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五代群雄录 > 第十三章 渭州城的谈话

五代群雄录 第十三章 渭州城的谈话

作者:壹拾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7 13:13:20

第十三章 渭州城的谈话

第十三章 渭州城的谈话

七月下旬,拓跋珪发出了召集令,召集部落男丁到布尔智草原的拓跋珪马场集合训练,而拓跋珪也带着亲军直接来到了布尔智马场。

看着马场上健壮的战马,训练有素,冲锋配合有度,只要自己带来的亲兵熟悉一下就行,拓跋珪很是满意。

“嗯,看来你这段时间在马场干的不错,我很满意,对于自己的属下,我也不会吝啬,就将那匹追月赏给你吧,追月也随我征战多年,立下不少的功劳,现在赐予你,希望你不要辱没它的荣光。”拓跋珪身材瘦高,很是儒雅,说话也是声平气和,更像是一个汉人作风。

拓跋丰大喜,连忙单膝跪地:“末将拓跋丰谢珪大人赐下追月,末将披肝沥胆,以性命追随大人,以荣光再现于追月。”

“好,不愧是我党项儿郎,这次出征,你可以在我召集的兵员中再挑选十名兵士,补充到你的队里,希望将来在战场上,让我再次听到你立功的消息。”

拓跋丰一脸激动:“定不负珪大人所期!”

拓跋珪点点头:“好,你起来吧!”

随即看着队伍当中的拓跋泽:“拓跋泽,这段时间在这可曾想明白自己犯下的过错?”

拓跋泽羞愧道:“拓跋泽贪酒误事,这段时间在马场每日反省,深感对不起珪大人的栽培。”

拓跋珪哈哈大笑:“既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那么惩罚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从现在起,你继续做我的亲军副统领,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我的勇士。”

拓跋泽朗声道:“拓跋泽一定奋勇杀敌,鞍前马后,不让大人失望。”

当拓跋珪召集的士兵在布尔智草原集结完毕,共一百人左右,加上拓跋珪的五十人的亲军,一百五十人的队伍集中在草原上,听拓跋珪训话。

站在最前面的是六位十夫长及两位亲军副统领,拓跋珪兼任统领一职。

“千夫长拓跋野望大人对这次出征非常的重视,所以我提前让大家集中起来,做好训练,一定要在千夫长那争得先行军的位置,大家也明白,南边的汉人有膏腴的土地,有堆积的粮食,而且南边的汉人听话老实,汉奴可以给我们种田、放牧、开矿,那可是一大笔的财富,所以,这次的先行军非我拓跋珪莫属!”

“先行军、先行军......”在两位副统领和十夫长的带领下,众人齐声高呼。

等呼喊的浪潮过去之后,拓跋泽面色稍微犹豫了一下,随即坚定了下来,向拓跋珪跪拜道:“珪大人,关于这次出征属下有一些想法需要向珪大人禀报。”

“讲!”

“我们每次南下,就是因为兵力太少,所以抢来的很多粮食却运不来,只能便宜了别的部落或者无奈的烧掉,这次出征,我们可以选用一些奴隶,帮我们照顾战马,押送粮草,这样我们可以抢来更多的粮草和奴隶。”拓跋泽建议道。

“不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战场上用一些汉人和回纥的奴隶,万一他们临阵倒戈了怎么办,这样的损失我们承担不起。”另一名副统领拓跋彀反对道。

拓跋泽冷笑道:“你说的这些我也有考虑,首先我们需要选那些老实听话的奴隶,其次是将他们分开编制;现在那些汉人拿上武器都不是我们的对手,更不用说手无寸铁的奴隶;那些汉人都是一些温顺的绵羊,但是他们可以干很多我们干不了的活,比如这个马场里的那十名马奴,我们亲军的战马如此健壮,与他们的细心饲养分不开的,如果在出征的时候把他们带上,我们的一部分战马可以让他们喂养,一些粮草和奴隶让他们看管,这样我们的勇士便可以腾出手来抢更多的东西。万一路上他们有什么异动,一刀砍了便是。”

拓跋珪沉吟片刻:“我们以往出征也会带上一些奴隶,他们的确可以干一些我们干不了的事,有些汉奴为了富贵,还给我们充当向导,汉人的确没有了以前的荣光和傲气了,就连他们中原的皇帝,也成了沙陀人;那就选择五十名老实听话的奴隶,编入我们出征的队伍当中。这件事,就由拓跋泽和拓跋彀两人负责吧。”

说完,拓跋珪叹了一口气:“我们党项的族人还是太少了,不然也不会只占据灵夏兰凉几个州,如果我们有汉人一半的人力,就不会屈居在这个西北的角落里了。”

秦镇没有想到,他们还在费劲心思如何加入这次南征的队伍,拓跋泽已经将路铺好了。

拓跋泽和拓跋彀选了三十名军奴和二十名牧奴分编到各队伍当中,秦镇等人老实听话的形象让拓跋泽多他们的感觉还不错,所以就把秦镇等人归到拓跋丰的名下,继续照顾战马。

布尔智马场开始进入了热火朝天的训练之中,秦镇等人比以前更忙了,几乎没有任何休息的时间,辛亏其他四十名军奴和牧弩也逐渐到了军中,拓跋泽命令他们和秦镇他们一起照料战马,秦镇他们才慢慢轻松了一些。

相比布尔智马场的火热,渭州折冲府却显得极为萧条,训练场上只有一个团的兵力,却是显得有些有心无力,只是因为现在到了秋收的季节,折冲府的府兵们都回家帮忙收麦子去了。

面对这一状况,郭威和王圣也是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商量着让府兵轮流回家秋收,至少保证折冲府有一个团的兵力,现在到了训练最为紧要的关头,党项人和有可能会在一个月之内打来,郭威不敢有半点懈怠。

虽然训练重要,但是吃饭更加重要,来年一年的口粮都要从这一季的秋收中争夺。

郭威站在渭州城头,望着北方,眉头紧皱,他的身旁站着王圣,也是一脸的愁容。

“党项人很快就会打过来。”郭威手握佩刀,因为用力,手中青筋凸显。

“是啊,他们是在等我们秋收,我们秋收完成之时,便是他们抢夺之时,想想真是心痛,我们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来却让党项人捡现成的,他们不仅抢粮、还抢人,很快,这片地方便会被战火涂炭,我真的不知道,再这样下去,渭州还能坚持几年。”王圣长叹一声。

郭威回头看了一眼王圣,眉头依然紧皱,但眼神却是极为坚定:“面对党项,唯有死战耳!”

王圣点头道:“是啊,唯有死战!”

郭威叹道:“这是我们的责任,马革裹尸,便是军人的最好的宿命!”

王圣苦笑一声:“都尉说的没错,这是我们的责任,作为折冲府校尉,我有责任保护这方的百姓,可是,面对汹汹而来的党项军队,守着这片孤土,我一个小小的校尉根本无力改变什么,那种有心无力的无奈,真让人煎熬;都尉刚来渭州的时候,原本我以为朝廷想起了渭州,开始重视渭州,但事实上都尉也成了被朝廷遗弃之人,渭州理所当然的也成了朝廷的遗弃之地,渭州的百姓也被遗弃了,现在有都尉,有我,还能替渭州的百姓遮挡一下,等我们都战死了,不知有谁会继续接替我们守护这片孤土,还是和兰州、凉州一样,成了党项人的地盘。”

郭威转过身子,看着王圣,短暂的沉默之后,双手抱拳,向王圣郑重的行了一个军礼。

王圣连忙还礼:“都尉折煞属下了,我一个校尉如何当得都尉行此军礼。”

郭威沉声道:“作为校尉,你当然当不起这个军礼,但是作为渭州守护者,你完全当得起;我郭威自十八岁从军,至今已有十四年,跟过李公、后来跟着还未称帝的庄宗皇帝,当过军中小卒,也当过将军,在这个战火纷争的时代,经历的战斗我根本数不过来,也立了不少的战功,自以为对领兵打仗有一些心得,可是,刚才听了你一番言论,才知道和你相比,我有些浅薄了。”

王圣显得有些惶恐:“都尉经历战阵无数,荣立战功无数,曾领雄兵数万,若不是朝廷争权夺利,都尉定是能够镇守一方;而我只是一个小小的校尉,带领不过数百府兵,以往与党项的战斗中,即便是据城而战,也是败多胜少,如何当得起都尉如此评价。”

郭威一扫刚才的愁容,哈哈大笑:“若是说道兵法韬略,排兵布阵,你自是不如我,不要说你,便是这个天下,能和我比肩者,不过十数,胜过我者,更是寥寥无几。但是若论胸襟信念,你胜我良多。”

郭威想了想,继续说道:“我从军十几年,一直都是想着如何打胜仗,功成名就,扬名天下,更有甚者,以战功博取官职俸禄,却从未关心过百姓如何;而你不同,你的心中装着百姓,你打仗是为了守护这方的百姓;这便是我郭威不如你王圣的地方。”

王圣看着这个尽管年岁比自己小很多,但经历远比自己丰富的顶头上司,面色复杂:“末将感激都尉抬爱,其实末将并没有都尉所说的那么大的胸襟,末将也是十八岁从军,一直都在渭州折冲府当差,武艺稀疏,兵法韬略更是一窍不通,当兵十几年后才做到校尉之职,一生所历战阵亦是有限,党项人打来之后,刺史和前都尉都逃了,当官的逃了,可是我们这些当兵的如何逃?身后就是我们的妻儿老小,我们若是逃了,他们怎么办?说实在的,这些年,我们这些府兵弟兄们都快撑不住了,幸得都尉来到渭州,都尉熟谙战阵兵法,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整顿训练,招募新兵,渭州折冲府的战力明显提升,我们也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