从败兵中搜集的消息看,虽然黄昏时分,闯贼大军就攻破了潼关的下南门,但战斗一直都在进行,孙传庭一直在组织兵马,试图夺回下南门,将闯军逐出城外。各处的激战,也一直在继续,白广恩郑嘉栋等人是在天黑之前,在听到南门东门先后失守之后,才仓惶逃出潼关的,而他们逃出之时,孙传庭依然督军在南门处战斗,也依然有忠勇的将士,围绕在他身边,跟随他在做最后的抵抗。>

东门城楼失守了,就退回城中进行巷战,东门失守了,就退到西门……

所以,没有人能判断,战斗什么时候结束?巷战会不会持续到天亮?

李应瑞望着潼关方向道。

他非常担心追兵,因为运送营只有五百人,怕挡不住太多敌人,但追兵一直都没有出现,这让他微微松口气。但同时的,追兵没有出现,意味着闯军的主要精力不是追杀,而是在清剿潼关城中的剩余官军,这样一来,陷在城中的孙督就更加危险,想要逃出的机会,就更加渺茫。

尤振武脸色凝重的不说话。

暗夜里不宜大举追击,这是兵家都懂的道理,李自成熟知兵法,自然不例外,这也是他只带了两百人,就敢在这里设卡的原因之一。

所以没有追兵,并不能认定闯军主力在清剿潼关的残余官军。但尤振武担心的是时间,朱春出现的时间越晚,拖延的时间越长,成功的希望就越是渺茫。

尤振武忍不住望天,在心中默默祈祷。

三个时辰前。

潼关。

尸体叠加,血流成河。

喊杀震天,攻城的闯军如潮水一般的从各处淹向西门,西门是官军最后的防守之地,也是督师孙传庭的所在。

经过一天的血战,从清晨到黄昏,再到夜晚,各部官军不是败退,就是被歼,现在随孙传庭在西门的官军已经不足千人。跟在他身边的将官,也只剩下一个标营参将孔念心了。孔念心指挥最后的残兵,在死守西门的同时,也是护卫孙传庭。

其他各处,虽然还有残余的官军在顽抗,但已经无法逆转了。

但孙传庭丝毫没有撤退的意思,他站在西门的城楼上,披散着头发,手持长剑,依然在战斗不久之前在南城的战斗中,他中箭落马,身边亲兵以为他身亡,纷纷哭喊,以至于整个明军都以为他中箭阵亡,消息传开,白广恩郑嘉栋牛成虎慌不择路的逃跑,后来孙传庭虽然立正,重新呼喊杀敌,但却无法挽回刚才的影响。

众总兵纷纷败逃,孙传庭却心志坚定,始终不移。

幕僚乔元柱跟在他身边,此时也披了棉甲,手中握着弓箭,预备杀敌。

此外,还有一人站在孙传庭的身边,戴乌纱、七品绿色的官袍、胡须黑亮,却是渭南知县杨暄。他往潼关押运粮草,不想正遇上潼关激战,于是他想也不想,就加入其中,现在和孙传庭

一起被困在西城。

和一般的文士县官不同,杨暄颇为刚硬,手持长剑,亦是要杀敌。

但闯军越来越多,守在西门各处的官军,纷纷被击溃,而北门和南门的敌人,也正在向西门包抄而来。

眼见就不可挡。

一个盔甲带血的把总提着长刀,步履踉跄的冲上了城楼,在孙传庭面前噗通跪下,拄着刀哭道:

却是亲兵把总赵应。

孙传庭闭眼咬牙。

杨暄叹息。

参将孔念心忍不住了,也单膝跪倒,再一次劝道:

孙传庭屹立不动,一脸悲凉,却又坚定无比的说道:

孔念心低头,眼角泪水早已经是落下。

乔元柱和杨轩也已经是红了眼眶,在这之前,他们两人已经苦劝数次,但孙传庭坚不撤退,身为幕僚和部下,他们无有其他,只能和督师共死。

说话间,城墙西北角一阵大乱,喊杀震天,却是一大股的闯军顺着城墙杀了过来,眼见官军就要守不住,忽然乱军之中,有一人连连刀砍脚踢,一下一个,霎眼间就打翻了十多名闯军,闯军发一声喊,蜂涌将他围了起来,不想下一个瞬间,围在那人身边的闯兵纷纷倒地,惨叫声中,更有人被他直接打落城下。

闯军大骇,纷纷后退。

西北角的危险,稍稍缓解。

孙传庭看的清楚,精神大振,口中赞道:

原来,所谓的牛,乃是华阴县的一个义民,昨日刚刚从军。今日中午,东门城楼战斗最激烈、闯军蜂拥上城、形势岌岌可危之时,就见一人手持一把宽背大砍刀,冲上城楼,连抡带砍,瞬间砍翻了几十个闯军,一时震撼了闯军,官军士气大振,在他的带领下,重新夺回垛口,守住了城楼。

战斗稍顷,孙传庭亲自召见,询问姓名,这才知道他名叫牛,乃是华阴县的义民,听闻潼关战事,主动前来参军。

孙传庭得将欢喜,拔他为百户。

牛作战勇猛,但人却有点木讷,络腮胡须,沉默少语,被督师大人提为百户,居然一句感谢的话也没有说,只是抱拳行礼。

激战从早上到现在,牛一路跟随孙传庭,从东门撤到西门,中间还曾经支援南门,连续不断的战斗中,血满征袍,即便到这个时刻,众人都快要精疲力尽了,他却依然战力十足。

孙传庭叹。

见牛稳住了西北角城墙,孙传庭正要将注意力转向其他地方,不想却看见牛忽然离开西北角城墙,大步向这边奔来。

孙传庭脸色一沉,没有他命令,如何敢擅离职守?

杨暄、乔元柱和孔念心也疑惑。

牛来到孙传庭面前,将手中的大砍刀往地下一杵,抱拳行礼。

火把光亮映着他的脸,他脸上和战袄上,处处都是血,如杀神一般,那一把宽背大砍刀,更已经被砍的见了豁口。

孙传庭脸色更冷,杨暄乔元柱和孔念心劝他撤退也就罢了,想不到刚刚提拔、原本是一介草民、整天也没有说过一句话的牛,居然也来劝解他了。

孙传庭喝。

牛却抱拳不动,口中道:

听到此,孙传庭吃了一惊。

他身后的乔元柱愣了一下,用一种不可思议眼神看牛。

尤振武,火器厂那个年轻人,不但制出了自生火铳,而且睿智非凡,当初在总督衙门见,就觉得他非是常人,想不到今日竟会有如此安排!

杨暄却是猛然想起了什么。

原来,因为潼关战事激烈,孙传庭亲自督战,杨暄还没有来得及向孙传庭路上遇到的那件怪事呢,现在听牛说,他才忽然想起了,震惊之中,他似乎明白了尤振武的用意于五家桥的桥头防卫,如果孙督能突出潼关,逃到五家桥,有尤振武提前准备,就可以将追兵扼阻于桥东,如此,孙督就安全了……

想到此,杨暄忍不住说道:

孙传庭怒:

杨暄惊讶:

牛大声接言,目光望着孙传庭,眼眶已经红了,

孙传庭惊住了,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火器厂尤振武,他曾在西安亲见,当日只认为尤振武是一个钻研火器的青年才俊,遂破格提拔,将尤振武连升三级,任为火器副使,但当时尤振武对他的建言,他却并没有听进去十几年的老督师,多年带兵,还用你一个小子来指点我吗?直到九月底襄城大雨、汝州战败之时,他才想起了尤振武当初所言,心中又悔又恨,但一切为时已晚……

想不到即将倾覆之时,又听到了尤振武的名字。

最后,牛大声说,他声音急切,眼角似乎有泪。

孙传庭不为所动,喝道:

不等他说完,牛忽然低声一句,然后一个箭步上前,左掌挥出,一下切在了孙传庭的后颈之处。

这一下迅捷无比,不要说孙传庭一个文官,就是高杰白广恩那样的悍将,也未必能闪开。

孙传庭眼睛一闭,直接就晕了过去,牛伸出双手,正好扶住他。

杨暄乔元柱孔念心都大惊,亲兵把总赵应更是已经跳起来,刀尖所指:

牛将孙传庭背在身后。

赵应握着刀,发呆发愣,不知如何是好?他一向只听孙传庭的命令,从不敢违逆孙传庭的意思,现在孙传庭晕了,被人劫持了,他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乔元柱第一个反应过来,嘶声大叫-赵应糊涂,杨暄和孔念心犹豫,他脑子却是始终清醒的

孔念心这才明白了过来,急忙大喊:又喊:

杨暄这才惊醒,急忙跟上。

众人急急拥着孙传庭下了城楼。

城门洞里,正停着一辆马车。

牛将孙传庭放到车厢里,车厢狭小,如轿子一般,只容一人独坐,但却是双马拉就,跑起来足够快,这是参将孔念心提前准备好的,只是孙传庭一直不肯撤退。

沉重的城门,被几个士兵奋力推开。

赵应坐在车辕上,为车夫,一甩马缰:

两马奋蹄,车轮滚动,马车离开西门。

孔念心和牛带兵护卫,杨暄、乔元柱纵马跟在马车旁边。

车马步兵,一共一千余人护着孙传庭,冲出西门,夺路而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