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五代群雄录 > 第六十七章 缩影牛三

五代群雄录 第六十七章 缩影牛三

作者:壹拾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7 13:13:20

第六十七章 缩影牛三

第六十七章 缩影牛三

秦镇的到来,如同平静的湖面扔下一颗石子,让原本沉寂麻木的通安镇一时间浪流涌动。

韩文智在基层民政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将手下有限的十几人分成几组,合理的安排了接下了的工作范围,大家都开始忙碌起来了。

通安镇各个街巷都贴上了飞鹰团的公告,但是因为在通安镇有九成以上的民众是不识字 的,这些公告往往是需要大家聚在一起,找识字的教书先生或者说书人念给他们听,并用他们能听懂的语言再解释一遍才行。

韩文智似乎嫌这种方式太慢,传播度不行,直接让人将这些公告的内容背了下来,并且还能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流利的复述下来,然后让他们串巷敲锣,不断的大声宣读公告内容,遇到有公众聚集之地,更是主动为大家讲解,这种高强度强势的宣传,不到两天的时间,整个镇子里每一个百姓几乎都能复述这份公告了。

得益于以王圣为首的渭州折冲府这几年的坚守,折冲府在渭州百姓当中有很高的威望,所以当秦镇以渭州折冲府飞鹰团的名义发布公告之时,很快就取得了通安百姓的信任。

在通安镇安民巷一处低矮的土坯房中,牛三劳作了一天回来,半躺在土炕上看着妻子何氏在忙碌着晚饭,他心中一遍又一遍的默念着公告的内容。

在附近的街坊当中,牛三是唯一一位识字的,所以当公告张贴出来之后,牛三便被附近街坊拉着给他们讲解公告,讲解了几次之后,牛三对公告上的内容可以说是倒背如流了。

牛三原名牛德全,因为在家中排行老三,所以街坊邻居便称呼他为牛三,按照牛三祖父活着时候的说法,牛三祖上原本是凤翔人,只因为经商路过通安镇,认识了通安镇本地的一位姑娘,便不想再奔波劳累,便娶了这位姑娘之,用这几年经商的余钱置了几十亩地,便在通安镇定居了下来。

据说牛三的祖上生活还是不错的,不但有着几十亩良田,还在通安镇上盘下了一处小店,做一些小本生意,虽然比不上那些本地的地主,但也衣食无忧。

但是好景不长,整个中原发生战乱,波及到了通安镇,往日繁华的通安镇一夜之间萧条如斯,牛三祖上也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牛三祖父这一代,卖掉了家中仅剩的十亩祖产,只好在通安镇西十几里的半山上又置了一块贫瘠荒地,到了牛三父亲这一辈,为了给儿子娶媳妇,硬是变卖了祖宅,搬到了低矮的土坯房中。

牛三的大哥牛大早夭,二哥牛二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便去渭州折冲府从军去了,并在一次战斗中战死,没过多久二嫂就带着年纪幼小的侄子改嫁了。

牛三原本也是想从军的,可是因为只剩这一个儿子了,所以牛父坚决不允许牛三从军,并在牛三十八岁那年张罗着娶了何氏,过不了多久牛父就去世了,家中老母、妻子和刚出生的儿子,一家子的口食就全部落到牛三的身上了。

所幸这些年牛三勤劳朴实,在加上妻子善操家持,总算将这个家支撑了下来,不过代价就是三十多岁的牛三早已累弯了腰,走起路来有明显的的驼背,一张脸上沟壑纵横,看着比一般四十多岁的人都老,一双粗糙的大手上也满是皲裂的口子。

不过现在牛三比以前轻松很多,大儿子牛子禄和小儿子牛子寿也渐渐的长大了,因为自小吃苦,他们也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现在能够帮着牛三撑着家中的这副重担了。

但是家中又面临这新的困境,两个儿子也渐渐的长成大小伙子,能帮着干活了,可是这食量也是明显的上升了,家中的十几亩薄田的产出根本没有办法满足家中剧增的吃饭问题,况且还得给官府缴纳各种税赋,杂七杂八算下来差不多一年产出的一半都交给官府了,这让他们贫瘠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家里吃饭的时候紧着稠的给孩子,即便这样孩子也只能吃个五分饱,大人就不用说了,面粥清的都能看见人影。

饭都吃不饱,更不用说儿子越来越大,即将面临着娶妻生子的问题,牛三现在都不敢想。

这样的生活让牛三绝望,他看不到尽头,只能麻木的一日推着一日往下过,他甚至想过将家中唯一的那头老黄牛卖了,换些钱,不要说娶媳妇了,最起码让家里人吃几顿饱饭,可是很快牛三便否决了,老黄牛现在是家中的命根子,没有了它,那几十亩薄田就无法耕种,以后一家人就真得喝西北风了。

就在牛三思考着今后该怎么办时,飞鹰团的公告一下子铺满了通安镇的大街小巷,这让牛三心瞬间活泛了起来。

“当家的,说这公告上说的是不是真的?”何氏一边做饭,一边询问着炕头上坐着的丈夫牛三。

“应该是真的吧,阵势搞这么大,不像是假的,现在整个通安镇都在议论事呢。”牛三也有一些不确定,但是作为一家之主,他一定要有自己的意见。

“就是这件事有些太好了,我反而不敢相信了,那些平川上的良田任我们开垦耕种,第一年还免税,后面只征收十税一的田亩税,别的税一律不再征收,我这辈子别说见过,听都没有听过,我就怕那些地我们幸辛苦苦开垦完之后,李王两家跑过来将地要回去。”何氏有些担忧道。

其实现在朝廷所定的田亩税只有十五税一,相比于秦镇所定的十税一低了很多,但事实上到了各地官府的手中就彻底变味了,除了十五税一的田亩税通过火耗、量斗等一系列的暗操作,名义上十五税一,实际上下来基本上就是十税一。另外还有人丁税、租庸税、入城税、劳役税等等五花八门的各种杂税,只要朝廷缺钱了,官僚们总能想出一条新的税法,摊到百姓头上,杂七杂八算下了一年光税收就要几乎占去百姓收成的一半以上。

虽然这些年朝廷不再关注渭州,仿佛是放弃了渭州这一边境之地,渭州的税赋也有好几年没有上缴朝廷,但是渭州的那些基层官吏照常勾结着那些大家族,对渭州的百姓征收苛捐杂税,这些郭威虽然都清楚,但是他也无力阻止。

牛三思考了一下说道:“虽然那些地现在是李王两家的,可是他们收租太高,交完他们家的租子和官府的税赋,一年下来基本上就白干了,所以这些地都荒了多少年了,世道这么乱,现在官府回收让我们耕种也不是不可能。”

何氏冷哼一声:“李王两家还不是和官府穿一条裤子的,我们家在祖上的那些良田可是每亩花了二两银子买的,就因为你爷爷当初借了他们二两银子,这利滚利下来,十亩田产就归了他们,这跟明抢有什么区别,你看官府说啥了?”

牛三说道:“折冲府的官和渭州的那些官是不一样的,你看今年党项人南下来袭,折冲府的赵队正护着我们一路走到渭州躲避,渭州城中没有地方了,我们到军营避难听说是郭都尉下的令,党项人在城外屠杀百姓,王校尉和唐校尉为了救百姓都牺牲了,当时我看着都热血沸腾,恨不得跟着他们出城杀了那些党项鬼子,我这辈子最遗憾的就是老爷子没有让我从军,不然我非得杀几个党项鬼子出出气。”

何氏笑道:“得了吧,你在我跟前吹吹牛就行了,还杀党项鬼子?你这辈子也就是握锄头把的命。”

牛三斥道:“真是妇人之见。”

听到丈夫的斥责,何氏也不以为意,这样的对话在他们之间已经发生了不知道多少回了。

牛三沉默了片刻,接着说道:“我觉得我们应该试试,我看今天已经有很多人去报名了,开垦那些荒地反正也只是出出力气,我们别的没有,力气还是有一些的,如果到时候官府说话不算话,我们也就是损失一些力气,如果官府真的说话算话,那我们家就能吃饱饭了,说不定还能将我们家的祖产收回来,反正我们家已经这样了,怎么着也应该不亏。”

何氏干脆的应道:“行,你是当家的,你说了算。”

见到妻子答应了,牛三也很是高兴:“行,既然你也同意了,那我明天就去军营那报名登记了。唉,你说要不要让我们家大崽子去飞鹰团参军啊,上没可是说了,一人参军可免全家五年的税赋的,大崽子的年龄也够了.......”

何氏捞起锅铲,怒道:“这事你想都不要想。”

牛三斥道:“真是妇人之见。”

随即牛三唉叹一声,不再说话,他很想成为一名驰骋沙场的军人,可是这辈子已经不可能了,所以他便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了儿子牛子禄身上,希望牛子禄能继承他的理想,可是这事何氏坚决不同意,尤其是牛二在战场上牺牲之后,何氏对从军这件事有了阴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