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五代群雄录 > 第九十四章 商行的筹划

五代群雄录 第九十四章 商行的筹划

作者:壹拾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7 13:13:20

第九十四章 商行的筹划

第九十四章 商行的筹划

总经理这个称呼被秦镇拍板直接定了下来,三人也没再说什么,就像秦镇说的,中原那边的藩镇说造反就造反,现在皇帝宝座上坐的那位造反还没多长时间呢,他们又何必纠结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称呼呢。

解决了称呼问题,秦镇接着说道:“落生,我们飞鹰团开办商行虽说也是为了赚钱,是奔着赚钱去的,但我们飞鹰商行不仅仅是一个商行,它承载着更重要的使命,不能一味的追求高利,所以我们还是要适当的让利于民的,现在盐价那么高,不是普通百姓能够买的起的。”

陈落生点头道:“我明白,现在渭州市面上一斤盐就得需要一两银子,老百姓所说的‘一两精盐一两银’,虽说稍有些夸张,但也反应了盐价之贵,未来我们飞鹰商行运来的盐,售价先砍一半,售五百文一斤。我们商行刚刚开始,前期的花费会比较大,而且陇西已经长期不通商路,这一路上土匪山贼横行,还有别的势力亘在商路当中,我们商行也承担着很大的风险,我虽未详细算过,但是目前我觉得五百文是我们所能承受的最低限度了;等以后我们商路稳定,成本降下来之后,再依据实际情况逐步降价。”

听到陈落生的报价,孟选也是猛吸了一口凉气:“你这魄力好大啊,直接就砍去一半,好家伙,比秦州都低了两百文,有没有把握?”

陈落生哈哈一笑:“跟着校尉做事,没有魄力怎么能行。我提五百文的售价,虽说无绝对把握,但大致的把握还是有的,只要这一路上那些大势力不可以阻挠,算上我们商行的运营成本和这一路上的打点,我想这些盐运到渭州,可以控制在每斤三百文的范围内,当然,有一些突发情况是现在根本无法预计的。”

秦镇点头道:“好,暂时就定在五百文,我们承担着各种风险从那么远的距离运过来,每斤赚两百文并不算多,而且就像落生说的,我们还没有将各种突发状况计算在内。不过先暂时不要公布这个价格,等飞鹰商行的第一批盐运进来之后,如果没有大的变化,我们再公布这个售价。”

“行!”陈落生点头道。

“接下来就是飞鹰商行人员问题了,需要多少人、什么样的人,在通安镇境内,除了那些担任重要职务的,你随便选,就是渭州那边你有看上的,告诉我,我去求郭都尉。”

“好,到时候我会列个名单!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商队护卫人员,现在我们飞鹰团的老兵就那么十几人,剩下的全部都是新兵,根本没有战斗力,所以我想能不能先找郭都尉那边借二三十名打过仗的老兵,暂时作为我们的商队护卫,军饷由我们商行出,等我们的护卫人员训练好之后,再将他们还给郭都尉,至于条件,就由校尉你去谈了。”陈落生说道。

秦镇点头道:“好,这件事就由我去和郭都尉谈,我想在这件事上郭都尉应该会支持我们的......”说着,亲着突然停了下来,低头沉思了起来,孟选、韩文智、陈落生三人面面相觑,没有打扰秦镇。

须臾时刻,秦镇抬起头:“关于商队护卫的问题,我有一个新的想法。我们直接向郭都尉借一个整队,商队去运货的时候,这个队就是商行护卫队,商队回来的时候,护卫队仍旧归建,而且每次可以派出不同的队,路上不是有土匪山贼吗,我们就当是练兵了,一个队不不够就两个队,两个队不够就一个团。我们飞鹰团的这些新兵的训练也要抓紧了,现在正好马上就过了白菜的种植时令,开荒的事情就先放一放,先集中军事训练,等训练的差不多了,也把我们的这些人拉出去。这样的安排当然对商行来说会增添不少的麻烦,但是对于我们渭州折冲府来说却是有着莫大的好处的,等我们的军队壮大了之后再让商行配备固定的护卫队。”

孟选听得连连点头,赞叹道:“这个办法好,让那些敢于打我们商队主意的土匪山贼做我们新兵的磨刀石,既解决了练兵问题,又解决了护卫问题。我马上和温寒、马璇商讨训练计划,争取早日能让他们出去见见血,陈总经理,这件事情你可要大力的支持我啊,等我们飞鹰团壮大了,护卫人员由你挑,我孟选绝无二话。”

陈落生似笑非笑的看着孟选:“孟队正可说话算话?秦校尉和韩队正可要为我作证的。”

孟选顿时有些讪讪:“哈哈,那什么,我说的仅限于普通士兵,带兵的人你可不能选走啊,不然军队就乱套了。”

秦镇忍住笑,对陈落生道:“我能想到的也就这些了,你看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陈落生摇摇头:“暂时没有了,已经很周到了,如果后续有什么需要补充的,我会及时找校尉汇报。”

秦镇点头道:“好,这几天你就关于我们商讨的这些写一份规划书。”

“规划书?那是什么东西?”陈落生疑惑道。

秦镇微微一愣,马上一拍自己的脑袋,笑道:“你看我这脑子,忘了给你说规划书的事情了,这个规划书和孟选所写的新兵训练计划意思差不多,就是把你脑袋中关于飞鹰商行的各种计划写下来,包括这个商行多大规模、需要多少人、多少物资、在哪进货、销售点设在哪、售价暂定多少、这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等,做一个系统的描述。这个规划书可以让我们对这个将要成立的商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对所有的问题也可以做一个梳理,统筹安排解决,重点突破,化被动为主动。反正这个规划书好处多着呢,你先按自己的想法写,然后我们再讨论,慢慢的就熟练了,等以后你就会明白这个规划书的好处了。”

“我明白了!”

孟选突然说道:“落生,刚才秦校尉这么一提,我突然想起来了,我们去哪买盐,我们一次需要那么多的盐,不可能去凤翔或者长安的坊市上去买吧,那得买到什么时候啊。”

陈路生笑道:“当然不能去坊市上买了,你忘了我们在凤翔见到了那个商人章玉海了?他在巴蜀和长安凤翔等地行商多年,巴蜀地区可是井盐的产地,我打听过了,章玉海也向凤翔、长安等地贩卖井盐,我们可以和章玉海合作,他把这些盐从蜀地运到凤翔,我们从他手里买盐,再运到渭州来。我想他把那些盐运到凤翔卖给我们,至少赚到两三倍的利,他不可能不和我们合作。”

孟选恍然:“我说那些天你怎么和章玉海谈的火热,原来你早已有了打算,要说经商这事,确实需要落生这样的人,要是让我去负责商行的事,还没等开门呢就得关门了。”

韩文智也奇道:“落生,你说那个章玉海将盐从蜀地运到凤翔,就能够赚两三倍的利,那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去蜀地买盐呢?”

陈落生解释道:“高得利的背后就是高风险,我们现在对蜀地一无所知,还没有能力直接从蜀地买盐,即便是买到盐,这段路上我们的风险太大,对于我们刚成立的商行来说是不划算的;章玉海经营多年,在蜀地和凤翔之间有自己的商路,我们搭上了章玉海这条船,就相当于让章玉海承担了我们从蜀地到凤翔这段路上的风险,当然我们付出的代价就是章玉海高额的回报。同样的道理,章玉海不熟悉陇西的局势,我们陇西对于章玉海来说风险太大,他不愿意进来,这样的话和我们合作就是最好的选择了,既不用承担陇西这段商路上的风险,还能从我们这里赚到钱。当然,这一切都是暂时的,如果有一天我们陇西的局势明朗起来,商路上的风险也不再那么大的时候,他肯定也会进来的,而我们也会打通蜀地的商路的。商人嘛,以利而合、以利而散,这很正常。”

韩文智叹道:“今天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从秦校尉的安排到落生的筹划,真是环环相扣、严谨周密,这里面的很多问题我都是第一次听说,更不用说提出什么解决办法了,这或许就是韩退之所说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吧,现在才发现,原来做一个商人所考虑的问题并不比做官简单,甚至更为复杂。这会,我才差不多有些理解了秦校尉所说的‘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的说法了。”

秦镇说道:“一个商行、一支商队对我们的影响或许看不出来什么,但是当以后遍地商行开花、商队络绎不绝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经商给渭州带来的变化。当然,对于我们来说,光经商一样是远远不够的,士农工商齐头并进,才是我们的目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