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流年撷萃 > 第7章 苏州评弹里的一份本真

流年撷萃 第7章 苏州评弹里的一份本真

作者:微丹湜意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1-29 22:36:01

今天还有些时间,继续写一点吧。

还记得2018年开始写《七剑下天山》的回评,那时候先看一回,然后捋一下故事,把想评论的点儿拎出来。

写着写着,我还发现一点,那就是把武侠小说和现实的知识点结合起来,效果会很好的。

而且看武侠小说的都是青春期的少年,那时候除了意气风发,要让世界知道我是谁之外,也需要有知识的铺垫和支撑,他们需要对社会有一定的了解。

这时候我想起了小时候听的评书和苏州评弹。

苏州评弹有一个特色,它会化进化出,不像传统的戏曲,一个人只能扮演一个人物。

而苏州评弹是一般两位演员,一男一女地居多。

然后所有的人物都是他们来演绎,用行话来说,那就是起角色。

传统的戏曲会让人身临其境,会把人带入到故事里面。

而苏州评弹则是会把人带入故事之余,还会跳出故事来总结,比如说,书里有一些人物是这样做的,按照那时的情形,以及人物的性格是该这么去做的。

可是,这样的做法会有什么不当,以致于引发什么后果。

那么正确的该怎么去做呢?

苏州评弹里都会说出来的。

所以在听书之余,还可以学习社会学。

有一阵子我是听得津津有味,前些年,我自己去评弹的书场听书的。

一个上午有两场,从上午8:30开始,说到10点左右,休息一会儿,然后继续,说到中午。这样才10元人民币,然后还送一杯茶。

有时候我都不好意思,自己带了袋泡茶,问他们要水就行了。

现在哪里还有10元的消费呀。

跟他们交谈,才知道评弹是国家扶助的剧种,青年演员也不容易。

真的,上台的演员非常年轻,不过二十来岁。

那正是风华正茂的时期,有很多选择的。

说书那是非常清苦的。

但就是有人安之乐之。

所以一场书听下来,我是非常感动的。

故事好坏还在其次,关键是场中人不多的,也都是一些老头老太太,他们退休了没事做,来凑凑兴,打发时间。

说实话,现在的年轻人就算有精力,也不见得有时间,忙里忙完,里外一把手,真的无法到书场来听书。

可是小孩子如果喜欢听书,喜欢书里的故事,去书场听听也是不错的,会学到很多社会学的知识。

这些知识教科书上未必会有,影视剧什么的,也要看缘分。

而根据故事来提炼道理,再把道理分析给你听,教你怎么应用,真的是苏州评弹的特色。

据说那时候苏州评弹的演员也都是苦出身,不过他们都是值得敬重的。

试想自己无论吃了多少苦,看到了下一代,出于本能和恻隐,都希望他们会好一点,更好一点,不该走的弯路,能少走就少走。

出于这样一份苦心,把自己的经历和人生道理融化在书目里,去告诉每一个观众,这样一份心意,难道不值得敬重吗?

也难怪以前对于评弹演员侧称呼是“说书先生”。

是雅称,也是尊称。

多接触评弹,也有一点好处,那就是无论碰到了什么挫折,还是有一份爱心在那边的。

听了书目,就感受到了爱心。

所以我想把这种传统,融化在自己写的小说,或者是书评里。

毕竟孩子都会长大,在人家小的时候,善待人家,也许长大了也未必会特别关注,可如果在人家小的时候,去欺负人家,借着人家的兴趣,只是当人家是工具,想沾光得好处,那么今后不搭理的居多。

因此觉得苏州评弹有一份本真,我也想把这份本真延续下去。

当我写书评的时候,想到还有苏州评弹在默默地护持,心里也会踏实很多,于是就写了下去。

好了,今天暂时写到这里吧,真的累了,晚安!

2020年9月9日(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