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博学者的二次元 > 第二千四百一十九章 鲜卑腹地

第二千四百一十九章 鲜卑腹地

《帝望》里的贝加尔湖,面积十分辽阔,整体来说呈东北向西南的斜月状,除了少数地段以外,几乎是四面环山的格局。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在东古罗斯诸部的西南沿岸、南古罗斯诸部的东岸,以及原匈奴帝国祖山的北岸,都有数段相对平坦的地势存在。

是的,没错!被划归在罗斯荒域之中的贝加尔湖并非全部,约莫只占四分之一的面积,剩下的四分之一绕过了南古罗斯诸部,隔开了南古罗斯诸部与原匈奴帝国疆域的接壤。

也正因如此,虽然鲜卑疆域的北方就是贝加尔湖,可因山脉横阻的关系,没能从贝加尔湖那边接收到多少水气。

鲜卑疆域的北边如此,东边和南边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同样被绵延的山脉挡掉大半水气,也就西边的状况好一些。

照理来说,鲜卑在这样的情况下,畜牧业发展应该不怎么样才对,可实际上正好相反。

前文曾提过,包含漠南、漠北、西域诸国和原本的氐羌疆域,基本上都只有在雨季来临期间会下雨,而其丰沛的雨量甚至会淹没所有可见的低洼地区。

鲜卑疆域的地势比较特别,由高至低的走向是由西向东,再由北向南。

雨季所带来的丰沛水气,虽然没有办法直接从北方吹进鲜卑疆域,却还是从原匈奴疆域间接地渡入了鲜卑疆域之中。

在雨季来临的期间,鲜卑疆域西半部的淹水情况,甚至要比氐羌疆域还要夸张,但这些水源很快就会分散到鲜卑疆域的中部和南部,导致其水季周长要比原匈奴疆域和氐羌疆域来得更长,水草更加充沛。

除此之外,鲜卑的祖山秘地也是其水草充沛的一大要素。

鲜卑的祖山秘地,位于贝加尔湖的东南群山之间,旁边就是余夫和肃慎的边境。

这片山脉的占地面积极广,约有一个州这么大,不过也只是面积大而已,依照《帝望》的算法而言,差不多七、八个县的大小。

占地面积和实际面积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落差,在于这片山脉的地形过于复杂,就像随手用拼图拼凑而成,没有任何规律。

这里到处都是悬崖峭壁不说,还充斥着大量的地窟裂隙,稍有不慎就会深陷其中,然后无声无息地死去。

由于这里的山势极高,又极其封闭的关系,衍生出自己的气候与生态体系,就连水文地质什么的也与外界迴异。

溪河汇聚成潭,然后沿着峭壁倾流而下,化为一道道的大小瀑布,然后再汇聚成更大的河流。

有的河流会在某处汇聚成湖泊,有的却会在某处因地窟缝隙的关系嘎然而止,或注入地下暗河,或成为某处溪河的源头。

重点是,每隔十几年的时间,就会有部分山体崩塌等情况发生,导致一大片区域的地形地貌和水文分布发生改变。

为什么要提到这个?

因为鲜卑疆域东北一带的地下水脉,基本上是通联在一起的,邻近祖山秘地的大小湖泊,其水源的源头都来自于祖山秘地。

当祖山秘地那边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导致某条地下水脉枯竭,其相应的湖泊干涸,往往就会有另一条地下水脉和相应的湖泊出现。

枯竭的湖泊会被鲜卑人挖开,并将其所属的地下水脉改造成水渠,用以储存雨季所带来的丰沛水源。

因此,即便是干燥寒冷的冬季,鲜卑疆域的东北一带,也能看见成片的草原。

虽然说,草原上长的都是一些比较耐寒,个头也比较娇小的草本植物,但也能一定程度地缓解鲜卑饲养牲畜的粮草压力。

这也导致有些鲜卑聚落,常年生活在鲜卑疆域的东北一带,一边守护着他们的祖山秘地,一边为整个鲜卑培育优良的马种和牲畜。

是的,没错!鲜卑与大汉帝国的战争,虽然已经明显落入下风,看似战争底蕴已经被消耗殆尽,可实际上还是保留这么一些底蕴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鲜卑的祖山秘地其实是一座遗迹,它的存在比东胡的历史还要来得更加久远,当初的东胡人也只是发现它的存在,并在其中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仅此而已。

这座被东胡、鲜卑和乌桓视为祖山秘地的遗迹,虽然占地面积极广,能让很多人连同牲畜一起生活在里面,可其环境真心不怎么样。

所以,当初的东胡人在走出祖山秘地以后,虽然没有就此将其废弃,但不怎么重视它的存在,只是将其视为一个特殊的仓库,把他们的传承备份,以及一些用不到的东西封存在里面。其中一小部分区域,甚至被改造成东胡高层的陵寝。

东胡高层虽掌握着一条相对安全,能用以往返祖山秘地的路径,却因他们存着未来若发生什么变故,能以此保障他们的生命和利益的心思秘而不宣。

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偌大的东胡竟会败得如此突然,败得如此彻底,让他们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匈奴一锅端了。

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东胡高层这么一死,顿时没人知晓这条路径的存在,虽然导致东胡的幸存者在付出巨大的伤亡以后,才成功抵达祖山秘地,但也让匈奴望之却步,没敢尾随东胡幸存者的脚步深入这片山脉。

东胡幸存者后来虽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并不妨碍他们对东胡高层的痛恨,所以当他们再次走出祖山秘地时,才会自称鲜卑和乌桓,不再以东胡人自居。

也因为这样的历史,鲜卑十分重视祖山秘地的经营开发和探索,尤其是在檀石槐在位期间的一系列举措,使鲜卑对这片山脉的掌控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颠峰。

鲜卑在相对安全的路径和位置,修筑道路和据点,仓库里堆满了粮草和武器装备,并派驻大量的人手。

重点在于,檀石槐规定所有部落都得派人进驻,且每隔数年进行一次人员的轮换。

这些人,不仅仅只是祖山秘地的守备力量,同时也是各个部落的火种和希望,当某个部落因各种原因被灭绝以后,这些人就能继承其部落的遗产,并以其血脉重建部落。

不得不说,《帝望》里的檀石槐能把整个鲜卑统合起来成就一番霸业,不是没有原因的。

而这,也是和连虽然不得人心,鲜卑却没有因为他的关系直接分崩离析的原因之一。

在经过长达数百年的经营,位于鲜卑疆域的东北角,以祖山秘地为核心的鲜卑腹地,与常人印象中的鲜卑疆域完全不同。

这里虽然没有栉次鳞比的房舍楼阁,整齐排列的大小帐篷;这里虽然没有阡陌纵横的农田,却有宽阔却又规整的牧场。

这里的铁匠铺,虽然尽是一些老旧的器械,铁匠所使用的工艺看上去也比较落后,可其制作出来的武器装备,品质却是一点儿都不差。

诸如此类种种,不一而足。

没有来过这里的人很难想象,这里竟会是鲜卑这么一个蛮夷势力的腹地景象。

从这里就能看出,檀石槐若能活得再久一点儿,继位的和连若能争气一点儿,鲜卑或许已经完成体制上的改革,脱离蛮夷势力的身份,成为一方正统势力。

不过这些都是题外话,在此暂且带过。

且说,就在鲜卑部落相继撤到祖山秘地周围的鲜卑腹地时,一道黑影在高空中悄悄地掠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