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有志者事必成之凤栖梧桐 > 第74章 钟鼓楼上 (1)

第74章 钟鼓楼上 (1)

如此一想,刘文明想开了,脸色舒缓了许多,对李子豪说道:“对,你说得对,李主任,就按你说的办,我先不去找王婷了,我就在周围转转,等王婷下班了我再去找。李主任,这样该行了吧?这样就不违反你们单位的规矩了吧?就不影响你们单位的工作秩序了吧?”

刘文明想起以前李子豪对自己的态度,在客套话中,夹枪带棒地说了些讽刺的话,作为对李子豪的回敬。

李子豪见说,笑了笑,没有再说话,心里却想,瞧你个小样!以为自己多能似的,其实你就是个小丑,你知道不?

李子豪已经在心理上战胜了刘文明,故此并不计较刘文明说的话好听还是不好听。刘文明也觉得自己出了口气,遂和李子豪说完上述话后,遵守诺言,再没有往供销社的门市部里走,而是转过身去,往街上走了。

李子豪就站在门市部外面,一直等到刘文明走得看不见了,他没有再往街上走,而是转身进到门市部里。

门市部里,王婷和刘慧芳两个人正忙活着。

王婷和刘慧芳冲李子豪点了点头,算作是打招呼了。

李子豪也从王婷、刘慧芳点了点头,就站在门市部。

李子豪站了一会儿,见王婷和刘慧芳打发走了几位顾客,不怎么忙了,就走到王婷忙着的地方,隔着柜台对王婷说道:“王婷,你出来一下,我有事和你说下。”

说完,李子豪转身,出了门市部。

柜台里,王婷冲刘慧芳笑了笑,说道:“刘姐,李主任要和我说个事情,我出去一趟。”

刘慧芳扬了扬头,道:“去吧,去吧,是主任找你有事呢。”

王婷遂掀开柜台上的木板,出了柜台,来到门市部外面。

李子豪就站在门市部门外,等着王婷。

王婷来到李子豪跟前,问道:“咋了?人家正上班呢。你看这样好不好?以后上班的时候,你就不要单独叫我了,别人会有想法的。”

李子豪道:“我知道。其实,我也不想在上班的时候单独叫你,主要是今天有个特殊情况,得和你说说。”

王婷闻言,心里暗惊,忙问道:“啥特殊情况?”

“你不要紧张。”李子豪笑了笑,继续说道:“刚才,刘文明找你来了,让我给碰上了,我让他等你下班后再来。”

王婷急忙问道:“你又给人家刘文明脸色看了?李主任,我和你说过,我和刘文明的事情没确定,我和你的事情也没确定,刘文明找不找我,是刘文明和我之间的事情,与你没有关系,你不能给人家刘文明脸色看。”

“你看,一说刘文明,你就急了。”李子豪道:“婷婷,你不要急,刚才我不但没给刘文明脸色看,而且还特别客气,我还称呼他‘小刘’呢,我态度很好。”

王婷不相信,疑惑地看着李子豪问道:“那刘文明呢?”

“走了,转街去了,说是等你下班后再来找你。”

王婷见说,想了想后说道:“李主任,我和刘文明的事情你不要参与,我自己有自己的判断,我分得出好坏和轻重缓急来。至于你和我之间有啥事,你和我说就行了,我不准你对刘文明使坏。”

“看你说的。婷婷,我向你保证,我绝不会对刘文明使坏的!而且,在感情的事上,我也不会强迫你的,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决定取舍。我就给你说说这事,好让你有个思想准备。好了,你忙你的去吧,估计下班的时候,刘文明会来找你的。”

王婷说了句“知道了”,转身进了门市部,接着忙活去了。

这会儿,刘文明正独自一人,在街上瞎转。

大街上人来人往,人声鼎沸,显得热气腾腾的。

刘文明从新建街转到了沿山市场,又从沿山市场转到了南大街,然后沿着南大街,来到了钟鼓楼下。

钟鼓楼是镇远楼的俗称。镇远楼建于明朝正德二年,是建在一座砖包的高台上,台基宽32米,高9米,基座至楼顶30多米的古老建筑。镇远楼为三层木构塔形,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结构精巧,造型雄伟壮观。基座有“十”字洞通向东西南北与四条大街衔接。楼上四面悬有匾额:东为“金城春雨”,西为“玉关晓月”,南为“祁连晴雪”,北为“居延古牧”。

在镇远楼的东南角,悬有唐钟一口,是以铜为主的合金铸成,工艺精湛,浑厚雄伟。钟高1.3米,口径1.15米,重600公斤。钟身饰有飞天及朱雀、玄武、白虎、青龙图案。此钟古代多用来报时或火灾报警。

对这座镇远楼,沿山本地人就称作钟鼓楼。若将沿山人嘴里的钟鼓楼称作镇远楼,那绝对是外地人。

转到了钟鼓楼的刘文明,已经转得又累又热,就进到了钟鼓楼的门洞中。钟鼓楼的门洞,正对着东西南北四条大街,里面阴凉,又是风道,故此就特别凉爽。

刘文明坐在门洞中的一个石条上,吹了阵凉风,不疲惫了,也不烦热了,感到浑身通泰了。刘文明抬起手腕来,看了看他花了三十多元钱买的电子表,才十点多钟,距王婷下班的时间还早呢。

刘文明心想,王婷下班还早着呢,李子豪那个哈怂又不让我在他们上班的时候去找王婷,既然如此,我到钟鼓楼上溜上一圈去,看看沿山四条大街的风景。于是,刘文明出了钟鼓楼的北门洞,从旁边的台阶上,蹭蹭蹭地登上了钟鼓楼的二层。

在钟鼓楼的二层上,一些人趴在栏杆上看风景,一些人。在茶座上喝茶,喝的就是沿山最受欢迎的“三泡台”茶。

“三泡台”又称盖碗茶,民间叫盅子,上有盖,下有托盘,盛水的花碗口大底小,精致美观。三泡台源于盛唐时期,明清时期传入西北,与当地饮茶习俗相结合, 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茶品。茶具制作玲珑小巧,由茶盖、茶碗、茶托三部分组成,故称为“三泡台”或盖碗茶。细瓷精致,古色古香,令人赏心悦目,饮用时馨香甘甜,回味无穷。三泡台,是用上等的菊花、福建桂圆、新疆葡萄干、平安本地小枣、荔枝干、优质冰糖为佐料配制而成,香而不清则为一般,香而不甜为苦茶,甜而不活不算上等,只有鲜、爽、活才为茗中佳品,呷上一口,茶的清、干果的香、冰糖的甜掺合着浸入丝丝神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